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第九講 聖經的一貫性

 

經文:路二十四27

  在我心靈裏,總覺得今天的基督徒,缺乏一種認識,沒有體會到聖經是神完整的啟示。

  神的啟示雖不是一時間給我們,整部聖經的完成,幾經一千五百年之久;可是裏面的信息是一貫的,是有主題的一部書。聖經非零星湊合的經卷,實在是神有計劃寫的書;有些地方經文也可見於此。(羅馬十五4):「從前所寫的聖經」(乃指舊約)「都是為教訓我們的。」「我們」乃指新約時代的信徒;以外邦為主的教會。神有計劃有目的完成這部聖經,為要教訓我們。(林前十11):「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他們」乃指以色列人,他們的歷史,有蒙恩的經過,也有失敗的歷史;保羅說,都是為了警戒我們需寫在經上的。換言之,以色列人的歷史,他們的遭遇,經過,是有意挑選記載在聖經上的;為裏可作我們的鑑戒。這是說明寫聖經是神原有的計劃,從人類歷史中,選出可用的材料記於聖經上。

  另一方面給我們看見,舊約聖經和新約信徒關係的密切。舊約以色列人的經驗,選記在聖經作我們的鑑戒;作為新約使徒講教訓時,可引用的例子。

  新舊約含有合一性,含有一貫性。「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加三8)亞伯拉罕的時候,尚未有聖經,可以說是神傳福音給他,對他說話。保羅所以這樣說,可見神對亞伯拉罕所說的話,也就是神要啟示給人聖經內容的一部份。當神未啟示之前已有腹稿,神對亞伯拉罕所說的話,也就是後來所寫的聖經。神把聖經給我們,不是一下子全部給一人,而是經過約一千五百年的時間,經許多朝代,在不同的時代中選召祂合用的器皿,把啟示給予一部份,逐漸啟示給人。

  聖經確是神要給我們的書,不過因歷時長久,且作者眾多;所以完成之後,人常誤為聖經是許多不同的經卷湊合而成。其實,由始至終乃神原有的計劃要給予我們的完整啟示。很少基督徒能在短時間內,一遍又一遍地讀聖經;所以很少基督徒對於聖經有完整的概念,只是抓住許多的片段;因此對聖經的了解難有完整的觀念。

  聖經確是一部極奇妙的書,並無組織編輯委員會,而且作者多不同時代,甚至有相距數百年者;但聖經的內容卻有一貫性,可見有位莫測的神管理整個聖經的寫作。

  我們可從三方面來看聖經的一貫性:

(一)從聖經的結構上看

  聖經之第一卷是創世記,歷史的人物按次連串而下;亞當生該隱和亞伯。聖經記載他的後代直到挪亞,他的後裔代代而下,直至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出埃及記第一章銜接創世記末章,創世記末章記載約瑟在埃及當宰相多年直到壽終。出埃及記一章記約瑟死後,以色列人在埃及遭遇逼迫。利未記,民數記,所載歷史都是緊接的。申命記溫習以色列民出埃及的經過;摩西五經在結構上非常緊湊。約書亞記記載約書亞被神揀選,第一章八節:「這律法書」指前摩西之五經,「不可離開你的口」,這說明約書亞記緊接律法書;事實上,約書亞繼承了摩西的地位,從約書亞開始的歷史,都有記載以色列人是否遵行律法書;遵守都蒙福,違背者遭罰。到了士師時代,非常混亂,因他們沒聽從神藉祂僕人的吩咐,消滅迦南異族。列國時代,列王立國;凡君王遵守神給摩西的律法書,則國家蒙福;不遵守者,國家衰微。整個歷史書所載都是根據摩西的律法書;描述以色列百姓對律法書是否遵行,結構緊湊,絲毫沒中斷。假如沒有摩西五經,和約書亞記;士師記的事就不會發生,而所記的事就沒有背景。以色列人在舊約時代,祭司和君王均為世襲制度;以色列中利未人必須屬亞倫的子孫方可當祭司;這兩個世襲的系統,祭司管理宗教方面;君王管理政治方面。所以它的歷史貫串而下,使整個舊約的啟示有連貫性。

  新舊約的關係非常密切。新約的馬太福音一章一節論耶穌基督的家譜說:「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可見這兩句話,把新約和舊約連繫起來。日前我曾題過,亞伯拉罕的獨生子以撒是應許中要來的兒子,乃預表耶穌基督;而耶穌基督,就是成全大衛的寶座,直到永遠的那一位。四福音論耶穌基督的生平,多處記載耶穌基督的事;都題「經上說」或「應驗經上所說。」可見新約所記乃舊約的預言,是連貫的。使徒行傳也是一樣,第一章乃是接續四福音的記載。書信是解釋福音,有人以為兩者有衝突之處;因為四福音注重行為,書信注重信心。其實,我們忽略了一件事,寫四福音最初的兩人,都和書信有密切關係。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是保羅最得力的助手;保羅傳福音,他始終跟。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是彼得最得力的同工,彼得稱他為福音的兒子;保羅在殉道之前,非常欣賞馬可。咐吩提摩太要將馬可帶來,可見馬可,是保羅和彼得所共同器重的。

  馬可所寫的福音和保羅及彼得所寫的書信,為何不覺有衝突呢?因為福音和書信,乃從不同的角度來講明救恩。福音只注重記錄事實。書信則講明救恩的原理。書信更講明這位降世的耶穌基督的生,死,復活;把基督所成功的救恩之道解釋清楚。

  有人以為啟示錄是新約特別的預言書。但是從開始所記的和新約舊約都有關係;論到七燈台就把舊約的燈台,和新約的教會連起來。第二至第三章題到七個教會時,引證舊約的巴蘭,耶洗別,題到生命樹。這些都是新約的背景,而啟示錄的災禍,昔時在埃及經已行過。整卷聖經在結構上是一致,連貫不可分開的。

(二)從聖經的立場上看

  凡「書」都有它的立場,有的「書」是政治立場,有的「書」是戀愛觀的立場;而聖經在立場上是一貫性的。

  1.對不信者都看為同站一邊的。無論在歷史上或使徒時代,凡不信者都看為同類的人;信者也都看為同類的人。比方敵擋神的,主耶穌說:「從義人亞伯的血起,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太二十三35-36)聖經豈非告訴我們,父不擔當子的罪,子不擔當父的罪嗎?自己的罪應自己擔當,為何耶穌說:「……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亞伯是亞當的兒子,撒迦利亞是列王時代稍為後起的祭司;相距時間很遠,他們兩人被殺的血要歸於耶穌的世代。其實,耶穌這話是因祂的觀念。凡敵擋神,犯罪的人,從亞伯起至撒迦利亞,至耶穌一直至現在,都是一個世代;人類犯罪背逆神,根本沒有任何新的世代;所以耶穌說:「都要歸到這世代。」意即歸併一起受刑罰;因為人類一向都是敵擋神的。至於使徒保羅的觀念,他在(提後三5)題到:「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他舉例出埃及記七至八章說明,有兩個行法術的如何抵擋摩西,這等人也照樣抵擋真道;保羅題醒要謹防教會中敵擋真道的人,乃指當時以弗所的假使徒。啟示錄二章,主稱讚以弗所教會試驗認清假的使徒。我們應注意,假使徒就是教會圈內的假弟兄和異端;而抵擋摩西的二人是行法術的,在時間上相隔很遠,且一為異教之流,一為教會圈中之輩;但保羅以二者同日而語。他們所處時代雖不同,表現也不同,背景卻是一樣;聖經把此類人物,看為同站一邊的。彼得也說,從前在百姓中間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那裏,也有假師傅私自引人入陷入異端;他把將來在信徒中產生的假師傅和從前的假先知同等看待;從前的假先知是以色列中的人;將來要出現的假師傅,是教會圈中的人。

  2.對一切信主的人都看為屬神的。一次,主耶穌稱讚一個百夫長的信心,其中有句責備猶太人的話說:「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從各地各族來的有信心的人,都要與亞伯拉罕他們一同坐席。反言之,以色列人按肉身雖是神的百姓;但沒信心的,照樣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主耶穌把有信心者看為同類的人,保羅也是如此;他題到以色列人餘數時,把以利亞時代七千不向巴力屈膝的人,引用到當時信徒身上。可見保羅的觀念,也是把有信心者歸於一邊。雅各也是如此,他說:以利亞是和我們一樣有信心的人,他所信的神也是我們所信的神,他的禱告和我們一樣有功效;他憑信心蒙神悅納,我們也是這樣。

(三)從聖經主題信息上看

  由創世記至啟示錄唯一題目是:「耶穌基督和祂的救恩。」亞當預表耶穌基督。亞伯用羊羔獻祭蒙神悅納,羊羔預表耶穌基督。施洗約翰出來傳道時,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實際上乃指基督。希伯來書稱讚亞伯說:「亞伯因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信是有對象的,信那後者要來的羔羊。耶穌說:「亞伯拉罕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歡喜。」猶太人聽見這話,大不以為然,用石頭要打耶穌。亞伯拉罕所的信的,是後來的耶穌基督;他的信心從等候所應許的以撒表現出來。摩西逃到曠野牧羊,希伯來書說的摩西──「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摩西所信的是基督。以色列人出埃及,得神給他們屬靈的基業迦南地;他們有個盼望,有個國度,有座城;不是他們自己建立的,他們等候那有根基的城。迦南預表在耶穌基督裏所要得的福份;希伯來書四章直接以「安息」取代「迦南」。他說約書亞沒有真正叫以色列人得到安息;因約書亞領以色列人得迦南地,沒有把當地敵人消滅;所以他說以色列人要進入迦南,實則指我們在基督裏要得到屬靈的福份,那福份是耶穌基督,成功了救恩所帶來給我們的。

  整部聖經無論新約舊約,都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行傳是見證耶穌基督。書信是講解耶穌基督。啟示錄是預言基督再來。聖經按結構,立場,信息,都是一貫的。

  基督徒必須注意讀全部聖經。不少基督徒以專題方式查經,這樣可以節省時間。雖然如此,但必須逐卷而查,因專題查經等於讀速成班。速成班就非正規的教導,思想易受講者牽制而不自知。如果逐卷讀,受著上下文管理,不易患斷章取義;且具有全面性的概念,這是今日基督徒非常需要的,讀法當然須費工夫,斷非不勞而獲。

  讀聖經是基督徒的終身大事,應列為畢生不可缺少而且是經常性的大事,我們當定下讀經計劃,才能在神手中把神的話融匯貫通,作為神手中的器皿。

  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愛慕主的話,得到主的話當食物吃了;我們行事為人,知道是不是神的旨意。──  陳終道《怎樣研讀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