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週一)

讀經:          14:27-52   重點: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這段經文的開始是主耶穌所講的,「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27)  最後是一個悲劇性的敘述,「門徒都離開衪逃走了。」(50)  2731節記載了主耶穌在往橄欖山去的途中,祂豫言門徒將要四散並否認祂。在32~42節我們看到了主在客西馬尼園三次孤單的禱告。接著43~50節祂面對猶大的出賣、官府的捉拿和門徒的四散,是如此的尊貴和聖潔。祂沒有體貼自己、也沒有遷怒門徒、祂也沒有屈身於敵人。5152節馬可附帶記錄了一個少年人跟隨主耶穌,當群眾想要捉拿他,他就丟掉那塊麻布,赤身逃走。

鑰節: 「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可十四51

提要: 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又名約翰。約翰是希伯來人常用的名字,而馬可則是羅馬人慣用的名字。約翰的意思是「神是仁慈的」,而馬可則是「有禮貌的」意思。他出生於耶路撒冷一個富裕而敬虔的家庭,父親可能是一個羅馬人,母親馬利亞是初代教會的核心人物,她的家也成為初代教會信徒聚會禱告的中心。因此,從小馬可耳濡目染,基督的信仰並不陌生。但這位被神特別揀選的年輕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大無畏勇敢的信徒,他曾經是一個畏縮小而內向的人。聖經學者大都認為馬可福音十四章中所描述,當耶穌被捕那晚,那個棄衣赤身逃走的少年人,就是馬可本人,當時他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後來耶穌復活,使徒遭受逼迫,信徒仍屹立不搖,這打動馬可的心,使他終於獻身作為一個傳道人。這位曾經一度畏縮失敗的年輕人,最後卻成為勇敢無畏的宣教士。相傳,他因傳揚那位為他死而復活的主,而被憤怒的埃及人毆打至半死,囚在地牢,最後被人活活燒死為主殉道了。從馬可的身上,我們看見過去的失敗是可以完全彌補的,過去的污漬是可以完全塗抹的,天生的懦弱者也可以蒙恩成為英勇的殉道者。

v    過去的失敗,並不妨礙前面的成功。神並未因彼得的失敗而辭掉他,反而使他成為五旬節後的大使徒。神從來不批准信徒的辭職的呈文。─ J.O. Sanders "On to Maturity"

默想:當主需要人與祂同心警醒的時候,人卻使祂失望,今日我會使祂再次失望嗎?

禱告:主阿!幫助我作你的真門徒,專心一致地愛你和跟從你。


325 (週二)

讀經:  14:53-72   重點:耶穌說:「我是」!

這段經文所記的事件是主耶穌被帶到大祭司那裏,被公會審問(53~65) 。面對這些人,我們的主是何等莊嚴、勇敢。接著66~72節記錄了彼得三次的否認主。彼得開始堅定地說他與主同死的心願(31節),他也一直跟著主(54節),甚至拔刀與官兵對峙(47節),可見彼得是勇敢的。但他在這最後的關頭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又發誓又賭咒的否認主耶穌,可是一想到主對他的預言時,就禁不住哭了。

鑰節:「耶穌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可十四62

提要:  主耶穌首先被帶到亞拿與猶太最高法院參議院前受審,當時是週五的凌晨。他們聚集一些假見證人,用不實的證詞來誣告耶穌。神的兒子,在受造的罪人面前承受如此的羞辱,更讓我們看見主對天父那完全的順服,以及對世人無比的愛,願意付上如此大的代價。惟主有耶穌,惟有祂,在父神的旨意,像一個沉默的羔羊,任人控告,任人羞辱毆打;卻又更像一位君王,沒有人能把一點羞辱留在祂身上,也沒有人能搖動祂上十字架的心志。大祭司問祂是『神的兒子』不是(31節),主卻回答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祂的回答勝過了祭司長和公會的虛謊、勝過大祭司的權柄、也勝過彼得當初的自信與保證。

【不再是一個先令】

v    英國的著作家皮爾斯先生,一次在倫敦的一個佈道所中,與一個貧窮的女子談話,想要使她明白基督能夠供給她的一切需要。起初她不明白。他便從他袋中取出一枚先令遞給她,說:『如果你得到這個先令的話,你將怎樣用它?』她說,要用兩個便士買麵包,一個便士買煤……等等,直到把它用光。皮爾斯先生就說:『你明白了罷!這個先令不再是一個先令,而是麵包,煤,糖,等等。基督也是如此。從一方面看,他是基督;但從另一方面看,她是你的平安,喜樂,救恩,隨時的幫助與引導,供給你一切的需要。神所賜給你的一切,都在基督裏面了。』『基督是一切。』(歌羅西書三章十一節)

默想:世人世事善變,只有主經得起考驗, 永遠可靠!

禱告:親愛的主阿!你是,你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是那位將要再來的君王,審判全地的主。讓我在你面前再次俯伏敬拜你!


326 (週三)

讀經 15:1-20          重點:       祂被審問、戲弄、受羞辱

馬可福音第十五章記載了主耶穌在彼拉多面前受審,受羅馬士兵戲弄,到各各他路上,最後被釘,與罪犯同死,又被葬於財主約瑟墳墓中等。1~15節這段經文所記的事件是,禮拜五的早上祂被帶至巡撫彼拉多的官邸受審問。接著16~20節記錄了祂被交在兵丁手中,他們戲弄祂,給祂穿上一件紫袍,用荊棘的冠冕戴在祂頭上,拿帶著碎骨的皮鞭子打祂,吐唾沫在祂臉上,戲弄祂、羞辱祂。

鑰節: 「戲弄完了,就給祂脫了紫袍,仍穿上祂自己的衣服,帶祂出去,要釘十字架。」【可十五20

提要: 在本段經文中,我們要來看人們要將主送上十字架:

一、 棄絕祂的宗教領袖(1~10) ──因嫉妒而定意,以致不惜利用羅馬人的勢力要置主耶穌於死地。

二、 寧要強盜不要主的眾人(11~14) ── 呼喊「把祂釘十字架!」這批群眾,竟是幾天前在大街上迎接主,並高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同一批人。這些人受到祭司長和長老的挑唆,在盲目的憤怒中將主送上十字架。他們將流義人血的罪歸在他們和他們的子孫身上。何等可怕!人的心眼若被撒但矇蔽,便成了撒但的工具。

三、 為討眾人喜悅而定祂死罪的彼拉多(15) ──輕忽了他所面對的是誰,因而作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犧牲了公義,把那無罪的釘在十字架,而寧可順著眾人的要求,釋放一個殺人的,以致成為千古罪人。

四、 戲弄祂的兵丁(16~20) ──因為不知道自己所作的,以致戲弄、凌辱和強暴加在主耶穌的身上。

【為你我捨生命】

為你,我捨生命,為你,我流寶血;將你洗得潔淨,使你與神和諧。

為你,為你,我捨生命,為我,你捨甚情?為你,為你,我捨生命,為我,你捨甚情?

這是海弗格爾姊妹(Miss Francis Ridley Havergal 1836~ 1878) 所寫了極有名的一首詩歌《聖徒詩歌 297首》。有一次在她看見一幅主耶穌受苦的圖畫,這幅畫的底下還寫著一句話:「為你我捨生命,為我你捨何情?」她的心深深受到震撼,似乎主正面對面地向她柔聲發問。剎那間,這首「為你我捨生命」的詩歌歌辭油然浮在腦中,她隨即取出一張小紙,把靈感寫在上面。

惟有十架捨身的大愛才能感人至深,我們的軟弱在它裡面消失,我們的剛硬在它裡面融化。當歲月消逝,榮華衰敗,主的愛在我們裡面卻是日益堅剛,彌久彌新,這愛使我們自深處向主唱說:「主,我獻上生命,和我所有時間,完全聽你使命,脫離己的鎖鍊。為我,為我,你的全休;為你,我棄所有。為我,為我,你的全休;為你,我棄所有。」

默想:假如當日我在場,親眼看見這些事發生,我會有甚麼反應呢?

禱告:主啊,每次當我想起為我受的刑罰,我豈可不愛你?你為我死,我願意為你而活!


327 (週四)

讀經:    15:21-47                重點:十字架帶來的結果

這段經文我們讀到主耶穌被釘十架(21~41) 和埋葬  (42~47)

鑰節 「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可十五38

提要 在馬可十五章我們讀到有好些不同的人物圍繞這位主角──文士、公會的人、大祭司、彼拉多、群眾、羅馬兵丁、巴拉巴、兩個強盜、古利奈人西門、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的母親、一位羅馬百夫長和約瑟。因主的死而帶來了三方面的改變:

一.            幔子己裂開 (38)  ---神與人間隔除去,靠主我們能重新與神交通!從此進入新約之中,罪人因信稱義,我們可以靠著耶穌的名,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前,與主聯合,哈利路亞!

二.            外邦人信主 (39)  --- 百夫長認主是神兒子,代表不信的外邦人要得救了!

三.            放膽作門徒 (46) - -- 暗作門徒的約瑟勇敢起來了,即或有可能名譽盡失,也要公開為主作見證了!   

                                                            「我每靜念那十字架」

(一) 我每靜念那十字架,并主如何在上受熬,

我就不禁渾忘身家,鄙視從前所有倨傲。

(二)愿主禁我別有所夸,除了基督的十字架。

前所珍愛虛空榮華,今為他血情愿丟下。

(三)看從他頭!他腳!他手!懮情慈愛和血而流!

哪有愛懮如此相遘,荊棘編成如此冕旒?

(四)看他全身滿被水血,如同穿上朱紅衣飾;

因此我与世界斷絕,世界向我也像已死。

(五) 假若宇宙都歸我手,盡以奉主仍覺可羞;

愛既如此奇妙深厚,當得我心、我命、所有。

因著這首詩的感力,曾得著無數人的稱讚。當英國威爾斯大復興之時,幾乎每處聚會中都可聽見這首詩的歌聲。無論何人唱它,或是聽它,莫不潛然淚下,如同目睹滿被血水的基督!但願我們因著華滋以撒這首詩歌的啟發,立定主意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

默想:在主的十字架週圍聚集了一群人,婦女、士兵、兩個強盜、祭司長、公會的成員、百夫長、門徒、還有一群不知名的人,十字架對這一群人的意義,端在於他們對主的態度。對有些人,它是盼望的福音,對另些人,卻是敗亡的判決。我對十字架的態度是如何﹖

禱告:主耶穌,你為我捨了自己,在這新的一天,我也再次將自己獻給您。


328 (週五)

讀經 16        重點:主復活了!

本章記錄了主復活以後四十日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直到主升天為止。

  一、復活的宣告(1~8)

  二、復活後的顯現(9~13)

  三、交付門徒使命(14~18)

  四、升天後仍與門徒同工(19~20)

鑰節: 「祂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裏,請看安放祂的地方。」(可十六6)

提要 基督的復活是新約聖經中最重要的真理,它總共被提到約有150次。這位道成肉身的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被埋在約瑟的墓中,第三天從死裡復活,這是歷史的事實,也是全部的福音。歷世歷代以來,撒但的勢力總是要人否認這個事實,利用各種理論和方法來證明死人復活是不可信的。然而所有相信基督,傳揚基督的人,卻天天在經歷主復活的大能。基督若沒有復活,我們所信和所傳的便都是枉然(林前十五14),因為:

1.     主藉著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一4)

2.     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羅四25)

3.     基督若沒有復活,我們便仍舊在罪裏(林前十五17)

4.     基督是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基督既已復活,照樣,在基督裏的眾人也都要復活(林前十五20~23)

5.     信徒若不復活,就只在今生有指望,因此算是比世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

「祂不在這裡」是的,主不在墳墓中,死亡是無法拘禁祂的,祂藉著死亡來敗壞死亡,祂更藉著復活來勝過死亡。親愛的,你如今仍在死亡和罪的轄制中嗎﹖趕快出來,與復活的主一同復活吧!

【救主永活】

v    八七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Elie Wiesel是個猶太人。二次大戰時,他還是個幼童,就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一起被納粹黨關進集中營,目睹了人間地獄的種種慘狀。有一回,兩個企圖炸毀守衛軍司令部的人被捕了,在酷刑之下,供出為他們把風的是個不到十歲的小男孩。於是三人被判絞刑,全體囚犯被強迫集合觀看。兩個男人一個一邊,小男孩在中間。Elie回憶道,集中營中小孩子們的臉孔幾乎全因痛苦、仇恨、恐懼而扭曲變形,這小男孩卻有著一張天使般純真的面容,當絞繩套在他瘦弱的脖子上時,他好像不在乎,或不知道即將加諸於他的可怕刑罰,那種安祥的表情使全體囚犯都深深被震撼了。墊腳的凳子移去了,兩個男人一下子就斷了氣,而小男孩由於體重不足以抽緊絞繩,在幾千人摒氣凝神的注視中,身體一次又一次地在空中抽搐著,拖了半個鐘頭才靜止下來...。那一夜,一句話在整個集中營中悄悄而迅速地傳佈:「神死了!」否則,祂怎會眼睜睜地看著這麼可怕的事發生在如此無辜的人身上?Elie寫道:「是的,在某一刻,神真的死了,然而,過了三天,祂又從死裏復活了。若我不相信祂已復活,那麼,我的人生、整個的世界、人類的歷史就毫無意義,因為它們充滿了強暴、不公、不義、惡者倡狂、義人受苦。但是基督從死裏復活,勝過死亡的權勢,賜我永生的盼望,我就能面對世間一切苦難與罪惡,因為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

默想:看完了馬可福音,主耶穌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

禱告:哈利路亞,讚美主,因為你已經復活了。主啊!你今天仍然活著,你今天仍舊作王,願你今天在全地上作王,得著你當得的大榮耀。阿門!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