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嗎哪  8月31日(林前九)~   9月4日(林前八)


831 (主日)

讀經林前 主題捨棄百般權利,但求福音無阻!

點:昨天我們已看見保羅回答他們信上所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基督徒可不可以吃祭過偶像肉的事。關于這個問題,是否与我們現今時代環境的人無關?不,這問題与我們關系十分重大,因為這牽涉到基督徒有否自由去做一些爭議的事,和有關節制的事。保羅在第八章提出用「愛心——凡是叫別人得著造就」的胸懷來取代了「知識——我比你懂得多」的高傲態度。簡而言之,「榮神益人」是基督徒行事為人的原則;放下自己,凡事以神的榮耀和別人的好處為念。第九章記載了保羅雖是使徒,為著福音,卻放棄自己權利的榜樣。本章可分為二大段:

一、  放棄權利的事實(118) ――雖是自由人,為福音 甘作眾人之僕,叫人得著福音。我們是否在事奉主的事上 ,甘心放棄,凡事忍受?

二、  放棄權利的原因(19~27) :砥礪、節制、克己,全力以赴,專注於 神國不朽勳業。

1.為著要多得人(19~23) ――我們是否費財費力,捐棄種種權利,總要救些人?

2.為著要得獎賞 (24~27) ――我們是否如奧運選手,勞苦、犧牲、奔跑、奮鬥,生活細節全為永恆?

鑰節:「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林前九24

提要: 古時哥林多人以知識、奢華、運動出名。他們每兩年舉行一次地峽運動會,其重要性僅次於奧林匹克競技;參加賽會的以自由人為限,並須先通過預賽取得參賽資格。在正式賽會中得勝的,賞以樹枝編的桂冠。所以保羅以他們都明白的賽跑比喻,說到每一個基督徒生活的目標,乃是在基督審判台前得到更大和永恆的賞賜。故此我們勞苦、犧牲、奔跑、奮鬥,乃是因為受到前面神所要賜給他那榮耀獎賞的吸引。這獎賞不是別的,正是神從上面呼召我們,要我們得著的,那豐滿的基督。因此這獎賞成為我們一生追求的『定向』(26),這獎賞也是我們最終榮耀的『不能壞的冠冕』(25)

【我心所追求】

我心所追求乃是神自己, 不是樂與安, 也不是福氣; 我能出代價,達到這聖地, 不是我自己, 乃是祂恩力。 

因信而向前, 要得神自己, 憑愛而跟隨, 永遠不他依; 願主拯救我脫離我自己, 直到神一切充滿在我裡。

雖然這道路有時真可怕, 雖然這代價常是非常大, 但是神知道何者是我需, 得著神的路永不能彎曲。

一事我所知, 祂永不會錯, 一事我所作, 要將祂得著;一天過一天神是我所要, 至終的賞賜, 神作我榮耀。

《聖徒詩歌》第268

默想:比起百米短跑,基督徒的生活更像是馬拉松長跑。讓我們為了得那永恆的賞賜,永遠不輕言放棄。

禱告:親愛的主,讓我靠著你的恩典與能力,也能『存心忍耐』奔跑這條人生之路(來121)。


91 (週一)

讀經: 林前 10   主題: 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愛弟兄、榮耀神

 

重點:第十章保羅以古時以色列人的豫表與鑑戒作為警告(122節),所以基督徒在靈程的路上要「四不」:不要拜偶像,不要行姦淫,不要試探主,不要發怨言;然後并由這警戒引申出來基督徒當留心(1422節):勿有分鬼的筵席  ,要寶貴有分主的筵席:最後結束談論「拜祭偶像之肉是否可吃」的問題,保羅重申基督徒行事為人的原則(2333節):(1) 對神――有榮耀;(2) 對己――有益處,且不受轄制;(3) 對人――有益處,能造就人。

鑰節:「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十31

提要: 基督徒行事是有原則的,雖然沒有正式的條文規定。但按聖經的教訓有途徑可以遵循,使我們不至錯誤。陷入罪惡和不義之中,招致報應和惡果,以至不為神悅納,得不到神的賞賜。

這些原則,主要的是根據動機,有的根據結果,有的根據行事的相對關係而定的。關於動機方面,經上教訓我們一切當為主而作,連死或活都是為主,行事更當為主(羅146~9)。再有是這裡所說的,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凡不榮耀神的,就不能去作,還有就是凡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行事(林前1614;弗52),以及憑信心行事,有疑心就不能去作(羅142223)。

關於結果方面,應當以對人有沒有益處和造就而定(林前922102324),凡事不求自己的益處,而要求別人的益處(林前1033;羅152)。凡能叫人跌倒的,得罪人的,叫人憂愁的都不該去作(羅141421;林前812131032)。

再有就是,無論那一件事,都不能受它的轄制(林前612),如果變作嗜好、情欲、沉迷不能自拔,那就成為它的奴僕(彼後219;羅616)。總之,是無論作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神(西317),不能謝恩就不要去作(帖前518)。

【缺乏生活的實際】

v     有一位母親,請她讀小學的兒子幫忙倒垃圾,小兒子很不耐煩的對他母親說:『不行!我明天要考生活與倫理。』過了兩天,考卷發下來,這個小兒子考了一百分,他得意洋洋的拿著考卷回家炫耀一番。母親看一看這一份考卷,發現其中有一則選擇題,題目是:『當母親有事需要幫忙時,我們應該是(1)找理由不作;(2)可作可不作;(3)主動幫忙。』這個小兒子選擇第(3)個答案――主動幫忙。於是這位母親叫他到跟前來,指著這個答案說:『真的是主動幫忙嗎?』這個小兒子卻理直氣壯的回答她說:『唉呀,那只是考試的答案而已嘛!』許多信徒常有一個毛病,就是他們常以為信仰歸信仰,生活歸生活,並不把他們的信仰應用在他們的活上。

默想:在許多基督徒網站的論壇上,我們時常看到有人問,基督徒可以賭博嗎?可以抽煙嗎?到底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是什麼?從第八章到第十章,在決定「做」與「不做」的抉擇中,我們又學到什麼功課?

禱告:親愛的主,讓我靠著你的恩典與能力,改變以前自以為是、我行我素的一貫態度,今後一切以「愛弟兄、榮耀神」為目標。

92 (週二)

讀經林前 11     主題: 蒙頭和擘餅

重點:第十一章1節,在應用榮神和益人的兩個原則上,保羅以「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結束了這個主題。緊接著從十一章2節直到第十四章,保羅討論的都是有關教會聚會的種種問題。顯然的,那也是哥林多人在信中提出的。第十一章216是論及婦女在聚會中蒙頭的問題,(1734節)与及擘餅記念主時應有的態度。十一234節,在這裡保羅的教導可總結如下:

一.  女人在聚會中禱告或講道時該蒙頭(2~16) ――這不是個穿著的問題,乃是女人順服屬靈權柄記號的問題。今天在教會里,雖沒有硬性規定,但有學習的姊妹該蒙頭的屬靈原因有下:(1)合乎神所安排的宇宙權柄秩序(2~3) (2)合乎男女頭髮的分別(4~6) (3)合乎神創造的次序(7~8(4)合乎神創造的目的(9) (5)合乎屬靈界的見證(10) );(6) 合乎主的安排(11~12節);(7)合乎人的本性(13~15) (8) 也是眾教會無可辯駁的規矩(16)

二.  對擘餅聚會該有的態度(17~34) ――當時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姐妹在擘餅聚會前,先在一起用餐,一般上稱為愛筵(love feast)。保羅先是嚴加責備他們在一起聚集交通時不正常的情形(17~22) ,因他們彼此分門別類及將愛筵變作饞筵。接着保羅勸勉他們在擘餅記念主的事上,該有的四重心態:

(1)   回頭望:重溫主死  為我捨身擘開(23~26節);

(2)   向前望:重燃盼望  直等到主再來(26節);

(3)   向內望:重省自己  態度聖潔蒙愛(27~32節);

(4)   四圍望:重證主恩  見證合一相愛(33~34節)。

鑰節:「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有古卷: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2326

提要 擘餅聚會這個聚會是主親自吩咐信的人要常常舉行的目的就是記念主的死,因為主的死是我們在神面前蒙恩唯一的根據。沒有主的死,就沒有一個人可以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在這一個聚會裏,我們因著想念到主為我們所成就的大恩典,並主自己的完美,很自然的就會在主面前唱詩歌來讚美,並用禱告來感謝與讚美。所以也有些弟兄說,擘餅聚會是一個敬拜成份很高的聚會。的確是如此,在聚會裏,桌子上擺設了表明主的死的餅和杯,這些表記的物件就告訴我們一件事,就是主替我們死了。因著主的死,父神就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我們。(詩八十四篇11節)既是這樣,我們圍在主的桌子面前聚會,應該領會神已經把萬有全給了我們。(林前三章21節,羅八章32節)所以在這個聚會裏,我們不要向神作祈求的禱告,只要把感謝和稱頌獻給主就好。這一點我們要認真的學習好,因為將來到了天上與主永遠面對面的時候,不再有祈求,我們只是不住的向主獻上感謝和稱頌。

  擘餅聚會,聖經上沒有給我們一個聚會的模樣,給我們可以依循著來作。但是卻有一些原則可尋,和天上的敬拜作參考。『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在基督的血裏享受交通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在基督的身體裏有交通嗎?』(林前十章16節直譯。)因此聚會擘餅的時候,聚會的性質應當是交通性的。也就是說,這個聚會是不應當有特別的人──或長老,或教會負責人,或神的工人──來主持,而是眾信徒一同在聚會裏順著聖靈的帶領來進行。在這個聚會裏,不需要主席,大家都有份在這聚會裏負責。用詩歌,用讚美的禱告,用稱頌主的話,同心的向著主和父神,彼此有交通。―― 倪柝聲

【不要作四種『友』】

v     不要作『教友』――他們參加聚會,不過是生活上的點綴,在聚會裏無所謂,也無所得著。

不要作『酵友』――在聚會中啟發酵的作用,把敗壞和混亂帶進來,一無好處。

不要作『叫友』――別人叫一次去聚會,才去參加一次,不叫就不來。

不要作『轎友』――別人叫他也不去聚會,非得親自陪他、哄他、擡他,才無可奈何的去。

默想:(1) 按神所安排的角色和創造人的目的和本性(基督是男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是教會生活實行的基礎,和諧家庭生活的要素。(2) 在每一次擘餅聚會的時候,應當認真地一面省察自己是否有得罪神和人的地方,一面也顧及別人的需要。

禱告:主啊,感謝你的捨身救贖,願我在每一次餅杯面前,重新體會你的愛和浩瀚的恩典,也重燃對你再來的盼望!


93 (週三)

讀經林前 12    主題: 恩賜、職事、功用  ---- 全為建造基督的身體

重點:哥林多教會有一頗複雜的問題,就是因屬靈恩賜的誤解和誤用,而造成聚會時的混亂。接下去三章,保羅指出這些恩賜全是為建造基督的身體(第十二章);但雖然有了這些恩賜,若沒有愛,仍是無益(第十三章);在諸恩賜之中,最好的是作先知講道(第十四章)。十二章保羅先從基本的認識著手,願意他們明白恩賜的原則乃是被聖靈感動(13節)。接著關于屬靈的恩賜,本章可分成三部份:

一.  屬靈恩賜雖有不同,而聖靈只有一位,但目的是為要叫人得益處(411節);

二.  肢體功用雖有不同,而身體只有一個,但不可輕看自己和別人,人人要盡本分(1227節);

三.  事奉職事雖有不同,而教會只有一個,但要彼此配搭,彼此相顧(2831節)。

本章關于三一神在教會中的工作,乃是:(1) 聖靈『感動』人說耶穌是主(3) (2)神在眾人裏面『運行』一切的事(6) (3)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叫人得益處(7) (4) 聖靈隨己意『分』恩賜給各人(11) (5) 聖靈將眾人『浸成』了一個身體的事實,而眾人也需每日享受『飲』於聖靈的經歷(13) (6)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18) (7) 神『配搭』這身子(24) (8) 神在教會中『設立』各種恩賜(28)

鑰節: 「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林前十二18

提要 請你告訴我,身上哪一個肢體是更好的?是手呢?是腳呢?當你思想到這個問題時,你會無從比較,因為各肢體的功用不同,而又同樣的不可或缺,然而有許多信徒,竟輕看神對他個人的呼召,當他們不能成為他們所欽羨的那肢體的時候,他們就放棄了他們在身體上作肢體的地位。這種情形,就是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廿五章所描述,那些僕人們憑才幹領銀的比喻。在這比喻裡,有人領五千,另有人領二千,但整個比喻的重點系於那個領一千的。這裡的危機乃是:那領一千銀子的弟兄,將他的恩賜埋藏起來。他或者自問:「我既然不能在身體裡占一個顯著的地位,那麼占不占其它地位又有什麼要緊呢?」請你記得,這是絕對要緊的!因為這比喻教訓我們,如果二千能另賺二千成為四千,那麼一千也能成為二千的。我們就是借著這樣運用屬靈的功能,才會發現生命。因著那領一千銀子的肢體將恩賜扣住了,教會的生命就受到攔阻並且貧乏下去。――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我們都是與主同工的】

v     有天早上,木匠耶穌還沒有回到工場。工場里的工具決定召開一次會議,來解決一些新近發生的工作上的問題。開會時,首當其沖的是鐵錘弟兄,與會的工具都說它工作時聲音太吵,應該給趕出工場。鐵錘說:「走就走,但是手錐弟兄也應該走,它輕打細敲,一點也管不了事。」矮小的手錐弟兄站起身:「沒有關系,我可以走,可是鑽子弟兄也得走,你得把它轉來轉去,轉個半天才鑽個几分深。真沒用!」鑽子弟兄說:「你們要我走就走,但是刨子弟兄也得走,它只會做表面工作,根本談不到工作的深度。」刨子弟兄回答說:「這樣說來界尺弟兄也應該走,它老是道長說短,好像只有它才對。」正在討論激烈進行的當兒,木匠耶穌走了進來,他來得比預料的要早。它他來到工場工作,先系上圍裙,然后走到工作台。今天他要做個木講台,他用鑽、用錘、用錐、用鋸、用刨、用界尺、用砂紙。一切工具他都用。到傍晚,講台就做好了。鋸子弟兄對大家說:「弟兄們,我看我們都是與主同工的!」

猶如這故事中所說的,在教會中,每人或有不同的屬靈恩賜和職事,但卻無分高下,只要肯盡功用,彼此配搭服事,叫人得益處,教會才能得以建造! 所以千萬不要「迷信」大有恩賜的人,他們仍可能憑血氣行事,爭競和分裂教會,甚至犯罪!

默想:我是否明白有關聖靈恩賜的事情?我有渴慕要得著屬靈的恩賜嗎?我在追求恩賜的同時,也欣賞其他肢體的恩賜,並與他們一同配搭事奉嗎?

禱告:主啊!教我曉得欣賞別人,與弟兄姊妹彼此配搭,一起服事你。


94 (週四)

讀經: 林前 13 主題:愛的詩章

重點:教會的功用在於恩賜,教會的本質卻在於愛。若沒有愛為根基、為本質,恩賜越運用、教會的難處越增加。所以當保羅在十二章講到屬靈的恩賜,十四章講到恩賜的運用,其間必須插上這一段,講到愛乃是『更大的恩賜』,愛乃是運用恩賜『最妙的道路』(十二31)林前十三章實在是配得稱為「愛的詩章。保羅在聖靈的默示下,用希伯來詩歌的形式將愛的真諦實義唱出來所有文學作品中,沒有任何論愛的篇章堪與十三章相比。本章可分成三部份:

一.  愛的優越是必須的(13節);

二.  愛的美德是至高的(47節);

三.  愛的超越是永恒的(813節)。

鑰節:「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你們要追求愛。」林前十三:13 ~ 14,十:

提要基督徒與世人不同的地方在那裡呢?基督徒真正的價值在那裡呢?基督徒屬靈生命的長進和追求又在那裡呢?對基督徒生活中的每件事來說,愛正是那關鍵的鑰匙。它除去生命中一切的繁雜,把責任減縮成一個簡單的,首要的元素,就是要去愛神并且愛人。沒有愛,世界變成沙漠,人間成為地獄。有了愛,才能使世界開滿鮮花,人間成為天堂,有了愛人則像神,因為神就是愛(約壹4816)。

愛究竟是什麼?有人說,若把本章裏面所有的『愛』字,都用『基督』一詞來代替,然後誦讀全章經文,則全段的意義就更加清楚。因為林前十三:4 ~8 所提到十五項愛的特點,如果我們靠自己的力量,的確是不可能作到。因為愛不是人『作』出來的,愛乃是『活』出來的。而我們如何活出這樣愛的美德呢?請記得,這愛實在是神的心和基督的生命,藉著聖靈己經住在人的裡面。然而愛是需要人去追求的。追求這個一詞是用來形容一個獵人追趕他的獵物那麼急切;或是形容一個熱心的人奮力地追求他自己設定的更高目的。而所謂「追求愛」就是形容全心去追趕,直到追上為止,否則不休息。去占有它一切的豐滿。所以我們蒙恩以後,要將全部的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就是追求那祟高、永恆的恩賜──愛的恩賜,以致讓主的愛完全充滿和管理我們。

【論神的愛】

v     伯納多(Bernard of Clairvaux 1091年-1153年)是一位中世紀的修士,其著作對路德和加爾文影響至深。在他有名的著作《論神的愛(Treatise on the Love of God)》中,他所強調的,乃是「神按著祂被人所愛的度量,而被人認識」,人對神的愛有多少,對神的認識也就有多少。為什么要愛神呢?因為神的自己就是愛,愛是人与神之間惟一的語言;愛神要愛到什麼地步呢?乃是沒有限量的。愛怎麼生長呢?當人領略神的愛的時候,特別是加略山的愛,愛就生長。愛的本身是不問報酬的,真正的愛是不計報酬、不假外援的。在愛中消失自己,就像水滴入酒中,失去了原來的色彩,卻更芳香。他提出愛有四個層階。

一.  第一階:為己愛己。人為自己而愛自己,不過是情不自禁地滿足自己個人的需要和渴求。

二.  第二階:為己愛神。當人發覺人生沒有意義,再不能靠自己活下去時,便會尋找神;這時開始尋求屬靈的需要,只是仍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

三.  第三階:為神愛神。當一個人學習禱告、讀經、敬拜神,經歷與神同在的甜美時,便甘願放下自己,為渴慕神而學習愛神。

四.  第四階:為神愛己。在這境界中,一個人渾然忘我,與神合一,一切「唯道是從」,真正達到神人一氣相通的高度和諧。

默想:這篇愛的詩章如何再感動我的心?我會以甚麼行動去回應這樣的感動?

禱告:親愛的主,  請將你聖的愛,澆灌在我心,好讓 此「愛之詩篇」(林前十三)於我不僅是張清單,而是將你愛的美德顯於我每日的生活中!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