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歷史】


基督徒聚會處的詩歌

 

基督徒聚會處有兩本重要的詩歌本:

  1. 《小群詩歌》1932124日,倪柝聲在上海的一則主日講道中說:“1927年,我們感覺到詩歌的需要,就先預備了二十首關于贊美的詩,此后或選擇,或著作,又陸續加了160首。我們盼望預備到300首才正式出版。所以在暫編本序里,有‘至于開始預備這詩歌的原因,以及它的命名、釋意等特點,都待正式出版時,再行詳細說明’的話。”這本詩集是上海福音書房出版的,為上海及各地基督徒聚會處而用。初版時封面印上詩歌二字,下端有“小群”二個小字,許多人因此稱之為《小群詩歌》。這本詩歌里收集了180首圣詩。在封面的里面便申明說這些詩是他們自己做的,自己譯的,所以“未得我們的同意就請勿采入尊著”。[2]該歌集中有許多獨到的地方,很能适合中國信徒的使用。其中第139首(現《詩歌(選本)》第273首)在當時的許多圣詩選集中尚未見到。該詩集的分類也很特別:贊美的話(48首);救恩的快樂(13首);巴迦谷里的泉源(25首);与基督的聯合(10首);在恩典中長進(9首);靈程途中的追求(10首);旅客的慰望(11首);禱告的聚會(4首);工作(2首);一般(7首);吃奶者的歌頌(1首);福音的號筒(11首)。小群詩歌的銷路相當的廣,除了在上海出版外,抗戰期中還在西安出版,帶有簡譜。不過上海出版的,帶標點符號,西安出版的不帶標點符號。19499月福音書房又出版了一本福音詩歌選詩100首,附錄短歌100首。詩詞的節奏,讀唱兼顧,很是難得。詩歌仍附有:“若未得我們的同意請勿選印”字樣。

  2. 《詩歌(增訂暫編本)》此后,有很多版本的詩歌暫編本。第一版暫編本編于1928年,1949年第27版。直至19526月初,在上海福音書房出版了《詩歌(增訂暫編本)》,共有詩歌1052首。在序言里說:“其中的詩歌,有的是創作,有的是選擇,有的已經過刪改,有的雖曾見于別的詩集,卻也是我們的舊作。為著慎重起見,如有人要將這些詩歌選印,或編入自己的著作內,務請先征得我們的同意。”對1052首詩歌的分類与首數如下:甲:福音的號筒。再分“救主耶穌”、“追求永福”、“審判和永遠”等十四類,共177首;乙:贊美的話語。再分“神的愛”、“神的義”、“救恩的快樂”等十三類,共263首;丙:基督作生命。再分“生命的靈”、“承認与恢复”、“圣洁的追求”等十六類,共480首;丁:教會的生活。再分“埋葬歸主”、“按手的聯合”、“記念主”等十九類,共132首。以后許多詩歌本,都是源于這本增訂暫編本。如198312月香港基督徒聚會所出版《詩歌(增選本)》。除其中五首是他們自己寫作,三首從別的詩集采入外,其余均選自《詩歌(增訂暫編本)》(1052首),詩歌總計482首。其詩歌仍依照增訂暫編本的分類,只是編輯了首數的先后。19936月,福州聚會處編印的《詩歌(選本)》,也是《詩歌(增訂暫編本)》的選本。選本出現后,就較少使用這本增訂暫編本了。除了在一些老信徒的家里還能找到一兩本外,現在要搜集到這本詩歌本是比較困難了。──摘自王秀緞《福州基督徒聚會處的詩歌初探》

 

附註:約在一九五○年,倪柝聲師母寫了一封信給香港的弟兄們,請大家為倪柝聲禱告,因為倪柝聲身體不佳,忙個不停,生活處於極度緊張,近於崩潰的狀態中。那時正是政局轉變的時候,倪柝聲知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工作了,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出版詩歌,給教會一個貢獻;於是一面請人把倪氏留在牯嶺,有關詩歌的藏書運到上海一面翻譯、寫作、整理,那時倪柝聲的身體很差,多半時間都在床上。但是感謝主,他與幾個弟兄日夜趕工,有些弟兄們甚至一天只睡兩三個鐘頭。倪柝聲希望能夠蒐集到最好的詩歌,把它放在一起;在不斷的篩選下,也有1,052首,這成了中國教會詩歌史的創舉,他也終於完成了這個工作。有一位當時與倪柝聲一起工作的弟兄,後來見證說,倪柝聲在完成這個翻譯、編輯後,作了一個禱告,說:「主啊,我感謝你!這個恐怕是我對於神的教會最後的一次貢獻了。」然後他就失去自由了。──摘自陈希曾《诗歌宝藏》


 

【詩歌歷史】

 

公曆一五00年以前聖徒的詩歌

 

「當神立大地根基的時候,「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約伯記卅八、7

哈利路亞!我們的主真是可稱頌的那一位,從創世以來,祂的永能和神性永遠贏得大地的頌讚。

詩歌究竟於何時開始用來敬拜神,我們不得而知;卻可在出埃及記中找到聖經裡所記載的第一首稱頌神的詩歌。當神用大能的手使紅海的水分開,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法老王的追逼和埃及的權勢時,一幅榮耀壯大的景象就呈現出來,摩西與眾民站在紅海邊歌頌:「我要向耶和華唱歌,因祂大大戰勝」(出十五、1-18)。摩西確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這還可從他臨終前所作的歌(申卅二章)及詩篇九十篇充分證明。

但當我們深入再考究舊約中六卷詩歌書的頭一卷--約伯記,解經家都認為極可能寫在亞伯拉罕、以撒或雅各的時候,最遲也決不會在摩西以後,因此約伯記則應為聖經中最早的詩歌了!約作於主前一千五百年以前。

「地阿!不要遮蓋我的血,不要阻擋我的哀求。現今,在天有我的見證。在上有我的中保。我的朋友譏誚我,我卻向神眼淚汪汪。」(伯十六、18-20

接著我們來看先知巴蘭在摩押王巴勒面前作的歌(錄一部份)

「我從高峰看他,從小山望他,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誰能計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民廿三、9-10

「祂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民廿三、21

「雅各阿!你的帳棚何等華美!以色列阿!你的帳幕何其華麗!」(民廿四、5

當耶和華使以色列戰勝迦南王耶賓以後,底波拉與巴拉亦謳歌頌揚主恩,這首詩記載於士師記第五章。

「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定大志的。你為何坐在羊圈內,聽群中吹笛的聲音呢?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設大謀的。」

撤母耳的母親哈拿的禱頌詩,亦是聖徒所熟悉且喜愛的,記在撒上二章。此後神使用大衛和所羅門父子,建立了歌唱事奉的體系,選立利未人分班次侍立聖殿中,每早晚稱謝讚美神(代上廿三、5-6)。頂榮耀之一幕,乃是當聖殿峻工,約櫃抬入聖殿時,「歌唱的利未人亞薩、希幔、耶杜頓和他們的眾子,眾弟兄,都穿細麻布衣服,站在壇的東邊,敲鈸、鼓瑟、彈琴,同著他們有一百二十個祭司吹號,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神的殿。」

到列王時代這事奉一直維持著,雖曾墮落,卻於希西家王(代下廿九、25),約西亞王(代下卅四)時代再有恢復。其間並發生一個令人感奮的故事:當摩押及亞們聯軍進犯約沙法王,猶太軍民於臨陣時為即來之戰勝唱詩歌頌神,且有歌唱的人穿上聖潔禮服,走在軍前讚美道:「當稱謝耶和華,因祂的慈愛永遠長存。」(代下二十、17-22)神果真為他們行奇事,仇敵竟被全數滅盡,比拉迦谷(稱頌)即緣於此。及至神的子民被擄歸回,

聖殿與聖城重修落成,尼希米首先帶領眾民和利未人列隊歌

唱、歡呼,奏樂行告成之禮,那情景何等雄偉感人!

(尼十二、27-46

聖經中的六卷詩歌書,除約伯記以外,另有大衛(作七十三篇)、所羅門(作二篇)、亞薩(十二篇)、可拉的後裔(十一篇)等所合著的詩篇。所羅門寫了箴言、傳道書及歌中之歌--雅歌。先知耶利米作耶利米哀歌。在先知書中,另有哈巴谷的禱告,調用流離歌(哈三)。

綜觀上述,我們可看出詩歌在舊約聖經中的重要地位;接著再翻開新約,更是奇妙!可謂揭開神兒子救恩序幕的記載多是詩歌,請看天使加百列報的喜訊(路一、30-33),馬利亞的「尊主頌」(路一、46-55),撒迦利亞作的「以色列頌」(路一、68-79),以及大隊天兵與天使唱和的「榮耀歸主頌」(路二、14),後來也成為初期教會流傳極廣的詩歌,據說歷代許多殉道者,臨死時多是高唱此詩而安息的。

當老西面在聖殿裡親見神所立的基督時,滿足而歡樂的唱出「西面頌」(路二、29-32)。福音書中亦清楚記載主和門徒吃了末次的晚餐,擘餅後「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他們唱的顯然是「阿利路亞詩篇」(詩篇一一三至一一八篇)的一部份。

教會建立以後,詩歌很自然地成為聚會中重要的一環。使徒曾吩咐教會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凡事都當造就人。」(林前十四、26)並且詩歌也作了信徒在受逼迫、試煉時的力量與安慰(徒十六、25)。使徒保羅曾作了兩篇詩歌:一處記在羅十一、33-36,另一處在提前三、16。關於初期教會唱詩的情形,現已不易考查,然在我們所用的詩歌中,第三百六十六首(基督雖能千回降生於伯利恆)寫的相當早,作於第三世紀,原詩並無副歌,以後由宣信弟兄配上的。

英文詩歌第八百七十九首(Christian, Dots Thou See Them)為第七世紀東正教的希臘文作品,作者是大馬色人安德烈弟兄,曾任革哩底的大主教(Andrew of Crete, 660-732)。而第二九九首(天程旅客的糧食)是中古世紀的拉丁古詩;在這一時期中最著名的詩歌作家,應推伯爾拿弟兄(Bernard of Clavaux 1091-1153)。他的作品充分表現出當代修道院詩派的風格,第八二首(哦滿了傷痕的頭)、一七一首(耶穌只要一想到你)、一七二首(哦主你是人心之樂)都是他所寫的。以上係宗教改革以前,詩歌發展的概要。

 

一五○○年至一六七○年的詩歌

 

經過歐洲黑暗的中世紀,教會完全變了質,教皇專橫,教廷代表在德國濫發贖罪券,惟利是圖。牧師神甫,竟巴結權貴,對於領人歸主傳揚福音,卻完全漠不關心。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揭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在以後的世紀中,這個運動在歐洲各地就普遍的展開。

這個時期中最著名的詩歌作者首推馬丁路德。當宗教改革運動展開的時候,他自己寫了有力的詩歌來領導會眾唱。一五二四年第一本詩歌集問世,共有八首,內中有四首是他自己作的。「我神是我大能堡壘」(聖徒詩歌第六五四首)就是其中之一。

差不多與路德同時,在法國、瑞士亦掀起宗教改革運動,它的領袖加爾文,也是一位主要的詩歌作者。他對詩歌的態度與馬丁路德迴然不同,他主張應完全取材於聖經,而摒棄一切從羅馬公教遺傳下來的拉丁詩。如此便創立了格律詩篇,成為基督教詩歌的直接先祖,也曾留給人們以深刻印象;但是在我們詩歌集中並沒有選用。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格律詩篇漸趨於陳腐的形式化,詩歌的寫作乃開始取材於有關聖徒對生命的經歷與認識方面,這種嘗試是具有冒險和突破性的。而這些詩歌不久竟被當時的教會接受,並且從此會眾獲許可以在聚會中唱詩。在此要特別題到一位英國弟兄史登涅約瑟牧師(Joseph Steno 1663-1713),他為擘餅聚會寫了一些記念主受死的詩歌,這些寫作日後對英國詩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以撒華滋(Isaac Watts)後來能不受格律詩篇的束縛而創作出新風格的詩歌,就是受了史登涅弟兄的影響。

 

一六七○年至一七九○年的詩歌

 

這個時期因著政教聯合,以及在宗教上發生信仰不自由和意見的

爭執;歐洲若干國家中也有許多擾亂,社會動盪不安,加之無神派學者的攻擊,以致教會混亂了。一班清心愛主的基督徒便起來力謀改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七二七年摩爾維亞弟兄們在德國恢復了教會生活和國外佈,以及一七三七年衛斯理弟兄和懷特腓等主興起大用,英國教會露出復興的曙光,並且開始了印發福音單張的事工。這一段時期間,在詩歌方面成就尤大;以撒華滋弟兄對於死沈的格律詩篇力圖改革,他一生作了六百多首詩歌,被尊為「英國聖詩之父」。接著好些作家也嘗試寫「信徒經歷」方面的詩。傳統既被打破,詩歌的新風格就此建立起來。開始時雖受到反對與逼迫,但藉著復興佈道詩歌的作家接踵而起,福音詩歌也流傳甚廣,就穩固了詩歌改革的地位。

雖然這一班為信仰自由而奮鬥的清教徒曾遭受患難與逼迫,然而他們寫出來的詩歌,靈卻極其高昂,充滿熱情,對於救恩和得救的證實有了認識。茲簡介幾位較重要的作者於下:

(一)                    以撒華茲(Isaac Watts 1674-1748):一掃格律詩篇的陰沉氣息,提高詩歌的品質,建立了新的標準,被譽為「英國聖詩之父」。所作的詩歌有六百多首,描述主在十架受死的大愛,感人至深。我們的詩歌本(聖徒詩歌)中選用了九首:44首(父神阿你在羔羊裡是我的希望和安息)、47(普世歡騰) 69首(我每靜念那十字架)、71首(哎喲救主真曾流血)、127首(我們當來同聲歡呼)、221(樂哉白白恩典) 324首(我是否要背負十架)、468首(是愛的神作我牧人)和537首(向前直往錫安)。

(二)                    道立基(Philip Doddridge 1702-1751):受以撒華滋影響很大,是最早追隨他以寫作詩歌來頌揚恩主。詩歌45(請聽佳音救主降生)96(恩典美妙聲音)214(快樂日)701(看哪慈愛牧者)站立為他所作。

(三)                    辛辛道夫(Nicholas L.Zinzendorf 1700-1760)摩爾維亞教會的領袖。他們的詩歌只有一個題目:「耶穌所受的傷痕,所流的寶血和祂的受死」,他作了第28首(我主耶穌是我的義)。696. 聖徒眾心愛相繫

(四)                    衛斯理約翰(John Wesley 1703-1791)在一次旅途中遇見了一班從日耳曼來的摩爾維亞弟兄,他們常唱詩歌,使得衛斯理約翰非常嚮往,便開始學習日耳曼文,與他們交談。後來他翻譯了五首日耳曼文詩歌,我們詩歌中第28首(我主耶穌是我的義)就是其中之一,不久他便出版了美洲的第一本詩歌。

(五)                    衛斯理查理(Charles Wesley 1707-1788)他頗有詩的才華,得救後就將此恩賜完全奉獻事奉神,第135首(哦願我有千萬舌頭)就是他在二十歲生日寫的得救詩;他一生寫過六千多首詩歌,在我們的詩歌中有十三首之多:18(神聖之愛遠超眾愛) 48首(聽阿天使讚高聲)、111首(救主基督已復活)、179(何能如此—如我也能) 200(哦願我有千萬舌頭) 233首(耶穌你的全勝的愛)、496首(耶穌我人的愛人)等均為他所作。

(六)                    福塞特(John Faucet 1740-1817)作了第694首(福哉以愛聯繫)。這時期另有約翰牛頓(John Newton 1725-1817),其最受歡迎的作品有161首(耶穌這名甜美芬芳)、187首(驚人恩典何等甘甜)、328首(當我不見基督容華)等。託雷狄(A Augusts Toppled 1740-1778)所作的「永久磐石為我開」(77首)。此外還有受人歡迎的90首(今有一泉血流盈滿)為威廉考頗(William Cower 1731-1800)所作。

 

一七九○年至一八五○年的詩歌

 

從十八世紀中葉以後,教會與政治漸有分離之趨勢,到了十九世紀,政教已完全分離,教會得到充分的自由,除謀自身改革外,更積極地廣傳福音,因此許多蠻荒地區的人也接受了福音,認識寶貴的救主。各地都有復興的工作,教會恢復的歷程到了一八二八年英國「弟兄們」興起,達到了高峰--與世界絕對分別出來,弟兄相愛,且在真理上有了相當的恢復。因此產生的詩歌,水準和內容也都很高。

此一時期經過英國文學史上一個大運動,就是在一七九八年展開的浪漫派運動,致使十九世紀上半期成為詩詞全盛的時代;由於英國文壇這巨大衝力,自然影響了教會詩歌的寫作。希伯弟兄(Reginald Hebrew 1783-1826)首先啟開了新的階段,從以往皆以信條和道理作題材,祗以教訓信徒為著眼的範疇,改變為以福音音佈道作寫詩主題,而以激勵信徒熱誠為目標;凱雷、蒙雅各都是當時在詩歌上被主使用的人。一八三六年,以戚布勒、紐曼等弟兄為首的「牛津大學運動」發起,把古代與中古時代詩歌的寶藏挖掘了出來,將許多希臘和拉丁詩歌譯成英文,詩歌因此更加豐富,也激發了許多一流詩歌的寫作。

這一時期內詩歌的範圍很廣,意義也很好,特別在英國還產生了抒情詩歌。重要作者簡列於後:

1.  希伯(Reginald Heber 1738-1826)詩歌第2首(聖哉聖哉全能主神)和詩歌第659首是他所寫的。

2.  凱雷(Thomas Kelly 1769-1854)他一生共寫了七百六十七首詩歌,第85首(頌讚聲音何等難得)、119首(看哪何等榮耀情景)、120首(看哪冠冕已給羊羔)、124首(從前那戴荊棘的頭)和201首(主接納我們的詩歌)都是他所作的。

3.  伊利奧(Charlotte Elliott 1789-1871)她曾殘廢多年,因此所作的詩歌多是用來安慰那些與她同樣受苦的人們。第628首(照我本相無善足稱)是她所作最有感力的一首。

4.  戚布勒(John Keble 1792-1866)他所作的詩歌最適合於個人在主面前的追求,第591`首(救主耶穌我的太陽)即是。

5.  包令(John Bowling 1792-1872)曾任香港總督;然他所以能受人尊敬,乃是因著他所寫的詩歌,第382首(基督十架是我誇耀)就是他所作。

6.  賴德(Henry Francis Lyte 1793-1847)他曾寫過多首很美的詩歌,第322首(我今撇下一切事物)、362首(與我同住夕陽西沈迅速)都是他所作。

7.  蒙雅各(James Montgomery 1771-1854)父親是摩爾維亞教會的傳道人,蒙主呼召一生在西印度群島傳福音。蒙雅各是摩爾維亞教會繼辛辛道夫後偉大的詩歌作家,第687首(我們照你恩惠話語)是他所寫的。

8.  達秘(J. N. Darby 1800-1882)英國「弟兄會」的發起人,當代的屬靈首領,滿有聖靈的能力,卻一生揀選貧窮、俾微自處。他繙譯的英、法、德文聖經迄今仍是最好的譯本。詩歌第40首(父阿兒女稱頌你名)、131首(聽哪千萬聲音雷鳴)都是他的佳作。

9.  康德(Josiah Condor 1789-1855)好學不倦,自修出身,著作宏富,詩的意境很雄壯,第318首(我當如何愛我的主)是相當高的

10.                      慕爾(Thomas Moor 1779-1852)寫了第506首(來罷憂傷的人)。

 

一八五○年至一九二○年的詩歌

 

十九世紀中葉後期,教會在各處有大的復興。一八五七年首先有美國大復興,人人都快樂的讚美、誠實的認罪,並願為主盡心,盡力地擺上一切,在一年中約有五十萬人得救,神真是作了何等奇妙的工作。一八五九年,英國亞伯丁洲大復興,後來更普及到全世界。慕迪、司布真被主大用,帶領英、美兩國許多人歸主,均成為環球著名的福音佈道家。

因著主的恢復在這個時期中的需要,詩歌的量就大為增加,彙載入詩歌集的作者計有百位之多。特別是許多令人深受感動之福音詩歌的產生,以及美國詩歌作者的興起和女詩人的增多,更是此一時期的特色。

1.     宣信(Albert B. Simpson)是宣道會的創始人,他所寫的詩歌多是講道詩,經歷很深,我們的詩歌中第95首(昨日今日直到永遠)、第235首(呼出與吸入)、第407(祂為我死) 、第426首(祂自己)、第427首(惟有耶穌)、等都是他所作,共有二十首之多。

2.     柯羅絲卑(Fanny Crosby 1820-1875)著名福音詩歌作家。出生六星期就盲了,一生共寫了八千餘首詩歌,均成為信徒試煉中最甜美的安慰,詩歌第17首(我們不會疲倦)、33首(榮耀歸與真神)、第78首(近十架)、第471首(一路我蒙救主引領)、第490首(安穩在基督手臂)、第560首(耶穌是我的我有把握)、第566首(主我是屬你我聽你宣告、)第633首(莫把我漏掉)都是她所寫的,,共有二十三首之多。多恩弟兄常為她作譜,成為極美的同工。

3.     馬得勝(George Matheson 1842-1906)十八歲時就完全失明了,卻憑著毅力,完成學業。他曾寫過一首受主愛激勵極深的詩歌,是他極度痛苦中的經歷,最能激勵愛主的人,即詩歌第181首(哦那不肯放我之愛)。另作有第289首(求主把我捆綁)。

4.     小杜斐德(George Dufiled 1818-1888)一八五八年費城教會復興的期間,愛主的鄧杜理弟兄去世,引發了小杜斐德的靈感,寫了第658首(興起興起為基督)詩歌。

5.     柏爾馬(Ray Palmer 1808-1887)他是第一個在英國聞名的美國詩歌作者,被譽為「美國詩歌作者領袖」。詩歌第93首(我以信心仰望你在十字架上)是他的作品。

6.     賴馬利(Mary A. Lathery 1841-1913)她的詩才,頗受教會讚賞,是當代的桂冠詩人。詩歌第590首(夕陽西沉大地靜)、第688首(願主為我擘開生命的餅)是她作的。

7.     柏提士夫人(Elizabeth Prentices)她所寫的詩歌有一首傳下來,就是第224首(願我愛你更深)。

8.     何柏爾(Edward Hopper 1818-1888)一八七一年作了一首相當安慰人的詩歌:第478首(主作我的領港)。

9.     布立思(P. P. Bliss 1838-1876)著名的福音詩歌作家,慕迪的同工。作第70首(哈利路亞何等救主)、第113首(阿利路亞祂已復活)、第276首(主使我更愛你)、第279首(多又多)。

10. 馬德蘭(Albert Midlane 1825-1909)英國「弟兄會」著名的作家,一生所作的詩歌不下千首,第84首(祂不能救自己)、第647首(復興你工作主)是他寫的。

11. 勞利(Robert Lowly)是一位既能作曲又能寫詞的作家。詩歌第86(無他只有耶穌寶血) 、第108首(祂起來)是他的佳作。

12. 伯納(George Bernard)於一九一三年寫了一首極受人喜愛的詩歌,即詩歌第79首(在遠山聳立著古老的十字架)。

13. 費賽斯通(W. R. Featherstone 1842-1870)十六歲得救寫了第225首(我耶穌,我愛你)。

14. 馬凱(W. P. Mackay 1839-1885)他三十歲時放棄了醫學博士之銜,而專心為主工作。寫過多首詩歌,第35首(神我讚美你)為他所作。

15. 湯姆甫生(W. L. Thompson 1847-1909)堪稱天才詩歌作家,作有第428首(基督就是我的世界)、第624首(何等柔細慈愛)。

16. 霍克斯夫人(Annie S. Hawks 1835-1918)作第571首(我每時刻需你)。

17. 賀輔民(E. A. Hoffman)共寫了二千多首詩歌,多為傳福音所用,即第75(何等奇妙的救主) 88(曾否在羔羊血洗清潔) 295首(我已轉身背向俗世)、第465首(安息在那永久膀臂中)及第554首(要告訴耶穌)。

18. 哈弗吉爾(Miss Francis Riley Havergal 1836-1878)不僅她的奉獻成為多人的激勵,以後所走奉獻的道路,所過奉獻生活都為信徒的榜樣。她獻身於貧民窟中,畢生服事貧苦人民,曾被列為英國當代七位偉大女性之一,與維多利亞女皇並列。惜因積勞過度,四十二歲死於肺炎。所寫詩歌很多,有第297首(為你我捨生命)、第313首(收我此生作奉獻)、第314首(從我活出你的自己)、第339首(主你得著我一生)、第666首(誰是在主這邊)、第712首(又是一年正起首)等。

──摘自「詩歌簡介」


倪柝聲弟兄青年時代的詩歌

 

倪柝聲弟兄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所寫的歌是他一生對主的認識﹑享受和經歷的精華﹐是他所留給我們神兒女的寶貝產業。倪弟兄長期受和受恩教士的帶領和幫助,對以後能成為偉大的詩人有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和教士本人就是個詩人,她所寫的詩歌很多。倪弟兄的詩歌可以分成两個时期:一為青年時期,另一為壯年時期,继壯年之后,有二十年之久是在监中度過的。在本篇文中,我們儘論及他青年時代所寫的代表作。

《主愛長闊高深》

 

倪弟兄青年时期第一首詩歌的代表作為《主愛長闊高深》(聖徒诗歌第319首)。这是一首很好的诗歌,每次我们唱的时候都得很大的激励;然而这首诗歌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很美的故事。

在倪柝聲弟兄追求主的歷程中,有一件事是很特別的;他從小就認得一位張家小姐,雙方家長是世交,所以常在一起玩,兩人青梅竹馬,自然建立了感情;長大以後,這位小姐便成為他心愛的人。

倪弟兄在高中時得救之後,他十分盼望這位女友也能接受主,雖然他花了相當的功夫勸她,但她就是不聽,談甚麼都投機,就是不能談主耶穌。這位小姐才華出眾,聰穎伶俐,但是崇尚時髦,追求摩登。這叫我們的弟兄很是作難,裡面常有掙扎,並發現這位小姐漸成為他事奉的攔阻了。當主向他一再發出「撇下一切」的呼召時,他也深切知道自己已是奉獻之身,但他放不下這位小姐,因她在他心中所佔的地位太深了,雖然一直和主爭執,但是主好像都不理,若是這事不對付,就無法再跟隨主了。有一天,他讀到詩篇七十三篇廿五節:「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也沒有所愛慕的。」這話摸著了他的心。他自問:「我在天上除了主以外,還有誰呢?」他可以坦然回答:「除了主以外,再沒有可愛慕的。」但當問到第二句時:「我在地上,除主以外還有所愛慕的嗎?」他就不能回答了,因他在主以外,還有所愛的人,並且佔有他的心,成為偶像。此刻,弟兄起了厲害的掙扎,到底是要主呢?還是那位小姐呢?他覺得主是非要不可的,但是另一面那小姐真是捨不得放下。但主又給他看見:「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他更加痛苦為難。然而主不放過他,再將自己可親的胸懷向他敞露。那個比死堅強,比水忍耐的大愛將他完全征服,使他渾忘身家,勝過了人間情愛,歡然撇下一切,只願單純事奉恩主,忠心一路跟祂。這首詩就是他衷心的禱告:「我愛我的救主,我求祂的稱是,為祂之故,安逸變苦,利益變為損失。」他流著淚記下歌詞,就毅然與這位小姐分手了。從此專心單純事奉恩主﹐而主成為他唯一的安慰,也親自用祂無量愛情環繞他的靈、魂、身體。

然而主的道路何等奇妙!這位小姐隨後畢業於燕京大學研究所,在一所中學教書,她在一九三三年年底竟在上海悔改得救了。翌年赴杭州參加倪弟兄帶領的第四次得勝聚會,被主大大復興。主又將他們結合一起,她就是日後的倪師母(倪張品蕙姊妹)。

婚後生活很美滿,二人同心事奉主,由於倪師母的文學造詣很深,協助翻譯了許多屬靈書籍。倪師母賢慧能幹,成為弟兄一生事奉主的最佳侶伴。福州鼓嶺訓練時,接待了多位工人,飯食服事都是由倪師母一手包辦!倪弟兄入獄後,她忠心地留在那兒。按時進監探望,使得在孤單、煎熬中的弟兄,得著扶慰,一直陪伴至一九七一年她被主接去。

 

《我若稍微偏離正路》

 

倪弟兄得救三、四年,也就是在他二十一歲時,就已經清楚走主的十架道路,順服裏面的帶領。他知道他的一生,就是這樣忠誠的來跟隨主,就是這樣的卑微事奉主。這首詩歌(聖徒诗歌第372首)在這八十年當中,幫助了許多基督徒絕對跟隨主,走主的道路不偏離。

這首詩歌的背景是這樣的:當倪弟兄開始在福州事奉主時,是和几位弟兄一起配搭的。1924年,當時兩位有口才的弟兄為了有更大的作工場面,就加入了公會,接受宣道會守真堂的美國傳教士伍柏萊的按立,成為牧師,倪弟兄不同意他們這樣的作法。當然,這些弟兄們慢慢不能容納倪弟兄,他們趁著倪弟兄离開福州去上海時,商量著要聯名將其開革,這件事發表以后,整個教會起了騷動,多少人為倪弟兄打抱不平。不久,倪弟兄收到電報,說他已經被開革了。當他知道這消息時,氣憤非常,心想趕快回去為自己表白。但是主在他裏面清楚的指引,要他背十字架,不許他表白,他就順服了下來。后來他就把所有的電報信函擱置于桌上,不拆不看。及至他返福州的船抵達碼頭時,有上百位的弟兄姊妹等著地,盼望他回來后和那几位弟兄們理論,結果他們并未接到倪弟兄,因為他已在福州的前一站碼頭——馬尾下船,好避開他將遇見的局面。從此他在馬尾住了兩年,而這兩年,是他那段時間里最艱苦的二年。他埋首出刊《基督徒報》的寫作,這樣的遭遇加上那段艱苦、孤獨、貧困的日子和各方面的打擊,使他寫了這首詩歌。

 

倪柝聲弟兄壯年時代的歌

 

倪弟兄壯年時期所寫的詩歌可代表他個人的職事。在屬靈的生命經歷上,倪弟兄最突出的一點是實行的十字架,就如他的著作——“人的破碎與靈的出來一樣。所謂實行的十字架,是指著實行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十字架。好像神兩隻偉大的手;一面,神讓十架作工在我們裏頭,這是同釘的啟示、十架的生命;另一面,神安排各樣的環境來拆毀我們天然的人。而神這兩隻手經常是那麼奇妙地作工。在最合適的時候,神的光就射入,叫天然的人倒下來,像約伯的經歷,雅各的經歷,以及彼得的經歷。這一時期代表的詩歌有:你若不壓橄欖成渣葡萄一生的事你怎沒有傷痕祂的臉面祂的天使常看見神祢正在重排我的前途。當我們稍微知道倪弟兄這個人在這方面的經歷之後,再來唱這些詩歌,就會格外覺得它們的實際和寶貴。

倪弟兄在起頭事奉主的時候,有一個同工年紀比他長一點,他們常常為著公事鬧意見。倪弟兄特別常在他所以為不對的事上和那位年長同工爭,但是無論他怎麼爭,那位年長同工也不聽他的,那同工有一個理由就是比他大兩歲。所以倪弟兄心中很不舒服,就到和受恩教士那裏,把所爭的事告訴她,結果和教士也不說他對,也不說他不對,她只瞪著眼睛對倪弟兄說:你更好是聽他的話。倪弟兄很不服氣,就問她是什麼理由?她說:在主裏面,年紀小的應該聽年紀大的。倪弟兄就反問她說:倘若年紀小的所持的意見是對的。年紀大的人所持的意見是錯的,那麼年紀小的也要聽年紀大的人嗎?和教士仍舊笑笑說:你更好是聽他的話。

有一次,有人要受浸。那時除了倪弟兄以外,還有那位年長同工和一位吳弟兄在那裏。其中以倪弟兄為最小,而吳弟兄比那位年長同工大七歲。倪弟兄心想:這位年長同工比我大兩歲,所以什麼事情我都要聽他的,現在這位吳弟兄比他還大七歲,看他聽不聽吳弟兄的?後來他們在一起談的時候,這位年長弟兄怎樣都不肯聽吳弟兄的,弄到最後還說:你們不來,我來好了。倪弟兄一聽,非常生氣,覺得如果這樣,世上還有什麼是非可言?他就立刻到和教士那裏說:現在有一件事是這樣的,你怎麼說呢?叫我生氣的是這個人沒有是非。她就站起來對倪弟兄說:你今天還沒看見什麼是基督的生命麼?幾個月來,你一直要說你是對的,你的弟兄是錯的,你還不知道十字架麼?你所爭的是事情對的問題,我所爭的是十字架生命的問題。你想,你這樣作是對的嗎?你想你這樣說是對的嗎?你想你這樣告訴我是對的嗎?這幾句話好似利劍一樣刺入他的心,忽然間他整個天然生命都暴露在神的光中,他深深覺得他是一個那樣憑自己活著的人,他實在不能事奉主。此後有三年之久,每逢禮拜六他總是騎自行車到城郊外躺在地上整天禁食禱告,為他的天然生命懊悔。但這一點見證,不過是他一生十架路程的開始,以後三十載事奉主的生活中,他為神的兒女帶下無可數計的祝福,但他自己一直行走在暴風狂雨的艱苦路程裏。特別在他能自由作工的最後十年,真是集惡名、美名、譭謗、稱譽於一身。主巧妙匠人的手要藉著一切祂能使用的工具,使祂手中的工作成為一個經過重重火煉、錘打,光輝照人的傑作。──摘自「詩人与詩歌」


屬靈詩歌

舊約詩歌介紹

 

舊約聖靈的詩歌書包括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及耶利米哀歌等。詩歌書又稱為經歷書,它的內容是神的子民在生活中所得的各種屬靈經歷,受聖靈感動,藉詩句配合音樂向神傾吐或與人分享。詩歌書中首推詩篇、是神子民中間最寶貴的一卷,是由許多屬靈聖徒所寫,是從長期編輯而成的,所以詩篇的屬靈最為完全。

聖靈將這些詩歌寫在聖經上,目的是帶領信徒進入神的至聖所,藉禱告、傾吐、默想、安息、讚美,與神交通。

詩歌的內容是神子民在生活中所得的各種屬靈經歷,受聖靈的感動藉著詩句,摘述下來,與眾聖徒分享。

 

詩歌的價值在乎作者的屬靈經歷

 

一首屬靈的詩歌影響信徒的屬靈生命,有時超過教導和信息,因為屬靈的詩歌乃是藉聖靈感動,直接深入信徒的心思、情感及意志,供應信徒屬靈的需要,對初信者詩歌乃是屬天的奶與蜜,對靈命成長的信徒屬靈的詩歌乃是乾糧,是生命的活水;因此,詩歌的屬靈品質更顯得重要。

詩歌主要價值是作詞者的經歷及寫作的恩賜,其次是作曲者也需要相當的屬靈經歷及恩賜。教會近三百年聖靈所印證的屬靈詩歌,又能傳流下來的不多。信徒若要在靈命上有所造就,必須接受這些詩歌的薰陶,藉著屬靈人所寫的詩歌與他們一同進入該詩歌的信息及經歷。如同領受使徒和先知的信息一樣 ( 弗二 20) 。有句名言說:「只有屬靈的人,才能寫出屬靈的詩歌」,正如在講道方面,只有屬靈人才能講出一篇屬靈的信息。舊約的詩篇之所以能幫助聖徒走上生命的道路,是因為那些作者都是在神手中,經過嚴格的訓練陶製而成為屬靈的人物,所以他們所作的詩和曲,都是被聖靈感動,而發出最美妙屬靈的音樂。

 

屬靈詩歌作詞及作曲之條件

 

從詩篇的背景與內容,我們可以認識屬靈詩歌的特性。

舊約詩篇作者是神所揀選的器皿及神忠誠的選民,就是神百姓中遺下少數敬畏神,而以敬虔活在神面前的人,也就是一班特別聖別歸於神的人。他們不是初步追求神的人,而是生命成熟的選民。從他們所寫的內容可知道他們內在及外在的經歷,不是一般人所擁有的。由於他們生命成熟,所以神能藉他們生命的經歷來引導選民歸向神。

同樣的教會近二千年來,聖靈所使用的詩歌,也是在同樣條件寫出來的。這些詩歌在寫出後,立刻被聖靈使用造就信徒,而且後來的信徒因這些詩歌得到幫助,所以才能一直傳流至今。

   這些詩歌作者的屬靈光景,有以下幾個特點:

 

( ) 他們是生命成熟的信徒

 

他們大多是屬靈的傳道人及信徒,在屬靈恩賜上相當全備。他們在生命歷程的各種階段,均達到相當完全,如悔改、得救、重生、奉獻、與主相交、事奉、愛弟兄、為主受苦及等候主再來,所以他們所寫的詩歌能被聖靈使用來幫助信徒。如湯普森所寫著名的福音詩歌,「何等柔細慈愛」及查理衛斯理所寫「耶穌你的全勝的愛」,在教會歷史上都曾帶領超過千百萬的靈魂歸向神。

 

( ) 作者的特別屬靈經歷

 

這不是說作者經歷了超凡的屬靈經歷,而是說,他在認識基督的某一方面的經歷追求達到頂峰。這般作者由於全心追求主,所以在認識基督的各方面都相當成熟及完全。但在某一些經歷上是特別的,因為基督是何等豐盛難測,唯有許多屬靈愛主的信徒,才能把它發表出來。(弗三 18 19 )他們在追求主的路上有的是艱苦的,有的是恐懼的,有的是敬虔的,有的是盼望的,有的是對神信靠的。無論是什麼的,他們的情操常是他們在神面前所有的,他們的感想也常是從他們心靈深處所發出的,所以都常是基督及聖靈有分於其中的。故此,信徒在吟唱時容易被帶到父神及基督面前。

例如以撒華茲的「我每靜念那十字架」是英國威爾斯大復興及美國陶雷福音佈道聖靈所使用的詩歌。美國芬尼克勞斯貝的「吸引我近你」、「靠近主」帶領許多信徒進入與主交通。海弗格爾的「收我此生作奉獻」、「從我活出你的自己」及「為你?,我捨生命」是聖靈專為信徒奉獻所預備的詩歌。

 

( ) 作者從神領受作詩及作曲的恩賜

 

在神永遠計劃中,祂賜下聖靈的恩賜膏抹生命成熟的聖徒,藉他們來建立信徒 ( 弗四 7-13)

這些特別的恩賜乃是神賜給那些成熟的器皿,為要建立信徒的生命,使他們在認識基督上有所長進。如同宇宙性(超時間、超空間)教會的五種職事一樣。這樣的恩賜是非常少的,因為在教會近二千年,傳道人及信徒所寫的詩歌不計其數。其中在當時有屬靈影響的已不多。何況能被世界各地聖徒所接納及傳流下來的實不多。

因為作者必須具有豐富的聖經真理、相當的文學修養及聖靈的恩賜才能用簡短的詩句把豐富的屬靈經歷寫下來。例如:芬尼克勞斯貝原本具有作詩的天份,又能背頌新約及許多舊約。作曲者也必須有相同的經歷及被聖靈充滿,能從神領受作曲的恩賜,能把聖靈的感動藉曲調傳遞給信徒,所以一首屬靈詩歌是稀有的珍珠及寶藏。

 

( ) 詩歌對教會的影響

 

真正屬靈的詩歌可從它的果效看出,即「是否能使人更多認識

榮耀的耶穌基督,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樣的詩歌與屬靈信息真是不多。

十八世紀英國靈性的復興與以撒華茲、查理衛斯理及許多聖詩有關。十九、廿世紀美國教會的靈性復興與芬尼克勞斯貝,海弗格爾、威廉庫斯及許多屬靈詩人有相當大的關係。關於這一點,邦茲在他的信息一再重述這個觀點。

 

( ) 屬靈詩歌內容

 

因詩歌作者生命成熟,已達父老的生命階段 ( 約壹二 13) ,對於父神的計畫,主耶穌基督的救恩有完滿認識及經歷;因此能造就信徒的生命,使他們的認識基督上能長進到完滿的度量。 ( 弗四 11-13)

一般而言屬靈詩歌有幾個重點:一是作者在這個題目上由淺入深的歷程,從得救、贖罪、信心愛心成長、事奉到等候主再來。二、經歷神、基督、聖靈的恩典。三、認識自己墮落敗壞、軟弱及貧窮。四、經過神管教及苦難的試探。五從初信開始即看見屬天的榮耀,撇下世界,望著標竿直跑。 ( 帖前一 9-10)

 

( ) 屬靈詩歌分類

 

信徒生命成長是建造在眾使徒和眾先知根基上 ( 弗二 20) ,藉著他們所傳講的啟示和經歷,使他們在認識神的兒子事上得以長大成人。 ( 弗四 11-13) 因此,屬靈詩歌與屬靈信息在建造信徒生命方面是同樣重要。

屬靈詩歌的題目應當包括全本聖經的內容,也是一般信徒造就基本要道的內容,聖經基本要道,若沒有屬靈信息及詩歌的供應,就無法進入屬靈的實際。再者,信息是真理的啟示,經歷的分享,若沒有相稱的詩歌,也不容易進入;因為,詩歌是作者把他們的經歷藉著詩歌在聖靈幫助下傳遞給信徒,正如使徒約翰在約翰壹書所說:「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 ( 約壹一 4)

詩歌主要分類。首先是對父、子、聖靈救贖工作完滿的介紹和經歷。其次是,信徒生命經歷從奉獻,跟隨主,與主相交,追求認識主及愛慕主幾方面。三是信心生活、禱告生活、倚靠、安慰、引導及順服。四是十架道路,與主同死,主是一切,完全滿足及榮耀盼望。第五是事奉與爭戰,教會生活。

 

( ) 近代教會對詩歌的應用

 

詩歌的運用,決定信徒個人及教會的靈命。二十世紀屬靈傳道人陶恕曾說過,近代教會靈性的低落是因他們未能與教會歷史神所使用屬靈人的信息接觸,接受這些信息的造就。屬靈詩歌是神為教會所預備的產業,如同屬靈信息一樣重要。

神在每一個時代都會為了那個時代興起新的詩歌,為要供應一般信徒的需要,或是按照聖靈運行的需要而作的詩歌,如鼓勵人悔改信主、敬拜讚美熱心傳福音等等。但是在生命的根基及建造方面,沒有太多的幫助,因為究竟像使徒和先知的器皿 ( 弗二 20) ,並不很多,如果沒有接受屬靈詩歌的幫助,必是很大的虧損。因此,邦茲建議有追求信徒及教會領袖在使用詩歌時,必須把歷代聖徒的詩歌擺在重要的地位,特別是造就信徒靈命方面。 ──摘自司提反《肢體交通雜誌》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