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使徒的來去與行傳六章

 

重  點

 

 1. 使徒是受差遣外出的,但出去以前卻先要來跟從主。怎樣纔算來,要怎麼來呢?查字典彙編可以讀出在“去”以前,有七門“來”的功課可學。

 2. 認識耶穌的弟弟雅各這人,以及他對耶路撒冷教會的影響。

 3. 行傳六章使徒安排選出七位管飯食的司提反,腓利等人,解決了當時教會的問題。卻同時無意中留下了產生教會中間階級的源頭。聖靈似乎是為著防止中間階級的產生,就越過使徒的安排,興起了管飯食的司提反與腓利。

 4. 使徒要專以祈禱傳道為事,聖靈卻興起兩位管飯食的,讓司提反講了使徒行傳被記錄下來最長的一篇道(第七章)又讓腓利去打開撒瑪利亞福音之門,並由此直到地極。比較行傳八章三幅圖畫。

 

查 經 方 法

 

 1. 注意被和合版譯成“來”的字,原文最少有九個不同的字(1989年“新約原文編號彙編”單行本後面有索引可查)。要仔細體會其不同的用法。

 2. 查652使徒這字,注意另一名詞651作使徒,更要注意這字的動詞649,共用過132次,和合版有十個以上不同的翻譯。

 3. 注意亞鎖都這字的意思。

 

來跟從我

 

  主耶穌復活後升天前,曾與使徒們相聚在加利利約定的山上,那一次的聚集可能有好幾天,實際長短,沒有明說,但相聚的結果,祂將大使命託付了門徒。因為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祂了,主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就這樣結束了。

 

  今天許多人都讀出大使命的負擔:你們要去!但這只是馬太福音的末了,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在去以前,主曾呼召門徒:「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所以未去以前,先要來跟從祂!

 

  我們來查一下這個“來”字,怎樣纔算來呢?怎麼來呢?在原文最少有九個字,和合版中文聖經都曾多次譯成“來”,簡略介紹如下:(括弧內是次數)

 

  編號2064 COME,新約用過633次,來(349),到(92)

  3918 BESIDE-BE 25次,在(4) 來(3),到(3),字義是來臨、到達。

  3952 BESIDE-BEING 24次名詞 降臨(9),來的時候(4),來(4),字義是來臨。

  2240 ARRIVE 26次 來(14),來到(3),到(3),字義是來臨到達。

  3854 BESIDE-BECOME 37次來到 (10),到了 (9),來了 (6),來 (4),字義是走近,成為在旁。

  4334 TOWARD-COME 86次 來(30),進前來(16),來見(7),來到(6),字義是進前來。

  1204/1205 HITHER副詞,9/12次 來(5),到這裏來(2)去,如今/來(10),來罷 (2),字義均是來這兒或到此處。

 

  簡單看了上列原文有關的“來”字,有不同的講究。很特別的是如果仔細去看其用法,我有一個發現。在主呼召門徒來跟從祂這件事上,祂只用12041205副詞的“來”字,不用其他的“來”字,HITHER意思是“來這兒”或“到此處”。跟從則用190同走一路SIMULTANEOUS- RIDE(與我同行)或3694 BEHIND跟在後面。

 

  查一下彙編1204 HITHER“來這兒”:三次說到「你還要“來”跟從我!」(太1921,可1021,路1822)三本福音書都說到這一位少年的官,很有錢,他問主如何纔能承受永生,他已經從小遵行律法,主的回答是:要變賣一切所有,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最後他憂愁的走了,因他財寶甚多。主接下去的評論是:有錢財的人進 神的國,是何等難啊!這裏告訴我們“與我同行”者,不是憑白損失他地上的財寶,乃是要將他地上的財寶轉換成天上的財寶。人的觀念要從地上升到天上,捨地就得天。這是第一課。

 

  查1205 HITHER“來這兒”,彙編馬太419,馬可117都說到:「“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但在原文,馬太、馬可的“叫”是“作” (4160)得人的漁夫,馬可還加上“成為” (1096)。第二課是:到我這裏來跟在後面,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纔能“成為”那能得人如得魚者;“成為”是不斷跟在主後的成果。

 

  主耶穌用這個1205 HITHER“來這兒”,還用在以下的經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太1128)。「你們“來”同我暗暗的到曠野地方去歇歇」(可631)。到主前來的人,一方面將勞苦重擔交給主,更要學習常常暗暗的到曠野去歇歇。不要以為這很容易,很多人就是停不下手裏的工,沒時間單獨的暗暗的與主到曠野,這是第三課。

 

  第四課是:「就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約11:43)。「你來,我差你往埃及去」(徒734)。沒有更深的死,就沒有復活的見證,拉撒路不需自己說話就是見證。摩西所說的話,不僅是山上的樣式,還有創、出、利、民、申五經,沒有四十年的死,就沒有那麼豐富的摩西五經。

 

  學習經歷了上面四課,你就會體會到:「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太2224),你心中的眼睛就會被照明,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聖徒中所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這是保羅的禱告,也是用信心的眼睛預嘗天國的筵席。這就是第五課。

 

  第六課是何等絕對的認識!「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太286),享受了第五課的預嘗,就知道主留在地只不過是空墳,我們的盼望只在天上。我們在地只能做屬天的見證。

 

  第七課是「耶穌說,你們“來”(這兒)喫早飯」(約2112)。我們是否常享受復活主的早餐,聽主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我們是否帶著貧窮的靈,像彼得一樣,憂愁的對主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見約2117

 

  弟兄姊妹!請問:“你們要去!”以前,有沒有學過以上七門功課?

 

使徒

 

  看“使徒”652這個字用過79次,72次翻成“使徒”,所以基本上是一個翻譯;是受委派的代表,或受基督委派作福音使者的人。這個字是兩個字合起來的FROM-PUTedFROMOFF, 575是從或離的意思。PUTed是安置或放,合起來就是被安置打發出去的人;簡單的說,“使徒”就是受差遣、被主差遣出去的;重在“出去”。當然我們讀聖經,知道主耶穌有十二使徒。他們不僅是被差遣出去,他們將來也是聖城新耶路撒冷的根基,是特別的。

 

  651是“作使徒”或“使徒的職分”。649是“打發、差遣”,有分別出來 (set apart) 的意思。“使徒”是受主差遣的人,就像保羅、彼得這些人,他們不固守在一個地方,是應該被差遣出去的。你注意到後來十二個使徒暫時忘了主耶穌差他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的大使命,留在耶路撒冷與耶穌的弟弟雅各同工,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出去,結果耶路撒冷教會的光景變成甚麼樣子?被保羅稱為教會柱石的有雅各、磯法、約翰;這雅各是耶穌肉身的弟弟;不是約翰的兄弟雅各;約翰的兄弟雅各已經睡了,是十二使徒裏第一個殉道的。

 

認識雅各的影響

 

  其實耶穌的弟弟雅各跟隨主的資歷最淺,他是在主復活了以後纔蒙恩的。但是他有好的根基,他非常敬虔,對舊約聖經非常熟。他母親馬利亞對幾個孩子的教養非常認真。耶穌的弟弟這個人,據遺傳說,他常常禱告,膝蓋都起了繭;那是跪太久的關係。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最公正的人;若有人爭執不下,就找耶穌弟弟去,他說了就算,都服他。他是那麼公義、正直、行為完全,所以聖靈用他來寫雅各書,講讀經、講生活、講行為。

 

  大家都知道雅各書講行為,我們觀念中的行為大多是指道德方面的。但雅各書一章末了說到“要行道”;“因為聽道而不行道”,“乃是實在行出來”。“要行道”原文是“成為話 (LOGOS) 的實行者”,4163“實行者”,在此用過三次,都與LOGOS話有關。雅各125進一步說明如何成為話的實行者,就是“惟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所以他強調的行為是“讀聖經不忘的行為”,而且是要時常如此的。在他的觀念裏,行為不僅是道德上的,時常讀聖經不忘,就是要注重的行為。你有沒有這樣想過?讀聖經的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而且是雅各最先注重的行為。馬丁路得不喜歡雅各書,因為馬丁路得講因信稱義;講因信稱義的時候,不喜歡別人來講行為,把他那個道沖淡了。你們有沒有跟人家打過擂台?你講 神的公義,我就講 神的愛來平衡平衡。雅各是非常公義的人,生活非常有見證;又因為他是耶穌的弟弟,很快他就成為眾人的榜樣。彼得也尊重他,他是耶穌的弟弟啊!你會對他不敬麼?後來他就成了教會領袖。保羅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時(見徒21章),耶路撒冷教會在雅各帶領下,對保羅說:兄台,你看猶太人中間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新約信徒還為律法熱心,這條路是不是走錯了?使徒們仍在耶路撒冷時,沒法跳出雅各的模式與框框,帶著太多舊約律法的規條:還願,行潔淨的禮,拿出規費,剃頭,進殿報明潔淨的日期,甚至“等祭司為各人獻祭”。這完全違背了新約的原則:「我們…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這些罪過既已赦免,就不再為罪獻祭了」(來10101418)。難怪 神不讓保羅陷進去,讓動亂興起來,使保羅被千夫長拿住。新約不是要我們為律法熱心,乃是要隨從靈引導。在耶路撒冷這幾位教會的柱石,人都是好的人,但走的卻不是新約的路。所以後來聖靈在安提阿重新開始,要有新的啟示。

 

  加拉太書21121節說到,當從雅各那裏來的人到達安提阿後,磯法、巴拿巴都退去,不敢再與外邦人一同吃飯。保羅當面責備彼得他們行得不正,與真理不合,變成我們又要靠行為稱義了。所以這一批從雅各那裏來的人,證明在耶路撒冷的教會,完全籠罩在雅各的空氣底下。你去看今天很多不同的教會,如果那帶頭的夠強,那個教會就像他;所以 神就興起安提阿的路線來代替耶路撒冷的路線。提多太子主後70年滅耶路撒冷,耶城的教會這個金燈台也就不存在了。

 

使徒的安排對麼?

 

  司提反是怎樣興起的呢?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使徒行傳六章記載耶路撒冷的教會在飯食上“天天”忽略了希利尼的寡婦。這裏有吃飯問題、種族問題、還有寡婦老人問題。這已經不是短時間偶發的情形,乃是天天如此。人之不平則鳴,所以怨聲滿天了。十二使徒知道這問題非解決不可,他們不自居,不直接委派,仍效法行傳一章,由眾人來決定。這是非常值得稱許的。於是就舉行了教會第二次的選舉。

 

  被選的人是要出來管飯食,解決當前的危機。被選的人還要能彀服眾,所以當然要有被選的條件;請問條件是甚麼?(1)有好名聲;(2)被聖靈充滿;(3)智慧充足。這條件可是訂得彀高的,除了主耶穌以外,真有幾個人能符合此條件的人?真符合這三個條件的人,除管飯食以外,甚麼事不能做呢?

 

  用這三個條件,彼得不一定選上啊!他曾三次不認主,沒有好名聲。約翰選不選得上呢?也不一定,他脾氣不好,聲音又大像雷子,撒瑪利亞人不接待耶穌,他說:就像以利亞的時候,降火燒他們。但是在人不能,在 神凡事都能,祂滿有恩典、慈愛和憐憫,復活之日就叫人去告訴門徒“和彼得”,當日又兩次向他顯現。約翰一直留在十架底下,主就將他變化更新,成為那愛的使徒。

 

  人雖然彀不上,更是不配,但是 神實在施恩。為飯食事,最後選出了七位,特別提到司提反是大(原文無大字)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等六人。教會怨聲止息, 神的話興旺起來,福音傳開,連許多祭司都信從了!

 

  然而在這過程中,使徒先說:「我們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徒62)。他們安排選出七人管理飯食,又說:「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4),大眾也都喜悅這話。請問這是主的心意麼?主曾告訴馬大,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要效法馬利亞,一直在主腳前,祈禱就是到主腳前。主又在加利利山上告訴十一個門徒教訓我們遵行祂所吩咐的,包括奉祂的名傳道給人,使萬民作祂的門徒。根據主自己清楚的教訓,祈禱傳道是每個聖徒要做的。後來保羅亦說:無論得時不得時,你們都要傳道。但是使徒這樣子一說,把教會分成三級,最高一層是誰呀?我們是以專心祈禱、傳道為事,燒飯的事情我們不管了(用今天的話來講叫作教牧同工),以後你們這些被選出來的,就買菜、燒飯、洗碗(這叫作執事,或行政同工);這是第二級。那麼還有一些人是沒有被選出來的,這就叫平信徒啊!無形之中,把教會分成三等。使徒包辦了祈禱、傳道之事,這是 神原始的心意麼?

 

  今天很多人認為,這是使徒的安排,這是 神的命定。使徒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裏,無意中把弟兄姊妹分成三級,這會不會演變成後來尼哥拉(原文意:征服平民)一黨的行為與教訓(啟2615)呢?今天的基督教裏,講道的教牧同工成了高人一等的聖品階級,作庶務的,就差一點;整個教會幾乎被這兩批人包辦了。重要的事情,牧

師、傳道人決定,今天差不多的教會都是如此。他們認為如此安排是對的,使徒行傳第一章搖籤是不對的。怎麼證明這一章錯?聖靈印不印證這種安排?請你看結果:

 

  隔一節聖經(徒67)以後第一位被安排管飯的司提反,因為在管飯食上忠心,就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又以智慧和聖靈說話,與人辯論,眾人敵擋不住。公會的人定睛看他,見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為甚麼不是彼得、約翰他們呢?更妙的是使徒行傳第七章是最長的一章,聖靈真是幽默,居然用52節聖經記錄了司提反講道的內容,超過對十二使徒講道的記載,甚至也超過保羅的。用今天基督教會裏的術語說:司提反是行政同工,並沒有被“按立”為教牧同工。十二使徒都在,他怎麼可以行神蹟奇事,代表教會與人辯論?他也沒有上過使徒的神學啊!又沒有使徒的委派,居然跑到會堂去,講錯了怎麼辦?也沒報備,這簡直是越權,不尊重教會屬靈權柄,不尊重前面弟兄,不服從使徒的命令與安排,更違背主耶穌屬靈配搭的原則:主豈不是差人兩個兩個出去的麼?你一個人單打獨鬥,算甚麼呢?你的職分是管飯食,你又不是使徒,怎可講道呢?就不久前,一節聖經以前,一切豈不都“安排得好好”的麼?想想看,不遵照使徒與教會的“安排”,任意妄為,擅離職守,在今天的許多教會裏,該當何罪呢?起碼也是革除啊!(在中世紀,那更嚴重,因此而處死是很普通的事。在今天的基督教會裏,司提反的講道有可能會成為聖經的一部份麼?天地都要廢去, 神的話(包括司提反行傳七章的講道)卻不能廢去。後來司提反殉道了,何等榮耀!他拿了新約殉道者的第一號,人子站在父 神的右邊(本來是坐,現在卻站起來了),接收了司提反的靈(原文),他的魂就到樂園裏安息去了。司提反講了使徒行傳最長的一篇道,聖靈將他記載了下來,是不是表明了聖靈不印證使徒只分別他們自己專心祈禱傳道的安排?

  主耶穌說:你們要從耶路撒冷、猶大、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傳福音給萬民聽,這是大使命。在耶路撒冷、在猶大,使徒門已經傳了福音,司提反也傳了!但是誰把福音傳到撒瑪利亞?撒瑪利亞是最關鍵的轉進點啊!從這裏就直到地極了。這麼大的轉進,豈不應該是親自在加利利山聆聽主吩咐的十一使徒來負責主持、來帶領麼?為甚麼聖靈不安排彼得、雅各、約翰來主持“進佔撒瑪利亞”的典禮呢?今天基督教裏這些典禮不是很多麼?最近某地一座兩千三百萬的教堂落成,第一次啟用慶祝聚會,你想誰主持?誰主講?誰帶詩?誰祝福?輪得到 神學院都沒畢業第二位管飯食的腓利麼?在人看他沒甚麼,只不過是個忠心管飯食的行政同工。但 神臨到他們,這一家福音的靈是何等的強;他有四個未出嫁的閨女,都是作先知講道的。腓利怎能跟十二使徒比?但是聖靈再一次越過了使徒的“安排”,「風(原文作靈)隨著自己的意思吹」(約38)甚至不計較有沒有人與他配搭,(史百克弟兄說:今天基督教會裏已將許多屬靈的原則當成了規條,失去其當初原有的靈力)。讓他單打獨鬥!其實他沒有單打, 神讓他宣講基督, 神讓他行神蹟和大異能,又安排眾人同心合意聽他的話,他傳講神國的福音和基督的名,百姓連男帶女都受了洗。直到此時,使徒纔聽見撒瑪利亞人受了洗,彼得、約翰纔來配搭,是使徒來與他配搭(使徒開始學功課了!),不是他去配搭使徒(今天基督教會裏,一般的次序是正好相反),而且腓利沒有因彼得、約翰來了,就居他們之下,他還是作他的工,使徒來證明腓利所作的,的確是主的道(徒825)就回去了。

 

  腓利不僅開了撒瑪利亞福音之門,因為從撒瑪利亞就直到地極,他接著就受主使者的差遣,使徒(彼得、約翰)回耶路撒冷,他卻往南走到曠野下迦薩的路,去向埃提阿伯(即古實,即非洲)的太監傳福音,並講解聖經。所以他是第一個將福音帶到非洲去的使徒,比保羅還早作外邦人的使徒,他也開了將福音傳到地極之門。

 

  使徒行傳第七、八兩章給我們看見聖靈的主權,祂隨著自己的意思吹,從靈而生的使徒們也不能立下模式來規範祂(參考約38)。 神用了兩個在小事上忠心管飯食的弟兄,越過了“使徒的安排”,是聖靈親自來主持、來引導,一方面你看到祂不受限制,不落在框框裏。另一方面你想聖靈是否願意造成肢體間有高低之分?聖品與平信徒之別?聖靈若不在此有所表明,長此以往,豈非會帶進後來使徒約翰在啟示錄所說尼哥拉一黨的行為與教訓(今天天主教、基督教豈非就離不開這些麼?)這時候,使徒們似乎是忘記了在加利利約定山上主給他們的大使命:去!他們之所以被立為使徒,剛纔查過了使徒原文的意義,就是要被差遣出去作基督的使者,十二個人現在都留在耶路撒冷耶穌弟弟雅各的空氣裏,出不去。雅各有個人的見證,但是雅各無形中也限制了他們。主對他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主從來沒有安排彼得只作猶太人的使徒,主要他得人如得魚,讓他們作“萬民”的使徒,甚至讓彼得到哥尼流家開了向外邦人傳道之門,但他後來只成了猶太人的使徒,豈非有虧主大使命對他向“萬民”傳福音的託付麼?使徒行傳82526節有一個對比的圖畫,彼得、約翰“就回耶路路撒冷”,主的使者卻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行傳826)。 神已經興起逼迫,門徒都四散,往各處去傳道(徒814),使徒卻不出去。彼得、約翰好不容易出來看看外面的情形,已經認明了腓利所做是正確的,還不醒悟主大使命的催促,又回耶路撒冷,後來事實證明耶路撒冷是在走回頭路,竟然有「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熱心」(徒2120)。今天許多傳道人,豈不是被那好幾百、幾千人給你的金錢、地位、名譽、責任所捆綁,以致無法出去麼?這時候耶路撒冷維持並發展一個幾萬人的教會,真是教會的見證麼?如果是,為何「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徒1126)而非從耶路撒冷呢?又為何卅多年後,紀元70年提多太子來將耶路撒冷的金燈台挪去了呢?到兩千年後的今天仍不見恢復!這難道不是主所安排的麼?主又為甚麼要從安提阿重新起頭呢?

 

  結束以前,還要帶大家看三幅美好的圖畫,請看行傳83940節:「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摩西是從水裏拉出來的;新約馬太、馬可都講到主耶穌從水裏上來, 神的靈彷彿鴿子降在祂身上,除耶穌以外,只有這裏又一幅從水裏上來的圖畫,居然發生在腓利身上,他被主的靈提了去!第二幅畫是太監歡歡喜喜的走路回非洲;我們能不一同歡喜麼?他的名,還有許多非洲弟兄姊妹的名要記錄在天上了,我們應當歡喜啊!第三幅畫在亞鎖都,腓利到那裏去了呢?有人在亞鎖都遇見他,亞鎖都是甚麼地方呢?請查字典108,亞鎖都是DEPRIVE (devastate)“變為荒場”的意思!他走遍那地,在各城宣傳福音;彼得、約翰往耶路撒冷去了!讓別人去得著名聲,讓別人去得著稱揚,你是否願去“變為荒場”的亞鎖都,走遍各地呢?── 李廣《查考聖經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