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希伯來書第十三章

 

1-19  信徒該作的事

 

1-3

 

信徒應當彼此相愛,尤其是對外來的客人及受苦的肢體。

 

3          「遭苦害」:原指「「受虐待」。

            信徒既有血肉之軀,便要顧念那些受苦的人,好像自己也遭受同樣的苦難。

 

4          婚姻是聖潔的,人不應破壞它。

            「苟合」:指一般的淫亂;

            「行淫」:原作「姦淫」。

 

5-6       信徒不應貪婪,而是要知足,因為有神的應許(5),可以放膽無慮(6, 引自詩118:6)。信徒應將那些曾經帶領他們的屬靈長者,當作信心的榜樣。

 

7          「為人的結局」:可作「一生的成果」(新譯本)。

 

8          基督永不改變,是我們最穩固的倚靠。

 

9-16

 

信徒應當堅守基督純正的道理,不要被錯誤的教訓引入歧途。

 

9          這些錯謬的教訓是「怪異」的,即外來的或陌生的。它們教訓人要靠飲食的條例來討神喜悅,並藉此成聖。

            「專心」:原作「遵行」。

 

10-11

 

贖罪日所獻祭牲的身體原與飲食無關,不是用來吃的,而是棄在營外焚燒。

 

10        「不可」:原作「沒有權利」。

 

12        贖罪日的條例其實是預表基督的救贖:祂在城門外受害,流血替人贖罪。

 

13-14   基督既被人拒絕於門外,信徒也要步出猶太教之外(「出到營外」),擔當同樣的凌辱,因他們所投靠的,不再是這暫時的城,及它所代表的條例,而是在基督裡永恆的盼望。

 

15-16   基督的死既然取代了往日的祭禮,今日神要求信徒獻上的祭物,乃是頌讚、行善及捐輸。

            「捐輸」:原作「團契相交」,在這裡是指物質上的分享。

 

17        信徒應當順服屬靈上的領袖,因他們要在神面前對信徒的靈性負責(「交帳」)。

            「交的時候」:原文是「作這事」。將來「交帳」時的喜樂,參腓2:16; 帖前2:19-20

 

18-19  是要求讀者代禱的呼籲

 

20-25  祝福與問安

 

20        神叫基督復活,是神悅納祂流血贖罪的明證。

 

21        「成全」;原作「使之完備」。

 

22        原意是:「弟兄們,我勸你們內心接受我這勸勉的話,因為我只是簡略的寫給你們」(參新譯本)。

 

23        「釋放」:可作「被遣出」。

 

24        「從義大利來」:也可譯為「處於義大利」。

 

 

思想問題

 

1.試找出本書對主耶穌不同的稱呼和描寫。

  那些是你首次接觸或很少想及的?

  這些名稱對你個人有什麼意義?

 

2.希伯來書中有關基督的教義,與實際的勸勉和警告交替出現。

  這現象對你有何提示?

 

3.本書作者為何不滿意收信人的屬靈情況?

  根據作者的標準,現今的信徒(包括你在內)合格嗎?

  本書提供那些途徑讓人改進?

 

4.本書往往將新、舊兩約作一比較。

  論到聖所、祭司制度、祭物這幾方面,舊約有何不完全之處?

  新約又如何超越舊約?

  你曾否為自己處於新約時代而感恩?

 

5.有些天主教徒認為:教會每一次舉行彌撒(聖餐)的時候,主耶穌便再次成為祭物,再次為信眾受死,以此在父神面前為信徒得恩寵。

  這看法與希伯來書的教訓是否相符?

 

6.一些異端派別與某些宗教認為:繼耶穌之後,神還藉別的先知啟示其他真理、完成神救贖人的計劃。

  這看法與希伯來書的教訓有否衝突?

 

7.本書的一個重要課題是「信心之旅」。

  有誰是這旅程的「過來人」?

  這信心有何特質?

  你從這書中學到那些信心的功課?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