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卷四)(九十至一百零六)默想】主要的話──安息

 

題示:請讀九十至一百零六篇,並注意一○六篇末之結語,那是第四卷和第五卷之分界線。每篇詩起碼要讀兩遍。這卷詩篇多為無名氏所寫,與民數記相似。在民數記中,神要他的選民到達應許之地得享安息,照樣在這一卷裏面,神要的選民得享永遠的安息。在這一卷當中,這包括千禧年的至甘美安息的境況,至末了的幾篇便記載以色列人的失敗,並述說神向以色列人所施豐厚的恩惠。本卷序言九十篇,論及漂流與安息,以卞可分三段: l、渴慕安息(九一~九四篇);2、預言安息(九五~一○○篇);3、得享安息(一○一~一○六篇)。

 

816

 

讀經

93

94

95

中心思想

宣告耶和華為王

向伸冤的神呼求

讚美耶和華為王

主要的話

耶和華作王

你是伸冤的神

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鑰節:【詩九十三3】「耶和華啊,大水揚起,大水發聲,波浪澎湃。」

 

默想: 這些話好似一個人踱步在大西洋航船的甲板上所有的感言。這真是乘風破浪的情景,有時大水的響聲震耳欲聾,你聽不見自己說話的聲音,整夜只有不絕的音響。海洋的巨聲似是自然界大風琴的音調,或如低沉的聲音顫動。人必會自問說:「浪濤正在說些什麼?」濤聲怒吼著,使毀滅更加破損,直至極處。在荒野中的人又該怎樣呢?但是海鷗卻在那狂濤中十分泰然,人就無法忍受了。

在我們人生周圍,苦難好似狂濤怒號。有時浪潮卷起,來勢洶洶,前浪被後浪推著湧來。但在心靈裡這詩句常迴響著:「耶和華在高處大有能力,勝過諸水的響聲。」祂坐著作王,高於澎湃的波浪,深過大水的深淵,勝過洋海的大浪。讓主來說:安靜吧!於是洶湧的海洋立即平息,寧靜得好似幼童的安睡。當我們沉入在浪濤之下,好像在神大能的手心之中,那是洋海的搖籃裡,十分祥和。──邁爾《珍貴的片刻》

 

親愛的,世間之苦難雖如海洋浪潮的洶湧,兇惡之勢力如洪水的氾濫,但有主同在就可以平安渡過一切,因為祂是“連風和水也聽從”的主(路加八章22~25)。

 

背景:本篇是耶和華為王的七篇詩篇之一,這七篇包括九十三,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等七篇。聖經學者認為第九十四篇有是本篇的副歌,所以九十三至九十九篇都是預言彌賽亞的工作。在本篇中,詩人宣告『耶和華已經作王了!』。詩人在本篇特別描述神作王的確定性(2)、大能和超越性(4) 、不變和永恆性(5)。聖經中多次以洪水來指敵國的擾攘和攻擊,如尼羅河為埃及代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為巴比倫與敘利亞(466~8)為代表。本篇強調耶和華永遠為王,世上沒有任何的權勢可以和祂抗衡。

 

鑰節:【詩九十四12】「耶和華啊,你所管教、用律法所教訓的人是有福的。」

 

默想: 管教的理由為要賜給安息。神管教我們,以致祂可在我們危難的日子賜安息。在憂苦中,我們學習生命的功課,對別人來說受苦未必得到報償。在試煉中,神的兒女受父神的教導,拆閱黑色的信封,知道怎樣在苦難中安慰自己。於是他在心靈裡得到安息,在神的旨意裡安息,虔心順服,神的智慧必無錯誤,在祂的愛中怎會被遺忘呢?

在神的學院中,祂教導各種學生。祂不找任何導師,都直接授課——怎樣在恩典的學科中,學習神。

整個學程中有一冊教科書——神的律法書,從嬰孩起就開始學,到年長時仍舊未能明白其中的內容與諧美。這是神永恆的書。

在神面前學習最久的,卻承認自己知道得最少。我們不是從低年級起逐漸升上去,而是從高班向下降級。白髮的老學生坐在嬰兒班,最單純的才是最有才學的。蒙福的人不再回問徜徉,而坐在板凳上,學習怎樣聽從神的教導。

有一天,課程學完了,開了門,學院們可以放學,不再是假日,而是聖日,回到天父的家,永享喜樂。──邁爾《珍貴的片刻》

 

親愛的,你是否經歷了神在管教中所賜的福嗎?「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煉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11

 

背景:詩篇九十三篇講論耶和華已經作王。本篇講論耶和華要作伸冤的法官。本詩可分二段:第一段(1-11)主要是論惡人的罪狀及神的警告;第二段(12~23)主要是強調神必要管教自己的百姓,對付國中的惡人與不義的長官。在本篇中,詩人具體列出受神所管教的人所蒙的福: (1)在遭難的日子,他得享平安(13) (2)神保證必不丟棄,也不會離棄他(14) (3)神必要幫助他攻擊、抵擋作惡的和作孽的(16-17) (4)失腳時,神以慈愛扶助他(18)(5)心中多憂多疑時,神安慰他(19) (6)神使他的憂慮變為喜樂(19) (7)受冤屈時,神作他的高臺(21-22) (8)神是他可投靠的磐石(22)。詩人說自己多憂多疑(19),英譯『 multitude of thoughts』,可譯為「思潮洶湧」。人的思想太多,像野馬狂風,無法駕馭控制,就難免想入非非,以致神經過敏。詩人寫出他曾一度疑慮重重,但因神慈愛的扶助,使他再得著安慰與喜樂的經過。

 

鑰節:【詩九十五11】「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默想:神的安息是為人進入,祂曾從創造的工作中安息,其他的日子都有早晨及晚上,但是這一日卻沒有。那不是指環境或生活的處境,而是指實際心靈的境界。那不是在這世界的範圍,而是就在現今,就在這裡。迦南本來就不是一種屬於天堂的預表,而是象徵我們蒙福的經驗,等我們經過約旦河的死亡河,除去自然的性情或自私的意圖抉擇,進而歡然接納神的旨意。

你在今天有沒有採取這個地位。今天!你要聽祂的聲音,要立即樂意地順從祂,這樣心靈就進入安息,就是為屬神的人所存留的。你怎可硬著心,不接受你所蒙召的責任呢?你怎可硬著心,不接受親友或環境所給予的呼籲呢?你怎可懷疑神,以為祂無法制服那些迦南人呢?總要謹慎,恐怕那瑪撒米利巴的罪仍纏累著你,你是含有分爭的意思,與神分爭的人是有禍的。瓦器怎可與窯匠抗爭呢?

在基督徒人生中,都會到加低斯巴尼亞。一邊是曠野,另一邊是安息勝利之地。信心足以權衡輕重,作適當的抉擇,信靠神而得安息,不信足以關起安息的門,只有繼續流蕩,失敗下去。──邁爾《珍貴的片刻》

親愛的,以色列人沒有進入迦南(進入安息)是因為:(1) 硬著心而不肯順服(8) (2) 試探神,而不曉得神的作為 (9)(3) 沒有信心而心裏迷糊(10) 。請問是甚麼會阻止了你進入神的“安息”呢?

 

背景:本篇這是耶和華作王的詩篇中的第二篇,可分二段:第一段(1~7上節),主要是邀請大眾唱歌頌贊神,因為祂做王了,萬物由祂創造,受祂管理;第二段(七下~11節)主要是警告選民不可硬心,以致重蹈他們祖先在米利巴或是在瑪撒的覆轍,因而進不了神所應許之地。米利巴(意思是「爭論」或「吵架」)和瑪撒(意思是「試探」、「試驗」、或「磨煉」)都是西乃山附近之地名,用來形容以色列民在曠野旅途中,不斷埋怨、懷疑的心態。神回應他們那時的爭鬧,是使磐石出水。有關這事件的進一步資料,可參看出埃及記十六至十七章。希伯來書四章七節中引此篇說:“大衛的書上,……所引的話。” 本篇卻未明言是大衛寫的,所以希伯來書四章7~11節是應從大衛全書(即詩篇)中所取出來的。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