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提摩太前書簡介

 

重要資料

要  旨:

鼓勵和教導年輕的教會領袖提摩太

作  者:

保羅

寫作對象:

提摩太,其他年輕的教會領袖以及所有信徒。

寫作時間:

約公元64年,保羅最後被囚於羅馬之前,他當時可能在羅馬或馬其頓的腓立比。

背  景:

提摩太是保羅的一個親密伙伴。保羅差他去以弗所的教會,對付在那裡興起的假教師。提摩太可能曾經是以弗所教會的領袖。保羅希望探訪提摩太(3:14-154:13),但這時他只能寫信勉勵他,指示他如何實際參與事奉。

鑰  節: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和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主要人物:

保羅、提摩太

特  色:

提摩太前書是一封私人信札,也是一本教會行政和紀律的手冊。

概  說:

無須刻意去做,從我們身上也能反映出我們的價值觀。父母特別會對孩子表明他們認為重要和有價值的東西。“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只是一句諺語,也是在我們的家庭中常見的事實。經驗證明,子女往往效仿父母的生活模式,重複他們的成功和過失。

  提摩太自幼受到母親友妮基和外祖母羅以的薰陶,激勵他靈命的成長(參提後1:53:15)。他是新約裡第一次提到的第二代基督徒,是保羅的門生及以弗所教會的牧者。身為一個年輕的教會牧者,他面對著來自教會和周圍的各種壓力、衝突與挑戰。所以保羅寫了此信鼓勵他、輔導他。

  保羅已向凱撒上訴,所以被押到羅馬受審(參徒25-28章)。大部分學者相信保羅在公元62年曾獲釋放(也許是“監管期”已過),所以在其後數年,他可以到各地去。在這段時間內,他寫了提摩太前書和提多書。不久,尼祿皇帝開始取締基督教,保羅再度被捕,最後被處決。在再次被囚的日子裡,他寫了提摩太後書。提摩太前、後書和提多書,通常被稱為教牧書信。保羅在這一封信內確認他與提摩太的密切關係(1:2)。保羅提醒提摩太,在教會內出現了假教師(1:3-11),呼籲提摩太要堅守在基督裡的信心(1:12-20)。然後談到公眾敬拜的問題,強調祈禱的重要性(2:1-7),及聚會時應有的秩序(2:8-15)。繼而他又列舉教會領袖、監督和執事的資格(3:1-16)。保羅又教導提摩太如何識別和對付那些假教師(4:1-16)。其後他又分別勸諫不同的對象:年老和年輕的會友(5:1-2)、寡婦(5:3-16)、長老(5:17-25)及奴隸(6:1-2)。在總括全信時,保羅提醒提摩太要持守事奉上的純正動機(6:3-10),要在信仰上站穩(6:11-12),過無可指摘的生活(6:13-16),及忠心事奉(6:17-21)。

  如果你是教會領袖,便要留意保羅與這位年輕的門徒的關係,從他對提摩太悉心的輔導和指引,反省自己是否符合作監督或執事的資格。如果你剛信主不久,便要學效提摩太敬虔的榜樣,如同提摩太學效保羅的生命。若你是作父母的,記住一個基督徒家庭可以塑造家中的成員,正如虔誠的母親和祖母帶引提摩太認識基督一樣。提摩太投身事奉,對改變世界作出了貢獻。

 

大綱

一.正確信仰的指引(1章)

二.教會生活的指引(2-3章)

三.教會領袖的指引(4-6章)

保羅給提摩太許多實用的指引,例如作教會領袖的條件、公眾敬拜的注意事項、如何對付假教師、怎樣牧養教會內不同階層、年齡的人等。每一個希望有效地事奉教會、成功地領導教會的人,都必須有正確的信仰和合宜的行為,這是非常要緊的。所以我們都應該持守純正的信仰,主動投入教會生活,並用愛心互相服事。

 

重要主題

主題

解釋

重點

純正的教義

保羅教導提摩太要持守基督信仰,教導純正的教義,並作正確生活的模範。提摩太要對抗假教師,因為他們正帶會眾離開只有相信耶穌基督才能得救的教義。

我們必須認識真理,才可以維護真理;堅守信仰,相信基督來拯救我們,並且遠離那些別有用心、歪曲聖經真理的人。

公眾敬拜

在公眾敬拜時祈禱,必須對神及會眾有合宜的態度。

基督教的特性必須在敬拜的每一個環節上表現出來。我們必須除去一切憤怒、仇恨或攻擊性的行為,因為這些情緒既妨礙敬拜,也破壞教會的合一。

教會領導

保羅特別列舉了教會領袖所須具備的條件,以至教會能夠榮耀神,並且運作暢順。

教會領袖必須全然獻身基督。如果你是初信者或年輕的基督徒,不要急於成為教會的領袖,要先努力建立基督徒的品格。應當尋求神,而非滿足自己的野心。

個人紀律

教會領袖必須有好的操守。提摩太跟其他教會領袖一樣,要注意事奉的動機,要忠心服事並過無可指摘的生活。不管是在道德或屬靈上,傳道人都要符合條件。

要保持良好的屬靈狀況,我們必須約束自己,研讀並遵行神的話。發揮你的屬靈恩賜去事奉神、服事人。

關懷的教會

教會有責任關懷所有的會友,特別是患病的、貧窮的和守寡的。關懷必須有善良的動機。

信徒彼此關懷顯出我們與基督的特性,也向未信者展示我們真誠的愛心。

 

人物介紹──提摩太

  痛苦的功課往往是新機會的入口,即使是使徒保羅,也有許多要學的功課。在保羅對約翰馬可表示失望後不久,他吸收了另一名熱心的青年提摩太作自己的助手。保羅較強的個性也許令約翰馬可不易與他相處,對於提摩太來說,這也可能成為同樣的問題。不過,保羅似乎從老朋友巴拿巴身上學到忍耐的功課,結果提摩太成為保羅的“兒子”。

  提摩太可能是在保羅第一次佈道旅程中經過路司得時成為基督徒的。他的母親和外祖母早已向他灌輸了很多聖經的知識。保羅第二次到訪路司得時,他已是一個備受尊重的信徒。他加入了保羅和西拉的宣教隊伍,且樂意接受割禮,正顯出他的委身精神。他有猶太人和希臘人的血統,在宣教工作上可能會引起麻煩,因為他們的宣教對象是嚴守法規的猶太人,他接受割禮就可免去潛在的問題。

  提摩太生性內向,對自己年輕而作領袖十分介懷,這也是他事奉的障礙。一般而言,許多與提摩太同樣性格的人都會很快被排擠出事奉的門檻之外;但藉著神的恩典,保羅看到提摩太優秀的潛質。為了證明他對提摩太的信心,保羅交付了好些重要任務給他。在異常緊張的時期,保羅派他作為自己的代表去哥林多處理教會事務(參林前4:14-17)。雖然提摩太在那次任務中表現平平,但保羅沒有放棄他,仍然繼續偕他旅行。提摩太是保羅的生死之交,他們一同上路、一同受苦、一同哭泣、一同歡笑,保羅把他留在以弗所,料理當地的教會。寫這兩封信時,保羅已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但仍奮力事奉神。他給提摩太具體的指引成為日後教會裡無數的“提摩太”的安慰和幫助。

優點與成就:

.在保羅第一次佈道旅程中信主,又參加了保羅另外兩次的佈道旅行

.在自己家鄉裡是一個深受尊重的基督徒

.在許多重大事件中擔任保羅的特別代表

.是保羅兩封信的受件人

.也許他是最瞭解保羅的人,他們的關係極其密切,仿如父子

缺點與過失:

.性格內向懦弱

.容許別人輕視他年輕

.也許他未能完成保羅差派他去哥林多教會所要完成的任務

榜樣與鑒戒:

.年輕不是事奉無果效的藉口

.神並不會因為你的先天條件不足,就不使用你

重要資料:

地方:路司得

職業:宣教士,牧者

家屬:母親──友妮基,外祖母──羅以,父親是希臘人

同期人物:保羅、西拉、路加、馬可、彼得、巴拿巴

鑰節:

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掛念你們的事。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明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腓2:20-22

提摩太的事蹟記載在使徒行傳1620章;在羅馬書1621節;哥林多前書417節,1610-11節;哥林多後書11節,19節;腓立比書11節,219-23節;歌羅西書11節;帖撒羅尼迦前書11-10節,23-4節,32-6節;提摩太前後書;腓利門書1節;希伯來書1323節均提到他。

 

專題文章──如何鼓勵和支持在困境中的人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常有八九,人往往因而放棄理想,自暴自棄。基督徒也不例外。當基督徒陷入失望、無助的困境中,他除了可以向神禱告外,更希望有人鼓勵他。正如保羅勸勉提摩太一樣,我們也可以用神的話來幫助他們。

以下的經文可作參考:

1.“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1:7

神容許我們碰上困難,也賜我們能力和勇氣去面對困難。

2.“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0-21

失敗的滋味不好受,失敗的經驗往往叫我們覺得自己不及別人,覺得自己無用、甚至一文不值,我們的自尊心受到損害;但我們只要繼續警醒自己的思想行為,立志跟從主,就能受神重用。

3.“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祂的天國。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提後4:18

我們今生雖然會遇到很多困難,有時甚至叫我們覺得支撐不下去,但神賜我們盼望:不但是將來的盼望,更是此時此地能克勝困難的盼望。除了用神的話來安慰別人外,我們還可以怎樣幫助沮喪的人呢?

一.我們可以……

1. 細心聆聽受助者訴苦;

2. 先放下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和既有的觀念,嘗試明白受助者身處的境況,以他的眼光看他的世界;

3. 肯定受助者自己有克服困難的能力,並能突破自己、更新成長,鼓勵他積極面對困境;

4. 帶領受助者從不同角度去看自己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和癥結所在;

5. 接納受助者的情緒和非理性的反應,帶他明白這些反應的前因後果;

6. 跟受助者澄清自己困惑和擔憂的地方,引導他用自己的言語或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7. 跟受助者一同祈禱。

二.但我們千萬不要……

1. 拿自己的觀點、既有的概念或任何 " 標準答案 ",去教訓、批評、判斷受助者的行為或對事情的看法;

2. 對受助者自己和他的情況過早下結論;

3. 給予受助者錯誤的冀望;

4. 過分樂觀地分析現況。

──《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