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約伯記第三章

 

第三章

約伯的哀歌

3126

 

一、序言

 

1、由三章一節起,作者記載約伯的哀歌及他與三友及與以利戶的對話,並神與他的對話,直至四十二章六節。這數段對話是全書資訊的核心,且用極優美感人的句子寫成,其文學風格是以希伯來語文的詩詞表達。作者在書寫這數次對話的氣氛時,他的遣詞用字堂皇壯麗,詞彙豐富把各人的感情洋溢言表,又鮮明誠摯,文字栩栩如生,使約伯記在世界文學巨著中占數一數二的地位。

2、三章是一個「流淚僕人」的哀歌,正如多年後,耶利米先知因國家的苦難哭至近失明(參哀211),故被稱為「流淚的先知」;如今約伯的哀語反映他是個至情至性、感情極豐富的人,在他的嘀咕、埋怨、哀悼中充分表現,作者描述得極其絕妙傳神,如「黑夜象泥土裡的硬石」(意「不能生苗」),中譯「夜不能生育」(37);「清晨的眼睫」,中譯「早晨的光線」(39);「懷胎的門」(即產門)(310)。

3、約伯看見三位摯友前來慰問,故友重逢,就在他們面前大吐苦水,希望從知心好友中得安慰,怎知三友誤會他,更重責約伯,結果不歡而散。

 

二、自咒生辰

   3110

 

A、約伯透過「十六願」表示他真不欲生在世上(原文有十六個願字,和合本未全部譯出,只有十個,其中三章九節的一個譯作「盼」字),他悲觀厭世的心情已達頂點。這「十六願」也是「十六個咒詛」,但這些「願」是何等荒唐及可笑(如耶利米也同樣自咒生辰,且連收生婆及報喜訊的都一併被咒,參耶201418),可見偉大聖人在苦境中也說荒唐可笑的話。

B、在這十六個願望中,約伯沒有咒詛神(如撒但所盼望),他只哀歎自己生不如死,他認為死去比被神棄絕倒好。

 

補注

1      三章八節的「鱷魚」原文Leviathan是近東諸國神話中的七頭怪海獸,有吞吃日月天體之能。傳說當巫師作法時,這怪獸便被吵醒(即本節的「惹動」字),約伯如今甚至願這些法師前來咒詛其生日。

2      三章十節的「懷胎的門」指母親的產門。

 

三、恨惡誕生

   31119

 

A、在自咒誕生於世後,約伯用三個「為何」(本段原文三個,和合本有四個,連下段2026節和合本共有七個)指出他後悔生入世界裡,他恨不得沒有誕生,他寧願死去,因死亡沒有階級之分,也沒有利害衝突,如「君王、謀士、王子、流產之胎、夭折之嬰、惡人、囚犯、督工、大人、小孩、奴僕」等皆要面前死亡。

B、視死亡為大解脫,得享安息、安逸、脫離轄制。

 

補注

1      三章十二節的「有膝接收我」指誕生後放在母親懷中(參賽6612),或指如先祖時代的禮俗,將誕生嬰孩置在族長之膝裡,象徵這是個傳宗接代的後裔(參創5023)。

2      三章十四節的「荒邱」字,原文horaboth,意「荒蕪之處」(參賽5812614)。不少解經家(如ICC)將之解作金字塔,並謂在埃及地的猶太人稱金字塔為「荒邱」。注1

3      三章十九節的「大小」可能指上文的人物,「大」(gadol)指君王、謀士、王子(31415),「小」(faton)指各類虐待他人的惡人(31718)。注2

 

四、渴望死亡

   32026

 

A、約伯從咒詛生辰至恨惡誕生,現今他轉而渴望死,他以一個「為何」(原文只有一個,中譯有兩個,320)表示,認為生命不值得留戀,因他實在太痛苦了(32022)。

B、約伯開始對神流露不滿的情緒,他認為神不應將生命賜給受苦的人,神似乎太作弄他了(323)。

C、約伯的恐懼終於追到他身上來,以前只是物質,甚至骨肉之親遇難,如今自己身受其害,使他失卻安逸、平靜、安息(32526)。

 

補注

1      三章二十三節是約伯指自己的話,是他在書中首次向神提出質疑,人既不知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神亦未向他說明原委,他覺得痛苦的生命絕無意義,難怪他欲死去(此節「為何」這補字是正確的)。

2      三章二十五節的恐懼是真實的,因連兒女都死光,家族之名後繼無人,約伯的絕望是可想像到的。

 

本段教訓(3126

 

1、人在苦難中看不見意義或出路時,他的理解力頓時大降,在無法投訴之時,便轉向神發洩。

2、人在苦難時覺得生命不值得留戀,這等心情是極令人同情的,很多人自殺也基於此故,但人在苦難中能象約伯般不放棄神,這信念更難能可貴。

3、約伯對神的質詢是窮途末路的心情,是對生命意義的絕望(despair),非對神的不信或悖逆(defiance)。

4、不久前,約伯曾勇敢地宣告:「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210),如今卻反自咒詛生辰,因為他用光了他的屬靈裝備來應付試煉。之前,他勝利在握,現在卻大大受挫。故此,我們要對自己的屬靈裝備及儲備要重新評估一番。

────────

注:

1 Robert Gordis, The Book of Job,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1978, p.37.

2 J.E.Hartley, ‘Job’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Eerdmans, 1989, p.99.

── 馬有藻《揭開痛苦的面紗──約伯記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