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馬太福音第十章

 

計算跟隨基督之代價{\LinkToBook:TopicID=1611}

<syncBible ref=10:1>昔日祂呼召了十二門徒,如果祂現在呼召你,你會……

10:1  耶穌呼召了十二位門徒,祂用特別的方式選召他們去服事祂。基督今日呼召我們,祂不會強迫我們去做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我們可以選擇跟隨祂或留在後面。當基督呼召你去跟隨祂時,你如何回應呢?

<syncBible ref=10:2-4>我又沒有甚麼才幹,如何可以事奉神?

10:2-4  耶穌呼召了不同的人──漁夫、激進黨人、稅吏作祂的門徒,祂呼召平民老百姓和傑出領袖、富有的和貧窮的、知識分子和文盲。今天許多人都認為只有某些人才有資格跟隨基督,但主耶穌卻不是這樣認為。神能夠使用任何人,不管那人覺得自己何等卑微。你覺得自己很微小、沒有價值嗎?要切記神會使用平凡的人去做祂那不平凡的工作。

<syncBible ref=10:3-4>聖經人物的別名真多,這個巴多羅買又是誰?

10:3-4  巴多羅買可能是拿但業的別名(參約1:45-51),達太就是雅各的兒子猶大。奮銳黨是當時一個激進的政黨,主張以暴力推翻羅馬在以色列的統治。(有關門徒名單,請參可3:16-19;路6:14-16;徒1:13。)

<syncBible ref=10:5-6>救恩不是普世性的嗎?為何耶穌叫門徒不要進外邦人的城?

10:5-6  凡不是猶太人的都是外邦人,撒馬利亞人是以色列人被擄後(參王下17:24),跟外族人通婚所形成的混血民族。耶穌吩咐門徒單單到猶太人當中,因為神揀選了猶太人(參羅1:16),先要把福音傳給他們,再由他們把福音傳遍世界。猶太門徒和使徒把基督復活的好消息傳遍整個羅馬帝國,不久外族人就湧進教會。聖經清楚教導,神的救贖信息是給予全人類的,不論種族、性別或國籍(參創12:2-3;賽25:656:3-7;瑪1:11;徒10:34-35;羅3:29-30;加3:28)。

<syncBible ref=10:7>耶穌說:“天國近了”,可你知道“近”在哪兒嗎?

10:7  猶太人正等待著彌賽亞來臨,為他們帶來祂的王國,他們盼望一個政治軍事的強國,把他們從羅馬的統治中釋放出來,恢復昔日大衛和所羅門時代的輝煌,但耶穌所說的是屬靈的國度。今天,福音就是天國仍然接近我們,耶穌就是彌賽亞,祂已經開始了祂在地上在跟從祂的人心中的國度,有一天祂的國度會完全實現,那時邪惡勢力會被毀滅,所有人都會和睦共處。

<syncBible ref=10:8>若有餘,我就與人分享──你是這樣想嗎?

10:8  耶穌給門徒一個如何去服事別人的原則:“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因為神傾福予我們,我們應該慷慨地把自己的時間、愛心和財物與他人分享。

<syncBible ref=10:10>傳道人、牧師也需要人關照?他們不是有不絕的愛去關心人嗎?

10:10  耶穌說那些工人應當得到照顧,應該得到食物和安身之所,作為服事人的回報。你要關心傳道人、宣教士、主日學教師和藉著服事你去事奉神的人(參林前9:9-10;提前5:17)。

<syncBible ref=10:10>出門當然要帶鞋子,為甚麼作門徒就不用帶?

10:10  馬可福音記載耶穌要門徒穿鞋和帶備枴杖(參可6:8),而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則記載不要帶鞋和枴杖(參路9:3),好像有出入,其實不是。耶穌的意思可能是叫他們除了腳上所穿的鞋子和手中拿著的枴杖,不要帶“額外”的鞋子。無論如何,原則是他們只要預備自己職責和旅途所需用的東西就夠了,以免行李多累贅。

<syncBible ref=10:14>跺掉腳上的塵土,究竟有甚麼意思?

10:14  為甚麼耶穌告訴門徒倘若某城市或家庭不接待他們,離開時要跺掉腳上的塵土呢?虔誠的猶太人離開外族的城市時,往往會跺掉腳上的塵土表示他們與外族人的風俗無關。門徒跺掉腳上猶太人城市的塵土,表明這個猶太人的城市或家庭拒絕接受彌賽亞,失去了跟從基督的機會,作了錯誤的抉擇,而且這些人與門徒無關。你是否接納從神而來的教訓?假若你漠視聖靈的催促,你可能不再有機會了。

<syncBible ref=10:15>罪惡的城市,悲哀的下場;你有為那些聽過福音而不信的人擔過心嗎?

10:15  所多瑪和蛾摩拉這兩個城市極其邪惡,被神降火燒毀(參創19:24-25)。有機會聽福音而拒絕接受的人,在審判時比在這些邪惡城市中從未曾聽聞福音的人處境更糟!

<syncBible ref=10:16>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做人豈不搖擺不定?

10:16  法利賽人的攻擊就如兇猛的豺狼,門徒惟有盼望他們的大牧者來保護他們。我們可能也面對類似的危難,要像門徒一樣,不單馴良如鴿子,也要敏銳和審慎,不要迷迷糊糊地被人利用,也不要作虛偽的欺騙者。我們必須平衡智慧和馴良兩方面,去完成神的工作。

<syncBible ref=10:17-22>我的家人都不理睬我,為何我仍要信耶穌?

10:17-22  不久這些門徒就要經歷這些苦難(參徒5:4012:1-3),不但是來自政府法庭的,也包括親人、朋友的逼迫(10:21)。為神而活往往會帶來逼迫,同時也帶來宣講福音的機會。在逼迫中,我們要有信心,因為耶穌“已經勝了世界”(參約16:33),忍耐到底的人將必得救(10:22)。

<syncBible ref=10:19-20>傳福音的時候很緊張?不如聽聽耶穌對你說的……

10:19-20  耶穌告訴門徒當他們因為傳福音的緣故而被捕時,不用擔心怎樣答辯,神的靈會引領他們說話(參徒4:8-14)。但有些人卻誤以為傳福音不必作準備工作,因為神會照應一切。其實,聖經教導我們要小心預備如何應對(參西4:6),耶穌只叫我們不要擔心,而不是叫我們不必作準備工作。

<syncBible ref=10:22>“忍耐到底”,到底為誰?

10:22  “忍耐到底”並不是得救的方法,卻是真正委身於耶穌的憑證;堅持並不是賺取救恩的方法,只是真正敬虔的生命所應有的表現而已。

<syncBible ref=10:23>為義受逼迫的人既然有福,為何耶穌要我逃?

10:23  基督警告門徒要逃避未到時機的殉道,逼迫未變得太大之前,就要離開。我們須完成許多工作,也須接觸許多人,這些工作直到基督再來才會完成,惟有在祂回來之後,整個世界才會曉得祂的真正身分(24:14;參羅14:9-12)。

<syncBible ref=10:25>為了耶穌的緣故,你可能會被人污蔑,你可有心理準備?

10:25  別西卜是蒼蠅之主和鬼王,其實法利賽人是稱耶穌為“撒但”(9:34),控告祂靠著別西卜的能力趕鬼(12:24)。有時人會把善稱為惡,完美的耶穌也曾被指為邪惡,祂的門徒也要準備接受相似的污蔑,但堅持到底的人將會得到平反(10:22)。

<syncBible ref=10:29-31>照照鏡,看一看,你看到一個怎樣的自己?你猜神又如何看你?

10:29-31  耶穌說神關心各樣的事情,甚至是麻雀的需要。你比那些小鳥貴重得多,神甚至差遣祂獨生的兒子為你而死(參約3:16)。祂給你尊貴的地位,你不必害怕別人的恐嚇或困難的考驗,這些都不能動搖神對你的愛,也不能把聖靈從你心裡趕走。但並不表示祂將會免去你一切的困難(10:1721),生命的價值就在這些生活的磨難與受辱中承受真實的考驗,在其中屹立不倒就顯出其真正的價值。在困難中仍然堅信基督的人,才真正得到這長存價值,必獲得極大的賞賜(5:11-12)。

<syncBible ref=10:34>和平之君耶穌卻不帶來和平?那祂又帶來甚麼?

10:34  耶穌帶來的和平,並非那種掩飾彼此歧見而粉飾出來的和諧。選擇跟隨耶穌的人和不跟隨耶穌的人之間一定會有矛盾和不和,但我們可以盼望總有一天矛盾可以化解。(有關耶穌作為和平使者的討論,請參5:9;賽9:6;約14:27。)

<syncBible ref=10:34-39>如果你的家人要求你拜偶像,你會不會因此與他們大吵大鬧?

10:34-39  委身基督可能會使我們與朋友和所愛的人分隔。耶穌這樣說並不是鼓勵我們違背父母或在家中引起紛爭,反而顯明祂要求我們作決定。由於有些人跟從祂,有些則拒絕,兩者之間必引起無可避免的衝突。當我們背起十字架跟從祂,我們與別人不同的價值觀、道德、目標和決定,就必使我們與他人有距離。不要忽略你的家人,但也不要忘記你對神的委身比他們更重要,祂應該在你生命的首位。

<syncBible ref=10:37>愛家庭不是神的律法嗎?耶穌何出此言?

10:37  耶穌呼召我們,不是要我們尋求生命的舒適和安寧,而是要我們承擔一個更高的使命。愛家庭是神的律法,但有時這分愛也可能成為只顧個人利益的一個藉口,叫我們不去事奉神,不去做祂的工。

<syncBible ref=10:38>十字架的道路,太難行了吧,你會走上嗎?

10:38  背起我們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是公開承認與基督的關係,經歷別人的反對,並願意為祂的緣故面對任何事,甚至為祂受苦受死。

<syncBible ref=10:39>“得”與“失”之間,是一個銀幣的兩面?有多少距離?

10:39  這節經文顯示出真理的兩面:抓緊生命可能使我們在今生和來生喪失從神而來最好的東西。當我們愈喜愛今生的報酬──享受、權勢、受擁戴、經濟保障,就愈會發現這些東西是何等虛空。因此,享受生命的最佳途徑,就是放棄貪戀世上報酬的心,自由地跟從基督,這樣,我們將會承受永生,並立刻開始經歷跟從祂的好處。

<syncBible ref=10:42>有所付出,總期盼讚美;在服事別人時,你的心在想甚麼?

10:42  我們如何對待別人可以用來量度我們愛神之心。耶穌以給一個口渴小孩一杯涼水的例子,作為無私服事的榜樣。神視自己為領受者一樣,注意每一件我們做或沒有做的善事。今天你是否無私地服事他人呢?雖然可能沒有人看見,但神注意著你的善行。──《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