本週屬靈操練 (1-14-2007)

 

精典詩歌欣賞—— 哦,我要像你 (O To Be Like Thee)

 

「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衪的腳蹤行。」彼前2﹕21

    這首詩是 詩人戚曉睦 (Thomas Chisholm 1866-1960)的第一首為人認識的作品。詩人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但是他很愛主和忠心的牧養神的教會。聖經指出神的心意,是希望我們「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這詩很清楚地指出,我們不僅僅是效法主和祂的人性美德,而是讓主成為我們生活的全部分。彼前2﹕21「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衪的腳蹤行。」榜樣的原文(希臘文)的意思就是字帖(給學生臨摹習字的)。希望當我們唱這詩歌時,都有這樣的心志――主是我們臨摹的範本,我們願跟隨祂的腳蹤行,照着祂的榜樣而行事為人。但願主耶穌所有的美麗、清潔、溫柔、與甘甜,從我們身上顯現。

 

詩歌介紹請參考—— 哦,我要像你 (O To Be Like Thee)

 

 中文    

一      哦,我要像你!可愛的救主!這是我所求,是我所慕;
我歡喜丟棄一切的富足,盼望能和你形像合符。

(副)   哦,我要像你!哦,我要像你!可愛的救主,像你模樣;
像你的甘甜,像你的貞堅,在我的衷心刻你形像。

二    哦,我要像你!那樣的柔細,寬恕又憐憫、仁愛、良善;
幫肋孤單的,勉勵灰心的,尋找犯罪人,不辭危難。

三    哦,我要像你!那樣的忍耐,聖潔而謙卑,於人無傷;
溫和的接受無理的苦待,寧可救別人,自己死亡。

四 哦,我要像你!我今迫切求,我願出代價跟隨你行;
將我的所是和我的所有,完全獻給你,不自經營。

五 哦,我要像你!正當我祈求,倒下你的愛充滿我心;
使我作個殿,配給你居留,使我的生命與你相印。

1.   O to be like Thee! blessèd Redeemer, This is my constant longing and prayer;

      Gladly I’ll forfeit all of earth’s treasures, Jesus, Thy perfect likeness to wear.

 

(Refrain) O to be like Thee! O to be like Thee, Blessèd Redeemer, pure as Thou art;

Come in Thy sweetness, come in Thy fullness; Stamp Thine own image deep on my heart.

 

2.   O to be like Thee! full of compassion, Loving, forgiving, tender and kind,

       Helping the helpless, cheering the fainting, Seeking the wandering sinner to find.

 

3.   O to be like Thee! lowly in spirit, Holy and harmless, patient and brave;

      Meekly enduring cruel reproaches, Willing to suffer others to save.

 

4.   O to be like Thee! Lord, I am coming, Now to receive anointing divine;

     All that I am and have I am bringing, Lord, from this moment all shall be Thine.

 

5.   O to be like Thee! while I am pleading,  Pour out Thy Spirit, fill with Thy love;

      Make me a temple meet for Thy dwelling, Fit me for life and Heaven above.

 

本週『每日讀經』

 

 讀經請參考—— 中文和合本聖經查詢系統  http://springbible.fhl.net

 

     祂職務的擴充(太九35至十一30

          一月十四日          十一                      在加利利的工作

  王被拒絕(十二1至十六12

        一月十五日        十二121                 與法利賽人分裂

        一月十六日        十二2250               與法利賽人分裂

        一月十七日        十三130                 七層的比喻

        一月十八日        十三3152               七層的比喻

                                  十三5358               偉大的工作

        一月十九日        十四                          偉大的工作

        一月廿日            十五                          偉大的工作

        一月廿一日        十六112                 偉大的工作

 

 

禱告的操練

 

禱告的操練——「最美妙的事」

 

禱告被稱為「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禱告的七大奇蹟:

 

(一)人可以向神禱告。

(二)我們可以自然而然地禱告。

(三)我們可以明確的禱告。

(四)我們可以隨處的禱告。

(五)我們可以隨時地禱告。

(六)我們可以為每件事禱告。

(七)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禱告。

 

(摘自大光「讀經日程——禱告篇」)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主啊 求你賜我一個平靜的心去接納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

賜我無限勇氣去改變那有可能改變的東西;並且賜我智慧去辨別這兩者的差異

每一天面對生活,享受生命的每一時刻;迎接艱難困苦,因為這是邁向和平必經之道

像主那樣,對付這並不是我們所想要的罪惡世界,堅信主會使正義彰顯,一切更新

只要我順服祂的旨意,我今生得到合適的歡愉;來生與主共享永恆的極樂。

~尼布爾著:《寧靜禱文》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ship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Taking, as He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Trusting that He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His will;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Him forever in the next.

~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

 

註——當代著名的美國神學家尼布爾所寫的祈禱文:願主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賜我智慧,能夠分辨兩者的差異。 之後, John G. Miller 改變了這句禱詞: 願主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人; 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人; 賜我智慧,瞭解那人就是我。Miller 將偉大的神學家尼布爾的禱告,從被動地接受,轉為積極的改變;而改變的人,就是我自己。

 

 摘自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珠璣語錄

『我要量著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的前行。』(創世記卅三章十四節)

 這真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圖畫,描寫雅各對群畜和孩子的慈心!他不願意他們趕走一天的路程。他不願意照粗人以掃的心意去催促他們。他乃是量著他們的力量慢慢地領他們前行。他知道他的兒女們年幼嬌嫩,牛羊正在乳養的時候,也知道他們一天能行多少路。他仔細考慮,然後纔安排他們的行程。而且這條曠野的路程,以前他也曾走過;何處崎嶇、何處凶險、何處炎熱、何處寒冷,他都經歷過。所以他對他們說,『我要慢慢地領你們前行。』『因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約書亞記三章四節)。

 前面的路程我們也向來沒有走過,可是主耶穌曾走過。我們的前途真是茫然無所知,可是主都經過。這一程使我們心慌意亂,那一程使我們筋疲力盡,另一程使我們乾渴得舌貼牙床,又一程使我們喘不過氣來-其實以前主都嘗過、走過。

 經上說:『耶穌因走路困乏』(約翰福音四章六節)。眾水沖淹祂,卻不能熄滅祂的愛情。祂所經歷的苦難使祂成為最好的牧者。『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一○三篇十四節)。祂每時每刻體恤我們;不讓我們走一步過於我們力量的路。前面一程雖然有些難行,但是盡可放心;因為祂不是加力量使我們得以安然過去,定是吩咐我們突然止步。——海弗格爾(Frances Ridley Havergal)

摘自 《荒漠甘泉》

“I will lead on softly, according as the cattle that goeth before me and the children be able to endure.” (Gen. 33:14.)

    What a beautiful picture of Jacob’s thoughtfulness for the cattle and the children! He would not allow them to the overdriven even for one day. He would not lead on according to what a strong man like Esau could do and expected them to do, but only according to what they were able to endure. He knew exactly how far they could go in a day; and he made that his only consideration in arranging the marches. He had gone the same wilderness journey years before, and knew all about its roughness and heat and length, b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so roughness and heat and length, b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so he said, “I will lead on softly.” “For ye have not passed this way heretofore.” (Josh 3:4.)

    We have not passed this way heretofore, but the Lord Jesus has. It is all untrodden and unknown ground to us, but He knows it all by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steep bits that take away our breath, the stony bits that make our feet ache so, the hot shadeless stretches that make us feel so exhausted, the rushing rivers that we have to pass through-Jesus has gone through it all before us. “He was wearied with his journey.”  Not some, but all the many waters went over Him, and yet did not quench His love. He was made a perfect Leader by the things which He suffered. “He knoweth our frame; he remembereth that we are dust.” Think of that when you are tempted to question the gentleness of His leading. He is remembering all the time; and not one step will He make you take beyond what your foot is able to endure. Never mind if you think it will not be able for the step that seems to come next; either He will so strengthen it that it shall be able, or He will call a sudden halt, and you shall not have to take it at all. ——Frances Ridley Havergal.

    In “pastures green”? Not always; sometimes He Who knowest best, in kindness leadeth me In weary ways, where heavy shadows be. So, whether on the hill-tops high and fair I dwell, or in the sunless valleys, where The shadows lie, what matter? He is there. —— Barry.
 

人物介紹 ——《荒漠甘泉》 作者 考門夫人(Mrs. LB Cowman)

    我們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患難和危險之中,但對于有信心与愛心的人,在他的心中卻有極大的安宁。正如經上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胜了世界。”

信心是一泓鮮活甜美的生命甘泉,愛心是一坐支取不盡的心靈寶庫。

    《荒漠甘泉》是考門夫人在經歷了生活的磨難后寫下的誦經領悟、人生感受、智慧哲理。它以丰富的內涵、精湛的意蘊、感人的情怀及巨大的魅力,征服了億万讀者的心,使其成為暢銷世界的不朽名著。

 

    考門夫人187033日誕生在美國伊利諾洲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她從小在优裕、和諧的气氛中長大。13歲時,母親發現在离家不遠的火車站,有一位可愛的少年,容貌虔誠卻孤單,他就是查理考門,在火車站做夜間電報員。母親邀請查理考門到家中做客,結識了他的終身伴侶。六年后的六月八日,他与考門夫人由一見鐘情,倆小無猜的青梅竹馬,步入神圣的婚禮殿堂,開始了36年之久的恩恩愛愛的日子。

 

    結婚六年后,他們的生命經歷了靈性的大轉机,由平淡而趨入風盛。1894年初,考門夫人病危,他的丈夫查理考門在神面前謙卑禱告,求神醫治愛妻的重病,并許愿以余生供奉神,經過激烈的內心交戰,在愛世界与愛神中抉擇,終于他走到基督赦罪的十字架前,再次回到天主的家,心頭充滿了喜樂平安。不久,考門夫人神奇般地恢复了健康。經歷了這一重大的重生經驗,兩個人共同的心愿是去傳道。他們將大房子出售,所得款項捐贈給在非洲的傳教士,考門先生放棄電報局的工作,全部時間用于傳道。為著過一种有意義的生活,考門夫婦走上了另一條陌生的道路。

 

    190222日,他們憑著單純的愛心与愛人類的熱誠,搭船赴日本,開始了25年之久的遠東宣教事業。在東京設立了“中央福音傳道館”,東京圣經學院,建立了160個教會,1918年此運動已延伸到韓國。他們回到美國,費時六個月進行演講,呼吁更多的美國人到遠東去傳教。正當他們從俄亥俄州到密西根去的路上,考門先生忽感心臟劇痛,立即下車就醫,從此一病就是六年,他不得不在家休養。對一個殷勤、活潑的人,這是何等的改變,從喧嚷繁華中退隱到孤寂的病房,從榮耀輝煌的工作到完全撇開這一切,加上病魔纏身呻吟床第。六年之間,沒有一夜是一直睡到天亮的。考門夫人隨時在側,陪伴夫君煎熬,度過漫長黑夜。

 

    這樣的打擊和痛苦是難以承受的,然而,也只有從苦難中磨出來的經驗才具有撼人的力量,考門夫人在經歷苦難之后,開始提筆寫作,她要讓一個离群索居,關在病房中或在荒漠中的傳教士,听到凱旋的奇妙音樂的回音,學會發現在沙漠中涌流的溪水。

 

在這樣的一個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的患病環境中,考門夫婦沒有忘記中國,考門先生离世之后,考門夫人立即擔負起考門先生未完成的工作,她很快在上海建立了一座占地三英畝的房子,在禮拜堂的房角石上刻著:“考門紀念圣經訓練學院”。考門夫人辛勤地在遠東工作,終于不支倒地,當醫生斷定是絕症后,考門夫人回到美國,仍馬不停蹄奔走各地策划一切,希望為遠東、中國獻上一切,1960417日,考門夫人已高達90高齡,就在那年复活節离開人世。安息前三天,她默默的將文件、日記交專人處理,這些文件在她死后經過整理,就是《荒漠甘泉續篇》。

 

    荒漠甘泉》是一部幫助了無數的人在艱苦中奮斗,在苦難中掙扎的“心藥”。荒漠指的是心靈的荒漠,譬如軟弱、懮傷、痛苦、喪失信心等,我們的心處于這种狀態時就好比是干枯的荒漠,而堅定的信念与愛心則是甘泉。有了這甘泉,軟弱、懮傷、痛苦都可以被戰胜,當我們恢复了喜樂与平靜后,我們的心充滿了甘泉的滋潤。

 

    考門夫人激勵病中丈夫的話,也同樣激勵了億万讀者的心。她反复強調的是信心与愛心,這是整部書的主題,也是人類生命的主旋律。

    她說:焦躁的開始就是信心的結束,信心是走向成功的橋梁;只要信心一萌動,祝福就來到了;要堅信神站在你和你的難處之間。強調了信心的重要性后,考門夫人告訴我們如何抓住信心,她說:水退虹霓照,心靜主降靈;一個有福的生命,不懮前程,不患得患失,万事知足;刮風或酷熱的晚上,露珠凝結不起來,靜謐降溫,露珠才凝聚到葉子上,你必須心平气和,心里充滿安宁,神的甘露方開始滋潤你的心靈;万物的發展演變,有其自身的規律,神的聲音暫緩,不是拒絕,只是時辰沒到。當我們有了信心之后,又該如何看待困難呢?考門夫人說:神把華貴的王冠置于重重困難之上;陰暗倒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逆風會使飛机高升,人生也如此;病痛、貧窮、損失比喻為音樂里的休止符的話,不能刪除,作為音樂來說,休止符,此時無聲胜有聲,人生也如音樂,雖傾注一下,可我們已徜徉于佳境,過了此刻,聲樂又悠揚飄逸;徹底的失敗往往轉化成神奇的胜利,因為,只要堅定信心,遲早會絕處逢生;在危難中要感到惊喜,因為,最美的雕刻受匠人的敲打最多,沒戰胜一次困難,意志力都會百倍地增長,生命變得更加丰滿。考門夫人把大困扼看作大喜樂,她相信真金來自火煉,想成為真金的人,不僅不怕火煉,反而反而應感恩神給了你火煉的机會

請參考瑪波羅教會中文網站 查理考門夫婦小傳     

 

屬靈書籍推薦——《荒漠甘泉》 作者 考門夫人 (Mrs. LB Cowman)

 

    《荒漠甘泉》(Streams in the Desert)是一本世界著名的每日靈修著作。作者考門夫人(Mrs. Charies E. Cowman),1870年生在美國,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和丈夫都獻身于福音工作。1901年,憑著單純的信心與愛人的熱誠,在毫無基金與後援的情形下,她与丈夫理查考門一同開始了在遠東地區長達25年的傳道工作,足跡遍及韓國、日本和中國,并發起創建了遠東宣道會(OSM)1925年,考門先生因心臟病而倍受煎熬,二人不得不離開所愛的工作回到美國。以后,她曾六年之久,伴隨臥病的丈夫,經歷了信心的試煉,領悟了在曠野必有水發出,在沙漠必有河涌流的真理。他們飽受病痛的煎熬和撒但的攻擊,然而屢次在緊要關頭,總是從一本書、一紙福音單張或幾句經文得到所需要的信念,因而重獲亮光,恢復信心。《荒漠甘泉》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

 

    《荒漠甘泉》記錄了他們在個艱難時期的靈修生活,以及如何在苦難當中如何藉由禱告來獲得“盼望、忍耐与喜樂”。該書以日記形式書寫,其內文引言主要以《圣經》為依据,也引入了其他靈修著作中的段句,并結合夫妻二人的見證和靈修生活,對《圣經》中某些經文展開了非常深入的闡釋。教導人們如何通過閱讀圣經聆听“神”的話語并明白神的旨意。本書出版於一九二○年,發行以後一時洛陽紙貴,暢銷不輟,僅英文版即已售出三百萬本以上,且已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出版,影響深遠,其中以中文版發行最廣,讀者最多。

 

    《荒漠甘泉》是一部幫助了無數的人在艱苦中奮斗,在苦難中掙扎的“心藥”。荒漠指的是心靈的荒漠,譬如軟弱、懮傷、痛苦、喪失信心等,我們的心處于這种狀態時就好比是干枯的荒漠,而堅定的信念与愛心則是甘泉。有了這甘泉,軟弱、懮傷、痛苦都可以被戰胜,當我們恢复了喜樂与平靜后,我們的心充滿了甘泉的滋潤。《荒漠甘泉》不僅是基督徒寶貴的靈修日課,多年來它也早已成為滋潤一般社會大眾心靈的清泉。信心与愛心是整部書的主題,也是人類生命的主旋律。半個多世紀以來,本書激勵了億万讀者的心,幫助了無數在荒漠中的人發現沙地上湧流的溪水,得以振奮精神,重新向前邁進。特別是現代社會中心靈迷惘失落的一代,人們在遭遇到苦難与困惑時,展讀考門夫人的作品,心中便會感到安慰,由黑暗中乍現曙光,如枯木逢春,在絕處逢生;使枯干懮傷的心靈得以蘇醒,使困乏的手足重新得力。今天您是否正處於難以承受的痛苦和打擊中?「荒漠甘泉」能助您在暴風眼中看到神的微笑,在黑夜聽到奇妙的凱旋歌聲。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