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週六)


讀經主題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

重點:提多受保羅差派到革哩底作「善後」的工作。由於革哩底的特殊環境和牧養的艱難,信中保羅對提多的事奉給予鼓勵,提示他關於教會的治理,並且留意當日的異端。提多書第一章中,提到保羅留提多在革哩底為將未辦完的事辦理妥當,其首要是在各城設立長老,治理當地的教會,堅守真道,教導純正(或「正確」、「健全」)的話語,以抵禦消除不良的影響,並平息紛亂的局面(一:5914);被設立作長老的人,重在他屬靈情形和為人的品格,過於才幹或恩賜。本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三段如下:

  一、服事主的依據 (1~4) ——我如何領受神的託付,在共信之道上与聖徒豐富的成長?

  二、長老的設立 (5~9) ——我願意看見教會中更多弟兄被興起,投身建立神的家嗎?

  三、異端的對付(10~16) ——我如何儆醒防備那些傳異端教訓人的虛謊敗壞,違背、離棄真神,污穢不潔?

鑰節: 「現在寫信給提多、就是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我真兒子的.願恩惠平安、從父神和我們的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1:4~5)

提要:  提多是希臘人,由保羅帶領歸主的多一4,由於他忠誠、能幹又可靠,因此日後成為保羅最信任和珍愛的得力助手。提多名字的意思是「中意者」他是和保羅所中意的同伴和同工。雖然使徒行傳中沒有提到提多的名字,但保羅卻在他的書信中,提到他十三次之多,可見保羅對他的信賴和依靠了。

保羅第一次在羅馬被囚獲釋之後,提多曾陪同他前往革哩底島(現在的克里特島)傳道。後來保羅離開革哩底時,把提多留在該島,繼續完成一些事工,代他鞏固那裡新教會的運作,提多遵照保羅的囑咐,在各城設立長者。(多一5) 革哩底與哥林多兩地的教會都是困難大而問題頗多的教會,當時革哩底人都不服約束,新生的教會遭假教師的侵擾(多一1016)。在新約時代,革哩底的道德水準墮落到可悲的地步,是眾所週知的。(多一12) (事實上,世界上有那里不是「革哩底的重演」中。) 提多面對又饞又懶,如同惡獸的社會,受保羅差派作「善後」的工作。福音的工作,開拓固然重要,但維持和善後也是必要的。「善後」需要愛心、耐心和信心,然而提多沒有辜負保羅對他的信心和期望,他忠心勇敢地去面對這項挑戰,並且再度圓滿達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相傳提多後來返回革哩底,並在那裡擔任教會監督,直到年老。他選擇革哩底成為他最終服事的地方,是因為那裡是最難服事的地方。提多一生勇於面對困境、解決困難,是每一個服事主的人的好榜樣。

默想:提多和保羅之間親密的關係,乃是建立在「共信之道」上。人間所有的關係,無論是夫妻、朋友、同工等等,若沒有這「共信之道」,肯定這些關係的基礎是脆弱的。若有聖靈在我們中間,這個關係才能持久、甜蜜而真實。

【留在那裏最需要我的地方】

丟格尼(Diogenes)是古希臘的偉大教師,他品德崇高,為人正直,只可惜性好批評。他的一生大半住在雅典,但卻常喜歡批評雅典的墮落;歌頌斯巴達的質樸。當時雅典與斯巴達是古希臘兩個最著名的城邦,但是兩者截然不同。雅典崇尚民主自由,以航海經商為業,所以社會風氣浮華而驕奢;斯巴達則軍權專政,以農牧為業,民眾生活單純而樸實。有一天他的朋友實在受不了了,就反駁他說:「你要是真的認為斯巴達那麼好,又這麼瞧不起雅典,那你為什麼不甘脆搬到斯巴達去呢?」丟格尼回答說:「無論我真正希望的是什麼,我的責任是留在最需要我的地方。」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