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順服

 

希伯來書十—8

  

   「順服」這兩個字含義何其深遠!遵從神話語和旨意的這條窄路雖然荊棘叢生,沿途卻洋溢著滋潤心靈、家庭和人生的諸般福分,應許得蒙實現,處處隱伏臻入美善境界的契機。假使亞伯拉罕當年拒絕了那呼召他獨自踏上旅途的聲音,他的結局將是吾珥地一座不知名的荒塚,如古往今來無數中東族長一樣、一生猶似南方海面夜裏的磷光在船行過處隨波閃爍,瞬間便滅沒無蹤。感謝神,亞伯拉罕卻順服了,就此為他一生崇高的成就奠定了根基。

    讀者中或有人中道蹇晦,如一株茂盛的果樹於春天裏花開灼灼,當璀璨的秋天來臨時,在果實累果的園間,卻獨自枯瘠簫條。所謂壯志未酬,你辜負了友人的期望,早年縱橫的才氣半途夭折。為什麼?或許曾經有一個命令呼召你獻身而你卻裹足不前?這便成為你致命的錯誤—一像啃蝕瓜根的蟲、樹幹裏的朽瘢;錯誤的一步可以把人從康莊大道引入死巷。

      如果可能,可否及時回頭去實行那被延緩了的順服?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切勿以為由於你的耽延,神現在會拒絕你;切勿以為錦繡年華時的呼召已稍縱即逝。「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願你曾有的耽延不至成為繼續耽延的藉口,反而成為及時行動的激因。你為什麼耽延呢?「由其將暮兮,君胡不歸?」

    正如故事所顯示的,起初亞伯拉罕以羼雜、部分的順服接受神的呼召;往後有段漫長的時期根本忽視了它。然而,門仍然向他開著,那滿有恩典的手仍然向他招呼著;直到他拔起帳棚,帶著所有的家業橫越廣袤的沙漠。這部分的失敗啟示了我們許多寶實的功課。

    —、起初,亞伯拉罕的順服只是部分的。他帶著他拉同行。經上說:「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創十一31)。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他拉要離開自己棲身並也是祖先和兒子哈蘭埋葬的地方。捨不得與愛子亞伯拉罕分離嗎?對紮營的所在不夠滿意?期望能棄絕偶像,好在一個比較健全的環境中開始新的生活?這些我們都不知道。有一點倒是確定的,他此番同行並不是全心全意的,他的動機也不單

純;他的同行延緩了亞伯拉罕前進的腳步,使得最初的順服中斷了多年。晴朗的早晨並非總是澄澈明亮的;霧氣從地升騰遮蔽了天空一一一然而,太陽終於又探出臉來,將穹蒼照得萬里無雲。亞伯拉罕的順服便是這樣。

      這家人沿著幼發拉底河谷緩慢前行,在遼闊的沖積平原上覓著無數的牧野,直至抵達哈蘭;他們駐留在哈蘭,直到他拉去世。是衰老使他拉無法遠征?還是戀棧哈蘭不忍辭去?或者夕照平沙,入眼無垠,令人英雄氣短?總之,他不願再向前推進,亞伯拉罕的順服因此被耽擱了十五年之久;這段期間,沒有進一步的命令,沒有進一步的應許,神和亞伯拉罕之間神聖的溝通中斷了。

      我們當謹慎選擇同行的伴侶。也許我們壯烈地從吾珥出發了,卻因帶了一個他拉,不能往前邁進。往永世邁進的年輕天路客啊!務必慎擇你的人生伴侶。生意人啊!謹防與他拉合夥。讓我們戒懼妥協的心態,免得受其慫恿留連在所愛的人要我們駐停的地方。「不要太極端!」他們說:「我們願意陪你走天路,只要你走到哈蘭為止。再往前走向未知之地就愚不可及了!」這可真難應付呵!比明顯的反對更難。軟弱和遲疑往往訴諸於我們的情感,與明智的判斷作對。羅馬的武器所不能征服的戰士,卻被卡布亞平原(Capua)吞滅了。

      「他父親死了之後,神使他從那裏搬到你們現在所住之地」(徒七4)。死亡必須介入,將他從致命的攔阻中釋放而出。他拉若不死,亞伯拉罕便不能繼續已中斷的路程。從這點,我們應能洞悉神對待我們那令人費解的奇妙方式,應能瞭解為什麼我們的希望會落空,計劃會挫敗,收入會減少,孩子會反叛。這些籌算正妨礙我們真實的發展;為我們的好處著想,神被迫拿起了刀刃釋放我們。至極的愛使它敢於承擔那因引發痛苦而感到的痛苦。就這樣,死亡打開了生命的門——透過墳墓,我們得以進入希望和應許的喜樂世界。

      二、信心便亞伯拉罕順服。「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侄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創十二4~5)。這豈是容易的事?遠離身旁的親人總叫人心傷;拿鶴似乎隨了他的父親和兄弟,沿著河谷往上,停在哈蘭,後來他的家人就落戶在那裏。哈蘭的牧原遼闊而豐腴,羊群並未過度擁擠。此外,亞伯拉罕並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座落何方,就像當年提議離開幼發拉底流域面向縣邈的沙漠一樣。難道拿鶴不會就此攻擊他嗎?

      「兄弟啊!你到底要什麼呢?這地方所能給你的還不夠嗎?」

      「我什麼都不要,只願照著神的旨意到他要我去的地方。」

    「看看四伏的危機吧!當你橫越沙漠,或進入一處新的城鄉,難免會引起人的嫉妒和貪婪,你豈是那班強盜、土匪們的對手?」

    「那命令我前往的必定親自為這事負責,他會眷顧我的。」

    「那麼,告訴我,你往那裏去?定居在那裏?」

    「這是我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實際上我並不比你知道得多,只知一天天往前行,前途自然逐漸開朗,直到最後定居在神已為我選擇的城鄉。」

    那可記念的離別前夕,必有類似的對話進行著。眾口必定交斥著一些我們所熟悉的字眼,諸如「狂熱」、「愚蠢」。亞伯拉罕或許沉靜地答道:「神已經指示了;神已經應許了;神將為我成就比他所說更美的事。」那一夜,在星光下往

來徘徊,有那麼幾瞬間或許他幾乎想放棄算了;但那確定的應許又湧回記憶中,於是他鼓起勇氣順服了。「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來十一8)。何去何從,他全然不知;惟知與神同行,這就夠了。他所倚靠的與其是應許,不如說是應許者:他所注視的並非命運的艱難,而是那位永恆的君王,那位亙古常存、向肉眼隱藏,惟一有智慧的真神;他曾經為他設定了路途,也必將證明他自己的信實。

      大隊行旅就此出發了。馱著重負的駱駝有騎者隨行,一大片的羊群和著趕羊人的吆喝,哞哞鳴叫。女人們形于神色的悲愁摻合了男人們沉重的告別,許多人心中預料著即將來臨的危險和災難。撒拉或許因悲傷而泣不成聲。但是,亞伯拉罕毫不動搖。他決不因不信而遲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托他的,直到那日。」「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

    此外,聖經的作者告訴我們,「那座有根基的城」、那個「在天上的更美的家鄉」已經依稀顯現在他屬靈的視野裏;那美好的異象使他鬆手揚棄許多原本捆綁他、吸引他的事物。

    何等榮耀的信心!這就是信心所作成的工,所開拓的可能性!人因著對至高主宰的愛及智慧具有不可動搖的信心,就滿足地接受命令遠航;並且因著歡然確信那塵世的至好遠遜於天上的至微,就情願舍棄一切跟隨基督。

    三、亞伯拉罕的順服終于進入完全的地步。

「他們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創十二5)。離開哈蘭已經許多天了,觸目盡是一片單調的荒原,偶爾點綴幾棵植物;駱駝寬大、柔韌的腳掌踏在松軟的沙上;在稀疏、粗糙的草叢間,羊群覓不著足夠的食物。

    這隊行旅只在一處地方稍事歇停。當今大馬色所在的綠洲為這隊渡過荒原的倦旅提供了休憩的地方。該城附近的一座村莊至今猶以這位以色列先祖的稱呼為名。據約瑟夫(Josephus)說,大馬色的近郊在他的時代便稱作「亞伯拉罕的居所」。附近有個地方稱為「大馬色的以利以謝」一一一這位深受亞伯拉罕喜愛的忠僕我們不久即將談到,當地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可見亞伯拉罕會在該地逗留。

      但是亞伯拉罕並未定居下來,當地的蒼翠和美景誠然引人,感覺上卻非神為他擇定的地方。因此,不久他又繼續往南行,向迦南直奔。我們人生的惟一目標必是跟隨神的旨意,按著它為我們所預定的道路前進。這條路上會有許多大馬色的綠洲誘使我們留連,那裏有冰冷的流泉從山岩傾瀉而下,在燠熱的空氣中散放沁人的涼意,並以碧綠的濃蔭消解灼人的酷暑:無數的彼得善意卻錯謬地勸止我們:「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心中並有許多聲音彼此商議,圖謀違逆那呼召人獨往的旨意。凡此種種,追求永世的天路客宜於慎防,在任何個別的情況下,應該拒絕妥協,以便能完全獻身遵從神那無轉寰餘地的命令。每當你往前邁向迦南地時,切勿歇息,直到進入迦南地。任何使你不能完全順服的事物都會使前此所有的努力歸於徒然。主耶穌必須擁有你的一切,除此無它;他的命令必須徹底遵行。

      何等榮耀的見證,我們的主親自說:「它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願這句話證實在我們每人身上!讓我們隨時將無限的順服歸給基督;即使他命令我們進入死蔭的幽谷,也不例外,因為他的命令絕不是出於疏忽或錯誤,必定是有此必要,至於他為何不另作安排,不久它便會親自給與我們圓滿的解釋。

      「不必答辯,

    不必問為什麼,

只要遵命而行,把自己獻上當作活祭。」―― 邁爾岩穴──亞伯拉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