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撒母耳記下第十九章

 

撒母耳記下 第十九章 注釋

  

19:1-20:26  大衛返京與示巴背叛

 

押沙龍之亂平定後,大衛被迎接回耶京。以色列眾支派與猶大支派在請大衛回宮的事上起了衝突,便雅憫人示巴乘機引導以色列支派造反,結果示巴被殺,叛亂事件得以平息。

  

1-8  約押諫王

 

大衛為逆子押沙龍的死大大悲慟,使部下的士氣大挫。經約押進諫後,大衛停止為押沙龍哀哭,轉去慰勞為他爭戰的軍兵。

  

3          這與平常凱旋而歸的軍隊成強烈的對比。

 

6          約押指出大衛不分皂白,押沙龍作反死不足惜,但大衛卻為他難過萬分,令曾為他出生入死的部下誤會,以為他不承認他們所立下的功勞。

 

7        大衛不重視愛戴他的百姓,這百姓的心若遠離他,王位便難保了。

  

8-39  眾民迎大衛回京

 

以色列支派建議迎請大衛回京,以彌補參與押沙龍叛變所造成的嫌隙(8-10)。大衛卻提示他的親族猶大支派勿落後於人,結果猶大人搶先迎王回京(11-15)。在約但河畔,迎接大衛的包括曾辱駡他的示每、欺哄主人米非波設的洗巴及年邁忠誠的鄉紳巴西萊(16-39)。

  

11        猶大支派遲遲未有行動請大衛回京,是因在押沙龍叛變事件中曾參與領導而自覺有愧。

 

12        大衛不究既往,強調血緣親情。

 

13        叛變領袖之一的亞瑪撒亦被大衛接納赦宥,並允封以元帥職銜,以挽民心。

 

            「我的骨肉」:亞瑪撒為大衛的外甥。

 

            「立你替約押常作元帥」:大衛早有意去掉約押元帥一職,大概是與他跋扈、越權、違命將押沙龍殺死有關。

 

20        「約瑟全家」:泛指整個以色列(參王上11:28)。

 

21        「咒駡耶和華的受膏者」:示每不獨冒犯國君,而且褻瀆神,因國君乃神所膏立的。

 

22        「與我反對」:即越權擅作主張(參可8:33)。

 

24        米非波設「沒有修腳 ...... 洗衣服」:是為了大衛逃難而深感悲哀的表現。

 

25        「來到耶路撒冷」:按上下文,米非波設遇大衛的地點應在約但河畔,他原住於耶京,毋須從別處來。七十士譯本作:從耶路撒冷來。

 

29        「你何必再提你的事呢」:大衛不想了事情的底蘊,究竟誰是誰非。

 

37        「王的僕人金罕」:巴西萊的兒子。

  

40-43  以色列與猶大人為迎王而起爭執

 

猶大支派比以色列眾支派搶先一步迎接大衛王回京,以色列眾支派頗有微言,誤會大衛偏袒猶大支派,與猶大支派產生衝突,導致叛變再起(見下文),亦種下日後家分裂的種子。

  

40        「吉甲」:位於約但平原,確實地點不詳。

 

41        「以色列眾人」:指猶大以外其餘支派。他們對王的質詢暗示大衛對猶大支派有偏私之嫌。

 

42        「我們吃了 ...... 甚麽呢」:暗諷以色列眾支派迎王另有目的,以致懷疑猶大人為利而搶先迎王。

 

43        「按支派 ...... 有十分的情分」:在王的統治下。以色列眾支派占十分(利未不在計算之內),人數比例上占大多數。

 

            「在大衛身上 ...... 更有情分」:意思是以色列眾支派比猶大人可以對大衛有更優先的要求。

 

            「不先與我們商量呢」:或譯作「豈不是我們先說的麽」,參11節。

 

思想問題(第19章)

 

1 大衛素來英明,為何會因兒子的死而使部下士氣大挫?

  約押對他的勸諫是否合宜?

  你能否由此更多體會到屬靈領袖應具備的條件?

 

2 從以色列與猶大眾人對大衛的叛離以至歸順,你能否體會到人的善變和神的大量?

 

3 示每曾侮辱大衛,為什麽大衛這時還要原諒他呢?

  大衛對他的侮辱是否真的忘懷呢?參王上2:8-9

 

4 米非波設雖然被大衛誤解,然而他對大衛仍忠心一片。這對你的事奉及工作有什麽提醒?

 

5 巴西萊曾有恩於大衛,卻不要求大衛報答他。他的表現給我們什麽榜樣?

 

6 以色列人和猶大人是為什麽事情起了紛爭?

  他們基本上是否都希望為自己爭取利益呢?

  社會上和教會內的紛爭是否也有類似的原因?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