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箴言第廿五章

 

誰主浮沈?()

【經文 251-7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梁莊儀姊妹

251-7論及政治的原則,叫我們曉得是誰擁有國家的政權,誰主浮沈?第一至第三節教導我們神在國家中掌權,「神」主浮沈。第四至第五節論神治的社會,正是「真理」主浮沈。而第六至第七節則論及「民望」主浮沈,受人愛戴的君王蒙神使用,掌有行使權柄的尊嚴。今天就讓我們先來領受箴251-3

251說明這是新段落,羅列了所羅門對政治的見解。查實所羅門最有資格跟我們論政治,他不獨擁有神所賜的超人智慧,還將神的真理實踐在他的國度裡;他作為政治領袖,具有輝煌的成就,所以他最適合跟我們談論政治的原則。猶大王希西家在位期間,正值太平盛世,他吩咐下屬輯錄所羅門的箴言,以之教導王室人員、群臣及其子弟。

252-3指示我們在國家中誰主浮沈。在第二節裡,《箴言》作者將神的智慧跟王的智慧作出比較,以示兩者不可同日而語。而在第三節,作者將神及王的莫測作一對比,以示君王有所缺欠。這兩節經文顯明神才是真正的國家掌權者。

() 神的智慧與君王的智慧(1-2節)

世上所有權柄都屬乎神,可是,在外邦中,人將君王捧成天子,也有君王為求攫取更多尊榮,就將自己說成從天而來的神靈。箴252清楚指出神、王有天壤之別。神的榮耀見諸其本性,其榮美彰顯於神權所施所掌的範疇。而君王的榮耀則指其品格、權能所駕御的治國方略。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看來神似是擁有什麼秘方、秘密武器,不欲人知曉。其實不,神智慧無限,而人卻有限,不能將所知、所創造的都解釋清楚,叫人全然明白。就如家裡發生了大事,六、七歲小孩不明就裡,不斷向父母追問,然而孩子實在太小,終究不能明白所發生的事情。又如大學原子能教授在家中作書,小兒子前來探問,教授心知孩子太小,總不能明白箇中道理。父親智慧遠較兒子高明。神就是那位偉大、無限的神,即使萬乘之尊的君王,智慧也是有限的。若他們肯查察、研究神在大自然、人類社會、人類生命中的啟示,這就顯出神的榮耀來。研究愈深入,愈發現人的渺小,所知實在有限;任何君王都不過是帶領來查察神無限的智慧而已。神何等偉大,祂的創造何其莫測高深!

我們不論如何努力查察,也不能全然識透關乎神的事情。有人對信仰提出不少的問題,諸如神是否存在?聖經是否符合科學?企圖貶低神的地位,並假設自己全然明白神的事情,又能破解聖經的難題。然而,神何等偉大,人何等渺小;即使我們花上多少工夫,對於神的創造和祂作事的方法都只能略知一二。正如舊約聖經所言:「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2929)人類智慧實在有限,神創造天地,我們能了解多少?據今天天文學家的研究指出我們所屬的銀河系,一個星系平均有一千萬個星球。太陽比地球大一百萬倍,而比太陽大一億倍的星球多的是。銀河系由這邊到那邊的距離達十萬光年。這些發現教我們曉得人類何其渺小。而大爆炸理論更叫人嘆為觀止,那些誠實的科學家按大爆炸的理論推斷世界宇宙不會從進化而來,而是從創造而來。可惜,人類愈來愈驕傲,自許可再寫《創世記》,企圖進行複製人,凡此種種終必招致嚴重的問題。有博士研究生專研人類腳骹的靈活度,尤其是安上義肢的糖尿病患者,如何能令他行走自如?雖經多番鑽研,始終不能達致神創造的水平;就算偶有一得,卻又衍生出百多道問題。神智慧無限,人卻何等渺小,我們終久不能明白箇中的奧妙。

舊約的時代,神把彌賽亞、教會的預示都隱藏起來,直至新約才揭露這些奧秘。耶穌道成肉身,叫人難以理解,祂是完全人,又是完全神,神人二性又如何結合起來?神學家研究經年,但卻找不到真正的答案。就如保羅所言:「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提前316)然而,有些事情到了時候,終會教人明白,「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

此間,我們未必全然明白神對人的行為,例如祂為何容許海嘯吞沒世人?祂為何遣愛子釘身十架拯救世人?因著人罪性的緣故,我們把神的智慧看成為愚拙,又把自己的愚拙當作聰明。無怪乎羅所門提醒我們將事察明,乃是君王的榮耀,他有責任帶領國家進行科學的研究,察明神在大自然界的啟示;又察明神放在人心裡的道德原則。他又提醒我們君王不能自尊自大,真正在人國中掌權的乃是神,人不能說人定勝天,也不能誇口可以創造環境。前美國總統尼克遜的幕僚高爾遜博士,是總統身邊執掌大權的人。一次,他到歐洲參觀前古羅馬議會的遺址,眼前但見廢墟一個,頓生感觸,並記取每早他與總統等人在羅斯福廳商討國事,那時國務卿基辛格總是這樣說,他們的決定將會影響全人類歷史的發展,勉勵各人謹慎從事。然而當高爾遜參觀古羅馬的遺址時,令他覺得二百年後,今天所作的決定必終成過去,真正主載浮沈的不是任何一位地上掌權者,而是神自己。

雅各共有十二個兒子,神卻揀選了約瑟。約瑟少年時,曾夢見太陽、月亮、星星都向他下拜,他跟哥哥說,惹來兄長憎惡,把他賣到外邦去,好除掉他。但是人終不能阻止神的決定,神興起約瑟,叫他成為埃及的宰相。

在眾多以色列人中,神揀選了摩西,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本來埃及法老王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而摩西卻手無寸鐵,然而神用十災帶領以色列人離開,任憑法老權傾朝野,始終無從阻止。神廢棄掃羅,揀選了大衛,縱使掃羅費盡全力,以圖阻止,但也徒勞無功。在《以斯帖記》裡,真正主浮沈的仍是神自己。書卷記載末底改原只是個低微小官員,神卻興起他,並低貶那傲慢的哈曼,儘管哈曼傾全力去消滅末底改及其族人,至終反被掛在木架上。在《但以理書》裡,外邦君王尼布革尼撒東征西討,雄霸天下;連以色列國、聖殿都給他毀了。但當他心高氣傲時,神就低貶他,「你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被天露滴濕,且要經過七期。等你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但425)可見唯有耶和華神才是國中真正的掌權者。後來伯沙撒王又忘了歷史的教訓。一次,他宴請群臣,記起一群從巴勒斯坦擄來的聖殿器皿,便吩咐下屬取來,狂歡飲宴,又讚美人手所造的偶像,主浮沈的神就嚴嚴的處罰他。忽有人的指頭顯出,在粉牆上寫字。說神已經數算他國的年日到此完畢。當晚,伯沙撒王被殺,馬上改朝換代了。

「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他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他使君王歸於虛無,使地上的審判官成為虛空。」(賽4022-23)「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賽4610)聖經老早明言人類的歷史會告終,即使教育進步,科學昌明,人卻陷於一片混亂裡,不能自救;甚至奔向自我毀滅之路。人類製造的武器,數量之多,性能之強,足以摧毀全人類多遍。人類最終集結所有軍事力量在巴勒斯坦北方大平原──哈米吉多頓,發動一場最後決戰。就在那時,耶穌再來,阻止人類自我毀滅。1948514日以色列復國,主浮沈的神成就了聖經的預言。招聚以色列人從107個國家歸回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國。(路21241967年發生了「六日戰爭」,龐大的阿拉伯聯軍執意消滅以色列國,但卻終告失敗。在那場戰爭中,西臨大海,南方結集埃及八萬大軍,北方結集利亞四萬大軍,還有伊拉克五萬大軍,東方約旦有四萬大軍,沙地阿拉伯有二萬大軍,把以色列重重包圍,以軍僅得常規軍七萬,可是,神所命定的,無人能改變。在短短六日裡,以軍殲滅廿三萬敵軍,耶路撒冷再落入猶太人手裡。此外,聖經早已預言在末世時,中東將成為政治軍事的焦點。七十年代發生能源危機,人類開始看清中東的重要性,三分之二全球的油藏位處中東,單是伊拉克及科威特,已佔了十分之一。全球都注目於中東。神容許敵基督在末世出現,今天這個預言雖未應驗,但人類卻陷於極大政治軍事混亂裡,渴望政治家出來號令天下,解決全球的問題。起初人人都尊崇這位領袖,連猶太人也不例外,他集結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的力量,控制全球,後來他的真面目被揭破,便敵擋基督和基督的真理。這局面一直維持至耶穌再來,敵基督被消滅,因為自始至終,神主浮沈。

() 神的莫測與君王的莫測(3節)

天地乃用來形容神的創造,天地實在高深莫測,創造天地的神更是莫測高深。經文告訴我們君王也是莫測,然而神、王的莫測頗有不同之處。正如聖經所言:「你豈不曾知道嗎?你豈不曾聽見嗎?永在的神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無法測度。」(賽4028)而王卻因著深入了解國情,顧慮周全,便突顯他的莫測高深來。此外,王跟普通人一樣,也有罪性,正如先知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在罪性的驅動下,有權有勢之人的所作所為,實在叫人難以揣摩。王的莫測不外乎此。

聖經滿載這些例子。誰會想到義人挪亞竟會醉酒,招致家庭變故,影響及於後世?誰會想到信心之父亞伯拉罕淪落至此,欺騙王,訛稱妻子作妹子?誰會想到神剛在西乃山頒佈十誡,亞倫卻任由以色列人造偶像?摩西辛辛苦苦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竟因犯罪不能進入迦南。大衛敬虔愛神,竟犯上姦淫殺人之罪。神賜所羅門智慧,他又寫下箴言,豈料他晚節不保,娶外邦妃嬪,敬拜假神,建造廟宇。就連耶穌親自栽培的彼得也三次不認主。

經文不單提醒我們全能的神滿有智慧,在世人當中掌權,更提醒我們君王只不過是人,總有限制,故不應將國家領袖偶像化。美國人常說:「My country, right or wrong?」,意即不論國家是對或錯,國民定必擁護她。這樣就不免把國家偶像化了。因此,我們當迫切地為在上掌權者禱告,他們影響國人,也左右國家的前途。再者,我們也當尊重、順服居上位者,但緊記我們只會絕對順服神。聖經也沒有明示基督徒應投入參與任何政制,生活在外邦的但以理依然服侍神,也事奉君王。這正如神所吩咐,我們要在神國和人國裡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真正主浮沈的乃是神,祂掌管國家大事和歷史的演變。基督徒當把一切事情全交託神,並盡上自身的努力。

誰主浮沈?()

【經文 251-7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黃碧雲姊妹

上星期我們已經從箴言251-3節中,明白神既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神,也是設立社會政治制度的神。政治、政府是人類群體生活的藝術,我們怎樣能在群體生活中有好的發揮,和諧共處,實有賴神設立的制度──政治、政府、政權。神在人國中掌權並且帶領人類歷史的進程,祂正是每個群體、社會和國度中,真正主浮沉的掌權者。今天我們繼續領受箴言第254-7節的信息和真理。

() 真理主浮沉(4-5節)

金屬中特別是金和銀,若它們的質量純正,就能鑄造出堅實、美麗和有價值的器皿,這是我們不難明白的道理。正好比喻在社會、國家或國度中必要除去當中的渣滓,像銀子除去渣滓一樣。渣滓就是那些敗壞和作惡份子。任何的國家若能除去犯罪作惡的人和事,並秉行神的公義,這個國便能堅立,國度持久。因此社會的安定繁榮有賴於在上掌權者在其國土中有效地推行神的公義!

神以其設立之自然規律去治理祂所創造的天地萬物,當人類自私地破壞神所設立的自然規律時,只會自食其果,導致今天世界上不少的自然生態的失衡。神也將道德的規律放在個人的生命中,我們若能按照神的規律生活,便能擁有豐盛的生命!神造天地萬物的時候,有群體性也有個體性,每件事物都息息相關,當中一個環節受破壞,其他的生物也必然受影響。同樣地,人與人之間也是息息相關的,絕不該閉關自守,基督徒應當作光作鹽盡其社會本份。神在聖經中將社會運作的規律、家庭的規律和商業行為的規律向我們清楚啟示,倘若人類能遵行神所定的規律而運作和治理,這個社會便能安定繁榮!相反,如果人類破壞神所訂立的自然規律,社會便會出現問題。所以,神按照其真理和公義治理人類社會。國家的盛衰要視乎其法律的制訂與神所設立的律例接近程度,神對社會的基本原則就是公義,因為公義叫邦國高舉,公義是按照神道德真理的原則運作,公義是一種品格,也一種生活方式。當我們能在行事為人中實踐公義的話,公平的現象就會隨之而生。

經文提醒社會上不同層面的領導人一個重要的信息:「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定。」在歷史中,大衛的王朝是出色的王朝,因為他懂得除去社會的渣滓,他在詩篇101篇宣稱:「我要歌唱慈愛和公平」,「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你幾時到我這裡來呢」,「彎曲的心思,我必遠離,一切惡人,我不認識。在暗中讒謗他鄰居的,我必將他滅絕,眼目高傲,心裡驕縱的,我必不容他。我眼要看國中的誠實人,叫他們與我同住。行為完全的,他要伺候我。行詭詐的,必不得住在我家裡,說謊話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我每日早晨,要滅絕國中所有的惡人,好把一切作孽的,從耶和華的城裡剪除。」這是大衛國位穩固的秘訣,他按照神的啟示吩咐將國中的渣滓清除。他兒子所羅門也跟隨父親的榜樣,在登上王位之初,先清除一切國中作惡的,致使國位堅立!過去人類文明的失落,大多數是由於內部道德的腐化,社會遠離神道德的規範。縱使強如羅馬帝國,擁有龐大的軍事經濟能力,卻因內部社會腐化而招致滅亡。又如秦始皇,他建造萬里長城以抵禦外敵,也因內部腐敗的分子致使江山不保。美國立國之初,追求民主制度,設立憲法叫國民遵守,而國家的穩定卻視乎所制訂的憲法與神的原則規律的吻合程度。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宣稱沒有神和聖經就不能正確地治理世界;第七任總統傑克遜在其一次演講中也宣告聖經是國家依靠的磐石。可見神藉真理主浮沉的重要性。神用其規律治理天地,假如人遠離神的規律,必然自討苦吃!神不是單從聖經清楚啟示祂的規律,祂也透過自然界和人類的理性顯現一般的啟示,讓所有人不論信主與否,都能明白和了解道德規律和自然規律。基督徒在末世的社會責任定要明白神的心意,清楚了解個人和社會的道德規律,進入社會做光做鹽,實踐神的道德律例。就像耶穌的登山寶訓,被譽為「天國憲法」,向眾人講述完畢之後,更提醒信眾要行道,活出神的生命,好讓世人知道神的真理主浮沉。

() 民望主浮沉(6-7節)

人群中的升遷浮沉,乃神按照道德律例決定,讓我們進一步明白民望主浮沉的真理。經文中指出兩類人,第一類人以能者自居,這類人不但毛遂自薦,用手段去攫取高位,並且驕傲還妄自尊大。另一種卻是謙卑的人,他們默默耕耘,專心工作,有美好的人際關係,待人處事不但有原則,還有貢獻,是眾望所歸的。神的治理是清晰的,為人所安排的位置也是最安舒的。舊約時代,神雖然為以色列民揀選了掃羅作王,也要撒母耳將掃羅帶到各支派面前進行公開抽籤,讓人民自己選定一位眾望所歸的王,最後眾民也歡呼地膏立掃羅為王。年輕的大衛也是一樣,他同樣擁有民望,在掃羅死後,神把大衛帶到希伯崙在眾人面前膏立他,以示他是眾民所推選的君王。新約時代,初期教會選立執事乃是選那些有好名聲又被聖靈充滿的,好讓使徒替他們按手禱告。這裡帶出最重要的領導原則,無論在政界、商界抑或教會中,領導人並不能自恃,要得著周遭的認同,取得民望、權位方能持久。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在猿猴中間作出研究,發覺牠們部分行為與人類有相似的地方,研究發現一隻在眾猿猴中地位低微的,會利用擊打大鐵罐,大聲叫囂,以虛張其勢,致令猿猴的首領判斷錯誤,將領導的權位拱手相讓。就如人類利用手段去謀權位一樣,這是猿猴的方法,不是神的原則。領袖的民望是要緊的,要得到神和人的認可,便要成為一個行公義,才德兼備,以德服眾,民望高升的人。法國大革命期間,暴徒四出搗亂,在其中一次大暴動中,當暴徒預備要作出驚人舉動之時,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家站出來制止他們,暴徒的領袖於是立即停止暴動,這個小小的歷史事件讓我們看到一個謙謙君子、受人敬服,實在比槍炮更厲害!拿破崙是歷史中具有領袖天才的人,他帶領軍隊東征西討,並且盡得軍心。歷史學家研究其成功因素,發現他每次到軍營閱兵之前,必先打聽那一位是上次出征最有功勞的軍人,並且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當拿破崙閱兵之時便走到那位軍人面前,當眾嘉許他又問候他的家人,讓在場所有的將領士兵無不臣服這位關懷備至的領袖,這就是拿破崙成功之處。耶穌基督以愛征服世界無數的人心,千千萬萬的人跟隨和遵從耶穌基督的教導,耶穌以祂的品格贏取眾人的心,可說是以愛心取得民望!一個擁有民望的領袖,就具有像耶穌一樣具備服務精神:「我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西方社會能效法耶穌的教訓,他們作官員的都存公僕的精神和心態去服侍人民。

很多時候我們都誤解民望就是根據民意做事,靠順應民意去攫取民望的,然這絕非聖經的教導。一個真正得著民望的治理者要擁有神公義的立場;一個反映民意的領導者,不過是民間的寒暑表,能被環境所控,然神要領導者成為皕躑p,去影響周遭的環境,真正有民望的領袖能站穩真理立場,緊守原則,以明確的立場去教育、宣傳、改變和影響民意,帶領社會的方向!

今天神主浮沉,按照其道德律例主浮沉,也願意神興起的領袖為人所接納,推行公義。如馬利亞在〈尊主頌〉歌頌神主浮沉的原則:「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祂趕散了,祂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微的升高。」求主幫助我們明白神透過真理和民望主浮沉的真理。

衝突與調解

【經文 258-10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劉玉清姊妹

從箴言廿五章1-7節中,我們領受的信息:神是昔在今在永在,於人國中的真正掌權者。祂創造天地萬物,是人類歷史的主宰。8-10節承接上文指示我們如何處理人際間的衝突。在罪惡的世界裡,世人自私自利,為求一己利益而活,罪使人與神不和、與己不和、與別人不和、與大自然不和。面對種種衝突的困擾,求主賜下豐盛的恩典,讓我們得以在這個充滿罪惡和衝突的世界中找到出路。

() 衝突的源頭 (8)

「不要冒失出去與人爭競,免得至終被他羞辱,你就不知道怎樣行了。」這裡指出兩種導致衝突的主要來源。

1.冒失──衝突與紛爭多源於人在倉卒間妄下定論,人單憑眼見或聽聞,不加證實,便信以為真,冒失與人爭競。這好像一個小朋友,看見心愛的筷子浸在半杯水中,筷子看來是扭曲了,因此十分難過,並一口咬定是弟弟所為,把弟弟揍了一頓;但當他將筷子從水杯中拿出來,真相便非常清楚。我們不也是經常只看表面,對隱藏的情況不知就裡便信以為真,經文告訴我們,這種冒失必然會帶來羞辱。

2.爭競──這是爭取個人權益的時代,人在任何情況下都想獲取利益,為求保持利益往往訴諸法律,甚至不應得的也極力爭取。但我們應當反思在尋求個人利益時,有否忽略責任的承擔?西方社會訴訟案件不斷增加,十年前的美國,在十人當中,便有一人牽涉民事訴訟中,就我所知一宗非常不可思議的訴訟,發生在麻省一個停車場,偷車賊駕走偷來的車,卻在離開停車場時不幸撞車身亡。竊匪的家人沒有反思這是偷車惹來的禍,反控告車場和車主,指其防盜系統失靈才促使他成功偷車而遭遇身亡。看見這樣的指控理由,真是很難想像我們如何在這世代生活!

基督徒牽涉訴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一間教會涉入訴訟之中,原因是教會隔鄰開了一間酒舖,教會甚表不滿,便召集會眾舉行通宵祈禱會,求神用火燒毀它。過了不久,在一次的天災中,酒舖果然被燒毀了,東主得知教會曾作如此禱告,便控告教會,教會也不甘示弱聘請律師答辯,表明事件不因祈禱而致,法官在判決時有這樣的判詞:「這間不信的酒舖東主相信祈禱,而教會卻不相信祈禱。」這宗訴訟好像充滿了娛樂性,令人發笑,但我們是否有所感觸,社會竟有這樣的訴訟和爭拗!

不負責任,追求自己權益的世代,人人想盡辦法不斷爭競,這些都是經文告訴我們衝突的由來。

() 衝突的調解 (9-10)

「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人辯論,不可洩漏人的密事,恐怕聽見的人罵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將這兩節經文結合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十八章及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六章所教導的,使我們明白當中一些調解衝突的原則,是我們應留意的。

1.不要倉卒行事,凡事先要仔細思想,基督徒應當思想聖經的教導,學習讓步,也要聽憑主怒,等候祂為我們伸冤,學習耶穌基督的饒恕和原諒,別人打你的左臉,也要將右臉給他打。但我們發覺不能停在這一步,因為並非每一樣事情,都可以打完左臉又打右臉的,畢竟有些事情是要認真去處理的,特別是以下兩方面,一被侵犯或損失涉及他人,便不可以過分寬大。例如被誣告偷竊,為福音和家人的緣故,我們必須解釋和澄清,必須處理。保羅聽到很多不屬實、對他不利的傳言,他也寫信作出澄清,為自己辯護。耶穌基督受審時,很多的問題他不作回答,但當問到祂是否神的兒子,才回答:「你說的是,我是神的兒子。」別人打他時,他沒有轉過另一面來給人打,因祂所說的並非謊言,祂站起來表示自己是神的兒子,不應打他。倘若耶穌選擇默不作聲,接受他們的誣告,後世的人當怎樣評論祂!牽涉福音和信仰,所以耶穌起來申辯。

2.不可洩漏人的密事,沒有人願意自己的錯事被張揚,但我們卻很容易犯下這樣的毛病。洩漏別人並不屬實之事,不單傷害人的名譽,更是對他人人格的謀殺,這是嚴重的罪。密事揚開,別人是否有錯,他得了臭名,揭露者的臭名也難以洗脫,正如第10節所說:「恐怕聽見的人罵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

耶穌基督教導我們處理衝突的方法,首先是和當事人單獨商討,若仍未能解決,便聯同兩三個知情者一同商討,倘最終都未能解決,便交由教會處理和仲裁。這是針對基督徒而言。保羅對衝突的調解,著重在主裡解決問題,哥林多前書六章這樣說:「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怎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不在聖徒面前求審呢?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麼,若世界為你們所審,難道你們不配審判這最小的事麼?……為甚麼不情願吃虧呢?」聖經的原則非常清楚,衝突的調解是我們要吃虧,聽憑主怒,作出原諒與饒恕。

舊約已有法庭的制度,新約時的保羅受人誤解,基督教信仰被人誤會;他為福音得以廣傳,上訴至羅馬君王。他上訴不是為自己的利益,乃是為福音的緣故,為神的國度得以擴展,所以保羅不惜一切,上訴至最高法院。求主恩待我們,指示當行的路,讓我們面對衝突時,能以持守聖經的教導原則。

聖經著重人與人之間決裂後的重修與復和,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五章23-26節有這樣的教導:「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你同告你的對頭還在路上,就趕緊與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給審判官,審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監裡了。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裡出來。」一文錢也要還清,是指公平和公義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復和。耶穌基督告訴我們法庭的判決如何公正,人的關係也會有所決裂,因此人在往法庭途中便要和解。人際關係便因此處理得宜。
聖經教導我們以挽回代替排斥,排斥只會帶來衝突,化敵為友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宇宙中人際間最大的不和,是人與神的不和,神愛世人,但人卻得罪神,虧缺了神的榮耀。罪的工價乃是死,就是在地獄永遠的死亡,神知道人無法償還罪債,便伸出和解的手,差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到世間來,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還清我們的罪債。當我們成為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在與人交往及處理問題時,千萬不可忘記基督十字架的救恩,倘若只知道追討,又豈能得神的喜悅!

耶穌告訴我們那位欠王一千萬銀子的僕人,得到王的饒恕,但他卻不肯饒恕一個欠他十兩銀子的人,並將此人下在監裡,使王非常憤怒。當我們處理人際關係時,應當思想基督十字架的救贖,明白其中的意義,便能領會如何用愛包容別人的道理。

求主恩待我們,讓我們有從神而來的智慧,在這個衝突不斷加劇的世代,有能力遵行聖經的教導。 

講話的技巧

【經文 2511-15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周安息姊妹

神賜給我們言語、文字的能力,這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其他動物即使有一點,但卻微不足道,就像訓練過的鸚鵡模仿人說話一樣。求神讓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善用神所賜的恩賜,榮神益人。運用文字的能力有助人建立歷史、建立文化,語言的能力使人善於溝通、彼此建立。在世上要生活得好,在事業上要有成就,講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成功人士是個有講話藝術的人。

生理學家提醒我們:婚姻失敗的人中,一半因著他們相互間的溝通有問題。犯罪學的專家也告訴我們:在監獄塈內坁漸}犯中,有百分之九十七在溝通上有言語上的困難。很出名的管理學專家也說:在工作的場合百分之六十的問題出現乃因溝通失敗。

() 講合時與合宜說話的藝術 (11)

從11節我們看到:對人合宜的水果裝在合適的器皿堿O多麼美麗,多麼有價值啊!這正如我們講話講得合時合宜,不單止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藝術!遠古時候還沒發明車輪,運輸甚覺困難,但自從發明了車輪,就算堆放很重的貨物在車上運送,都很省時省力。同理,講話講得合時,適切當時的需要,並來自與事實相符的真理,便能教人折服。神的道是真理,與世情最適切,是最有能力的話語!正如傳十二10所形容合宜的話必定合乎愛心的原則,講愛心的話能鼓勵人、幫助人、造就人,就好像約伯所講:『正直的言語,力量何其大。』(伯六25上)

如果要對一個小孩子講合宜的話,最好在他六、七歲前,專家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孩子生命最可塑造之時。父母健在時,許多做兒女的,吝嗇於講一句中聽的話,等父母死去,舉行安息禮拜時,就算再講多少也是枉然。許多身為上司的,對工作表現好,有能力的下屬,總是諸多批評,待到人家忍無可忍,遞上請辭信才後悔莫及。多年前,我在美國讀書時也曾到一製造汽車的工廠做暑期工,上司就是這樣的人,無論你做得多好,他總愛板起面孔罵人,直到我開學要離開時他才有了笑容。

() 講責備人說話的藝術 (12)

十二節中的「勸戒」在此可譯作「責備」,有時我們苦口婆心講一大堆義正詞嚴教訓人的話,但對方始終不能接受、不肯順從時,便是白費心機;若對方肯接受你的勸勉,則是一幅無比美麗的圖畫。利十九17講到:在群體生活堙A我們需要彼此勸戒,互相責備,但責備之詞若不得體會令人很難受,反之,卻會令人猛然醒悟,佩服並遵從。所以,責備也有責備的藝術,文中的「指摘」其實是愛鄰舍的行動,就像父母愛自己的子女,必要時也會加以警戒、責備,這才是聖經堜畛羲熒R中有嚴,嚴中有愛!責備子女的時候並非為發洩自己的怒氣,而是想要造就他們。以前我們做父母的,懂得「杖打與責備」,而現在卻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孩子做錯了事,家庭和學校都不責備他們,因法律不容許我們這樣做!正因我們不能彼此互相勸勉和警戒,將來的社會必要自食其果。

怎樣得到理想的責備效果呢?這離不開智慧和愛心。愛神的人首先會去愛他所要責備的人,然後以充滿神真理的言詞和愛心,指出別人的錯處。從約八1-11中我們看到:有文士和法利賽人不懷好意的拿淫婦來質問主;他們對行淫時被捉拿到的婦人毫無愛心,一心只想考驗耶穌怎樣處置這人,好從中尋指摘耶穌的把柄。然而,耶穌反而嚴責文士和法利賽人,對那淫婦,最後只是教訓她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相信,這婦人在耶穌的愛心和智慧的感化下,已經完全悔改了。

韓德爾寫<彌賽亞神曲>時正是他人生陷於窮途潦倒之時,當時他寫的所有樂曲詩歌都賣不出去,弄致債台高築,常遭恐嚇。同時他又半身不遂,在這淒涼痛苦的光景裡,神沒讓他絕望,聖靈給他特別的感動,用了二十三、四天,差不多是不眠不休地寫成這首神曲。有朋友來看他時,他正寫到:「祂被人遺棄……」一段,見他一邊寫,一邊流淚……深深被之感動。神曲完成後,在許多城市演出,都深受讚賞;一次有個貴族來對他說:「真的很欣賞你所寫的彌賽亞神曲,它帶給我們很多歡悅和娛樂。」韓德爾聽後不以為然,並回應一句:「先生,我很遺憾,此曲只給您城市的人帶來歡樂和享受,而沒有令他們成為更好的人!」韓德爾這得體而聰明的回答,相信一定能觸動那個貴族,叫他心悅誠服的。

() 做忠實代言人的藝術 (13)

大熱天收割時,工作很辛苦,一道涼氣令人倍覺舒服,代言人說話適切、得體,對差派他的人來講感覺正是如此。代言人首要的是忠信,傳遞的話語要清楚、正確,要做到這點其實是很不容易的。話說有個農夫遇到一個朋友,友人恭賀他最近賣芹菜賺了六萬元,農夫說:「你所說的是我兄弟,不是我,賣的不是芹菜而是菜芯;不是賺了六萬元而是蝕了六千元……。」

由此看來,要做個忠信的使者確實不易,忠信的使者必須明白差派他之主人的品格,心意和心態,才能做個忠信的代言人!先知約拿就是個不忠信的代言人;神愛尼尼微城的人,不想他們滅亡,於是命約拿去叫尼尼微人悔改,但他去到只簡單講神的審判就要到了,卻沒有迫切地勸人悔改!雖然約拿不很明白神的心意,沒有忠實傳達神的信息,但神最終令尼尼微人由上至下所有人都脫離苦海。

現在許多商品的代言人都講品格,有的球星、歌星一旦品格出現問題就會被取消代言人的資格。今日我們作為神的代言人,神福音的使者,何等需要忠信,何等需要明白神的真理,將神的真理傳講得完全!我們是神福音的見證人,我們要見證神、見證福音,因為我們經歷了神的實在,認識神,我們是神所信任忠信的代言人。

() 講承諾話的藝術 (14)

這節經文讓我們看到大地經過多年的旱災,突然天際出現一片黑雲,令人對雨水抱無限期望,但結果又是失望。這就好像一個人,為了討好人給人一個好印象,開出許多沒法兌現的期票一樣;失信於人是品格上的問題,也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隔膜。俄羅斯諺語說得好:「莫將你的承諾放在我的耳朵堙A要將你的承諾放在我的手掌堙v。

英國有位著名的文學家兼神學家魯益師,在他年青打仗時,聞得戰友常因掛心家中的妻兒而悶悶不樂,更恐怕終有一天戰死沙場無法回去照顧他們。魯益師於是承諾:如果真是那樣,自己一定代朋友盡責照顧他的妻兒。後來朋友真的不幸戰死沙場,戰爭完畢,魯益師也果然信守承諾,在經濟上好好照顧朋友的孤寡,但想不到他朋友的遺孀是個很難伺候的婦人,不單止毫無感恩的心,反而很冷漠無禮地對待魯益師,令他難受極了。然而,魯益師在極大困難中仍然守自己對朋友的承諾,真是我們的好榜樣。求主幫助我們不要隨便承諾他人,答應了人家的事,一定要辦得到,否則就成了專開空頭支票的騙子。

政治家往往愛講浮誇的話;他們承諾選民當選後減稅加福利,但結果總是不兌現,令人失望。我們基督徒一定要遵守婚約上的承諾,今天實在有太多人忘記了婚約是個一生不變的盟約,在這不守約的時代,我們要慎防受到感染。

() 講改變生命說話的藝術 (15)

如果我們講持久、堅韌而又溫柔的話語,能改變人的生命,求主賜給我們講改變生命說話的能力和藝術。衛斯理約翰有一個很好的母親,她有十九個孩子,她很會管教他們,她丈夫有一次問她:「我不明白,為甚麼你能對孩子們責備和訓勉的話語一講就講二十次?」太太說:「為怕前十九次成為浪費,所以講足二十次。」神要我們學習忍耐的功課,在路十八1-8更提醒我們學習禱告的功課說:『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經文中記載那不義又不敬畏神的官,因著寡婦有一個對頭,一再求他為她伸冤,他原不理會,但因求得多,他怕煩,就應承了。一個壞官尚且這樣,何況愛我們的神呢?豈不因著我們恆常忍耐的、柔和的祈求,而施恩憐憫我們,所以我們要恆常忍耐,繼續對我們需要說服的人(可能是你的兒女/配偶),好好說溫柔的話。求主賜我們堅忍而溫柔的信心,給我們講話的能力和藝術,力傳福音,經歷諸般的考驗。

三種損友

【經文 2516-20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梁蕙娟姊妹

今天,我們一同領受的經文,主要談及交友之道。我們要躲避三種損友,也要警愓自己避免成為別人的損友。聖經常常提醒我們:人生在世,並非單獨一個個體的存在,人也有其群體性,要對自己的行為及周邊的人負責。我們不單靠自己,也要過群體的生活。朋友和能夠幫助我們的好朋友,不但可以增進友誼,更能互相建立和造就,求主讓我們成為別人的朋友,也成為別人隨時的幫助。

() 過分投入的朋友 (16-17)

經文帶出一個結交朋友的大原則。「你得了蜜麼?」不要以為你所得的蜜便是歸你所有,很多人對此存有誤解,以為既得了財富便擁有它的支配權,可隨意使用及享受,也毋需受別人管束。經文提到「你只可喫夠」,乃是點出一條界線,若超越這界線,便會因過飽而嘔吐,損害自己的身體。蜜糖是有營養,能增進健康的食品,但過分食用,便會損害健康。世界上有不少東西,享用時都應當適可而止。比如飲酒,聖經沒有禁止我們飲酒,只是警戒我們不要醉酒;不要讓酒成為你的捆綁,叫你失去見證。又如做運動和上互聯網,其實都有益處,在今日這個資訊時代,許多青少年人卻因沉迷網域,被網上許多壞的東西所吸引,荒廢光陰又損害健康。再者,過份地投入工作,成了工作狂,更是一種病態。所以,凡事要有節制,不過量,否則變成一種沉溺和貪婪。要記取保羅的話:「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4)但凡不合神心意、不道德的事情,不應用多少去衡量,而是應絕對的禁戒。但屬靈的事情沒有中庸之道,最重要是做得合乎神的心意。愛神愛人不會有過份或太多,但不按照真知識地發熱心便是過份的熱心。保羅起初用他的熱心逼迫基督徒,扣押他們下監,這就是不按真知識的熱心去做事的例證。蜜蜂有一種特別的任務,就是吸食花蜜,吸滿肚腸之後,待其他蜂群饑荒之時,便將先前吸滿的蜂蜜吐出來,與蜂群分享。牠這樣做是為了群體的需要。我們把這原則應用在朋友之道裡面是何等適切!「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不要將朋友的家當作自己的家;與朋友交往,不應佔有別人的一切,使別人失去自己的空間和私隱,惹人厭煩。我們要把朋友、戀人和配偶弄清楚,戀人和配偶是單屬於你的,不容他人介入,但朋友卻不同,要留多些空間給別人。佔有慾強的人,應以耶穌基督為你的好友,任何時刻可到祂跟前,向祂禱告傾訴。因為耶穌基督無論何時都是十分樂意親近你,聽你禱告的。

() 不懷好意的朋友 (18-19)

一個陷害自己朋友及鄰舍的人,對別人造成極大的傷害,這傷害就如被大槌、利刀及快箭所刺一樣。當你走在街上被一個精神病人無故毆打,痛的只是皮肉,倘若公開打你的是你的好友,這卻是肉體和心靈上的雙重打擊和傷害。很多時,陷害來自我們周遭熟識的人。據一些犯罪專家所說,許多時候遭人強姦、謀殺的人,都是被他們認識及相熟的朋友所陷害的。所以經文提醒我們,在我們所認識的朋友之中,他們也許會成為傷害我們的人。因為有些人從開始與我們結交已是不懷好意的,他們的動機不是要幫助我們,而是要在我們身上得些好處。就像主耶穌的門徒猶大一樣,耶穌早已宣稱,祂所揀選的門徒中,有一個是魔鬼(約670)。因耶穌知道猶大起初已是個不懷好意的人。有一次,當馬利亞用香膏膏耶穌時,猶大甚為不悅,認為馬利亞不應浪費金錢,應當用這些錢去賙濟窮人。聖經說:他不是掛念窮人,他乃是一個賊,常取別人錢袋裡的錢。猶大不是要成為耶穌的朋友、耶穌的門徒,而是想從耶穌身上得好處,所以至終出賣了耶穌。聖經告訴我們,末世是個無親情、賣主賣友的世代。耶穌說:「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1036)末世的現象就是:「連你們的父母、弟兄、親族、朋友,也要把你們交官,你們也有被他們害死的。」(2116)這種情況在今日的社會裡十分常見,最親近的人反倒成為我們的對頭和加害於我們的人。另一種損友帶給我們更大的損害,就如第19節經文所說:「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這樣的朋友,當你在患難時便落井下石,是難以置信的損友。就像耶穌所講浪子的故事中,不肖子拿了父親分給他的家產,與朋友吃喝玩樂,花盡了所有的錢財。當他在患難中,饑荒時,朋友都離他而去。又好像牙已經壞了,還要用爛牙去咀嚼,真是痛上加痛。錯骨縫的腳,原本已跛的腳,還要靠它走路,正是徒增苦痛。

欲避免結交這樣不懷好意、落井下石的朋友,要倚靠神的恩典。人之所以容易受騙,正因有限,不易看穿別人的真面目。惟中國人的諺語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們要選擇靈性美好的朋友,一個真正敬虔愛神的人,必定會愛別人。聖經說,一個自稱愛神卻不愛朋友、愛別人的人,他的愛是虛假的。約翰福音223-24節記載:「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他所行的神蹟,就信了他的名。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也用不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裡所存的。」求主幫助我們懂得如何結交真正的好朋友,就是當別人都離你而去,當你沒有利用價值,這朋友仍在你身邊,他才是你在患難時真正可以倚靠的朋友。留心觀察朋友是否一個懂得倚靠神的人,這點十分重要。

() 感覺遲純的朋友 (20)

在冬天大風雪的時候,正常的人都會多加衣服,只有感覺遲鈍的人才會有相反的表現。「對傷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脫衣服,又如鹼上倒醋。」意思是當別人傷心難過時,用不恰當的方式想逗人開心,這樣的表現便是感覺遲鈍;他們行徑就像鹼上倒醋,將醋倒在梳打碳酸水上面,起不到作用,只會冒煙,只有破壞。當人處於傷心難過時,需要的是同情和感同身受的安慰。「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1215)當我們還年幼時會學習對人有同情心,但人愈長大時,便被社會風氣影響,把我們鍛練成一個麻木不仁的人。我們要成為有同情心,生命常流露出美好見證,對別人的需要常保持有敏銳感覺的一班基督徒。還要小心留意我們的兒女,他們在一個充滿暴力和血腥的世代成長,我們要教導他們懂得如何對人表同情。一個對病人富有同情心的醫生,才會了解病人的需要。有研究指出,怎樣的人在你有需要的時候會帶給你最大的安慰?調查結果顯示,在醫院裡面能夠真正幫助病人的,是那些心境平和、了解別人需要、善於聆聽的人。他們多半沉靜少言,不愛挑剔,只管陪伺在側,甚至不會給人多加評語。一位醫生說,走到病人的床邊時,給病人一種同在的感覺便已足夠。求主在我們中間,興起更多有敏銳感覺的弟兄姊妹,在別人有痛苦時,與他同在,成為一個真誠而感覺靈敏的人。

衝突與傷害

【經文 2521-24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羅寶儀姊妹

這末世時代充滿衝突和傷害,因為人遠離了神。沒有神的真理規範我們的行為,罪惡便增多,衝突和傷害也越大。耶穌基督預言在末世中,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因愛心失落,人彼此恨惡。在這世代須要基督徒起來成為和平之子。願我們都學習怎樣在衝突和傷害中使人和睦,成為和平之子。

今天的經文提到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其實也是人和神之間的衝突。這幾節經文提到一個真理:人世間的衝突,其實都是人自己心靈的衝突。世界上的爭戰和鬥毆豈不是從我們百體中戰鬥的私慾來的?我們堶惘麥n音叫我們遵行神的旨意,但另有一動力叫我們反叛。越戰時58,000美軍陣亡;戰爭完結,美國退伍軍人中,竟有75,000人自殺。這顯示人內心的敵人比外在敵人更強大。

() 化敵為友 (21-22)

經文說「當你的敵人……」。這說明我們每人都有敵人。只有兩種人可能沒有敵人,一是沒有原則的人,人說怎樣便怎樣,沒有人會討厭他。耶穌在地上宣告神永琲滬鴢h時,也遇到不少敵人,只因祂站穩原則;二是與世隔絕的人,他們既無朋友,也不會樹敵。敵人是那些好挑剔,對你不懷好意的人。而敵人往往也是你的親友。經文說敵人餓了,就給他吃,他渴了就給他喝。什時候給呢?要把握時機,當他有需要的時候。這教導假設我們對敵人已先預備好愛心、寬恕的心。聖經的教導包括了意志,態度和行動;教我們為逼迫你的敵人禱告,並願神賜福給他。這就是行動,是愛敵人的第一步。此外,我們要面對仇敵,不是逃避。耶穌講道的時候,宗教人士敵對祂。到後來,連文士、法利賽人和祭司也都敵對祂,甚至在耶路撒冷商議怎樣殺害祂。但耶穌沒有逃避,祂帶領門徒進入耶路撒冷,並告訴門徒敵人正等待著祂。祂用十字架的愛去化敵為友。有愛才有寬恕,才有行動。當機會來的時候,讓我們展示寬容;甚至給敵人好處,冰釋前嫌,化敵為友。那時敵人會受良心譴責,就像22節所提到的,將炭火堆在他的頭上那樣令他不自在。

有一位弟兄曾作見證:他年少時家裡飼養了很多雞隻。有一個時期,家人發覺雞隻數目無故減少,而雞隻失後的第二天鄰舍便有雞吃。弟兄的xx懷疑鄰居偷了他們的雞隻,正想向鄰居問個究竟,爺爺卻想出另一個主意,就是宰了家中最肥美的鮮雞,精心烹調之後送給鄰居吃。從那時起他家堛甄隻便再沒有被人偷。我想當晚鄰舍收到弟兄家送來的雞餐時,鄰舍必然受到良心很大的譴責,像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一樣。這行動其實已經把敵人徹底消滅,甚至可以說化敵為友了。我們如果這樣愛仇敵,經上說:耶和華必賞賜你,祂「必」定會恩待賜福這樣的人。願神幫助我們學習怎樣化敵為友。

() 不可搬弄是非 (23)

巴勒斯坦所吹的北風是冷風,會將不佳的天氣帶走。而當地所吹的西風才是潮濕生雨的。經文說的「北風生雨」就是指意想不到,不該發生的情況竟然發生了。讒謗人的舌頭亦一樣。這些讒謗人有可能是我們認識的或尊重的,卻意想不到他們會在我們背後散播謠言,攻擊我們。像北風生雨那樣令人意想不到。讒謗人的舌頭令人憤怒,是因受害的人遭到雙重打擊,除受謠言本身所害,更因中傷人的是我們所認識的,這打擊豈不更大?只有停止搬弄是非,衝突和傷害便會減少。

為什麼人總愛在背後讒謗別人呢?主要因為人自大,要提昇自己,踩低別人。當人傳說別人的緋聞或醜事時,便好像有一種凌駕別人的感覺。此外,好說讒言的人也要有他的受眾;正因為一般人都喜歡打聽別人的醜聞,因此才有「八卦雜誌」和「狗仔隊」的出現。搬弄是非會造成三方面的傷害:傷害被中傷的人(令人不再尊重他)、傷害其他人(令人產生憤慨與不平)和傷害神的心。

怎樣才可以避免搬弄是非?就是當你愛這人就不會搬弄這人的是非。這是屬靈生命的問題。喜歡搬弄是非的人肯定既不愛神又不愛人。父母愛子女,所以不會在別人面前說子女的壞話,只會說好話,這是出於父母愛子女之心。所以要避免搬弄是非,第一,我們要學習發掘別人的好處。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時候,保羅在信中說每逢想念他們便感謝神。為什麼如此?因為保羅充滿愛心,他總想起腓立比教會所作的好事。第二,立志不在背地裡說人的壞話。奧古斯丁在第五世紀即已鼓勵我們閒談莫說人非,就是不要談不在場人士負面品格的問題。第三,不要喜歡聽別人的閒話,這樣便會令是非停止。曾有一位劉弟兄作見證:他八歲的時候,某日鄰居和母親閒聊,透露了別人一些重大的秘密。鄰居離開後,母親教導劉弟兄說:「如果鄰居留下了錢包,你會否據為己有,不將錢包交還給他呢?」劉弟兄說:「絕不會,因錢包是鄰居的。」劉母說:「剛才鄰居所透露的比錢包更重要,所以要將她所說的一切交還給她;切不可再將那番話傳給其他人聽。」此外,謠言止於智者,我們不可相信一面之詞,總要求證事情的真相。

那麼在人面前當面說他的壞話可以嗎?也不好,因為直言也會傷害人。衛斯理約翰一次講道的時候,有一位姊妹很留意他所結的呔。在講道完結的時候,這姊妹於是走到衛斯理的面前說:「你的呔繩太長了,令我感到很礙眼!」於是衛斯理借來剪刀,姊妹將他的呔繩剪短了。接著衛斯理對姊妹說:「看來你的舌頭也太長,是否需要修短一些?」。由此看來,公開批評別人不免令人尷尬,是不當的。

() 暫時的分離 (24)

這節提到婚姻的衝突和傷害。妻子不守本位,丈夫為了避開,寧可住在房頂(房頂一般是猶太人僕婢住的地方)。嘈吵的婚姻總是因為失去愛。有愛才有合一。罪卻帶來衝突和嘈吵。聖經教導婚姻是愛的結合,但聖經所說的不是感性的愛,不是羅曼蒂克式的愛,而是意志上的愛。聖經教導愛是在心中立志常把好處帶給對方,這愛便能維持婚姻一生之久。現代人崇尚自由戀愛,但離婚率卻高;舊式媒人撮合的婚姻反倒沒有那麼多離婚案例。因為舊式的婚姻重視委身的情操,相信女子一旦出嫁便是全然委身於丈夫。現代婚姻的失敗皆因失落了這種委身的愛。

嘈吵的婚姻是愛心失落的婚姻,亦是失去秩序的婚姻。按聖經安排的秩序,婚姻不會出問題。聖經說丈夫是一家之主,這是神賜的,但丈夫要以愛去贏取這地位。經上說丈夫要愛妻子,就像耶穌基督愛教會一樣,甚至肯為教會捨命。當丈夫用愛去贏取他的地位,妻子亦會以愛和 順服去作出回應,這樣的婚姻才不會出現問題。有些丈夫大男人主義,以為自己是家中的頭,要妻子千依百順。但聖經教導丈夫要有犧牲的愛,才配贏取一家之主的地位。

怎可勝過婚姻的衝突?暫時的分開﹙住在房頂﹚能夠挽回婚姻。這不是指分居或離婚,而是哥林多前書7章所提到的: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和減少彼此的壓力,暫時分隔一下。亞伯拉罕為了避免自己的牧人跟羅得的牧人爭吵(創13:8),便與羅得分開,各自發展。巴拿巴與保羅(徒15:39)一起傳福音,但為馬可的事起了爭論,就彼此分開,為以後更好的事奉。保羅在腓利門書(門1:15)說到,阿尼西母暫時的離開亦是為了叫腓利門永遠得他。所以,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暫時分開,可作為「永遠的得」的部署。

嘈吵的婚姻可說是醜陋的婚姻。嘈吵的夫婦怒目相看,令雙方都覺對方醜陋。罪令人醜陋,愛令人美麗。中國人說「情人眼堨X西施」;因為有情,無論容貌怎樣,看上去總是美麗的。有一位城中美女嫁給了城中最醜的男子,大家都不理解。有朋友禁不住問女士為什麼選那位男士。女士,說只因他從沒有傷害過她。就是因為愛,所以別人看來醜的都變成美了。最好的化妝是內心有愛。愛令人容貌俊美,也教人欣賞別人的美。所以最好的化妝品就是追求屬靈生命長進,讓心靈充滿愛。

有一位事業有成的西國女士Carol,她經常出外演講不在家。一天她放假與八歲的兒子吃早餐。兒子看媽媽說:「你今天很美。」Carol奇怪為什麼往常她打扮整齊準備上班的時候兒子不說她美,反而今天她沒有打扮才讚她呢。兒子說:「因為今天你是屬於我的,其他日子你是屬於別人的。」聖經說同在就是愛,因愛的關係改變了整個容貌。兒子的說話改變了Carol的一生。真正的愛能夠改變婚姻,改變容貌,也減少人際間的衝突。

末世中智慧之旅

【經文 2528-263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陳 姿姊妹

今天和大家思想一個題目──在末世時代如何做個智慧人。箴言所講的智慧,是指認識耶和華的智慧,因認識耶和華就是智慧的開端。這種智慧非從世上的學問可以得;而是追求神、追求神的真理而有的智慧。

認識神的人,自然懂得敬畏神,遵行神的真理,並用真理約束自己的生命。愚昧則恰恰相反。詩篇十四篇說:「愚昧人心裡沒有神,行的都是邪惡和可憎的事。」 愚昧人可能智商很高,但不走神的道路,不遵守神的旨意,將墮入危險患難之中,走向滅亡。愚昧人為自己創造的是甚麼樣的文化呢?

() 沒有自約的文化 (2528)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象毀壞的城邑沒有棓恣C」(箴2528)這裡所說的是指人的靈,是人的意志、心思欲望、態度和動機,這是我們內在的人,當人們不去約束或不能約束時,就像敵人摧毀一座古城,連城垣都被拆毀淨盡一樣,走向滅亡的道路。

人為甚麼不能自約或不想自約?是因為遠離神、沒有神。有人說得好:「如果沒有神,人就甚麼都可以做,因為沒有神告訴我們是與非。」舊約士師記完結時,總括一句說:「那是黑暗混亂的時代,沒有王,人任意而行。」那種混亂又如一場球賽,沒有球證和球例,失去比賽的意義。

保羅講到末世的時候,這樣說:「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提後31)危險的日子就不受控制的日子,猶如一隻掙脫了綁繩的瘋狗到處傷人,泛濫成災,多麼危險。

人之所以不受控制,因為人專顧自己,只愛自己。把自己當成王,當成神,為所欲為,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自高自大,走向自我毀滅。一個人沒法控制自己的脾氣時,便成了危險人物;一個人不能控制情欲時,便將走向滅亡;一個人的貪念不能約制時,將走向墮落;一個人的懶惰不去克制時,也將走向滅亡。

但今天的文化,教導人們不要壓制自己的情緒,以免轉化為精神病,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要走向極端,不控制、不約制,可能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有極大的損害。曾經有個出色的美國科學家,被譽為基因治療之父,最近,卻因長期性侵犯一女童而被捕。一世的英明,最終毀於不能自約的不道德行為。

今天的時代,強調沒有絕對的真理,在大、中、小學的文明教導中,灌輸 「思想開放,尊重不同信仰,寬容不同見解。」 甚至教導說過,在人類歷史最大的問題,就是許多人自以為是,對別人的見解不寬容,帶來了戰爭與逼迫、種族歧視等問題。所以,今天的文化必須教導人們「是非對錯是相對的」。所謂互相尊重是不是智慧的文化呢?我們想像一下,今天世界所謂的寬容,將人帶進地獄的時候,豈不成為絕望?一個寬容的世界,甚麼都是相對的,那就沒有甚麼值得信賴,值得關心的事。也不應該干預任何事。這樣的文化,也沒所謂善惡,也不可能給人們帶來人生目標,一切黯淡無光。

有一位英國大主教與美國女名星珍芳達(她是近代前衛寬容文化的表表者)的一次對話中,主教說:「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 珍說:「對你來說耶穌是神的兒子,對我來說,他不是神的兒子。因為你相信他是,他就是神的兒子。而我不相信他是神的兒子,他就不是了。」主教說:「這裡只有兩個答案,不是,耶穌是不是神的兒子,這是事實所在。怎能認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豈不荒謬嗎?」

二次大戰期間,奧地利之所以會落在納粹德國的手裡,是因為當時的總理,不能約制自己的煙癮。史實告訴我們,歷史上多少文明的滅亡,不是因為當時國家的軍力薄弱,經濟衰退,而在於他們內在的生命不能約制。正如經文中所說,一個毀壞的城邑沒有城垣,這是危險的事情。而今天的人,走的正是沒有自約的人生道路和文化道路。

() 愚昧得榮耀的文化 (261)

「夏天落雪,收割時下雨,都不相宜。愚昧人得尊榮,也是如此。」(箴261)愚昧人不按神的規矩行事,如果追捧他,讓他得榮耀,正如夏天落雪,收割時下雨一樣,同樣大煞風景。而今天的文化,卻是你反對神,反對神的真理人就捧你,說你是智慧的人。為甚麼今天的時代會走向這個極端呢?歷史告訴我們,應該從新約使徒行傳第十六章開始思想這個問題,當時,神差派保羅去宣講神的救恩,宣講聖經的真理,聖經告訴我們,保羅原本要去亞洲亞細亞的地方。但聖靈阻止他,聖靈帶他到歐洲,福音就從歐洲傳到美洲,再傳到亞洲,這是神的計劃。歐美的繁榮同基督教信仰,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中國近來有許多所謂基督教熱,他們想瞭解基督教為甚麼帶來歐美在經濟及各方面的強盛,因為這是大家都接受的事實。保羅將神的智慧,聖經的真理帶到歐洲時,歐洲繁榮,帶到美洲,美洲繁榮。歐美走這條智慧的路,直到了十四世紀,他們不再想以神為中心,不再想以聖經的真理為中心。認為小孩已經長大,可以離開父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十四世紀,歐洲出現了所謂文藝復興時代,直到十七世紀,這啟動人們靠自己的思想,建立自己的文化,追求自己的真理。十八世紀進入所謂啟蒙時代,認為人已經成仁了,不再需要聖經的真理,用科學的方法,自己的理性追求真理。到了二十世紀末,很多在大學做研究的人說,所謂現代文化,就是用自己的思想,離開神的思想去尋求真理,是行不通的。找不到真理,根本沒有理性,而是用感性、直覺,任意而為到了極端的地步。今天,所謂後現代文化,人認為這就是智慧,其實一個愚昧的思想旅程。

後現代的文化也是後基督教的文化,認為基督教的思想不再支配人的思想。神的話不再是真理。以前研究聖經,目的是要明白神的意思,而現在卻由讀者來決定聖經的意思,荒謬之極。後基督教的文化也是後道德的文化,真理已死的文化,是愚昧得榮耀的文化。以前的英雄人物,諸如英勇善戰的將軍、博學多才的政治家、貢獻卓越的科學家等。後現代文化,竟然把許多邊沿人物追捧為主流人物。在香港也是如此,追捧的是電影中的黑社會人物,極力塑造的賭徒、賭神……。為甚麼充許現在的年青人去接受這樣的觀念,可憐之極。

許多人也關注今天的中國與香港的年青人,心目中的偶像是甚麼?無非是歌星、運動員等。歌星、運動員其實與任何行業也一樣,問題在於目前年青人追捧的心態──渴望一蹴而就,名利兼收。也成了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奢望。刻苦讀書,默默無聞地工作,已不時髦,賺不到錢。個個夢想自己的孩子能像球星姚明那麼能賺錢。只要能賺錢就行,不用講求人的內心世界、品格與道德。但今天的許多企業家已不再是這種觀念,他們不單看業績,更重要看品格。其實這是聖經的教訓,神所要求的結果子,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這是耶穌基督的教導。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年青人追捧希特勒為民族英雄,史太林也被捧為尊榮的人物,這些都是不合宜的。人認為聰明的,在神的原則裡是愚昧的。求主恩待我們,在今天愚昧得榮耀的時代,我們要知道這是不合宜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

() 智慧受咒詛的文化 (262)

「麻雀往來,燕子翻飛,這樣無故的咒詛,也必不臨到。」(262)我們不用擔心麻雀、燕子會掉下來,同樣也不用擔心無故的咒詛會臨到我們身上,在愚昧榮耀的文化裡,也是智慧受咒詛的文化。

我們的信仰被人譏笑、咒詛。但不用怕這樣的咒詛,因為神是那位叫祝福咒詛生效的神。這裡也提醒我們,智慧人會經歷逼迫與苦難。今天的基督徒是處於這樣的壓力之下,懼怕在同事中表露身份,會被同事取笑落伍、守舊、不合潮流,而被孤立,但聖經告訴我們,無故的咒詛必定不臨到。

末世時代,耶穌基督早已預言,屬神的人堅守神的真理,而受逼迫。耶穌說,到時,不要為自己申訴、辨護。我必定賜你們口才、智慧,賜你們一切敵人所敵不過的,摸不到的。初期教會有耶穌基督的智慧,被當時外邦人的文化所逼害。三、四百年的時間,多少人堅信真理,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那是一個智慧被咒詛的文化。

耶穌基督在人們的心中繼續掌權。一個美國大兵在一個捧著聖經細讀的食人族土人面前表現的狂妄與囂張,而正是聖經的真理讓食人族土人饒恕了他,美國大兵的性命才得以倖存。

今天許多無神論者被捧為社會精英,人將自己的愚昧當作智慧,愚昧得榮耀,智慧受咒詛。但我們無需懼怕,因為神的真理永遠不變,永遠有功效。

() 愚昧自食其果的文化 (263)

「鞭子是為打馬,轡頭是為勒驢。刑杖是為打愚昧人的背。」(263)從經文中看到一個信息,人不受約束時,就如馬要鞭打,驢要用轡頭勒住,也讓我們看到,神是公義的,神是賞善罰惡的。當人們離開神定的自然規律,道德規律,生命規律的時候,就會自食其果。但我們也留意到揮鞭策馬,轡頭勒驢,並不置它們於死地,而是幫助它們順服,走正途,同樣,刑杖打在愚昧人背上,是神的愛,是神的提醒。但好多時候,人不肯回轉,就像昔日的法老,十災十鞭,十次的提醒,他仍然硬著頸項,結果全軍覆沒在紅海之中,自食其苦。一而再,不受約束的參孫,最終也是自食其果。

神有嚴愛,用刑杖打在愚昧人背上,是為了要人回轉,有人說,我犯罪,但仍凡事亨通,請別得意忘形,我們常常說,神的放棄,是更大的刑罰。因為神是公義的,賞善罰惡的原則不改變的。

弟兄姊妹,神是賞善罰惡的,以弗所書第二章指出,人離開神,離開神的智慧,就在自己的犯罪裡面,自食其果,走向滅亡。今天的智慧之旅,就是要人回到神的面前,回到豐盛生命的源頭那裡去,接受神的話語,約束我們的生命,經歷神的境界,這是唯一的選擇。求主讓我們在今天末世的時代裡,懂得走上這智慧之旅。―― 張慕皚《箴言查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