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馬太福音第五章

 

<syncBible ref=5-7>先來看看57章的重點 ......

5-7  這幾章常稱為“登山寶訓”,因為這是耶穌在靠近迦百農的山坡上教導百姓的講章,很可能是包括了耶穌多次講道的集錄。當中,耶穌表明祂自己對律法的態度,說明世上一切的地位、權力和錢財在祂的國度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衷心的信靠順服。這些講章譴責當時宗教領袖的驕傲和官僚主義,帶他們回想起舊約先知的教訓──衷心的順服比表面的儀禮更重要。

<syncBible ref=5-7>先來看看57章的重點 ......

5-7  這幾章常稱為“登山寶訓”,因為這是耶穌在靠近迦百農的山坡上教導百姓的講章,很可能是包括了耶穌多次講道的集錄。當中,耶穌表明祂自己對律法的態度,說明世上一切的地位、權力和錢財在祂的國度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衷心的信靠順服。這些講章譴責當時宗教領袖的驕傲和官僚主義,帶他們回想起舊約先知的教訓──衷心的順服比表面的儀禮更重要。

<syncBible ref=5-7>先來看看57章的重點 ......

5-7  這幾章常稱為“登山寶訓”,因為這是耶穌在靠近迦百農的山坡上教導百姓的講章,很可能是包括了耶穌多次講道的集錄。當中,耶穌表明祂自己對律法的態度,說明世上一切的地位、權力和錢財在祂的國度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衷心的信靠順服。這些講章譴責當時宗教領袖的驕傲和官僚主義,帶他們回想起舊約先知的教訓──衷心的順服比表面的儀禮更重要。

 

八福{\LinkToBook:TopicID=1608}

<syncBible ref=5:1-2>人都喜歡你,你會因此而沾沾自喜嗎?

5:1-2  耶穌已成為街談巷議的人物,很多群眾跟隨祂,每個人都希望見到祂。在這些群眾中與耶穌最親密的就是那些門徒,他們自然會受到試探,覺得自己很重要,與耶穌在一起,不但可以獲得聲望,亦可以有機會得到財富和權力。

  這些群眾再次聚集一起,耶穌對他們講話之前,把門徒拉到一旁,提醒他們與祂在一起時,不要期待得著名聲和財富,卻要準備承受咒罵、飢餓和逼迫。然而,耶穌堅定門徒的信心,他們將會得到報償,但不一定在今世。你跟隨耶穌,可能有許多機會使你變得很受歡迎,假若我們沒有活出耶穌這些教導,就是在利用神來獲得個人的利益。

<syncBible ref=5:3-5>為神而活,要如耶穌所說的過日子嗎?那就有點……有點……

5:3-5  耶穌一開始講道,就說出好像互相矛盾的話,但屬神的生活方式往往與屬世的生活方式有抵觸。你想為神而活,就必須作好心理準備,說世人看來奇怪的話,做世人看來奇怪的事情:在別人爭取時,你要願意捨棄;在別人憎恨時,你要願意去愛;在別人被凌辱時,你要願意去幫助。放棄自己的權利去服事別人,有一天,你會得到神為你預備的一切。

<syncBible ref=5:3-12>你有沒有被這“八福”所吸引?你喜歡……

5:3-12  這裡起碼有四個方法來理解這八種福氣:(1)是門徒和所有信徒的倫理法典和道德標準;(2)是天國價值觀和地上價值觀的對比,即是永恆與暫時的對比;(3)是法利賽人的膚淺信仰和基督所期望的真實信仰的對比;(4)表明舊約所期待的,將會在新的國度裡成就。你不能把這些 " 福分 " 當作多項選擇題──選取你喜好的,而放棄其他。八福是一個整體,指出跟隨基督的人所應當做的事。

<syncBible ref=5:3-12>“福”,不就是單指快樂嗎?

5:3-12  “福”不單是快樂,更指在神國度裡幸福和令人羡慕的狀態。福氣不是確保我們歡笑、愉快或得到地上的財寶。對於耶穌而言,“福”就是經驗盼望和喜樂,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不論要付上甚麼代價,跟隨耶穌,你就可以找到真正的快樂──盼望與喜樂。

<syncBible ref=5:3-12>照耶穌所言,天國的價值觀與世界的一定大有不同……

5:3-12  耶穌宣告:“天國近了”(4:17),人們會很自然地問:“我怎樣做才有資格進天國呢?”耶穌告訴我們天國與地上的國是不同的:在天國裡,財富和權力都不重要,天國子民帶著與世人不同的心態去追求不同的福分和得著。你現在的心態是與世界的自私、驕傲和渴求權勢心態一樣,還是反映出你生命的王耶穌的謙卑和自我犧牲呢?

<syncBible ref=5:11-12>受逼迫也要歡喜快樂?實在太難為了吧……

5:11-12  耶穌說當我們受逼迫時要喜樂,因為逼迫可以:(1)使我們不再注目於地上的報償;(2)清除膚淺的信仰;(3)強化我們的信心;(4)使我們在其中持守的態度成為效法我們的人的好榜樣。當我們知道最偉大的先知以利亞、耶利米、但以理都曾受過迫害,我們就可以得到安慰。現在我們受迫害正表示我們有忠誠的信心,神要賞賜那些忠誠的人,讓他們進到祂永恆的國度裡,在那裡就再沒有迫害了。

<syncBible ref=5:13>若果我不跟從別人,我會被排斥的,我也不想這樣啊!

5:13  假若鹽失去了味道,就沒有價值了;假若基督徒沒有付出努力去影響周圍的人,他們對神也沒有甚麼價值;假若我們與世界毫無兩樣,我們就更毫無價值。基督徒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積極地去影響他人,就如鹽把食物中最好的味道引發出來一樣。

<syncBible ref=5:14-16>如果你是世上的光,你可以想像你的行事為人會是──

5:14-16  你能否把一座坐落在山頂上的城市隱藏起來?這城在夜間發出的光很遠都可以看到。如果我們為基督而活,也要像燈一樣發出光,讓別人看見基督的豐盛。但很多時候我們隱藏了這光,例如:(1)應當仗義執言時,卻靜默不語;(2)跟群眾隨波逐流;(3)否認真理;(4)容讓罪惡使光明變為黑暗;(5)不向別人解釋我們的信仰;(6)忽略別人的需要。我們要做真理的燈塔,不要使自己的光從世界上熄滅。

耶穌與舊約律法{\LinkToBook:TopicID=1610}

<syncBible ref=5:17>律法舊了,何不另立一些新的?

5:17  神賜下道德和禮儀上的律法,幫助人盡心盡意地愛神,但翻看以色列的歷史,這些律法卻經常被誤解和濫用。到耶穌的時代,律法師和宗教領袖將律法變成許多繁瑣的規條,耶穌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理解神的律法,其實是將人帶回律法本來的意義上,並不是反對律法本身,而是反對人們妄加的傳統規條(參約1:17)。

<syncBible ref=5:17-20>舊約律法的分類,你知道多少?

5:17-20  舊約中的律法分為三類:禮儀法規、民事法規和道德法規。

  禮儀法規與以色列人的敬拜有關(參利1:2-3等),其最初目的是指向耶穌基督,所以,耶穌受死和復活後,就再不需要這些法規了,我們亦不再受這些法規束縛,但法規背後的原則──敬拜和愛獨一真神仍然應用至今。耶穌常常受法利賽人指控違反律法,就是指這些禮儀法規。

  民事法規應用在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中(參申24:10-11等),現代的社會和文化跟當時的有極大差異,所有這些法規今天也不能絕對地遵守,但其背後的原則是不受時間限制的,仍可以作為我們今天行為的指引。耶穌就以身作則地示範了這些原則。

  道德法規(如十誡)是神直接頒佈的,祂要求人嚴格地遵守這些法規(參出20:13等)。透過這些法規,祂向人啟示了祂的本質和旨意,到了今天仍然適用。耶穌完全地遵守了這些法規。

<syncBible ref=5:19>完全的順服會是怎樣的?難以想像,難以實踐……

5:19  群眾中有些人專門告訴別人要這樣做,要那樣做,自己卻不去實踐神的律法。耶穌澄清這點,指出遵守神的律法比解釋律法更重要;真正將律法付諸實踐比學習神的律法和教導人去遵行艱難得多!在順從神的功課上,你又如何呢?

<syncBible ref=5:20>謹守律法的法利賽人不也是值得學習的對象?那我……

5:20  法利賽人對遵守律法要求得非常嚴格,我們又如何能勝得過法利賽人的義呢?其實耶穌所指的是好行為的本質。法利賽人的弱點是只遵守律法的表面意思,卻沒有讓神改變他們的內心。耶穌說聽祂話的人需要另一種義──愛與順服。所以,我們的義──好行為必須是(1)來自神在我們心中的工作,而不是來自我們自己的能力;(2)以神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3)為了得神的悅納,而不是為了別人的認可;(4)超越律法條文的表面,遵行其裡面所包含的真義。

<syncBible ref=5:21-22>動怒與殺人等同?不是吧,我倒想聽聽你的意見……

5:21-22  耶穌的意思是凡動怒想殺人的,實際上就已犯了殺人罪。法利賽人覺得沒有殺人就很公義了,可不知他們惱怒耶穌,雖然沒有親手殺死祂,卻已真真正正犯了殺人罪。所以,我們要明白神設立這些律法條例的目的,就不會捨本逐末了。你是否正在遵行神的律法,卻錯失了祂對你真正的期望呢?

<syncBible ref=5:21-22>我曾發怒,是的,因為我……

5:21-22  發怒是一種危險的情緒,會令人失去控制,引致暴力,創傷感情,增加精神壓力,使靈命停滯不前,不討神的喜悅,甚至傷害你的弟兄。克制自己的行為固然是好,但基督更希望我們學習控制思想,因為我們要為自己的思想負責任。

 

學習基督思想的六個途徑{\LinkToBook:TopicID=1609}

<syncBible ref=5:23-24>天地之初,萬物和諧,人神沒有隔阻,只是……今天你我與神與人的關係又是……

5:23-24  破裂的人際關係會妨礙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對別人有意見或抱怨,應當盡快把問題解決。我們說與神有良好的關係,卻同時憎恨別人,我們就是個偽善者。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正好反映出與神的關係(參約壹4:20)。

<syncBible ref=5:25-26>神為我們的人際關係定下了很好的方針,你明白是怎樣的嗎?

5:25-26  耶穌的時代,若有人不能還清債務就要被關進監牢,直到還清所欠的債項。除非有人為他還清債項,否則他可能會死在監牢裡。我們與別人發生爭執,要盡快和解,不要讓對方發怒引起更多麻煩(參箴25:8-10)。我們不一定與人發生大衝突,但小爭執也要盡快處理,任何爭執總是在初期容易化解。我們來到神面前之前,先要與我們的弟兄姊妹有良好的關係。

<syncBible ref=5:26-28>耶穌成全了婦人的事,是因為……從她身上,你看到甚麼?

5:26-28  猶太人通常用“狗”來形容外邦人,認為這些異教徒就如同狗一樣得不到神的祝福。耶穌用這個字不是要貶低這個婦人,乃是反映猶太人的態度,並顯出自己是截然不同的。

  耶穌所用的“狗”是指“小狗”,是寵物,暗示婦人之小女兒也為主人所愛,只不過主人之兒女有優先權而已。這婦人沒有跟耶穌爭辯,情願被視為狗,只要她的女兒可以得到醫治。猶太人以為只有自己才得神的恩福,但許多猶太人拒絕耶穌而失去神的賜福和救恩,許多外邦人卻因承認耶穌而得著救恩,這是何等的諷刺!

<syncBible ref=5:27-28>我只是幻想一下,又沒有做出來,這也算錯?

5:27-28  舊約律法說,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是有罪的(參出20:14);但耶穌說對配偶以外的人動了淫念,就是思想上犯姦淫,同樣是罪。耶穌強調假若行為本身是錯的,那麼有其企圖也是錯的。你的身體雖然忠於你的配偶,但思想上破壞了彼此的忠信,對於一個健全的婚姻,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耶穌並不是譴責對異性的健康慾念,而是譴責那些經常塞滿腦海的情慾幻想,這些思想行出來將會十分邪惡。

<syncBible ref=5:27-28>既然想想也是罪,倒不如行出來,你也同意吧……

5:27-28  有些人認為既然淫念也是罪,倒不如行出來。這是非常危險的說法,因為:(1)這會令你給自己犯罪找藉口,不斷地犯罪;(2)這會破壞婚姻;(3)這是故意違背神的話;(4)除了傷害你自己也會傷害別人。罪惡的行為總比不當的慾念更具破壞力,而不加檢點的錯誤慾念將會產生錯誤的行為,使你離棄神。

<syncBible ref=5:29-30>今天,你身體的哪部分叫你犯罪跌倒?

5:29-30  這裡,耶穌用了一種借喻的說法,祂不是叫我們真的把眼睛挖出來,因為即使是盲人也可以有淫念。但如果只有一個選擇,缺一隻眼或缺一隻手進天堂,總比全身掉進地獄為好。忍受一時的痛苦,改掉壞習慣或放棄一些財產,總比讓罪帶給我們審判和懲罰為好。我們任由罪在我們生命中生長,罪最終會毀滅我們。省察你的生命,看甚麼東西令你犯罪,盡你所能把這些東西除去吧!

<syncBible ref=5:31-32>當天,你說了“我願意”,你明白這三個字背後的意義嗎?

5:31-32  無論在耶穌的時代或在今天,離婚都會帶來傷害和毀滅。神設立婚姻的原意是一生之久的委身(參創2:24),一旦結婚,就不應選擇離婚來解決問題或擺脫一種如同已死的關係。耶穌同樣抨擊那些企圖藐視婚姻盟約,利用離婚來滿足情慾、另結新歡的人。你今天的行為是建立還是破壞你的婚姻呢?

<syncBible ref=5:32>合則一起,不合則分,婚姻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5:32  耶穌說除非另一方不忠貞,離婚是不容許的,這並非說,當配偶犯了姦淫就可自動離婚。發現自己伴侶不忠貞時,第一步應該是赦免、和解並恢復彼此的關係。我們找理由去恢復婚姻關係,總比找藉口離婚更好。

<syncBible ref=5:33-37>耶穌叫我們不要起誓,但在法庭上也要起誓,我該如何做?

5:33-37  耶穌是強調說實話的重要,人常常不守諾言,又喜歡隨便地濫用神聖莊嚴的話。遵守誓言和承諾非常重要,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彼此可以互相信賴。聖經常常責備那些隨便起誓,卻又不準備遵守誓約的人(參出20:7;利19:12;民30:1-2;申19:16-20),但由於我們身處一個充滿罪惡、欠缺忠誠的社會,某些情況下仍需要起誓。

<syncBible ref=5:33-37>誓言既可起肯定的作用,為何耶穌仍叫我們不可起誓?

5:33-37  起誓是一件普通的事,但耶穌告訴信徒不要起誓,因為單是說話已經足夠了(參雅5:12)。你是不是一個有信用的人?現代社會真誠已經罕見,所以我們得要靠一句“我承諾”來保證自己所說的話,假若我們每時每刻都是說實話,根本就不用靠誓言或承諾來支持自己所說的話。

<syncBible ref=5:38>“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難道不是對敵人的好方法?

5:38  耶穌解釋神是因著憐憫而訂立這條律法,事實上,這是作為審判之用的──按著所犯的罪行施與刑罰,而不是作為個人報復的指引(參出21:23-25;利24:19-20;申19:21)。設立這些律法是為了限制報復和幫助法庭宣判適當的懲罰,不會過於嚴厲或寬大。不過,有些人會利用這條律法來證明自己向別人報仇是正確的,有人還企圖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作為報復的藉口。

<syncBible ref=5:38-42>只有懦夫才會不還手,才會對人惟命是從。我才不會呢……

5:38-42  當我們受到冤屈,立刻會想到報復,但耶穌卻說,我們要善待那些欺侮我們的人!我們的意願不是要算賬,乃是去愛和饒恕;這不是“自然”乃是“超自然”的事,惟有靠神賜給我們的力量才能好像祂一樣去愛人。為那些傷害你的人祈禱,來代替一切報復的計劃吧!

<syncBible ref=5:39-44>人都在爭取,但耶穌卻要人去施與、去愛,太不值了……

5:39-44  對當時很多猶太人而言,這是令人討厭的話。把另一邊臉轉過來由人打的彌賽亞,絕對不是他們所期待、帶領人民革命、抵抗羅馬政府的軍事領袖。在羅馬政權的壓迫下,他們憎恨羅馬人,常常想要向敵人報復,但耶穌作出了這個突破性的反應去面對不公義,叫我們任憑他們,不要爭取自己的權利。耶穌這些激進的話,目的是要指出施與、公平和憐憫,比爭取更加重要。

<syncBible ref=5:43-44>以德報怨,談談可以,我也想去愛,卻苦無力……

5:43-44  耶穌呼籲我們除去仇恨報復,告訴我們不是單靠自己去遵行律法;要以善勝惡、以德報怨,我們必須以愛心為仇敵禱告。法利賽人教導人要愛那些愛自己的人(參利19:18),更教導他們應該恨惡仇敵(參詩139:19-22140:9-11),但耶穌說我們要愛我們的仇敵。愛仇敵並且善待他們,就真正表明耶穌是你生命的主。惟有那些把自己全然獻給神的人,才可以這樣去愛,因為只有神可以把人從自私的本性中釋放出來。我們要靠聖靈的幫助去愛那些我們覺得不可能愛的人。

<syncBible ref=5:48>像一支箭,射向紅心──你距離神的標準還有多遠?

5:48  我們怎樣可以成為完全的呢?(1)性格方面:雖然我們不可能完美無瑕,但可以追求盡可能像基督。(2)聖潔方面:我們要學效法利賽人把自己從世界的罪惡中分別出來,卻不要學效他們按著自己的意思行事,而要按神的旨意把祂的慈愛和憐憫帶進這個世界。(3)成長方面: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有基督的性情和聖潔的生活,但必須要成長至完美。正如我們對嬰孩、兒童、青年和成人各有不同的期望一樣,神也期望我們按著屬靈成長的階段有不同的表現。(4)仁愛方面:我們要愛人如同神愛我們一樣。

  如果我們的行為符合我們成熟的標準──完美無瑕,我們才是完全的,但顯然我們仍然有多方面要繼續成長。我們的罪性絕不能攔阻我們追求效法基督,基督呼召所有門徒要超越平庸,追求卓越,在每一方面都要成熟,逐漸像祂。努力追求成為完美的人,有一天將會像基督一樣完美(參約壹3:2-3)。──《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