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 (週二)  讀經:  徒 17 


主題: 保羅第二次的傳道旅程――在希臘的福音事工

摘要:使徒行傳第十七章主要記錄保羅在希臘的福音事工。在一至九節,保羅和他的同工經過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來到帖撒羅尼迦。保羅一連三個安息日在會堂傳道,有些人括許多虔誠的希臘人及好些尊貴的婦女信了主(1~4) ;也有些人因嫉妒,假藉名義向官府控訴迫使他們離開(5~9) 。在十至十三節,他們來到庇哩亞傳道。賢明的庇哩亞人多有相信的(10~12) 。但因受帖撒羅尼迦猶太人的攪擾,逼使他們提早離開(13~15) 。在十四至三十四節,他們來到雅典。保羅因見滿城偶像,禁不住心裏著急,到處與人辯論(16~18) 。因為保羅所傳講的是「耶穌與復活道」,所以便被邀請到亞略巴古講給眾人聽(19~21) 。眾人聽了保羅的信息(22~31),有譏誚的,有敷衍的,但也有幾個信的(32~34)

鑰節:「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徒十七11

感想: 路加用不同的詞來描述帖撒羅尼迦人和庇哩亞人的相信;雖然兩者的基本意義相同,但仍然隱含著一些區別。路加說帖撒羅尼迦人「附從」(4)保羅和西拉,指他們的信心是建立在「被說服」的基礎上。他又說庇哩亞人多有「相信」(12)的,那不單單指被辯詞說服,而是指靈裏的完全相信。庇哩亞的人被聖經稱作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不是因為知識、才幹、財富、地位,是因他們(1)甘心領受――渴慕的心;(2)天天考查――殷勤追求;(3)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慎思明辨。他們查考所帶來的結果是「中間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貴的婦女,男子也不少。」(12)

英國解經王子摩根說:『解經的秘訣無他,乃是用功讀聖經,用功再用功。』所以我們若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便須從「考查聖經」入門。『考查』在原文的意思是『搜尋』,好像丟了一件東西,要翻箱倒篋地去搜尋那一件東西;考查聖經,就是不著急地、慢慢地、仔細地來讀聖經。我們對於聖經要用搜尋的態度來讀它,每一句話都要讀到領會了才算數。讀的時候要問:這句話是甚麼時候寫的?是誰寫的?是寫給誰的?是在甚麼情景裏寫的?有甚麼感覺?為甚麼寫這句話?寫這句話是要達到甚麼目的?我們把這些問題慢慢地在那裏問,仔細地在那裏找答案,一直等我們找到了我們所要的才可以。

【神的話】

v      一八九四年的某一天,許多中國的信徒聚集商議,要送一件禮物給慈禧太后,慶祝她六十大壽。在祝壽當天,他們也參加了這一行列,送了一個精緻的松木匣子,裏面有一個紅色的絲絨匣子,再裏層是光可鑑人的銀匣,銀匣中放著一本聖經,這本聖經有四磅半,用白色緞子為書頁,四週印上金花,書面是銀製的,上面刻著幾隻鳥和一叢竹,鳥代表信徒,竹報平安。如今這本全新精裝聖經,卻在美國聖經公會的藏書室,一本未曾用過的聖經,對於慈禧太后有甚麼價值? 今日大部份信徒家中都有聖經,甚至不只一本,有的更是皮面金邊。但若只是放著不用,於你又有何益處呢?盼望我們都能有實踐神的話使生活信仰化的決心。

默想:我們對主認真嗎?對主的事和主的話,是「天天」的嗎?

禱告:親愛的主,賜我渴慕你話語的心,願意多付代價,天天查考聖經。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