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同伴的目的

 

“聖潔的弟兄啊!屬天呼召的同伴們”(來三1)。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是基督的同伴了”(來三14)。

 

首先讓我們略微思考一個字眼,這個字眼控制著我們所默想整段的經文。這個字一一“同伴”,出現在前面所引的兩處聖經裏,或可譯作“有分於的人”。希伯來書中,這個希臘字出現過五次,即在一章九節、三章一節。十四節、六章四節、十二章八節等五處。而在路加福音五章七節裏,這個字則譯作“合夥人”,其他處有譯作“夥伴”、“同伴。的。另外還有許多由這一個字根變化而產生。

經過仔細查考聖經原文的意思,我所得的結論如下:“同伴”是這個字眼最確切、最深刻的譯法。因此在隨後諸章中,我就限定了這個字的用法,乃是指著“基督的同伴”,“屬天呼召的同伴”說的。“同伴”乃是神對人最終的心意

“同伴”乃是神對人最終的心意,也說出人與神的關系,這個思想明顯的貫穿整本聖經。我們與主的關系,除了我們公開的職事外,背後還有一個主觀的成分。請看亞伯拉罕:他是主大用的僕人,並且極其忠心地事奉祂。然而在亞伯拉罕身上的中心點乃是:他是神的朋友。論到亞伯拉罕,神稱他為“我朋友”(賽四十一),這說出“神的同伴”的思想。

摩西是位偉大的神僕,主常提及他:“我的僕人摩西。”但我們明白,比這稱呼更深的乃是:“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好像人與朋友說話一樣”(出三十三)。在神與摩西,摩西與神之間,有一個極親密的關系一一摩西實在是“主的同伴”。

大衛又如何呢?在論到他的諸事中,最偉大的一點乃是,神說大衛是“合我心意”的人(徒十三22),這也就是“主的同伴”的意思。

當主耶穌來到地上,祂乃是基於“同伴”的關系,來揀選門徒及使徒。你可以稱他們為“門徒”,因為他們必須進入基督的學校裏受教學習;我也可以稱他們為“使徒”,因為他們都是被基督所差派的。然而他們成為主的同伴,這是他們與主之間最深刻的關系。特別到了主與他們在地上相處末了的一段時候,主說:“我在磨練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們”(路二十二28)。他們在生活中與主為伴,在苦難中與主為友。主說:“你們是我的朋友”(約十五14)。

甚麼是教會呢?教會,不是儀式的或宗教的機構。若是這樣,她就是何等地冰冷,何等地形式化,也顯得與主何等地遙遠。然而,主總是在愛裏說到教會。祂說:“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二十28)。又說到:“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弗五25)。或許我們必須如此地矯正對教會的想法,她乃是被召為“基督的同伴”的。她與主最深刻的關系乃是一個“心”的關系,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苦難中,並在榮耀中,與祂為伴。

“神的兒子。乃是神獨一的目的

稍為看過“同伴。這個字眼後,讓我們繼續默想,神對“同伴”所存的目的是甚麼。聖經這本書只是一個目的,這個獨一的目的成為全書每一層面背後隱藏的骨幹。這個目的存在於神的創造裏,在神的豫言裏,在神的豫定裏,在祂的揀選裏,在全本聖經神所有的動作裏,在一切比喻和豫表裏,也在舊約主要的三部分——祭司部分,列王部分和先知部分裏。這個獨一的目的顯在舊約的每一件事物裏。聖經啟示我們,神是一位元有目的的神。祂每一次運用祂的主權,都受制於這一個目的。

這個在一切之內,又貫穿一切的目的是甚麼呢?它的中心點在於神的兒子。在萬物中,神惟獨看見祂的兒子。“萬有”是一個很容易解釋的字,但惟有在神的兒子裏,才得著真正的解釋。由於我們要繼續思想這卷給希伯來人的書信,請各位一開始,就把握這個重點。

首先要說明的一件事,是關乎神以往行事的道路和法則。在已過的世代中,神藉著這個方法、那個方法,這條道路、那條道路運行作工。但到未了,祂將一切集中在祂兒子裏面。神把萬有總結起來,並使祂的兒子成為惟一的中心。神的兒子闡明全部舊約及神在舊約裏所有的作為,希伯來書前兩章將神兒子的偉大顯在我們眼前,特為要加強這個重點。在此有一位,祂是超乎萬有之上的。在神的心意中,祂解釋了一切。

希伯來書一開始,就帶進神對祂兒子的心意,並宣告神所有的旨意都以祂兒子為中心,這一位神的兒子就是耶穌基督。在此必須注意一點,聖靈的意思並不停止於這兩章聖經,祂藉著作者介紹了神的兒子並榮耀了祂之後,繼續進入此一方向——“聖潔弟兄們,你們蒙召進入神兒子同伴的關系,有分於神兒子屬天呼召”——因為神惟一的目的系於祂的兒子,並且神兒子的偉大是超乎一切之上。

現在來看這個題目的第三點。在全本聖經裏,關乎神聖潔的旨意有兩個原則。其—,方才已指出,神從起初到永遠工作惟一的中心,就是祂自己的旨意。使徒保羅如此說:“祂隨己意行作萬事”(弗一11)。這旨意乃以祂兒子為中心。因此,神的兒子即是神從起初到永遠行事惟一的中心。

聖經裏包涵了無窮盡的事物。這裏有神所創造和使用的事物;又有許許多多的人,神的手在他們身上。神又藉著各種不同的方法說明祂的心意是何其多。聖經裏充滿了這些。此外,我們看見聖經裏還有神的祝福,祂常常祝福人,祝福事,另外一面,也看見神的審判,祂是一位審判的神,聖經裏說到許多的審判。這一切我們無法完全領會,因為對我們而言,聖經永遠是一部太大太大的書!然而聖經裏,沒有一件事,沒有一個人,沒有任何一條被神使用的法則,或祝福或咒詛,或其他所有的事,在它本身是有意義的。神是創造的神,祂或揀選人,或使用事;祂或祝福、或審判,都為了一個目標。聖經明確的說,神為祂兒子創造了萬有。祂作所有的事,單單以祂兒子為目標。我們可以在亞伯拉罕身上看見這個原則:“按肉體說”,籍著亞伯拉罕,我們得以來到神兒子面前。

這件事暫且說到這裏為止。若神祝福了前面所提及的話,那是因為這些與祂的兒子息息相關。我們若要得神的祝福,就必須靠近主耶穌,並且把自己完全交托給祂,父神是在主耶穌裏面看我們,也惟有在主裏面,我們才能得到父的祝福。先知們的豫言頻頻提到神的審判,那是因為當時的光景,與神在祂兒子裏所定的旨意相違反。在神的眼中永遠只有一個對象,就是祂的兒子。神從來不枉然作甚麼。祂所注意的,並非事的大小;即使在最小的事上,只要是與祂兒子有關連的,就變成了最大的事。你是不是一個非常渺小的人?你是不是非常的不重要?但你苦與祂的兒子有活的聯結,神看你就是何等的重要啊!這“重要”不在於你,也不在於我,乃在於祂的兒子。

在一個盡忠教職的老師身上,往往也是如此。相信我們都曾入學並受教於許多老師的手下。也有不少人願意在老師面前有好的表現,因為我們想討老師喜歡,也想得著他所能教給我們的一切。但我回想起來,只記得一件事:這些老師所看重的,原來並非我們;他們惟一注意的,乃是要怎樣教授他們的課程,好使我們能明白。他們要得著一些好學生,考個好成績,顯明他們的教學是成功了。當老師歡喜我的時候,我以為:“我真是個好孩子!”若他有反面的態度,我就知道他是用甚麼標准來衡量我,老師待我的好、惡,並非因為我這個人,而是就考試的結果而決定的。有關我這個學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以成績的優劣來定奪。

雖然我們無意以小學老師來比方神,但這個原則是相似的。神是按照祂的兒子來看我們:“這一個兒女對於我向著我兒子所存的心意,反應如何?在那一個兒女裏面有多少我兒子的成分?。稍後我們還要細看神如何達成這個目標,但必須注意,這是神旨意完成的一個原則。同時,這也引出第二個原則。

“基督的同伴”關系著神旨意的成全

神是一位元有目的的神,繼續不斷地向著這一個目的進行。不論任何攔阻,按著祂自己的意思,使用祂無上的主權行事。沒有人能阻擋祂,祂終究要完成自己的目的。為此祂也賜給我們啟示錄這卷書,雖然我們尚未達到終點,祂豫先告訴我們,將來必成的事被作成的時候,是怎樣的光景。祂的旨意必要完成。然而,祂同時也維持另一個原則——祂要人負自己的責任。祂從來不讓他們卸下這個責任,其因何在?因為神在祂兒子裏的旨意,要在人裏面得以成就,要在這個偉大的、團體的人裏面,充滿基督的豐滿。基督不是單獨完成神的旨意。祂也不能以一個單獨的個體進入榮耀。因此,我們再回頭默想這節聖經:“聖潔弟兄阿!屬天呼召的同伴們堅持到底,就是基督的同伴了。”

保羅說,教會是:“那充滿萬有的豐滿”(弗一23)。這是神給人的責任。沒有一卷書,比希伯來書更強調這件事,也因此,這是聖經裏最可畏的一卷書。一面來說,是極榮耀的:另一面,卻也是最可畏的。往下我們就著這一點,將更詳盡的闡明。

講至此處,來認識這卷書內另一點,對我們是很重要的。這件事,將成為隨後數章中講論的控制點。若神按著祂的旨意選定了一個器皿一一無論是個人,是團體,如以色列人或其他聖經中祂所選用的人物一一若這個器皿對神的旨意不反應,神就會越過他而另選一個器皿。祂將呼召其他的器皿來取代他。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以色列人。神揀選以色列人成為一個器皿,好帶進神的兒子。神是按著在祂兒子裏的目的,來呼召並揀選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如何接待神的兒子?他們棄絕了祂,因此拒絕了神的旨意。於是神將他們置於一旁,而繼續往前。主耶穌說:“所以我告訴你們,神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太二十一43)。這就是希伯來書的中心點。如今,沒有人會指著以色列人,稱他們為“基督的同伴”。雖然以色列人曾一度與神為伴,但這“神的同伴”虧缺了神。

在這個光中,來看猶大在主耶穌十二門徒當中的蒙召,這件事的意義何其深:

他是十二門徒中的一位,被召來作主的同伴,卻背叛了他的主;以色列人被召為基督的同伴,而他們背叛了神的兒子。為此,這個器皿給放在一邊,被棄絕。神向著祂的目的繼續往前,帶進其他的人取代了以色列。

這個原則,解釋了希伯來書這卷奇妙的書信。這卷書,說出主耶穌基督的地位,及其偉大。它開始於我們蒙召作神兒子同伴這個奧秘。繼之,清楚地指出,那些蒙了這恩召作同伴的,若是虧缺了神,是何等可怕的一件事(來二3)。除非你明白了作基督的同伴有何等的意義,否則你就永遠不能領會何謂:“這麼偉大的救恩。”還有甚麼比作耶穌基督的同伴更偉大的呢?想想祂是誰?以及神在社裏面所定下一切的目的。啊,你和我竟蒙召來作這一位神兒子的同伴,這的確是極大的救恩。這是“這麼大的救恩。”

我們至此所費的時間,都在說明“同伴”這個字。整本新約就是為說明這個字,和“基督的同伴”這個思想。首先我們看見基督揀選祂的同伴。然後以祂的話並諸般的作為教導他們。祂又試驗並且篩他們。他們真的成為祂的同伴了嗎?或者他們僅僅為著從祂有所得著,而與祂在一起?你若供給人一切所需的,而他們也能從你得著所有的滿足,你很容易得到一大堆的同伴。但是當你甚麼都不能再供應,反而去受苦、遭逼迫,處於違反他們天性所喜愛的境遇中,又如何呢?你只能供應他們“在父家中有地方”。因此,主耶穌篩他們,試驗他們。不只一處,我們看見:“從此祂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約六66)。成為同伴,必須經過試驗和苦難來篩。在你與基督的關系裏,若你有不尋常的試驗和痛苦,切記這是祂在尋找我們成為社更親密的同伴,不但有分於它的榮耀,並且有分於她的苦難。所以我們與基督的關系是基於交通。在一切事上與祂合一:生命,目的,經歷,管教,同死,同理,同復活,同受膏。末了,在祂屬天的榮耀裏與祖合而為一。

我們必須明白,如今耶穌在聖靈裏重新彰顯祂自己。當路加為使徒行傳時,他起頭說:“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徒一1)。他的意思乃是:“我如今要寫到它繼續行事教導。仍然是同一位耶穌。他仍然作同樣的事,不過採取不同的方式。以前秘必須暫時用比喻,現在一切的精意都作在靈裏。當時祂作為的精意,如今在屬靈的境界裏正佗在我們身上。它不是曾使人肉眼得見嗎?現今她正開啟屬靈的眼睛,這是更為重要的。這位耶穌此刻要在你我的身上作當初一樣的事。它在聖靈裏,重新活出它起初在地上那一個生活。她如今不重在行動,乃重在精意。

為何我如此說呢?當我們還佗孩童時,常唱一首詩歌,雖然我們現在是成人,常常仍有當年的感覺:

古老故事何等甘甜,

當主耶穌行在人間;

呼召孩童如羊歸圈,

何等盼望我在其間。

你切幕當年曾與祂一同活在地上嗎?你所響往的就是如此而已?讓我們告訴你,你現在卻有加信更好的福分!那一位耶穌如今仍與我們同在,甚至較前更為奇妙的同在!我們蒙召是基督的同伴,是祂屬天呼召的同伴。祂向我們所作的一切,較諸當初更為真實,因為這是屬靈的,是永遠的。當年祂的作為,只是在肉身,為著當時的,體恤呵護人的肉身,而在今生幫助他們是好的;但有一事,較之更重要,就是屬天的呼召,這是存到永世的,是當我們年日逝去後仍然存留的——“聖潔弟兄阿!屬天呼召的同伴們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是基督的同伴了。”

一切都在於立定根基,願主幫助我們在這個根基上繼續建造。

誰是同伴?

現在我們概略地來看這卷寫給希伯來人的書信。在這卷書信裏我們能尋見我們特殊的身分,這也是本書信最著重的一點。

最早的手稿只注明“致希伯來人”。但是我們都明白這是指希伯來的基督徒說的,就是那些生來是希伯來人的基督徒。

神末次發出屬天呼召的背景

我們必須先明白這卷書信在新約時代的背景,我們知道,當時在猶太人與基督徒之間,有很大的沖突發生。使徒保羅身為偉大的希伯來人,向著他的同胞,心胸是何等廣大。你記得他說:“為我弟兄,我骨肉之親,就是自己被咒誼與基督分離也是願意”(羅九3)。他對他自己同胞的盼望和心願,是如此的大,只要他們能接受主耶穌,他隨時都肯舍棄一切。然而他向著以色列人所打的卻是一場敗仗,在使徒行傳後半段中,你看見保羅放棄了這個盼望:“所以你們知道,神這救恩,如今傳給外邦人,他們也必聽受”(徒28#28)。他的意思實在是:“既然以色列人不肯聽從,我們只有放下他們,我放棄對他們所存極大的盼望,而轉向那些肯聽從的人,就是外邦人。”

然後你再回到本書信,在書信的末了就看見以色列人棄絕這救恩的結局。作者向那些希伯來的基督徒如此懇求:“你們總要謹慎,不可棄絕那向你們說話的,因為那些棄絕在地上警戒他們的,尚且不能逃罪,何況我們違背那從天上警戒我們的呢?這再一次的話,是指明被震動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十二2528)。

凡是拒絕基督的希伯來人,所當受的最後審判,這段話都包含了。此處的“震動”,先是指在主後七十年間的大毀壞。那次“震動”,使得以色列人亡國,聖殿被毀,到處流離失所,置身於異族統治之下。每一件事都被震動了,直到全然傾覆一一這就是拒絕“那一位從天上警戒他們者”的結局。

這卷書信,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寫成的,一方面,它是向希伯來基督徒所發出的最後懇求,要他們不要離開基督;另一面,卻是一個警戒一一若有人依然故我,將會有怎樣的結局!所以我們必須先把背景弄清楚了,它乃是在一個屬靈爭戰面臨大危機的關頭時所寫的,當然,它也越過時間,對歷世歷代的教會發出中肯的信息。

一、“耶穌是基督”成為一切事物考驗的根基

讓我們花點時間來看看,造成猶太人與基督徒之間,發生大沖突與完全決裂的三個因素:

頭一個因素乃在於耶穌是基督,是彌賽亞。猶太人都相信有一位基督(希臘語的基督,就是希伯來語的彌賽亞),但他們的難處,卻在於不肯接受耶穌為彌賽亞。所以,正如先知所豫言的,耶穌成了那塊石頭,他們給這塊石頭絆跌了並且摔得粉碎。問題在於他們把耶穌擺在甚麼地位。

你們可以查查看,這卷書信將耶穌放在何等高超的地位。稍後我們會再回到這個題目。耶穌是神的受膏之子,是基督,是紛人的磐石。這件事成了上述大沖突和完全決裂的肇因。

我們如何衡量一個人或一件事呢?就看耶穌基督在其中所得的地位。若有人要你們接受一套教導,他引用了多處聖經,又有極巧妙的辯詞。你們怎麼辦呢?也許你們無法答辯,也許你沒有足夠的聖經知識,來答覆他所引用的經節;但有一件事,是永遠可以打中其中要害的——“在你那裏,耶穌是甚麼地位?你是否把祂看作是神永遠的兒子?”接受這套教導,或拒絕它,完全根據主在其中的地位而定。你們可以這樣試驗,就會發現許多假師傅,他們在這件事上就模棱兩可了。“啊,我們都相信耶穌是位偉大的人物,也相信祂是前所未有的偉大教師。”他們會說這一類的話,“但是若要我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那未免太離譜了。”考驗每件的事物和每一個人,就在於看基督在其中所得的地位。

這是造成希伯來書中那個大沖突的第一個因素。因此你們就不難明白,作者為何要用一整章聖經來榮耀主耶穌了。

二、響應屬天的呼召決定屬靈前進

第二個因素,是作者所提到的“屬天的呼召”。你們必須特別看重“屬天”這個字。希伯來人所要的,是一個屬地的呼召。即使那些自稱為基督徒的,也跟他們一樣:只要一個屬地的呼召,一個屬於地、屬於這世界的基督教。我們稍後再來深入探討這件事。“屬天的呼召”只是短短的一個詞,裏頭卻蘊藏著深長的意義。

三、接受新約體系的轉換進入新造生命

第三個因素,這些希伯來人是准備來作基督徒的,但他們所要的,乃是一種合他們心意的基督教,所有舊約的體系必須相容並蓄才可以的。摩西的律法,必須持守下去;聖殿,仍是他們敬拜的中心;而舊約祭司的體系,也要維系下去;所有該獻的祭物,也不可以斷絕。“你若允許我們把舊約一五一十地都帶進基督教,那麼,我們願意作基督徒;若是照你所說,舊約已成過去,新的屬天體系已經取而代之了,那麼,我們就不能接受了。”他們所要的,乃是把猶太教的體系,帶進基督的教會裏面。也就是說要一個拘泥於儀文形式的基督教。在此,你們是否看到了“屬天呼召的同伴”或“基督的同伴”一詞,所帶來的沖擊?這些基督的同伴,乃是站在屬天和屬靈的根基上,而被更新的一班人,他們是響應屬天呼召的一班人。──  史百克屬天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