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二十題   政教合一及其可怕後果

 

  上題我們已經研究了第一、第二印書卷的內容。現在繼續查考第三、第四印書卷內容。

  羔羊揭開第三印書卷

  現在就讓我們來觀看第三印書卷的內容:羔羊揭開第三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三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黑馬,騎在馬上的手裏拿著天平,我聽見在四活物中,似乎有聲音說,一錢銀子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啟 6 5 6 )。

  第三印書卷是論到撒但借著羅馬帝國打入教會,利用基督教為國教,使教會在靈性、信仰上蛻化、變質、墮落的情況,從西元 313 年羅馬皇帝康士坦丁頒佈信仰自由的詔書起,到西元 538 年羅馬教皇興起掌權前為止。這一時期相當於別迦摩教會時期。

  這裏的黑馬和上面的紅馬,性質和來歷都是相同的,都是撒但所發動的要消滅教會,對抗福音的爭戰;不過在策略、方法上有所改變而已。黑色是預表乾旱和饑餓。如先知耶利米論到當時在旱災和饑荒中的人說:現在他們的面貌比煤炭更黑,枯乾如同槁木。”“因饑餓燥熱,我們的皮膚就黑如爐。(哀 4 8 9 5 10. 另參耶 14 1 4 )。饑餓乾旱在屬靈的事上可預表缺乏主的話和聖靈的雨水。(摩 8 11 12 .太 4 4 ,餌 2 23 28 29 .約 7 37 39 )。

  騎在馬上的手裏拿著天平:騎在馬上的既是指撒但,也是指羅馬帝國和教會巴蘭式領袖相互勾結而形成的政教聯合當局。手裏拿著的天平也是代表饑荒和乾旱。天平在聖經預言中,有時代表審判的意思(但 5 27 )。但此處是代表饑荒。如經上曾警告以色列人說,你們若背道,不肯悔改,就要斷絕你們的糧。那時必有十個女人在一個爐子給你們烤餅,按分量秤給你們,你們要吃,也吃不飽。(利 26 26 )。古時以色列地饑荒和乾旱也經常是結合在一起的。(參路 4 25 .耶 14 1 6 )。先知以西結書中也提到:他們吃餅要按分兩,憂愁而吃,喝水也要按制子,驚慌而喝,使他們缺糧缺水,(結 4 16 17 )。因此,此處騎在馬上的手裏拿著天平,顯然是要用屬靈的饑荒和乾旱來攻擊教會和信徒,使教會中缺乏主的靈糧,缺乏聖靈的雨水。

  我聽見在四活物中似乎有聲音說,一錢銀子買一升麥子,一錢銀子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一錢銀子是一個人一天的工資(太 20 1 16 )。一升麥子,是一個人一天的口糧。一個人整天勞動所得,只能買一升麥子,可見當時在饑荒中缺少糧食,糧價昂貴的情形。大麥是常用來餵牲口的,也是窮人的糧食。(參:士 7 13 14.6 15 )。現在一天的工資也只能買到三升大麥,可見當時是何等地缺少糧食。此處麥子是預表主的話(耶 23 28 29 ),也可預表真信徒。(太 13 30 38 )。

  油和酒不可糟蹋預表聖靈(太 25 1 13 .徒 10 38 ),預表主的真道(太 9 17 .賽 55 1 2 )。不可糟蹋油,是要信徒常常在聖靈裏禱告。(猶 20 節)。也要在聖靈裏行事。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 5 25 )。卻不可貪愛世界與世俗為友,叫聖靈擔憂,更不可消滅聖靈的感動,甚至最後犯褻瀆聖靈的罪。

  不可糟蹋酒,是要信徒不斷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猶 20 節)。要常常研究聖經,默想主的真道。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 1 22 )。還要衛道和守道,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 3 )。總之,我們要不斷尋求、默想、遵行、傳揚主的道,免得忘記主的教訓,或糟蹋寶貴的真理。

  如前面所述,在第二印時期中撒但曾借著羅馬帝國對教會聖徒進行了長期的猛力的迫害,妄圖借此消滅基督教。然而撒但的這一作法完全失敗了。教會經過逼迫以後反倒更興旺,信徒人數反倒更增多。於是撒但在第三印時期中改變了策略,借著羅馬皇帝康士坦丁等表面上悔改信教,實質上利用基督教為國教,以為他的帝國統治服務,結果使得教會在靈性、信仰上日益蛻化、變質和墮落。

  現在讓我們引證一點資料。根據歷史記載,羅馬帝國逼迫基督教,直到西元 313 年康士坦丁(另譯君士坦丁)頒佈宗教自由的諭旨時就停止了。不但如此,他還特別優待基督教。他在各方面都是善待基督徒,使信徒在政府中居高位,豁免基督徒的丁稅,並免除他們的兵役,多方面的鼓勵並襄助他們建造禮拜堂,封基督教為他朝庭的宗教。在 325 年又頒佈了一大告示,諭令他所有的臣民都要歸依基督教。(《聖經手冊》 965 頁)。此外康士坦丁也屢次召開全國性的基督教會議,積極幹預教會內部事務,參加教內鬥爭。歷史上評論他在教會事務上大權獨攬。(基督教會史卷上 172 174 176 — 177 頁)。君士坦丁當時乃是以教會的元首自居。他曾在主後 325 年召開了尼西亞教會會議,他自己作主席。這就是教會破天荒第一次世界性的會議。(《聖經手冊》 983 頁)。

  而以上這些情況到了阿提多修為羅馬皇帝時,有了更嚴重的發展。雖然君士坦丁曾有效力的使基督教成為羅馬的國教,但是以實際說來,還是阿提多修( 378 395 年)正式的立基督教為國教,因為他曾命令強迫所有的百姓都要作基督教的教友。這就是使教會潰敗腐化最可怕的橫禍大災。基督曾清楚的指定我們的得勝是要單借著純粹屬靈與道義的方法。在君士坦丁未奉教以前,所有的歸依得救乃是自願的,並且是一種內心生活真誠的變化。到了君士坦丁歸依基督教之後,那強迫的奉教,使教會中充滿了沒有重生的人,即羅馬帝國的軍人精神侵入了教會之中,於是教會就變了質。(聖經手冊 966 頁)

  教會中所以會有上述一切情況發生,也應由教會中那些與帝國政府勾結,與世俗為友的貧愛世界的巴蘭式的教會領袖和傳道人負責。正如主在寫給別迦摩教會的書信中所指出的:這巴蘭(指當時討好羅馬皇帝的部分教會領袖和傳道人)曾教導巴勒(指當時的羅馬皇帝)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即基督徒)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指引誘他們貪愛世界,與世俗為友,降低真理標準)以致教會的靈性、信仰情況,日益蛻化、變質和墮落。關於這方面情況,以前在別迦摩教會書信中已詳細介紹過,這裏不再多重複。

  關於當時的教會情況,懷愛倫在《善惡之爭》一書中提到:在第四世紀初葉時,君士坦丁皇帝在表面上的悔改信教,使教會大為興奮;同時屬世的精神就披上公義的外衣,步入教會之內。從此以後,腐化的影響便迅速蔓延了。異教雖在表面上銷聲匿跡,但實際上她卻勝利了。她的精神控制了教會。她的教義、儀文和迷信,都攙入那些自稱為基督徒者的信仰與敬拜之中了。(三章 36 37 頁)

  例如在第四世紀初葉,君士坦丁皇帝下諭令將日曜日(即太陽日星期日)定為全羅馬帝國的公共節期。因那時他的異教臣民是敬奉太陽日的,而且一般基督徒也很尊重這一天;皇帝的政策是要解除異教與基督教之間的利害衝突。教會的主教們也催促他實行這個政策,因他們利令智昏,熱衷權力,以為基督徒與異教徒若能同守一日,可以促使異教徒在名義上接受基督教義,如此則教會的權力與光榮便要大大增加了。那時雖然有許多敬畏上帝的基督徒漸漸被引誘去承認日曜日為聖日,但他們一面還是承認真安息日為耶和華的聖日,並依照第四條誡命去遵守。(同上 39 40 頁)

  那時,拜偶像者接受了基督信仰的一部分,而拒絕了其他主要的真理。他們口頭上承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並相信他的死和復活;可是他們並不自覺有罪,也不感到有悔改或心意更新的必要。他們既然作了一些讓步,他們就建議基督徒也應有所讓步,以便人人可以在信仰基督的大原則上團結起來。

  於是教會便處於極可怕的危險之中了。監禁、刑罰、火刑和刀劍比起來倒要算為幸福。有一些基督徒堅定不移,宣稱他們決不能妥協。其他的人則贊成放棄或修改他們信仰的某些方面,與那些接受了基督教一部分信仰的人團結;並主張說,這樣作或許可能使他們徹底悔改。這是忠心的基督徒身心最痛苦的時期。撒但披著偽裝基督教的外衣鑽進了教會,為要敗壞他們的信仰,並使他們的心意轉離真理之道。

  最後,大多數的基督徒同意降低他們的標準,於是基督教和異教團結起來了。敬拜偶像者雖然口稱悔改,並加入了教會,但他們並沒有放棄拜偶像的習慣,只不過把他們跪拜的對象改換為耶穌,甚至馬利亞、或聖徒的像而已。拜偶像的邪惡影響進入教會之後,就繼續地發生其毒害的作用。錯誤的教義,迷信的禮節,拜偶像的儀式,與教會的信仰和崇拜混雜起來了。基督的門徒既與拜偶像者聯合,基督教就漸漸腐化了,而教會也就失去她的純潔和力量。(同上二章 28 29 頁)。

  當羔羊揭開第三印的時候,乃是由第三個活物,即臉面象人的活物出來報幕說:你來!(啟 6 5 4 7 )。這對處於第三印時期中的聖徒也是特別含有教訓的,要他們在當時教會靈性、信仰日益蛻化、變質、墮落的情況下,要象萬物之靈的人一樣具有美好的靈性,屬神的智慧,多與上帝交往,多尋求聖靈的能力和真理的亮光,並將聖經中純正的真道和生命的糧,分賜給饑渴的羊群和眾人。正如經上所說: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裏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太 24 45 )。

  羔羊揭開第四印書卷

  現在讓我們來觀看第四印書卷的內容:羔羊揭開第四印的時候,我聽見第四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瘟疫或作死亡)、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啟 6 7 8 )。

  第四印書卷是論到撒但借著羅馬教殘殺聖徒,刪改上帝律法,踐踏福音真理的情況,從西元 538 年羅馬教皇掌權時起,到十四世紀威克力夫或十六世紀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運動之前。大約相當於推雅推喇教會時期,不過推難推喇教會時期是延續到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取得很大成功時止。

  這裏的灰馬和上面的紅馬、黑馬性質都是相同的,都是撒但所鼓動、發起的攻擊教會、敵擋福音聖工的爭戰,只是灰馬在程度上已發展到更為嚴重的地步。所謂灰色,或可譯作青色,就是人死了的顏色,也是肉腐爛了的顏色。如果說,紅馬是企圖通過逼迫流血的方法來消滅教會,黑馬是企圖通過教會信仰的變質,以屬靈的饑荒來消滅教會,那麼灰馬卻是兼用以上兩種方法,雙管齊下而變本加厲地企圖消滅主的真教會、真子民。

  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府(可譯作墳墓)也隨著他,是指撒但。因經上說: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來 2 14 )同時也可指當時的羅馬教皇。他曾折磨至高者的聖民,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又曾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但 7 25 8 24 .啟 13 5 7 )。

  有權柄賜給他們(按原意應譯為:賜給他。參照有的原文手抄本和上下文)。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按原文和重譯新約作:又蒙賜給他權柄,轄管世界四分之一,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並地上的野獸殺害人。

  本節預言又蒙賜給他權柄,讓我們再一次看到:撒但和他的工具擁有的權柄,仍是從上帝而來的,並仍是在上帝的允許和掌管之下,為要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 8 28 )。上帝借此也再一次勉勵他的子民說: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麼?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太 10 29 30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又因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 6 20 12 27 )。他必保護我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申 32 10

  本節預言中提到的情況,已明顯應驗在羅馬教皇興起掌權後,到 14 16 世紀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前的第四印時期中。一般歷史上都公認,教皇政權的興起是在第六世紀,教皇權勢的最高峰是在十三世紀。

  預言中提到教皇有權柄轄管世界四分之一,這可能是指當時教皇轄管區域中的人口總數,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而說的。當時教皇的轄管區域主要是在歐洲各國,那時歐洲各國的人口和全世界的人口總數,目前雖無法確知,但手頭正好有著多年以前的一個近似統計,也可作一參考。這一個統計提到:當時全世界人口為二十一萬萬。歐洲人口為五萬萬五千萬,正好約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又提到:當時全世界的羅馬天主教人數為三萬萬四千萬,更正教人數為二萬萬一千萬,加起來也正好是五萬萬五千萬,約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統計數位根據《聖經手冊》1038 1039 頁)

  預言中接著提到羅馬教廷“…用刀劍、饑荒、瘟疫並地上的野獸殺害人。試比較但 8 24 論到他的預言:他必行非常的毀滅,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

  而事實上後來羅馬教廷也果真時常用刀劍、饑荒、瘟疫並地上的野獸殺害人。因這幾樣災害也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在刀劍,也就是戰爭中,由於莊稼、田園的毀壞,就帶來了饑荒;由於屍體腐爛,血污遍地,就帶來了瘟疫;由於房屋的毀壞,人跡的稀少,就帶來了野獸的危害。例如羅馬教皇對瓦典西人的殘害就是典型事例之一。

  懷愛倫在《善惡之爭》一書中提到:瓦典西人既持有古代使徒教會的信仰,他們的存在就不住地證明羅馬教的叛道,所以激起了他們最惡毒的仇恨和逼迫。瓦典西人不肯把聖經交出來,也是羅馬教所不能容忍的事。於是他們決心將瓦典西人從地面上完全消滅。他們展開了可怕的十字軍戰役,要殺害住在山間的上帝的百姓。有異端審訊專員追逼著他們的蹤跡,於是無辜的亞伯倒在嗜殺的該隱面前的悲劇,這時重演而又重演了。

  瓦典西人的肥沃田地屢次被敵人踩躪,他們的房屋和會堂被人焚毀,以致一度有安居樂業之人民的地區,一變而成了曠野。正如猛獸嘗了鮮血,獸性就愈為發作,照樣,羅馬教的專員看到他們所害之人的痛苦就愈為興奮。他們出入山野,追逼這些為純正信仰作見證的人,並在他們藏身的山谷森林和岩石穴裏剿滅他們。(四章)

  當羅馬教皇和教會用刀劍、饑荒、瘟疫並地上的野獸殺害持守聖經純正信仰的上帝子民的同時,而對那些受她迷惑的無知的百姓.又以屬靈的刀劍、饑荒、瘟疫並地上的野獸殺害他們。

  撒但借著羅馬教廷雖然妄圖消滅主的真教會、真子民,然而他們的圖謀失敗了,正如啟示錄 12 章異象中指出的:因為有象徵上帝恩典和能力的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叫她能逃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裏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啟 12 14

  當羔羊揭開第四印的時候,就有第四個活物,也就是臉面象飛鷹的活物出來報幕說:你來。(啟 6 7 4 7 )。顯然,這對處於第四印時期中的上帝子民也是特別有教訓意義的,要他們在羅馬教廷掌權,迫害上帝子民,並引誘他們在屬靈的事上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的中古大黑暗時期中,也能在心靈上,或實際生活上,象飛鷹一樣地超脫塵世,高飛在空中,並從巴比倫的背道環境中出來,飛向那雖然艱苦,卻能自由敬拜上帝,並能保守、傳揚聖經純正信仰的曠野中。為此目的,他們也必須多多依靠上帝的恩助,接受上帝所賜的大鷹的兩個翅膀。(啟 12 14 6 )。以致他們能在奔走屬天的道路,進行屬靈的爭戰,並從事救靈的聖工上,奔跑卻不疲乏。正如主所應許的: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 40 3O 31 )。

  這對我們末後時代上帝子民也有著同樣重要、寶貴的教訓。在啟示錄十八章另一位天使的警告中,主也正在呼召他的子民從巴比倫教會中出來,離棄各種錯謬的道理,接受聖經中純正的福音和啟示錄中三天使的資訊,靠著聖靈的大能,投入末後空前的救靈的大工和屬靈的爭戰,預備迎見主的複臨!

  本題我們已經研究了第三、第四書卷的內容。第三印主要是講到羅馬帝國利用基督教,推行政教合一的政策,終於使成為國教的基督教在靈性、信仰上日益不斷蛻化、變質和墮落,以致為中古時代羅馬教權的興起預備了道路。第四印主要是講到羅馬教權對中古時代上帝子民在靈性、信仰和人身上雙方面的攻擊和殘害。在此時期中的忠心見證人安提帕,宗教改革家,千萬殉道者和曠野教會的聖徒,都是我們應該效學的榜樣。── 無名氏《啟示錄靈修與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