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啟示錄第三章

 

第七章 給撒狄教會的書信

16

 

這是寫給羅馬統治下亞細亞省七個教會中的第五封書信。欒維廉給每一個城每一個教會一個特殊的名字,他稱撒狄為“死城”。此城離士每拿與別迦摩有數裡之遙,位於內地,士每拿與別迦摩都是在海岸上。撒狄從前是一個有勢力的城市,是利底亞強國的首都。科羅撒斯王有一次在這裡建都,當時的人認為科羅撒斯是最有財富的。在撒狄的歷史當中曾經有二次被敵人進攻並且遭受搶劫與破壞,二次都是因為他們本身未能夠做好相當的警備。雖然這二次的劫難中間相隔相當的年日,可是每一次撒狄城的陷落都是由於同樣的原因。這一座古城建在山頂上,城的大部分都是懸崖峭壁,明顯的看出這種天然的屏障給了撒狄城的人民一種虛偽的安全感。當他們在戰時戒備守城的時候,他們在一點上忽略了,因為他們不重視安全,認為沒有什麼會威脅他們的安全。但是在峭壁岩石的下面有一狹窄的通道,敵人可能從這個狹窄的通道一個人一個人的爬進來;偏偏他們在這個地方沒有布下防哨,結果敵人就從這個地方侵入,打開了城門,於是撒狄城陷入敵軍手中。而且多年以後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敵人進入撒狄城正如從前一樣。

同樣的,一九四一年日本空軍偷襲珍珠港,也是由於美國軍事當局沒有採取適當的警備所造成的結果。這是歷史上的事實,美國人應當警戒,盼望歷史不會重演。撒狄的人民曾經一度遭受敵人的進攻,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會重演。一度為當時世界最富強的利底亞王國首都的撒狄城是羅馬時代以前非常重要的城市,可是今天撒狄已經完全是一座死城了。明顯可見,撒狄是在啟示錄中所提七個城市中最接近死亡的一個城市,如今那裡有岩石、野草、沙石,遍地長出一人高的野草,有幾座看起來很可憐的小房屋為三三兩兩的牧羊人所佔用。在一英裡之遙的地方有一個小鐵路車站,有兩個房子或許是為車站工人居住的,這大約是欒維廉爵士在一九一○年左右寫書時的情形。這就是撒狄之所以被稱為一個死城的原因。撒狄城的歷史就反映出撒狄教會的歷史與情形。主對這個教會說,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撒狄教會冷落的情形雖然不是絕對的、完全的(我們看下去時或許有些例外),但比較其他七個教會來說,明顯可見是完全死寂的。在七個教會當中比較好的就是士每拿教會,因為論到這個教會僅僅記到她的優點;除了老底嘉教會之外,撒狄的教會或許是在七個教會當中最敗壞的,顯然撒狄的教會是完全死去了。

主在這裡介紹他自己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這七星或許是指著七個教會說的,因為主從天上看這七個教會好象七個星,他是從永世的觀點來看,他看到七個教會最理想的光景。我們從啟示錄一4已經看出來,那裡所用的“七”並不是指著神的靈是複數說的;“七”是代表理想的完全。古教會當中有些人以為這個七必定是指著七個使者,所以他們就想到神離我們太遠了,在神與我們中間須要很多的中保,在天上的神與這個世界上的基督徒之間,常常有不同的階級;這就是為什麼在聖經當中,警告我們不可以崇拜天使,並且反對我們相信在神人中間除了耶穌以外還有更多的中保。欒維廉及其它聖經注釋家很絕對、直截了當地說,在神所默示的聖經中,這裡所指的“七”是不能夠指著天使說的。天使並不是我們信仰的對象,他乃是服役的靈,耶和華的僕人,做耶和華所吩咐的,完成他的旨意,但是這裡所說耶和華的七靈絕對不是指著天使說的,也不能夠說神有七位。神是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與聖靈,而且聖靈只有一個,是不能分割的。當耶穌受洗的時候,有聖靈降在耶穌身上,仿佛鴿子;可是聖靈並不是鴿子,但這只不過是在旁邊的人所看到外部的表現,最低限度,施洗約翰與耶穌看見了這種光景。在舊約中的獻祭,往往都是切開的,可是獻鳥做為祭物的時候並不分開。請注意創世記中“論到亞伯拉罕的事”,“只有鳥沒有劈開。”聖靈是一個單元,不能分成七個。在這裡所用的“七”是一種隱喻、表徵,說到完全、聖靈與教會有關的多方面的工作(Many folds of activities of Holy Spiri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urches)。聖靈就是上帝的執行者,就好象政府的執行部門國務院行政院一樣,教會裡所有一切的事情聖靈都要注意,並加以干涉。在撒狄的教會,以及歷代以來各地方每一個教會都是這樣。

“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在給推雅推喇的書信中,曾經有二次顯著的提到行為二字,“我知道你的行為。”“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比起初所行的更多。”主對于撒狄教會的行為所說唯一的事情,就是他們沒有履行神所要求的條件︰“我知道你的行為……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到底這裡所說的行為是指什麼?他們所缺少的又是什麼?在這裡並沒有說明,但有一件事我們知道主對他們並不滿意。或許在這裡有一個很可悲的缺陷,不論在他們的態度與動機上,或許在他們的實際工作上,無論什麼事都是拖延、一直到完全被忽略;他們應當完成這些事工,叫神得榮耀叫人得益處。明顯可知撒狄就是這樣的一個教會,什麼事情都願意採取輕松的步驟,也不願意從事任何的工作,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教會,一無所為,什麼也都不願意做。現在讓我們看一看今天有沒有這樣的教會呢?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到底什麼樣的教會是死教會呢?按照上帝的角度來看,什麼樣的教會是死教會呢?一間教會裡面充滿了各種活動、計劃,可是仍然象神所看到的在撒狄那個教會的情形,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你知道從前當撒母耳為先知的時候,膏大衛為以色列的王;大衛的父親耶西把他的七個兒子都排隊成行,撒母耳將他們全都放棄了,並且說︰“耶穌華並不象人看人;人是看外貌,但耶和華是看人內心。”在今天的教會當中很可能有很多象撒狄教會一樣,沒有傳道工作,不為主得人靈魂,沒有熱心,沒有誠實,沒有懇切的禱告,不傳真正的福音──用聖靈一般所用的方法去叫罪人悔改,建立基督的聖徒,使他們在基督裡的信心有根基,這些事情在有些教會當中連聽都沒有聽到。有高大的禮拜堂,也有開會,早晚禮拜也有,差不多什麼都有,但是卻沒有生命,是死的,在耶和華看來毫無用處。

有一個故事說到一個黑人想要參加某大城市中最有社交活動的一間教會,他跟教會裡的執事提到這件事,但他們根本不願意接待他做一個會友,卻又不肯明明說出他是黑人的理由;所以他們就告訴他︰“你要好好禱告這是不是主的意思。”過了兩個禮拜以後,黑人見這個教會的執事,他們就說︰“嘿,你為這件事情禱告了嗎?”“是的。”黑人回答說,“主回答你的禱告時說什麼呢?”執事們就問。黑人就說︰“主說了,‘傑,你想加入那間教會嗎?我看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你想要參加這間教會是沒有用的。我過去五十多年曾經試驗想加入這個教會,但是我始終都沒有成功,他們都把我拒之於千裡之外,他們焉能接納你呢?’”假如這件事情不是真的,這個故事也實在能發人深省。從前有一位中國學生在紐約市帶我去參觀紐約河邊教會(Riverside Church),這間教會靠近葛蘭特將軍的墳墓,遙望哈得遜河,從前那位“鼎鼎大名”的新派牧師富士迪博士(Dr.Harry Emerson Fosdick)就在這裡講道多年,他死後又有別人成為他的繼承者。這個教會受到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援,在紐約市來講可以說是最“現代化”的。做向導的中國朋友說︰“這個教會是應有盡有。她有最豪華的禮拜堂大鐘,任何教會的設備也趕不上這裡的設備;事實上雖然他們什麼都有,可是他們沒有耶穌基督。”我想這是對這間教會最真實的評語,就是按著我所知道的,情形也的確是如此。

撒狄教會的最大缺點就是致命的漠不關心、懶惰、滿不在乎,我們可以由以下幾點看出。第一就是“你們要儆醒”的勸告,從歷史上可以看出撒狄這個城市所以遭到毀滅,兩次都是因為缺乏儆醒。所以在這裡撒狄教會的比喻就是從撒狄城的歷史而得來的。“要儆醒。”撒狄城二次遭受到劫運就是因為未能夠儆醒;假如撒狄教會不儆醒也必要遭受同樣的困難。

第二,就是要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將要衰微的可以說就是將要死的,這是第二節的中間︰“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你可以說在撒狄教會中, 就是那些仍然活著的真基督徒也是軟弱的。在這麼一種淒慘的情形當中,可以說凡殘餘的軟弱基督徒早晚也是要死去的,因此教會一定要剛強那少數幾個剩下還有點生命的。

第三個勸告就是叫他們想起撒狄教會的起初以及他們過去的歷史,要思想這些教訓,並且瞭解所加在他們身上的責任(也可以說就是加在我們今天基督徒身上的)。你知道人們往往忘掉了歷史上的教訓,他們這樣做是自害己命。摩西在臨終前對以色列人發表了三篇告別辭,差不多用了申命記全部的篇幅,他勸勉以色列民要記念,不可忘記他們歷史的教訓。申命記這一卷書的論詞就是“要記念”,“你不可忘記”,要記住上帝為你們所成就的,為你們列祖所做的,他過去如何長久的引領你們,如何把你們從埃及領出來,從為奴之家領出來,如何渡過紅海,好象鷹一樣背負在翅膀之上(當然這是一種隱喻的說法)(申卅二11),當你們經過荒蕪的曠野之路,忍耐你們的失敗和不忠實等等。以色列百姓實在給了摩西不少的麻煩,可是他仍然愛這些百姓;他對待他們就如父親對待兒女一樣,他忠告他們要記念神過去為他們所成就的,不要忘掉了他們過去的教訓。

論到撒狄也是同樣真實的。他們要記念他們教會的淵源,他們如何領受並且聽信了福音,存記在心裡。從前有一位哲學教授說過,“輕視歷史的人,必定再一次的體驗歷史。”一個人對過去教訓漠不關心,毫不警惕,就不能夠從過去的教訓得到益處,因此也就不能避免過去的錯失,往往又陷入同樣的陷阱當中,面臨過去屢次遭遇過同樣的困難。這在一般世俗的生活當中是如此,在教會的生活當中也是如此。

我們從聖經的歷史,從教會的歷史,從神如何對待我們的事上,並且神對我們所說的,我們應當記得,這不僅僅是一種學術上的研究,這在我們身上實在有一種道德上的責任。你不能夠研究聖經的歷史,而不感到有道德上的責任;聖經的教訓是多給了誰,就要向誰多取。我們可能會想一九七二年的夏天在美國發生了一個很可怕的龍卷風,造成了相當大的災害,這是不是上帝的審判?是有史以來在北美所發生的最厲害的一次洪水,所造成的災害遠超過一九三六年的洪災;千萬人無家可歸,失掉了他們的財產。當然你不能夠說,我的家和我附近的房子都安全無恙,別人雖然喪失了他們的財產和家人的性命,但我根本沒有受什麼災害,所以神的審判是在他們身上,並不在我身上。我們根本不能這樣說,你不能夠把這件事個人化。要記得耶穌說過︰“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麼?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45)。如果把這件事引申到我們美國自己的經驗來說(這是作者自稱),遭受到數十億元的損失;年複一年的從人民所得稅支付這一次損害。你能夠說這不是神對一個國家的審判麼?豈不是因為我們繼續不斷、有增無減的在那裡忘記神,不要神,隨己意去生活嗎?把神從國民學校中趕出去,廢棄祈禱與聖經,以政教分離為口實,瘋狂地走向世俗化──這是美國今日的世態。最低限度在官方來說,美國政府正企圖把神從生活撇開,而美國有千百萬人的的確確是過著一種對神毫無責任感的生活。魯益師在他一本書中說,神用三種方法對他的百姓說話︰良心是上帝的耳語,聖經是神講話,災害是神呼喊。當神的兒女們掩耳不聽神耳語,也不聽他講話,有的時候上帝就用災禍來向他們大呼,要提醒我們,這個民族,不能單靠自己,不要神是活不下去的。我們可以說,艾涅龍卷風的大災禍不是偶然的,也決不是出乎機遇。假如上帝控製一切所要發生的事,這就絕非偶然,當然這也不是人可以避免的。

我們在天然災禍面前束手無策。人所能做的來減輕這種災禍,比所遭受的損害、困難與毀滅實在是微乎其微。所以我們可以總結說這是上帝對我們國家的審判,教訓我們實在不能夠不靠神而生活。與今日許多人(包括最高法院)的想法完全相反。我們再回到撒狄教會,第四個勸告就是要謹守,叫那種日趨衰敗的過程得以停止;過去是不好,但不要讓現在及將來更壞;謹守你現在仍然有的,不要讓這一點點也更趨衰敗。必須說,“要悔改”;在希臘文這個意思是改變心意,改換你的思想,改變你的看法,就如你怎麼想到神,怎麼想到自己,以及你對於孰是孰非的想法。在這一點上我要提出二件事,第一,在目前的傳福音工作上有什麼樣的缺點?第二,是否現代教會正在那裡做不可能的事?今天聽道的人有沒有聽到召人悔改?你或許偶爾在幾間小的禮拜堂裡聽到有關悔改的道理,但是就全國說呢?你聽見過悔改的道理嗎?“悔改呀!”這是聖經中顯而易見的警語。是施洗約翰一開始出來傳道的時候就這樣說︰“你們要悔改,因為天國近了。”不久以後耶穌出來公開傳道,也宣佈同樣的道理︰要悔改。神現在叫你悔改,悔改可以說是在今天所傳的福音裡聽不見的一個音符,有些人稱之為“廉價的信仰。”說它不夠深度。勸人們信耶穌得救,但他們不清楚知道從哪裡得救,得救的意思倒底是什麼。我聽過人所說的“傳福音”,其中所包括的主要之點,就是邀請人把我們的教會當做你的“教會之家”;來參加我們的教會,把我們的教會當做你的家。也有的人說︰“信耶穌基督。”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講如果不悔改歸向神,他們就有下地獄的危險,關於這件事情隻字不提。人們犯罪須要神的赦免,這件基本的事實不能夠只靠說︰“我信耶穌”就除掉,或者是在聚會中舉手或把名字簽在一個小卡片上就算了事;你必須要知道你的罪邪惡,也要在主的面前承認你的罪,並真實感覺到你是有罪的,不配的,這纔是悔改。根據聖經得救的信息永遠也離不開悔改。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把我們領到基督面前(加三24),悔改就是我們進入得救信心的初步。我們一定要支援真正的傳福音工作,不單只著重信心也著重悔改,我們應該承認,叫罪人走一條輕省的道路來到基督的面前,並消除基督徒經歷中痛苦尷尬的局面是錯誤而不適當的。總而言之,我們傳福音一定要叫人知道他們的罪,把他們領到基督的面前承認罪,為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做救主。

在美國教會歷史中,大覺醒運動是在主後一千七百多年,在約拿單愛德華滋及其他人所領導的複興之時,千萬人擁進神的國度,那是由於主的僕人們忠心傳講上帝的律法可以定人的罪。律法是叫人知罪的;律法不能夠拯救任何人,但是律法的確能夠叫人知道他們須要得救,因為律法叫人深深的體驗到他們在上帝面前的失喪與犯罪的情形。那些論到自己的景況與需要而有虛偽或膚淺觀念的人,也一定會對基督或者他的救恩抱著一種輕浮的態度。引領人悔改的是瞭解到神律法的功用,也就是說沒有神的律法,人就不知道怎麼悔改。這在聖經中也說得非常清楚,可是在今天教會中卻已經大大的被沖淡、被減輕了。主耶穌說他來了並不是要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當然這並不是說在世上有很多義人,這意思是說那自以為義的人,就是那些想自己是義的人,認為他們不須要悔改。

前美國普林斯敦神學院教授梅欽博士是我的老師,他說現在教會所以衰退就是因為她企圖做那些不可能的事──就是要召義人悔改。當然不是指真正的義人,因為除了靠神的恩典而成為義人以外,在世界上根本沒有義人;這是指自以為義的人,就是那些認為他們自己是義人,以及那些在神的面前沒有覺察到自己的罪孽有多深的人,可是教會偏偏就邀請這種人來加入教會,參加教會的崇拜和團契,教會擴大的計劃往往鼓勵這一種人繞過窄門。蘇格蘭的屬靈長者撒母耳羅哲夫寫道︰“彎下腰來,罪人,彎下腰來!我們要進神國的門是很矮很小的。”

在美國教會的門前多半裝上一個佈告欄,裡面裝上霓虹燈,可以給過路的人看到該教會的一切節目以及活動。有一次筆者看到一個教會佈告欄這樣寫著︰“丟擲泥土,失掉地盤。”另一間教會的佈告欄說︰“將心給人,於心不安。”一間教會佈告牌上將這些標語給過路的人看究竟有何意義呢?這些話根本與基督教無關。從前印度的領袖甘地在他的頭巾上寫著這樣的字︰“你對,就不必發脾氣;你錯,就不肯認輸。”那倒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但那不是基督教,那不過是一種普通的心理學或是屬世的智慧而已。問題就是這些在教會門前的佈告欄所提供的漂亮言辭,叫過路的人不能不想到這就是教會一般所傳的信息,也可以說就是勸勉人做好事。這些標語在這些教會的禮拜堂門外,說得倒是冠冕堂皇。我也曾經進到這些教會裡面聽,講臺上牧師所傳的信息,並不比外面的廣告強多少。有一次,在七月四日美國獨立紀念日前一天的主日,我參加了其中一間教會的禮拜,牧師講到愛國的信息,牧師講的什麼題目我現在是記不清了,但是大意就是說,假如每一個人都做好人好事,世界上就沒有壞人了。在講道中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提到有關華盛頓與林肯的往事,總而言之,就是有些人有公德心與理想主義,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應當效法的。在講道中根本沒有基督教的信息。

這種講道差不多占了今日美國大部分的教會。他們為什麼不傳揚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而只是提出有關華盛頓與林肯的小故事,來勸免人做好人好事呢? 現在自以為義的人以為他們自己沒有問題,他們根本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地方特別需要神,他們到教會裡來只是要一些安慰,使他們覺得舒適。我回想從前有一次在堪薩斯州參加了一次追思禮拜,死去的人並不是本教會的會友,不過是我們家人的一個鄰居;追思禮拜是在一間最大的新正統派的教會的禮拜堂內舉行的。牧師在禱告中說︰“親愛的主啊, 我們知道檷是不希望我們的行事為人達到顛峰的狀態,只是檷希望我們盡力而為,我們知道現在離開我們的這位弟兄他總是這樣做,在凡事上總是做到他最好的地步,所以我們知道他的靈魂一定到檷那裡去。”當我過世後,我不要任何人在我的追思禮拜中說這一類的話。我並沒有在我的言行上做到我最好的地步,我也未能夠盡力而為,我每天在思想言語行為上違背了神的誡命;在我一生中的每一小時之內,我都沒有做到我所應當做到的地步,沒有盡力而為,我到主那裡去,到天堂去,實在並不是因為我的本身所行的。

在某次的講習會上有一位神的僕人講到他自己的故事,他去到一家乾洗店洗一套西裝,櫃檯上的女孩子多找給他一塊美金;他馬上就把這一塊錢還給她,並且說︰“小姐,你錯了,你多找給我一塊錢。”小姐看了一看他就說︰“啊!你一定是要上天堂的啦!”這位神的僕人說,這就給他一個機會做一點小見証,於是他說︰“是的,我一定是要上天堂,這是毫無問題的,但絕對不是因為這一塊錢。”後來他就給這個女孩子講到他上天堂,以及得永生的盼望,所根據的是相信耶穌基督。

億萬的美國人中間很多都是教會的會員,他們想上天堂的根據是什麼呢!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良善,有很多人就是這樣認為。如果在教會當中我們不宣稱神的律法與悔改,我們就絕對不能夠得到我們所急需的複興。人們若不理解到他應該永遠下地獄這樣可怕的真理,就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相信主耶穌基督,這是今天教會所迷失的。在虛偽的積極性的掩飾下,現在教會所傳的信息就是取消了對人真實屬靈情況的忠實診斷。

主對撒狄教會說他將要象賊來到一樣(第三節),這句話雖然是指著基督的第二次再來說的,可是這裡面也包括基督在突然的審判上特別的來臨,這是指上帝在突然間來的自然災禍中的呼叫,這件事是無法預先告知的。不過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常常儆醒預備。耶穌說︰“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當災禍來到的時候,就沒有時間悔改,也沒有機會悔改了;恩典的日子要過去,取而代之的就是審判的日子。在全部聖經當中,僅有一個臨死時悔改的例証(被釘十字架的強盜)

在撒狄教會中並不是每個人在靈性上都死了,還有幾名是未曾汙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在撒狄教會中,還剩下幾個人沒有汙穢自己的衣服,這件事就暗示著一種驚嘆。在普遍背道與屬靈死亡的氣氛當中,還有些人沒有陷入其中。這幾個人在今天我們可以稱為是有生命的、重生的基督徒。這少數的人可以說是撒狄教會唯一的盼望,主應許這些要穿白衣與主同行,這種穿白衣與主同行,使我聯想到羅馬軍隊勝利的情形。如果羅馬的將軍在一次戰爭勝利後歸來羅馬的時候,他就會舉行一個大遊行,從全城經過。參加這次勝利遊行的人,並不是在大街上的觀眾,而是那一些真正參與這一次勝利戰役的人,他們要穿上白衣,因為白色是勝利的象徵。

在人生的患難中,得勝的基督徒將要有份於啟示錄的勝利。“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穿白衣與主同行的反面,就是穿汙穢的衣服,正如第四節其餘的人那樣。這就令我們想起以賽亞書上所說的,我們所有的義都如汙穢的衣服,當然這正與真基督徒所得基督的義相反,這是用隱喻的方法來說,基督的義就好象叫信徒穿上白衣。所謂人的義行就如汙穢衣服。代表沒有悔改沒有承認的罪。

真正的基督徒,他們的名字要寫在生命冊上,必不能從其上塗抹。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啟示錄二十12得到一點亮光。在那裡說到︰“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這裡說到兩個案卷,一個是記載行為的,另外一個案卷展開了,就是生命冊。名字寫在生命冊上的,就是永遠得救的;名字記載在行為書卷上的,要丟在地獄裡。主也說將來他在父並聖天使面前,承認那些記載在生命冊上的名字。

有些人提起一個問題︰一個人的名字已經記載在生命冊上,能不能以後又從生命冊上塗抹?這裡說︰“得勝的,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我確實知道神不是真的從生命冊上塗抹我們的名,但是我們不能立刻確實知道我們的名字是在生命冊上。某教會執事要求他的牧師專為蒙神揀選的人講一篇道,牧師就回答說︰“當然啦,我只能對蒙神揀選的人講道,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你去拿一支粉筆,在會中所有蒙揀選的人肩頭做一個記號,我總得知道我是對誰講的。當你挑出來誰是蒙揀選的,在他們身上做了記號,我就特別對這些蒙揀選的人講道!”我們沒有捷徑知道誰是蒙揀選的。有些人對我說︰“我願意做一個基督徒,但首先我要知道我是不是蒙神揀選的。”你只能繞遠路纔能知道,那就是接受基督並且認識他。關于撒狄教會的事情我們就講到這裡。

 

第八章 給非拉鐵非教會的書信

713

 

這是啟示錄七書信中的第六封。與其他的六封書信來比較,我們來看一看這封書信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在這七封書信當中,有二封與其餘的書信是不同的。你能夠說出來這不同點是什麼嗎?他們有什麼做得不對嗎?一點都沒有。在以前的書信當中有沒有同樣的區分?有的,那就是給士每拿教會的書信。給士每拿與非拉鐵非教會的書信,與其他五封書信有顯著的不同,這二封書信完全是受贊賞的;沒有提出任何可以指責的事情。

這實在是令人注意的一件事。在非拉鐵非的教會既不大,也沒有什麼設備,但卻受到主完全的贊賞。你對“非拉鐵非”這個名字有什麼認識呢?我們在啟示錄這裡所看到的非拉鐵非,是在小亞細亞的一座城市,再正確一點說就是羅馬的亞細亞省。非拉鐵非的意思是弟兄之愛,但非拉鐵非這個名字是從一個名叫非拉德夫(Philadelphus)的王得來的,而並不是因非拉鐵非居民有弟兄之愛而命名。這個王原來的名字是優門尼斯(Eumenes),本來是別迦摩的王,似乎因對一些人存有弟兄之愛的態度而得名,尤其是對他自己的弟兄,那是附近的另一個王,名字叫阿特拉斯(Attalus)。所以這座城就得到了非拉鐵非這個名;我們不知道此名是不是這個人自己取的,但是既然得到非拉鐵非這個名,就是要紀念弟兄之愛。

此城位於山谷之中,好象一個敞開的門戶,是進入內地之門。經地中海東行,非拉鐵非的財富與繁榮就是由那內地而得來的。主後17年,該地發生強烈的大地震,非拉鐵非遂遭毀滅,被夷為平地。此事的發生是在耶穌年輕的時候,或許那時他正在拿撒勒的木匠店中工作著。那次地震非常強烈,全城都遭到毀滅。不但如此,當人們以為地震已經過去,誰知不久地震又再度發生。每一次地震發生以後就要回去重整家園,重建被毀的城市,不久又有一連串的地震發生;這種情形繼續不斷的下去,使人們至終完全失望,所以就不回到他們的城市,大多數的人因而遷到田野去,搭帳蓬住在那裡。他們白天回到城市裡做買賣,晚上出城到他們的帳蓬中去睡覺,這樣比較安全;假如有地震發生,最多也只不過有帆布帳蓬落在頭上,而不致被二層的水泥、磚頭的建築砸死。還有些人住在城裡,但是一聽到隆隆的地震時,他們就趕緊出城跑到帳蓬城那邊去。所以非拉鐵非的人雖然在各方面生活上有所享受,但是因為有不定期的地震災禍,所以人們時常在掛慮與緊張的氣氛當中。我知道在加利福尼亞州和日本,與人們談話的時候,最好是不要提起地震這個題目。因為地震是那樣的可怕,那樣的不可預期,那樣的不能為人所控製。地震什麼時候來,沒有人可以事先知道,或者為地震的來臨做適當的準備。時常發生地震的危險,實在影響非拉鐵非的性質,這件事成為在城市中教會光景的一個比喻,比喻其前途與態度。非拉鐵非從很早以前就是一個希臘的城市,這個城被建立的時候有一個意思,就是想成為希臘文化傳播的中心地;所傳的並不是耶穌基督的福音,而是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後所要傳播的希臘文明與文化的“福音”,因為他想要把希臘的一切傳播到世界各地。希臘語言、希臘文化、希臘生活方式、希臘的教育、希臘的哲學,甚至希臘的體育,更不用提希臘的宗教。所以欒維廉稱非拉鐵非為傳道的城,而非拉鐵非把希臘的文化的確傳遍了許多窮鄉僻壤。

在非拉鐵非後面的腹地,就是昔日呂底亞與呂加王國,在文明上來說遠低於文化進步的希臘。非拉鐵非是進步的希臘生活方式的推廣中心,在生活方式上來說,希臘人認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在世界中是第一流的。所以非拉鐵非在這一方面可以算是一個宣教的城,遠較基督教開始為早;事實上,非拉鐵非在這一方面也是十分成功的。

關於非拉鐵非這個古城在基督教時期之前,還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就是這城的名屢次被改為新名。“非拉鐵非”是使徒約翰寫啟示錄時唯一的名稱,但在古時最低限度也有三、四個不同的名字,每一次改新名,都因特別的時機,有特別的意義。有的時候是獲得勝利,有的時候是遭遇試煉,有的時候是得到榮譽,於是當時的皇帝給這城一個新名字以作紀念。這新的名字反映出這個城市的性質,它的成就,這城市的居民當然引以為榮,為他們所領受的新名字而感到愉快,這在非拉鐵非教會的歷史中也有所反映。在12節這裡我們看到提出三個不同的名字。“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我又要將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這城就是從天上,從我神那裡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並我的新名,都寫在他上面。”

這裡在七節的開端,主介紹他自己,“那聖潔,真實,拿著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這裡所說的“真實”,在希臘文來說並不是普通的“真實”;這個字可翻譯為“真正”或者“真的”。這個字比一般用於分別真偽的那個真實是更有力的一個字,這是說到主是那位真正的聖者。

我們可以看到新約論到基督的時候,是用何等高尚而強調的語氣。在新約的篇幅中並沒有一處貶低了耶穌的位格。有些人把耶穌和柏拉圖、亞裡斯多德、孔子列為同等,我認為這些人的意圖就是想把耶穌看做世上的偉人、聖者一樣。實際上來說,認為耶穌基督是歷史中的偉人之一,是有汙損他的神性和位格的,這在現代新派教會中是司空見慣的事,他們說耶穌是一個好人,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們對耶穌的承認只限於此;他們不承認他為神,永遠的聖子,聖經說耶穌基督遠高過地上的君王。若說耶穌是人類歷史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這不是基督徒對耶穌基督是誰,並他做了什麼事的看法。啟示錄以及全部聖經都把基督當得的榮耀、地位歸給他。他是那位真實的聖者,他有大衛的鑰匙。

為什麼在這裡提到“大衛鑰匙”呢?聖經中告訴我們大衛是以色列頭一個善良的王。你記得以色列人如何向神呼求一個王,他們要求一個王基於兩個沒有價值的理由──擊打仇敵,並且與其他國家一樣。結果他們得到了掃羅,掃羅做王失敗了,而且結局非常悲慘。此後他們又得到了大衛,聖經描述大衛為合神心意的人。可是大衛是完全的嗎?當然不是,他有他的罪。在他所犯的大罪中之一,就是他數點以色列的人數 ,當然他的動機是錯誤的;然後就是他與別示巴的那一件可恥的事,他殺了赫人烏利亞。雖然大衛後來深深的懊悔,但是我們不能夠說大衛所過的是毫無指責的生活。然而他仍然被神稱為“合乎神心意的人”。大衛屢次在聖經中被引用為基督做王的預表,這並不是說大衛是完全的,只不過是說大衛表現了神所說的做王的真諦是什麼。所以在啟示錄三章並沒有提到有關大衛品格上的弱點,而是如神所期望的那個樣子。所以耶穌基督就應驗了大衛的鑰匙所預表的,這個大衛的鑰匙,也可以說就是指神賜給耶穌基督完全為王的主權。

幾年前有位主教說︰我們不應再談論神的國度了;今天我們相信民主政治就等於說到神的民主政治。你對這個論點的看法如何?我們是否就不稱基督為王,而投他一票做世界或是宇宙的總統呢?!神人之間的關系不是自由民主。神是主,耶穌是王,當然是一位毫無瑕疵的王,拿著大衛的鑰匙就代表做王的權柄。他有至高無上的權柄超乎神的國度之上,馬太廿八20中說的大使命也將此事表明出來。我們在弗一2030中也看到神給了神人間的中保耶穌基督至高無上的權柄, 超過天上地下所有的。這是為了教會的利益,教會便是他的身體。請注意,不僅僅是“在教會裡做萬有之首”,而是“為教會作萬有之首”,就是說為了教會的益處,他的王權是絕對的,是無所不包的。

我知道有人站在教會崇拜的會眾之前,宣誓為教會會員時,說他們願意接受基督做他們的救主。我永不能靠近去看個清楚,當他們說話的時候是否真誠實意,但是不久之後,就很明白他們的意思是只接受基督做他們靈性生活的主,不包括他們事業上的生活,社交生活或是政治生活;只是他們的屬靈生活而已。但是聖經裡說到基督是在所有的事上至高無上,而非僅限於宗教生活。耶穌基督是位絕對的君王,他有權柄。影響教會的生活與幸福的最後決定,不在於世上的統治者、君王、總統、國務卿、世界性教會的會議、聯合國、或其他任何人,而是由耶穌所成就的,因他超越萬有之上,並且管理萬有,所以無論他們做什麼事 ,都能實現他的旨意,而且至終要成就他子民的幸福。

在第八節進一步的說到基督開了門就沒有人能關,關了門就沒有人能開。我們的教會從前在土耳其有一個廣泛的傳道工作,今天卻已全部結束了;最後一批傳教士必須離開時,當中有一個人是幾年以前才去的,他要看一看是否能搶救一些在那裡的不動產,當然這都是由美國的基督徒奉獻所買下的。他發現把賣土地和建築物的錢放在土耳其的銀行是可能做到的,但絕不可能帶著一塊錢離開土耳其。唯一得利的方法就是去住在那裡。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埃及、印度及其它各國。今天,全世界傳道機會的門就要開了,在另一方面,某些地方要開啟新的門。上回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共之後不久,有人想要組織一個千人佈道團,派傳教士立刻去中國傳福音。此事沒有下文,當然,任何一個對中國共產主義略懂一點的人已經能夠預測其結果了。但耶穌基督能夠再次開啟赤色中共的門。不要以為那扇門關了,他就沒有辦法;當然關閉中國大陸傳福音之門是惡人決定的,但耶穌基督纔是能開關那門的;因此,我們企盼他開門做神國度的工作。“投靠耶和華,強似依賴王子。”要依賴神,不要依賴政府,也不要靠聯合國或是普世教會協會。基督有真正的鑰匙,可以開門、關門、他有權柄和能力使之成就;他是王,不是乞丐。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納粹德國,馬丁•尼摩勒牧師(Rev.Martin Niemoeller)在傳福音的工作上,有堅強的信念,他拒絕接受希特勒政權的命令;於是他被囚禁下監,並可能被槍斃,但是因為他在世界各地是相當有名氣的一個人物,所以他們都不敢冒險去槍殺他。當他在獄中的時候,當局曾給他一個獲得自由的機會,那就是假如他願意在一張紙上簽名,允諾以後不再傳道。尼摩勒注視著那張白紙,但拒絕簽名,他們也無法使他簽。後來就派了一位墮落腐敗的牧師到獄中去說服他。這個人踏進尼摩勒被關的小囚室中,說︰“馬丁弟兄啊,為什麼你會在監牢裡?”尼摩勒久久的注視著他,才說︰“某某弟兄,告訴我吧,為什麼你不在獄裡呢?”這便結束了這次的晤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我們在中國的東北有傳道的工作。日本占領後,當局命令每一個教會立案,得到許可証方可存在。我們拒絕申請立案,如果立了案,這就意味著承認日本天皇是教會的元首。後來偽政府又命令每一個教會在牆壁上掛一幅小型日本神道教的神龕,尺寸可能象一個布穀鳥的自鳴鐘那麼大,在每一次基督徒崇拜的開始,要向太陽女神鞠躬。我們這些教會沒有接到任何的命令,因為我們的教會根本沒有立案,所以被視為不存在的教會。我記得有個日本軍官當面對我說︰“我們把你當作美國傳教士設立的不存在教會的牧師。”請想想這句話是何等厲害!最後,所有的教會都被整肅了,但我們的教會比那些掛神龕的教會拖得更長一些時日。

在這裡所特別強調的就是忠心。宣道機會與敞開的門戶並不是為一個富有人數眾多的教會所獨占的,乃是屬于一個忠心的教會。主對非拉鐵非教會說︰“你的力量實在微小。”中文聖經翻的是你略有一點力量,但是在希臘原文所特別強調的是“小”字。“你的力量實在微小。”他們沒有多大的力量,他們在物質方面或是在人數的統計上沒有那麼龐大,但是他們對主卻是非常的忠心。“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

或許有人在這裡會問︰教會的實力如何?根據我們所知道的非拉鐵非教會,並沒有任何統計上的數字。主說他們的力量很小,但是主卻給他們一個敞開的門是沒有人能關的。一個教會的實力乃是她忠實的為神的道做見証,並不依仗外部的裝備。有的教會凡是用金錢能買到的一切現代化的設備,無一不全,但是他們中間沒有神的能力在活動。按照世人的眼光來看,有些教會是軟弱的,但是他們卻有一個生動活潑的信心,有人悔改歸向主,藉著他們的信心而得到救恩。

這並不是說我們的教會不需要任何現代化的設備,這是不對的;若是主給我們經濟上的能力,叫神的僕人在現代化的設備上有所應用,這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要信靠神,並藉著他的話所工作的能力,我們所依靠的並不是機械方面的助力。撒迦利亞書四6說︰“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纔能,乃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耶穌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並沒有說︰“你這又良善又成功的僕人。”在主的工作上,盡忠的本身就是成功,不管外部的統計結果,以及數目上的表現如何。忠心就是成功,正如主對事情的判斷一樣,可是我們今天所處的世代與此正相反,人們所注意的就是外表上的事,把忠心不忠心都丟在腦後。我們相信教會裡真正的實力就是聖靈的能力,可是今天的教會若不受時代精神的影響,恐怕是不可能的。今天的教會要不把握住傳福音的任何傾向,以為教會的能力是憑政治壓力的團體遊說,抗議的遊行以及教會聯會,而忽略了教義上的同意或反對,這是極大的錯誤。現代有教會聯合運動,有人以為超級教會組織纔是成功的秘訣;教會裡的能力是人的能力,人的能力集中同一方向發動起來,就可以完成神國的大業。老底嘉的教會正象這樣,以後我們將要看到。他們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但是主說︰“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

非拉鐵非的教會並沒有美好的設備與豐富的資金,更談不上屬世的能力與人事上的關系,但是主說他要賜給他們一個敞開的門戶,是世界上任何的勢力不能關閉的。所以你看見了沒有,教會真正的實力就是神的能力,並不是人的能力。主也將一個敞開的門戶應許給今天的教會。可是我們也看見了這個潮流,就是一個忠心而默默無聞的教會漸漸轉向,失去了忠心,成為人人歡迎的教會。在各處你都能夠看見這一個潮流。人們不願意背起十字架甘心屬於一個信仰堅實而不時髦的教會,所以他們離開了這個小教會而加入一間大而信仰鬆弛,但為人所歡迎的教會。他們要離開非拉鐵非教會而加入老底嘉教會,但這並不是主所吩咐所推薦的。他吩咐我們要忠實,這裡面包含著受苦與受到人的藐視;這也包括了為神的真理站立起來做見証,這個不通俗的真理是人們所忽略所棄絕的;這裡包括我們為神的真理做見証的時候有所犧牲,前途多難。看我們是否得到主的祝福,這裡纔是標準。

你的力量實在微小;但是你看他們的信心不是在人身上,而是在全能的救主身上──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他了。如果我們在生命上與他聯合,那麼我們就一定與上帝全能的根源相連接。在這一點上我們當然是同意的,今天教會的實際需要,並不是供應現代化的工作綱領,並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組織,不是更多的設備,不是更多的什麼方法(雖然這一些都有它們的地位功能),但是教會實際需要的是基督更生動的聯合,有聖靈所賜更多的出去為主工作的能力,為了反應這個號召,我們要更忠心的信靠神的話。

多年前筆者在紐約市聽到了一位很屬靈的牧師講道,他說每一個人都談到需要更多的禱告。他並不是否認我們需要更多的禱告,但是他說我們今天教會真正的需要,即最大的需要,就是要更多的順服神的話,聽聖經的吩咐。主所應許給忠心的教會的不僅僅是安全,也是勝利。在第九節就說到勝利,“那撒但一會的,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說謊話的,我要使他們來在你腳前下拜,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 ”我認為這裡所說到的撒但一會的,就是非拉鐵非基督徒猶太人團體,這一個團體就是反對,也可說是逼迫在那裡的基督徒的。他們稱自己為“猶太人”,上帝的選民,但是主說他們是撒但一會的人;他們稱自己為“猶太人”,是偽稱,因為凡“猶太人”或“以色列”所代表的每一件事情,他們都拒絕。明顯可見這些人不僅是非基督徒猶太人一會的,實際上他們是非常活躍而苦毒地逼迫基督教,處處攻擊基督教,並勸人不要信耶穌、成為基督徒。主說就是這一群人要悔改,到非拉鐵非基督教會中敬拜上帝,使每個人都看到神愛基督徒及非拉鐵非教會。從屬世的眼光來看他們是軟弱的,是默默無聞的。這並不是說他們要崇拜非拉鐵非的基督徒,但是他們要在非拉鐵非基督徒的面前來敬拜神。一個人能悔改信基督,的確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但是當一個聲名顯赫的抵擋福音的人悔改了──在大馬色路上的掃羅──這就更特別的顯示出神的能力在傳福音的事上工作。逼迫基督教的掃羅一變為基督徒的保羅,這是人的力量所能辦到的嗎?絕對不是,這是神所做的。在當日基督徒的勁敵一旦悔改歸向耶穌基督,而且在基督教整個的歷史當中,成為最偉大的宣教士,並成為新約大部分書信的作者。不要以為主今天不能夠改變一個罪大惡極的人歸向他。如果主願意,他就能夠改變任何人。

要記住,敞開的門戶是應許給那信實又忠心的教會。你對我們目前所有的敞開的門戶盡忠嗎?有些傳福音的門已經關閉了,象敘利亞、中國大陸、北韓等等。塞普路斯島就是下一個要關閉的門戶嗎?假如我們更關心主的事工,主要保守現在仍然敞開的門戶不致關閉,或許把一些已經關閉的門戶再給我們敞開。

說到安全,這就是指著非拉鐵非教會要在受試探的時候得蒙保守。這或許是指羅馬的迫害,乃是指面臨拜偶像的試探,主要賜給他們力量,在崇拜羅馬皇帝該撒為主的試探面前,保持對基督的忠心,而不向該撒的祭壇燒香。在這種恐懼下生活是不是會使你的神經緊張呢?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試探。主免去非拉鐵非教會在這一件事上受試探;他們被保守免去了這一場的試煉,叫他在神的殿中作柱子,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

當非拉鐵非城被地震夷為平地的時候,有一件很令人值得注意的事實,那就是希臘式建築的大圓柱仍然存在,雖然其他一般的建築物都被破壞了。我想在非拉鐵非城地震時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坐在圓柱的頂上!希臘的建築師設計的這些大圓柱是非常周密、平衡的,雖然經過了大地震,他們還是屹立無恙。在近東一帶,你能夠在許多地方看到古代的許多城市淪為廢墟,可是那些希臘式建築物的大圓柱,到處都可以看見,在那裡聳立雲霄,不受當時震撼的影響。

主說非拉鐵非的基督徒必不再從那裡出去。這些人總是處在一種掛慮的狀態中,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地震忽然間來到,他們就要逃離他們的城市到鄉間空曠的地方去;他們的生活是不安全的,是掛慮的,因為有不可預期的地震隨時會來到。主並沒有應許基督徒免受地震的災害,但可免於其他更狡猾、更具毀滅性的事情,而有真正的安全,那些才會引起經常不斷的緊張和掛慮。他不再從那裡出去,基督徒有了保障,那是世界無法給的,也不能奪去的。他應許了他將免除掛慮以及害怕突發的災難。那末,他們如何能得到這項利益呢?不是靠把他們放置在不知道誘惑是什麼的地方,而是讓他們定睛注視耶穌基督──在基督裡有堅強的信心,和他有更深生命的聯合,以致他們在基督裡將是安全可靠的。基督徒的保障不是來自自我欺騙,不是來自自我催眠,更不是來自社會意識的樂觀主義,乃是把眼目提得更高,一直到耶穌基督那裡,因為他在天堂。這種安全的保障,是世界永遠都不能供給或保証的。

幾年前一位牧師問我,我們做基督徒的是否贊成革除美國政府,而建立一個世界性的政府來預防原子彈毀滅可能造成的普遍死亡。我想他向許多朋友都發出這一類意見征詢書。我決定給他一點震驚,所以我回答說,我比其他任何人更不希望被子彈殺死;但我仍然不考慮原子彈的毀滅是所有可能發生的災禍中最壞的。至於我,寧願被一顆原子彈炸死,而不願在失去所有的自由,以及失去人性和洗腦後的情況下生活著。你瞭解嗎?如果一顆氫彈被丟到匹茲堡上空,這個三角州的地區幾秒鐘內便會燒成碎片,我們都要象世人所謂的“一命嗚乎”。但如果你是基督徒,那就不能真正的傷害你;即使你整個身體都被核子爆炸所蒸發了,但你頭上的一根頭發都不會損壞。世界最可怕的東西卻無法真正傷害一個基督徒。當主說非拉鐵非的基督徒必不再從那裡出去,必然就是這個意思。他們不必活在經常恐慌和掛慮,或是總在逃離危險的威脅的狀況中。教會中有一位老教友對我說︰“我不希望活得太久。”我回答說︰“某某先生,你是基督徒,你將永遠活著。”而他回答說︰“哦,我想大概是吧!

 

第九章 給老底嘉教會的書信

1425

 

這是給七個教會使者的第七封信,是寫給老底嘉教會的。這封信除了斥責以外並沒有任何的稱贊,我們可以說這封信是寫給富足而其實是貧窮的教會,正如士每拿是貧窮的教會,其實是富足的一樣。當我們開始研究這一課的時候,我就希奇或許我們以為這一課與我們絲毫沒有關系,或許我們要採取法利賽人與稅吏比喻中的法利賽人的話說︰“上帝啊,我不象他。”最低限度在許多方面我們不象法利賽人,但是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凡有耳的就應當聽,當然也包括我們在內。據說從前美國最有名的佈道家慕迪先生,有一次去訪問一間監獄,當他經過一間囚室的時候,他看見一個面目凶惡的人。慕迪注視那人並且說︰“若不是神的恩典,我慕迪也會坐在這裡。”所以,假如我們在屬靈的光景上不象老底嘉的教會那樣,這應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長處,而是由於上帝恩典的堅固,我們應當本著感恩的態度來承認這件事。從前有一位剛從神學院畢業的青年牧師,來到他第一個教會任職,滿懷著熱心與理想,可是他不久發現會眾並不接受他的熱心與理想。可以說他是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無法施展胸中的抱負。會眾只是希望他們的小孩子受洗,死者得到適當的喪禮,青年人在教堂舉行適當的婚禮,主日崇拜繼續規規矩矩地有人主持,他們根本不希望有人來打擾他們的安寧,也就是說不願有任何人來做什麼事使他們感到不舒服。最後有一個主日,牧師走上講台宣佈唱詩,然後說請會眾起立唱詩,唱詩後請仍然站立等候祝福!散會之後執事部派出一位代表去見牧師的太太,說,恐怕牧師的神經有點錯亂吧!我們的教會願意出一點錢幫助他去看一看精神病專家!後來牧師的太太就對她丈夫說︰“喬治,你這個天大的玩笑已經開完了,現在我看你還是收收心重整旗鼓,恢複舊業,他們要你怎樣做你就怎樣做吧!”結果這個牧師就聽了太太的話。這位牧師所做的工是死的,是形式的,是沒有真正果效的,根本在教會中也沒有人希望能結出什麼果子來。這就是道道地地的老底嘉教會!

主向老底嘉教會介紹他自己說,他就是阿門,那誠信真實的見証。“阿們”這兩個字意思是“真的”。耶穌屢次說到︰“我實實在在的對你說,”在新約聖經的原文是︰“阿們,阿們,我對你說……”基督就是那阿們,誠信真實的見証,這與世界上的人完全相反,因為世界上的人可能不肯說實話。所以在這裡我們看見老底嘉教會以及老底嘉信徒的廬山真面目,這也不僅限於老底嘉的教會,其中的警語也是給歷代以來所有的教會,那些自以為富足其實是貧窮的教會。

至於在老底嘉古城發現的一件事就是他們有一個溫水源。因為在老底嘉附近根本沒有水源,所以他們必須修築導水管,把遠處的水引到老底嘉城。這些導水管的殘餘已被發現──從石塊中間鑿出圓孔,然後再一塊塊的粘接起來築成導水管。在那個地區有三間教會,其間相隔有數裡之遙,一間是希拉波利教會,座落在溫泉旁邊,因而有熱水供應,另外一間是歌羅西教會,在那裡有很好的冷水源。可是老底嘉教會兩樣都沒有,沒有熱水也沒有冷水,所以他們必須從熱水泉源取水,等到熱水流到老底嘉,熱水已成為溫水。

老底嘉的人因富足與繁榮而自豪。老底嘉城於主後六十年因地震而部分被毀,那是大約在使徒約翰寫啟示錄前四十年。羅馬帝國政府撥出钜款急於幫助老底嘉城的重建,但是市民傲慢地拒絕接受這一筆助款,他們說︰“我們不須要任何政府的幫助,由我們豐富的儲備金,我們自己可以維持,我們是富有的。”於是他們把被毀的城市再建起來,甚至以沒有從羅馬帝國政府領受分文而自豪。我認為他們在重建城市上這麼做是正確的,但是老底嘉教會信徒的問題,就是在屬靈的事上也採取同樣的態度,他們覺得不需要從主來的任何幫助──無論什麼事他們自己都能做。從前有一位女士說︰“當主救我的時候,其實他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明顯的看出她把自己看得太高,我認識許多人就象這位女士一樣。保羅在他沒有悔改以前,當然也是抱著這種態度。保羅從前曾經訪問過老底嘉的教會,大概老底嘉人是從以弗所接受福音的。據說亞細亞全省都是從以弗所得聽真道。這並不是說保羅親身到過全亞細亞各處,乃是基督徒們往來,把福音信息帶到羅馬的亞細亞全省,而以弗所為中心。在歌羅西書二1,保羅提到他對老底嘉的基督徒特別關心。“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保羅在歌羅西書四1216也提到一個名叫以巴弗的人,是保羅的一位同工,他也深深地掛念老底嘉的教會並且時常為他們禱告。

在老底嘉的醫學院裡,有一立案特許的眼藥膏的處方,被認為是當時世界最好的眼藥。我不知道那藥是否真正有效,但希臘人確是科學醫術的先鋒。我記得中國的漢醫開的這些藥方,好象用磨成粉的鹿角或老虎的骨頭來治風濕症,還有一些他們偶然發現的藥方子。雖然他們有些東西真是有果效的,但這些都是在科學發明以前的事。而希臘人是首創以科學的方法製藥,在老底嘉的這所醫學院特別以他們的眼藥膏著名。

韓瑞森博士(Dr.Hendriksen)稱老底嘉這個城是百萬富翁、股票經紀商、金融專家、有錢而且以財富自傲的人。很明顯的,那裡的教會在屬靈的情況上也抱著這種心情。因老底嘉城依賴金錢,老底嘉教會的會友們便靠他們的“好行為”,或自己動手的成就,來請上帝接納。這一點非常象耶穌那時候的法利賽人。

主評論老底嘉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韓瑞森說,這是在聖經中唯一的地方記載著耶穌憎惡的情緒。主沒有稱贊他們,主也沒有定他們的罪,主只是憎惡他們。韓瑞森接著又說對那些冷若冰霜的人,也能有所作為;你可能到異邦之地傳福音,他們從來沒有聽過耶穌基督的名字,可是在他們中間總有些人對耶穌基督的福音熱烈地接受,我們都多次地經歷到這件事。有些人總是對福音有熱烈的反應。保羅在腓立比的河邊傳道,並不是聽見他講道的人都悔改了,但是論到呂底亞來說,主開導了她的心,她就成為一個基督徒。

對那些冷淡的人你能夠做一些事情。宣教士在非洲對那些拜偶像的異邦民族傳福音,比在敬拜一神的回教徒中有更廣泛的成功。拜偶像的異邦人容易看見他們需要救主,但是回教徒極其驕傲──他們認為他們自己是宗教界的精華。我知道聖靈能在回教徒中間作工,但是要叫一個回教徒悔改信基督的確是一件難事。我認識一位到埃及工作的宣教士,他辛辛苦苦工作了十五年才帶領第一個人信主(埃及是回教國家)。雖然說一個靈魂得救勝過一切的努力和時間的犧牲,但這也的確是一件令人氣餒的事。非洲拜偶像的外邦人能做一個很好的基督徒,但是如果他們接受了回教成了回教徒,他們的心腸就變的好象鐵石一樣,將永遠抵擋福音。這確是一件很奇特的事實,即對冷淡的人傳福音反而比對不冷不熱的人容易。韓瑞森又說,你對那些火熱的人也能做一些事,就是那些被聖靈重生,而且認識基督又有活潑基督徒經驗的人。忠心的牧者們能給予這些人屬靈的領導,與這些人同工可以成就美好的工作。

你對那些火熱的人工作,對那些冷淡的人工作,但是對那些不冷不熱的人怎麼辦呢?假如你要喝水,可以把水龍頭打開水就流出來,但有時我們到公園去野餐很難找到水喝,你多次壓杠杆才有一點水從井口上來。如果你離開一會兒回來水就沒有了,要重新壓上幾次水才又上來。有許多基督徒缺乏一種屬靈的自發力。若是牧師不去拜訪他,他就不會到教堂敬拜神;牧師拜訪了一次,他就到教堂參加禮拜一次,牧師要是不來拜訪,教會裡就沒有他的影子。我認識一個人,除了聖餐禮拜到教堂以外從不來教會;他是一個會友,可是除了聖餐禮拜以外從來不到教會;假如牧師不事先通知他,連聖餐禮拜他也不參加。早禮拜之後,他回到家裡等下一次有聖餐禮拜的時候再到教會去。我想他把聖餐禮拜當作宗教的保險單,這個人就是不冷不熱的,他只對某些特殊的刺激有所反應。一個福音使者要想激發一個沒有悔改的人過一個基督徒的生活,是最令人頭痛的事了。假如這個牧師要是成功的把這一類的人拉進教會來,他只是助紂為虐,使法利賽黨的人數更加多了。這些人所需要的正象尼哥底母所需要的──需要聖靈的重生。要打算讓那些在靈性上無生氣的,不冷不熱的人,也來過基督徒的生活,那實是一件令人挫折毫無指望的事。我想這就描寫了老底嘉教會大部分的情形。論到那些不冷不熱,自滿自足,自以為義的人,你可怎麼辦呢?耶穌說他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當然這意思是說到那些自以為義,自欺,以為他們是義的人。基督來是要召罪人,那些知道又承認他們是罪人的人才需要一位元元救主。

那做真實見証的基督把老底嘉教會,及其會友一切真實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基督對這個教會的反應就是憎惡。有一位作者說溫水唯一用途好象就是引起嘔吐的藥物。基督教是以需要的感覺開始的,這是一種特殊需要的感覺︰感到有罪需要一位元元救主,知道無法自救。

明顯可見這是老底嘉教會的信徒所缺少的,十七節說︰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這就是老底嘉教會教友的自我形像,我們是富足的,我們的財富增加,我們是一無所缺的。這種傲慢的態度與古代歷史中老底嘉城及其人民的態度相似,以他們自己的成就和財富自豪。在十七節下半主看他們是︰“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在各方面看來主對老底嘉的教會及其會友,與他們所說的完全相反。當他們看自己的時候,他們把自己評價的過高。所以我們可以總結說,這些人如果不是假冒為善者,就是自欺欺人的。只要他們是瞎眼,他們就不能正確的明瞭基督教的真理,也不能看見他們自己本來的面目。你帶著一個雙目失明的朋友到故宮博物院去,把最美麗的古畫,以及其他藝術品指給他看;關於你所看到的這一切,可以解釋給你的朋友聽,但實際上他不能欣賞,因為他受到盲目的阻礙。在靈性上瞎眼的人可能談到接受基督,過基督徒的生活,終身得救等,實際上只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在實際上對那些事他只不過是一個門外漢,不知所談的為何。

假如這種人經歷到在腓立比呂底亞所經歷的,那麼基督教就不再是紙上談兵了,因為在那裡顯出一個人真正得救的憑據。主看出老底嘉教會那種可悲的情形,假如你我還沒有真正得救,主也照樣看我們象十七節下半所說的情形。但主並沒有因為這些人是毫無盼望的,就把他們一筆勾消,畢竟這也是基督的教會。雖然目前的情況是無望的,但總還有一線希望。主說︰“我勸你向我買……”假如你已破產,拿什麼來買呢?你知道,老底嘉教會的人用盡所有的錢,都不能夠買那個東西,那不是這種錢所能買的。既然屬世界的金錢是買不到屬靈的東西,你怎麼又能買公義和救恩呢?或買一顆新心與聖靈呢?

在使徒行傳中有一個人名叫西門,是行邪術的西門。你可記得他想用錢買一種可以控製聖靈的能力,使徒彼得對他說︰“你和你的錢一同滅亡吧!”老底嘉教會需要神的恩典,而這恩典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但是主還勸他們買,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買東西而不需要付錢,你瞭解到這個意思了嗎?我知道了,這就是現今人們用的信用卡。在聖經的用語上這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去買的意思就是佔有,這個東西就是你的了。假如你沒有錢呢?讓我們看一節舊約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五1︰“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你們都來買了吃,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 ”你看見了沒有?你買是買了,但是白得的。我們的得救是白白的,但這救恩是由基督的寶血所換來的,使之成為白白的救恩。正如有的人說,這救恩是基督寶血最後一滴,我們雖然白白得到,但卻不是廉價救恩。老底嘉的信徒是不能為救恩付上代價的,可是卻白白的得到,所以我們也能得到;但是你必須將你自己完全交托給主,成為屬他的人。

耶穌在娶親筵席的比喻中,說那個沒有穿禮服的人可以白白得到一件禮服,因為這個禮服是娶親筵席的主人白白送的。但是因為他藐視這件禮品而拒絕,所以他從筵席中被趕逐出去。主也對老底嘉教會說︰“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這是說到靠主的恩典,我們纔能看見自己的實況,感覺到我們的實際需要,並要悔改。悔改是一個人在根本想法上向後轉 ,再去想到神以及他與神之間的關系。

基督站在老底嘉教會的門外,說︰“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假如老底嘉教會情形正常的話,主早就站在門內了。當然這是一種隱喻的說法︰“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我認為這裡所說聽基督的聲音,不只是用我們的耳朵來聽。約翰在他的福音書五25中透露出這個意思︰“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這不是指著基督再來時的肉身複活說的,因為那件事在別處經文中另外提到,那就是2829節;在那裡並沒有提到“如今就是了”這個短句。主並不是僅僅說到“死人”,而是說到“一切在墳墓裡的”,那就是死了被埋葬的人。但是在25節,正如在啟示錄三章中所說的,我認為是聽見神子的聲音就活了,意思就是指一般我們所謂的重生。重生也可以說是“有效的恩召”。如果“聽”見神兒子的聲音,意思是重生,那麼開門,就是那個人對基督聲音的反應,那就是改宗(Conversion)

所以你看,做基督徒的第一階段就是承認你是一個貧窮、無助、瞎眼、可憐、赤身露體、滿有罪孽的罪人,要取得屬靈的黃金和眼藥來醫治你,此後你的一切就都要改觀了。── 魏司道《啟示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