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以賽亞書第三部和平的預言

 

三、和平的過程(第五十八至六十五章)

 

      現在我們開始和平預言的最後一大段,論到和平的過程。一共有二個明顯的段落,依次論到條件的宣告,最終的實現,分別的原則。其後這位先知以一段實用的話作結束。

1.條件的宣告(第五十八至五十九章)

      這部分的預言,所默示的是:堅持要根據神的觀念建立道德。儘管耶和華的旨意是要和平,但這旨意只能在潔淨的基礎上實現。雖然耶和華要藉著他的僕人帶來公義和救恩,並完成他的工作,但人必須先實踐合乎神旨意的生活,他才能完成這項達致和平的工作。先知從三方面來論這個題目:宣告道德的要求,承認道德的失敗,贏得道德的勝利。

a.道德的要求(五十八114

    先知藉譴責形式主義,和描述真正的虔誠,來啟示道德的要求。他藉此強調:虔誠必須表達在道德上,因此只有能產生道德結果的虔誠才可以被接受。

    對先知的託付(五十八1):第一段很簡短,包含對這位先知的託付。神要他勇敢地、毫不遲疑地、堅定地向神的百姓說明他們的過犯。他們明白了自己的罪以後,就會認出建立和

平的必要條件。

    形式主義(五十八25):神百姓所犯的最主要的罪,乃是因著外表形式而降低了他們的虔誠。因此這一段論到形式主義的經文,可能是聖經中論到類似題目的經文中最醒目的一個;他啟示形式主義在外表的形式之下,和真正的虔誠幾乎不分軒輊,但同時兩者又有天淵之別。

    形式主義所遵行的是正統的、有規律的儀式,並且喜愛知識上的追求。他們天天尋求神,樂意明白神的道,好像行義的國民。他們喜愛這一切活動,這些難道還不夠嗎?

      先知描述了遵守形式主義的人之後,又接著說出他們的抱怨。這些形式主義者抱怨神的盲目和冷漠,他們問神為何沒有看見他們在禁食,為何不理會他們的克苦己心。這個抱怨反映了一個事實:他們還需要一些東西,他們缺少了某些東西。他明白地指出,即使形式主義者本身也認識到,他們缺少的是神。他們樂意明白他的道,喜悅親近神,卻得不到回答,他們沒有得著因真正的交通所帶來屬靈上的滿足。原因何在?

      形式主義者的問題得到了回答,在這個回答中我們也看出形式主義的失誤之處。這些人拘泥於宗教儀式,喜愛知識上的探索,卻活在三重的罪裡。第—,他們禁食只是為了使自己喜悅,他們一面禁食,一面卻得罪鄰人,壓迫他們作苦工。

      第二,他們禁食的時候,也得罪了自己,因為他們互相爭競,以兇惡的拳頭打人。他們禁食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使他們的聲音聽聞於上,他們卻還抱怨神不理會他們。

      形式主義者最後一個罪,就是得罪耶和華。他並沒有揀選這樣的禁食。他並不接受一方面在外表的態度和舉動上敬拜他,另一方面卻又虧待鄰舍,彼此爭鬥,甚至內心一點也不願意尋求他的人對他的敬拜。

      真正的虔誠(五十八614):先知揭發了形式主義的虛偽之後,又立刻轉過來揭示真正的虔誠之意義。他前面已經指出形式主義在鄰舍、自己、耶和華三方面所犯的謬誤,現在他就這三者分別論到個人的職責和獎賞。

    真正的虔誠表現在對鄰舍的態度上時(五十八69),是使他們從各樣的捆綁中得自由;實際說來就是滿足那些饑餓、貧窮、赤身之人的需要。人若盡到這個職責,就必發現有光照耀,如同早晨的陽光。他要在耶和華裡面得到醫治、力量和保護。這樣的虔誠才能使人與耶和華有交通,他也會迅速回答敬拜他的人所發出的呼聲。他們不可能會有形式主義者那樣的抱怨。

    真正的虔誠表現在自己方面時(五十八912),就是要真正憐憫饑餓的人,想要去滿足困苦的人。一個人若合乎這些條件,就必在黑暗中發現光。他立刻會感覺到耶和華的引領,耶和華必使他心滿意足,使他的生命結實累累。這樣的人甚至可以使久已荒廢之處得到復興,並重建已經喪失的秩序。

    對耶和華的真虔誠,包括喜愛耶和華的旨意(五十八1314);這裡再一次將安息日當作這種喜愛的象徵。人若喜愛耶和華的旨意,他的獎賞就是得耶和華的喜悅,結果他要過一個得勝、掌權的生活。

b.道德的失敗(五十九115

先知宣告了道德的要求之後,接下來承認道德的失敗。他首先辨認出整個國家受苦的原因,然後明白地承認失敗之處。

全國受苦的原因(五十九18):前面論到形式主義時,先知曾說到形式主義者的抱怨,他們埋怨耶和華對他們視而不見,漠不關心。現在他宣告他們受這些苦——被耶和華忽視、不顧的原因,不是在耶和華這方面。「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五十九1)。他們默認他們因耶和華的冷漠而受的苦,必定還有其他的原因可以解釋。他既不是不能相助,也不是忽視他們。

    接著就宣告真正的原因。那使他們與神隔絕的,乃是他們的罪孽(五十九28)。

    然後描述百姓的罪,首先是不道德的行為,其次論到產生這種行為的根由——品格的敗壞。

      人整個生命都受到了污染。他們的手、指頭、嘴唇、舌頭無一樣潔淨。人與人之間毫無公義、真理可言,只有虛妄、謊言。

      這一切都是由一個完全腐化的品格產生出來的。先知用一連串生動的句子來描述這種品格的腐化,並說明生命的基本觀念和所產生的行為之間的關係。

他們在觀念上抱毒蛇的蛋,結蜘蛛網;結果吃這蛋的人必死,這蛋若被踏破,就有毒蛇出來;他們所結的網,也不能作衣服,因為這些都是罪惡的工作,是強暴的舉動。他們的腳奔跑行惡,想要流人的血,因為他們的意念是罪惡的。他們不知道平安之路,他們的路途中盡是荒涼毀滅。這就是引起他們受苦的主因,也就是為什麼神不聽他們,不回答他們的原因。

認罪(五十九915):先知立刻承認,「因此公平離我們遠」等等。他再度描述他們所受的苦,那就是形式主義者所抱怨的黑暗之境。他們指望光明,得到的卻是黑暗。這黑暗將帶來混亂。他們因缺乏亮光,就如同瞎子一樣,摸索著牆壁,想要尋求引領。即使日正當中,他們仍會絆倒,他們缺乏一切必要的力量。他們因這黑暗和混亂而哀鳴。

      最後,他以明確的話,作實際的認罪。首先是以定罪的語氣來表達。他們的過犯、罪孽在神面前增多,他們也知道自己的罪。然後是詳細地承認這些事。一切過犯的根源在於他們悖逆耶和華,轉去不跟從他。這個根所結出來的果實就是欺壓人、說謊話;因此公平和公義蕩然無存,想要離開惡的人反成了掠物。

      這是引起一切痛苦的真正原因,這先知所承認的也很完全。

C.道德的勝利(五十九1521

      有關條件的宣告,最後一部分在說明,耶和華的行動儘管有各樣的失敗,最終還是道德獲勝。整大段的前面部分,就是已經提及的那些事,將這一部分的教訓清楚地襯托了出來。這教訓宣告耶和華知道一切(雖然形式主義者否認這一點);以及耶和華要在缺乏公義的百姓面前施行公義;並且那位耶和華所差的救贖主,要在犯罪的百姓無力拯救自己的時候出現。

耶和華知道一切(五十九1516):先知所承認的一切事,耶和華都看見了,他心中甚不喜悅。

他進一步看到:在犯罪的百姓和他自己之間沒有一個調停者,無人能夠作為橋樑,帶來救恩,並建立公義。

    耶和華的審判(五十九1619):他看見百姓犯罪的情形,也知道他們的無助,他就親自成為他們的幫助,施行拯救,以維護自己的公義。這個事實極端強調了耶和華在成就這些事時的孤獨。他是以自己的力量行動,「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以公義扶持自己。」

      他在自己的屬性中完成他的審判。他以公義為鎧甲,以拯救為頭盔,以報仇為衣服,以熱心為外袍。這一切都是他的本質,是他的屬性,總括起來就是愛。

      他的行動是為自己辯白,要彰顯他那無可言諭的公義。為了人的需要,他必須有所行動;他必須以報仇對待敵對者和仇人。

他行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他自己的榮耀,只有當人敬畏他的名時,他的榮耀才得以彰顯。

耶和華的救贖者(五十九2021):最後他的救贖者出現了。先知宣告他要來到錫安,也就是永久性的全國生活中心地,目的是要祝福這個世界,以榮耀神。他更要來到「雅各族中轉離過犯的人那裡」,也就是忠信的餘民那裡。

      他的來臨導致一個結果,就是神與人立一個新的約,要將神的靈和他的話傳給人,直到永遠。最後這個宣告是用間接的方法,對那來到錫安的救贖主說的。神的靈和話要住在這位救贖主的後裔裡面,以完成他和平的旨意。

因此實現和平的過程,第一個條件是由真虔誠衍生的道德。基於這個條件,在犯罪和腐化的百姓中間應該實現這種道德,並且承認他們的罪,悔改。由於看見他們無法靠自己悔改,以達到這個基本的要求,因此耶和華自己成為救贖主,使他們歸於他自己,用他的佗為幫助苜姓符合這個最基本的條件。

2.最終的實現(第六十至六十二章)

前面一大段在強調:道德的實現是和平過程中必要的條件。現在的第二大段轉向了輝煌的描述,說到神旨意的最終實現。首先論到物質的豐盛,其次是屬靈的實現,最後是聖職的完成。

a.物質的豐盛(六十122

    這裡用黎明的旭日,和滿月的光輝來描述物質的豐盛。他可以分成四部分:黎明,分散之民歸回,被建造的城,那完全之日的榮耀。

    黎明(六十13):最中心的一個事實,就是有光照耀著錫安。這必須和前面那段連在一起看。前面說到他們已承認自己的罪,先知也宣告了耶和華的行動,就是要親自成為救贖主。因此這光要照耀神的百姓。這城被擬人化了,好像一個人坐在一片黑暗中,但耶和華的光和榮耀要照亮他。因此他被命令要興起發光。那顯現在他身上的光,不只是要照耀他,也要照耀一切黑暗裡的人。萬國看見神歸返的子民所發出的光,都聚集來就這光。這一切構成了一幅曙光初露的畫面。

    分散之民歸回(六十49):這蒙光照的城市要舉目觀看那些聚集的百姓。他們中間有他的眾子和眾女,他們都回到這個長期被廢棄,現在又復興了的城中。各樣的財富都歸向他,他們要被獻在耶和華的壇上,並蒙他悅納。這些財寶最大的用處是來裝飾、榮耀他的殿。這裡特別用鴿子飛向窗子,來描寫眾民如何向這榮耀之城聚集。他們帶來了各樣財寶,是為榮耀耶和華的名,因為他已經榮耀了他的百姓。

      被建造的城(六十1016):那些向光聚集的人,必成為建築城牆的工人。外邦的王並沒有被俘,但他因榮耀的恩典所催促,而來服事這城。他們不再畏懼被侵略,被人毀滅。城門晝夜開放,迎接各國送來的財物。凡是與他們為敵的列國,必要滅亡。一切珍貴的建材都要獻出,來修飾神的聖所。素來苦待神百姓的人,他們的子孫要前來屈膝下拜,並且稱錫安確是以色列聖者耶和華的城。

      這城經歷了長期的荒涼、孤獨,現在要成為列國的中心,並且實際明白這位先知一再宣告的真理,就是耶和華是救主,是救贖主,是雅各的大能者。

    完全之日(六十1722):最後一小段說到最終的豐盛。這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克服了黑暗。現在要描述神的旨意得到完全的實現。

    首先是他完全的管理。這裡用低等的物質轉換成了高等的物質,來比喻物質財富的倍增。在耶和華的無上管理之下,金要代替銅,銀子代替鐵,銅代替木頭,鐵代替石頭,政權也要賦予那些製造和平、提倡公義的官長。結果這座神的城裡面,再也沒有強暴、荒涼、毀滅的事。

      完全的管理將要產生完全的榮耀。照亮這城的真光,既不是白晝的光,也不是月亮的光,乃是耶和華親自作他的光,彰顯出他的榮耀。

      由於這個光源是永恆的,因此不再有日落,也不再有月沉。居民都成為義人,有完全的喜樂,並永遠得地為基業。最後一句話再度強調一個一再被重複的真理,就是這一切都是耶和華作工的結果,他要按他的日期加速成就這事。

      這幅圖畫展現了物質的豐盛,同時也啟示一個事實:只有道德的正直才能導致這種豐盛。他和前面那一大段的末了所說的,同樣給我們一個極深的印象,就是耶和華的作為,要產生榮耀的結果。他要興起榮光,照耀他的百姓。

      然而他的百姓也有責任,他們被呼召要興起發光,以回應他的榮光。他們若如此行,就必到達充滿祝福之處;並且被他們的光所照的人,也要因他們蒙福。這樣,神要他百姓成為別人祝福的旨意才不致被忽略。

b.屬靈的實現(六十一111

      這預言描述了物質的豐盛之後,接著描述內在的奧秘,也就是屬靈的實現。這也可分成三部分:第一論到受膏的使者,第二論到作祭司的百姓,第三是讚美之歌。這整段實際上都是神僕人,就是那位和平之王的語氣;透過他,和平的旨意才能成就。

    受膏的使者(六十一15):第一部分對這位耶和華的僕人有了一番新的描述,說到他的裝備。他的使命和他的勝利。

    開頭那句簡短而有含義的話,宣告了他的裝備,「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有趣的是,基督自己也引用這節經文,說到他的整個使命(他由童貞女受聖靈孕而生,到他在十字架上靠著聖靈舍己)都是在聖靈的大能中成就的。

    這預言在描述他的使命時,首先說到第一階段的使命,就是傳好資訊,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得自由。緊接著的是一個短句子,卻涵括了神僕人的整個使命。首先宣佈耶和華的恩年,其次宣告神報仇的日子,第三是安慰悲哀的人。我們讀這一段的時候,很自然的會想起耶穌在會堂中時,讀到「報告耶和華的恩年」這一句話,就停止了。因為當時神報仇的日子尚未開始,當然這先知所說的安慰悲哀的人也沒有開始。最後一部分是在描述對悲哀之人的安慰。當錫安得到復興,神的百姓盡到他們在這個世界的職分時,就有安慰臨到悲哀之人。

前面一段以完全之日描述物質的豐盛時,這先知曾宣告說,神的百姓是他栽種的枝子,是他手所作的工,以使他得榮耀。現在他又重複相關的話:錫安和百姓所以得復興,是為了使他們成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要叫他得榮耀。因此耶和華的僕人最終的勝利就是帶來復興,使被贖的百姓也有分,他們要修造廢棄已久的荒場,重修歷代荒涼之城。列國因他們的復興也蒙了祝福,並加入他們的修建工作。外人要起來為他們牧放羊群,並為他們耕種田地,修理葡萄園。

作祭司的百姓(六十一69):在那偉大的未來中,神的百姓要完成他們真正的祭司職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神曾對他們說,「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希伯來人一直沒有完全實現神的這個理想,但藉著耶和華僕人的工作,這個理想將會實現,那時人們就要知道他們,並稱他們為神的祭司。

    那日,他們就與列國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關係,分享列國的財物,因他們的榮耀而誇口。對神的百姓而言,那是他們一切羞辱得到補償的日子,而列國也要與他們一起得補償。我們最好注意一下這裡的代名詞有了改變,這段中的「你們」和「你們的」是用來稱呼神的百姓,「他們」和「他們的」則是指列國。

      然後神的僕人宣告神與以色列國所立的偉大新約,他以「我耶和華」自稱。這約的基礎是建立在耶和華的公義上,因為他喜愛公平,恨惡搶奪和罪孽。這約的性質,是一種在真理裡的行動,因此這約是永恆的。他的果效是,神的百姓要從羞辱中被贖回,並在眾民中發揮公義的影響力,這樣眾民也要承認這個真理,並順服這真理。

    讚美之歌(六十一1011):這段有關屬靈實現的資訊,最後以一首讚美之歌作結束。毫無疑問的,這是神僕人的詩歌,因此他也是神的真以色列民的詩歌。

      耶和華是喜樂的泉源;喜樂的第一個原因,是神的僕人蒙了祝福。耶和華以拯救為衣給這僕人穿上,以公義為袍給他披上,這樣他的行動就與耶和華互相配合,因此有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

C.聖職的完成(六十二112

      論過了物質的豐盛和屬靈的實現之後,這個預言現在較詳細地描述到聖職的完成。一開頭就指明不管這段資訊是神僕人說的,或先知自己說的,他都是在一個尚未成就的環境下說出的。雖然尚未成就,但將來一定會成就。首先提到這城將得的新名,以描述他的復興;其次描寫守望之人,他們要看到最後的建立;最後證實必有最終的實現。

    新的名(六十二15):這個說話的人有兩重願望,是針對錫安和耶路撒冷的。一則盼望神一切的應許,都能在這座屬神之城中得到應驗,就是盼望這城的公義如光輝發出,他的救恩如明燈發亮。正如我們先前探討過的,這城要興起發光,因為耶和華的榮耀已經照耀他,就是已完成對他的願望。另外更深一層的盼望是,由這種屬靈的豐盛產生一個結果,就是列國得見公義和榮耀,耶和華也因此得到證實。

    這個說話的人心中毫無猶疑,從他四度用到「你必」這兩個字,可以看出其堅定的語氣。首先,這城必得一個新名,是耶和華親口所起的。第二,他在耶和華的手中要作為華冠,在神的掌上必作為冕梳。第三,這城和他的地必不再被稱為撇棄的,荒涼的。第四,這城必被稱為「我所喜悅的」,被稱為「有夫之婦」。

      他為何如此確定呢?因為他確信耶和華喜悅這城。新郎怎樣喜悅新婦,神也怎樣喜悅這城。

    守望者(六十二69):這預言接著描述城上的守望者,更明顯地表露了對這些事最終成就的確信。這些守望者是用來提醒耶和華的,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了耶路撒冷的緣故,晝夜向他求情,一直到他使耶路撒冷成為地上可讚美的城為止。

    然後宣告對他們的求情之回答。耶和華回答時,指著他的右手和大能的膀臂起誓,說他必成就他的旨意,這城要回復昌盛。他長久以來所受的欺壓和破壞都要停止;由於耶和華的作為,這城要用自己的勞力獲得各樣的財富。

    實現(六十二1012):這位使者帶著熱烈的期望轉向百姓,託付他們去預備道路,並再度宣告那位救贖主的來臨,只要帶來救恩和賞賜。因著他的來臨,百姓要被贖回,重歸聖潔,重新對世人發生影響。

    再回頭看這論及最終實現的整大段,會發現他的三個小段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一段論到物質的豐盛,很清楚的指出最終實現那日,百姓將得的榮耀。其中心真理在:只有屬靈的關係,才能產生物質的豐盛;只有當神的百姓實現了神的理想,就是盡了祭司的職分之後,物質的豐盛才能實現。最後,屬靈實現和物質豐盛的主要價值,在於聖職的完成。這城變得美麗、興盛,不是為了自己的緣故,乃是為了要成為其他人聚集的中心地,讓別人分享他的祝福。這一切最深的含義,是神的榮耀,以及他的尊貴在這世上得到證實。我們讀了這整段之後,不可能不產生一種新的認識,就是因著他所賜的豐盛福分,以及人被帶到那完全而永恆的和平中,神得到了證實,他的名得到了榮耀。

3.分別的原則(第六十三至六十五章)

      這個預言的最後一大段,再次說到神在應用他的方法時,所持的區別原則。只有聖潔,才能產生上述的一切祝福;而在聖潔建立之前,必須有審判的階段。因此我們必須認出我們將要查看的這一段,和受膏的使者有關他使命的宣告兩者之間的關係,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查看那段經文時,我們會留意耶穌在大會堂裡讀過這經文,他唯讀到「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就停住了。下面一句是「我們神報仇的日子。」這就是最後這一段的主題。根據實際發生的順序,我們已經討論過了現在所要描述的最終實現之前的一切事。先知所作關於復興之前必須要有道德條件的宣告,以及有關最終實現的畫面,共同促成了這最後的教導。如何才能得到完全的復興?聖職如何完成?答案就在最後這一大段中。此段描述審判的道路,記載熱心的祈禱,最後介紹神藉著挑選百姓,在他們中間施行審判。

a.審判的道路(六十三16

這段經文呈現了兩幅圖書,一幅有關那位勇士,另一幅有關那場爭戰。我們必須注意到,這些都是在描述那勇士從爭戰中歸來的情景,並且是由爭戰已經結束的觀點來描述那場爭戰。

勇士(六十三1):我們可以從先知的問話中,看出他所看到的異象。異象中有一個勇士從以東來,這裡的「以東」是象徵一切抵擋以色列,或反對神的人。我們看見這勇士走了過來,既沒有受傷,也沒有倦容。他的裝扮華美,能力廣大,先知就問道,「這是誰呢?」

      勇士親自回答他的問題,「就是我,是憑公義說話,以大能施行拯救。」答話甚短,卻總結了以賽亞書這幾章中的主要教訓。那是耶和華所說的話,一方面宣告他的方法,一方面宣告他的目的。他的方法是憑公義審判;他的目的是要拯救,他有大能來完成這一切。

      爭戰(六十三26):先知認出了那勇士之後,立刻問他,為什麼他的裝扮有紅色,他的衣服像「踹酒榨的」?他看見他的衣裳灑有血跡,顯然他剛從一場爭戰中凱旋歸來。因此先知要求他對他的裝扮作解釋。

他立即回答了他,首先確定一個事實,就是他沒有得到人的任何幫助,就在烈怒下獨力征服了他的一切敵人。

然後宣告這場爭戰的原因,「因為報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耶和華的恩年已經過去了,現在他報仇的日子也完成了。這勇士已在烈怒的大能中克服仇敵,但他還有能力施慈愛,要拯救他自己的民。

      然後又說到他在爭戰時的孤單。無人幫助他,但他仍大有能力;於是一切反對他,敵對他旨意和他百姓的仇敵都被毀滅了。

      如果硬要把這一段經文,解釋作在描述基督第一次降臨時所作的工作,就會徒生困擾。這不是一幅描繪神的僕人受創傷的畫面,乃是他的仇敵被擊敗、被毀滅的畫面。我們在這裡沒有見到實際流血的戰場,但只有那位得勝者,最後要在報仇和烈怒中,掃除一切反對他百姓和他旨意的仇敵;他凱旋歸來之時,他的救贖之年就開始了。

b.熱心的祈禱(六十三7一六十四12

      這整個祈禱,是附加在這最後一大段的主要教訓之上的。當這個預言論到神如何挑選百姓,運用他區別的原則時,還會再度提到這個祈禱。

    先知看到了有關那勇士和他所宣告之異象,他感覺到其中所描述的審判具有絕對的公義,並且認出只有藉著這樣的作為,人才可能有希望。於是他發出讚美和祈禱。

      讚美和承認(六十三714):這預言首先以優美的文字,描寫耶和華在過去對他百姓的信實。他決心要提起耶和華的慈愛和美德,並宣告他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然後他提出兩個例證,第一個描述他在埃及對他們所施的慈愛,證明他是他們的救贖主;第二個描述他在曠野中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因此,從回顧過往的年日中可以發現,儘管他們悖逆,使主的聖靈擔憂,他還是愛他們,懷抱他們。

    這樣導致他承認一個事實,就是因他們悖逆,使聖靈擔憂,他不得不「轉作他們的仇敵」。

    不過這一切只有促使他再歌唱他的慈愛和憐憫,這預言還是讚美他仍紀念他的百姓,記得他如何帶領他們出埃及,又如何拯救他們離開曠野,進入安息之地。

    祈禱(六十三15一六十四12):這讚美和承認,融入了一個禱告中,這是一個由深刻地認識到失敗和荒涼的景況而發的禱告,這禱告卻也同時知道耶和華的心是人有慈愛憐憫的。他首先表達他們的需要,然後發出痛苦的呼喊。接著是回想起過去神的作為,而承認所犯的罪。最後是對耶和華的呼喊,呼籲他向他的百姓有所作為。

    惟一的需要(六十三1519)。這預言描述了現今的光景,並拿來和古時候耶和華給他百姓的安息作強烈的對照,以祈求耶和華垂顧。從「你的熱心和你大能的作為在那裡呢?」這句問話可以證明,這百姓沒有耶和華的同在,也沒有他的大能。「你愛慕的心腸和憐憫向我們止住了。」這宣告也指明他們沒有耶和華的憐憫。這是一幅描繪他們的需要之畫面,這禱告說出了他們的論據,「你卻是我們的父你是我們的父我們的救贖主。」他迫切地懇求耶和華轉回來。他們已失去安息,他們的產業所剩無幾,他的聖所也被踐踏,他們變得好像邢和

華未曾治理過的人。

    呼喊(六十四12)。說出了他們的需要之後,接著是一聲痛苦的呼喊,懇求耶和華裂天而降,審判他們的仇敵。這呼喊顯然是因為那個勇士的異象而導致的,表達了他們心中熱切地渴望審判的過程能早日完成。

    回想(六十四35)。這偉大的祈禱隨之語氣一轉,變為回顧以前的拯救。他記得耶和華在過去的年日中所成就的事,這也正是他們現今所尋求的。山嶺在他面前震動。這使人想起了神的原則:他為等候他的人行事;他迎接那歡喜行義的人。

    承認(六十四57)。回想的結果,產生了對罪、對由罪而來的審判之承認;承認審判是必然要來的,是犯罪應得的後果。神曾發怒,但發怒的理由是因百姓犯了罪。他們長久以來不斷地陷於罪中,「我們還能得救嗎?」表達了他們深切地感覺到自己的罪。不潔淨和污穢必然帶來枯乾、毀滅。最後所承認的是,「無人求告你的名。」承認那勇士所說的真理,就是當他四顧觀望時,沒有人幫助他。

    呼籲(六十四812)。認罪之後,這祈禱在一個偉大的呼籲中結束。這呼籲顯然是建基於我們已提過的那勇士所作的宣告上。他見無人相助,卻仍施行拯救。前面也承認了無人求

告他的名,然而這裡仍為了求拯救而發出呼喊。

    第一部分是降服。承認神是父親,是窖匠。百姓一切的敗壞都是由於違背這個基本的真理而來的。他就是根據這個降服,呼籲耶和華不要永遠紀念罪孽,因為他們是他的百姓。這呼喊的最後一部分之論據,是神的城之光景,因為聖城變為曠野,成為荒場。聖殿被火焚燒,一切美好的東西盡都荒廢,耶和華豈能再靜默?

C.挑選百姓(六十五125

這一段開頭的幾句話給我們一個印象:他似乎是針對前面的祈禱所作的回答。但若進一步探討,就會很肯定的得到一個結論——他不是在回答前面的祈禱。我們已討論過的那段祈禱是絕對真誠的,是那位先知的祈禱,或者是他所代表的那些余民的祈禱。但目前這一段話的語氣顯然不是那先知或余民說的。

如果我們認定,上面這段祈禱是附加在這一大段主要教訓上的文字,就可以看到,前面異象中出現過的那個勇士,現在再度發言。他已經戰勝了他和百姓的共同仇敵,此刻他接若要對付那些屬他自己的人。因此我們可以看見這一段生動地描寫了神在區別他的百姓時,所持的原則。首先描寫真與假之間的區別,其次描述挑選的結果,最後啟示所產生的新秩序。

    真與假(六十五112):這一段清楚標明了神在真與假之間的區分,甚至在他的百姓中也有這樣的分別。首先描述悖逆之人,其次是承認後裔,最後對悖逆之人說到他們將臨的毀滅。

    悖逆之人(六十五17)。開頭的話說,「素來沒有訪問我的,現在求問我。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稱為我名下的,我對他們說,我在這裡,我在這裡。」這不是指以色列說的。保羅在羅馬書第十章中曾引用這段經文,他的用法尤其可以證明這不是指以色列人說的。顯然這是那勇士的宣言,是他審判列國以後的結果,他要帶領他們來認識他。

      和此成鮮明對比的,是接下去對他百姓中那些悖逆之人的描寫。他對他們的態度是長久忍耐,「我整天伸手招呼,」他們卻相應不理,隨自己的意念行惡。這使我們回想起先知在描述神僕人的工作之後,所作的偉大呼籲,他在呼籲中把百姓的意念和道路,和神的意念與道路相對比。

    更甚者,這些悖逆之人還拜偶像,作出一切與偶像有關的可憎之事。他們的罪也表現在假冒為善上,他們自以為高人一等,對別人說,「你站開吧!不要挨近我,因為我比你聖潔。」

    這些百姓觸犯了耶和華,因此這裡清楚的描述他決心要懲罰他們。

    後裔(六十五810)。他的審判是有區別的,因為那些餘民雖然常常失敗跌倒,他們還是忠於耶和華的。這裡用了在葡萄中尋新酒的比喻。神區別的作為乃是:從雅各中領出後裔,從猶大中領出繼承者。下面的話生動地描寫了由區別所產生的結果,「沙侖平原必成為羊群的圈,亞割谷必成為牛群躺臥之處,都為尋求我的民所得。」

    悖逆者的結局(六十五1112)。這資訊緊接著以更確定、更詳細的語句,來宣告將臨到悖逆之人的毀滅。他們的罪包括:離棄耶和華,忘記他的聖山,敬拜偶像。

      他們被命定歸在刀下,屈身被殺。這裡再度宣告他們被殺的理由,是因耶和華呼喚,他們沒有答應;他說話,他們沒有聽從,反倒繼續行惡。

      挑選的結果(六十五1316)。接著描述挑選的結果。耶和華的僕人們所經歷的,和悖逆之人的遭遇完全相反。他們要被帶到豐盛滿足之地。他們吃、喝、歡喜、歌唱。悖逆之人卻要被帶到貧乏、憂傷之地。他們又饑、又渴,他們要蒙羞,又因憂傷而哀號。

    最後,將悖逆之人和義人的處境互相對照。悖逆之人必留下名字,被人指著賭咒,並且被殺。耶和華的僕人要另起別名,他們因符合與神建立真正關係的原則,得以發現繼續存留在世上的秘訣。

    新秩序(六十五1725)。挑選的最終結果是設立新秩序,以及建立神的國度。

    首先從創造方面來描述這新秩序。有新天新地被建立,從前的事都不再被紀念了。

      就這世界來說,新秩序的中心乃是神的城,就是耶路撒冷,他被居住在其中的居民所喜愛,神也喜愛這樣的城和居民,因為其中再也聽不見哭泣和哀號的,聲音。

      百姓在這種新光景中的生活,和他們長期以來所受的荒涼景況大不相同。他們的壽命增加了,再也沒有早夭的孩童,或壽數不滿而死的人。活到百歲而死的人都會被認為早夭的,被看作是因犯罪而為神咒詛的。

    勞苦之人的光景也大相迥異,他們可以享受自己勞苦所得的益處。他們居住在自己所建造的房屋中,吃自己所栽種的。即使在今日,我們也不需要特別的解釋,就能明白勞動者和獲益者之間的區別。

      不僅如此,百姓的生活也是一種與神交通的生活,是禱告蒙應允的生活。

      最後的一段話,特別強調和平的勝利。自然界要重歸和諧;殘暴的要被消除,傷人的要被毀滅。

      這就結束了偉大的和平預言。整個預言包括旨意的宣告,和平之王的描述,以及有關這過程的教訓。

    我們若將有關審判的預言中最後的那段資訊,與和平的預言之末了部分互相比較,就會發現兩者的思想有驚人的相似處。

      先知在審判的預言中宣告,「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接著描述他的保證,最後以這樣的話作結束,「在那裡必沒有獅子,猛獸也不登這路,在那裡都遇不見。只有贖民在那裡行走。並且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

      而這裡和平的預言最末了一段,也是在描述神報仇的日子之後,說到「看哪,我造新天新地」,最後也以這樣的話作結束,「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這是耶和華說的。」── 無名氏《以賽亞書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