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第一個住進麥比拉洞的人

 

創世記二十三419

 

    亞伯拉罕牽著以撒走下摩利亞山后,一共還活了六十余年。記載在創世記第二十三章的事發生之前,這六十年已過了二十余年。二十余年平靜的歲月如斗岩中的平谷夾在兩章之間,其中所發生的事我們并不知曉。可能年年沒什么變化,極少有事故打破單調的平順。亞伯拉罕的生命之河已越過上游的急湍和險峽,現在則漫衍成浩淼的廣川,遼闊、靜寂的水面波瀾不興。

    亞伯拉罕寄居的地方穹蒼蔚藍,終年長夏,四季如一;气候的一致恰可用以比擬這位先祖生活的簡仆、划一。出入放牧;家中仆從持續不斷的出生、婚嫁、死亡;与鄰族間偶爾的禮尚往來;特別節慶的獻祭一一這些是平靜生活中最熱鬧的片斷,与繁瑣的現代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別。兩相比較之下,有什么值得我們自夸的?的确,當時沒有鐵路、電報、報刊雜志、和不斷的新聞交流;但因時間不受瑣事切割,人們的生活也許更充實,理想和目標更能實現。

      亞伯拉罕家中每一成員彼此間的關系也許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他們長久生活在一起,彼此作伴。游牧生活的步調使他們有足夠的閑暇發展出親密的個人交往;人与人之間因此同生共死,若叢林中的樹枝椏交錯,不是人的巧智可以理清的。所以,當一熟悉、親愛的音容因死亡而消滅時,必留下一永難填補的空白。因此,我們對撒拉的去世——亞伯拉罕六十年余生中最主要的事件——一在這家中所引起的重視,實在不必感到詫异,也不必因圣經將他的死亡和埋葬記述得如此周詳而覺不耐煩,因為透過這些記述,我們得以察知二十余年來亞伯拉罕有否任何改變。

      一、首先我們應知察亞伯拉罕的眼淚。「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亞巴,就是希伯侖。」撒拉气絕時,亞伯拉罕似乎不在家,也許在別是巴;但他,馬上赶回,「為他哀慟哭號。」這是我們首次讀到亞伯拉罕流淚哭泣。當他越過幼發拉底河,永遠遠离家鄉時,我們并未讀到他潸然落淚;羅得被俘時,也沒有他聞訊淚下的記載;他似乎也未曾以淚濡濕摩利亞的山徑。然而,這時撒拉的尸體僵躺在他面前,他的悲傷便決堤而出了。

      不同的到底是什么?「遵行」神的旨意和為其「受苦」的确不一樣。只要尚能為神作事,不管是奔波、征戰或獻祭,我們總可抑住眼淚,堅忍承受一切。繁忙的事務使我們忘記悲愁,但當曲終人散,再也沒有什么需要費神的;當只有無言的死尸相伴,不再要求我們什么;最后一件事辦完了,最后一朵花插上了,最后的触摸給了——淚水便潸潸而下。

    亞伯拉罕的眼淚并不足奇。百年來,撒拉是他的人生伴侶,且是与幼年的家鄉惟一的聯系。每當提起他拉和拿鶴,提起迦勒底的吾珥和哈蘭,只有他能發出共鳴。百年前同他息難与共,到處飄流的人,還留在身邊的,只剩下他。跪在他身旁時,回憶如潮襲來,使他想起兩人共有的計划、憧憬、懼怕和喜樂。記憶中,他是年輕嬌美的妻子,人生之旅的夥伴,不能生育而苦待夏甲的女人,法老和亞比米勒的俘虜,以撒的慈母;每一樁記憶都足以引發一波眼淚。

    有些人恥笑眼淚,說它代表儒怯,不順服,原不合基督徒的身分。他們以冷酷和敬虔的自苦勸慰我們,要我們以嚴峻、無淚的面容接受令人激動的遭遇。這与福音或圣經的精神并不相合。我們固然不接受病態的溫情,卻也怀疑一個不會落淚的人是否能愛;因為悲傷正是愛的表現一一當人遭遇喪偶,喪親之痛時,若心中有愛,最自然的表現便是流淚。信仰不會使我們失去人性和自然的感情,它會淨化、提升人稟賦中各种天然的情感。耶穌哭了;彼得哭了;當想到他們再也不能見到使徒保羅時,以弗所的信徒抱著他的頸項哭了。基督站在每個哀哭的人身旁說道:「哭吧!小子,哭吧!因我也哭了!」

      眼淚舒解腦中的灼痛,如傾盆大雨舒解帶電的積云。眼淚宣泄心中的愁苦,如泛濫的溪流減輕水壩的壓力。眼淚供給上天原料以編成燦爛的彩虹。生命可把眼淚化成寶飾,如蚌能因傷痕吐納成珠。但那哀悼亡者的人,若不需為曾有的殘酷或惡言自責,便是有福。目睹喪家站在待埋的棺柩旁痛哭失聲,我們難免不明究里。他們的悲傷往往純粹出于親情,有時淚中卻交織著難言的悔恨:「真希望我不曾這樣待他,能把過去的話收回,有机會表達我藏在內心的愛。當時應該竭力控制自己,對他溫和、慈愛些。噢!給我一個小時用來解釋、認罪、赦免吧!」切勿讓同樣的悔恨摻和在我們的喪親之痛中;讓那些激蕩在我們胸中卻常遭壓抑的高貴情操能及時表達出來。

    讀者中若有人哀痛逾恒,讓他記住,那感覺上難以平伏的,必須用意志去平伏;在傷心的事上把自己的意志靠在神這邊,祈求神按著他的旨意接納并調理這件事,須知神為我們所量的地界座落在佳美之處。順服神的旨意,這是它所有的要求;若神許可,他會平伏你所有旁生的思想,把你全人帶進甘心接受的境界。「我的神啊!我樂意遵行你的旨意。」〔他雖擊殺我,我仍信靠它」(伯十三15,另譯)

      二、其次我們應察知亞伯拉罕的自白。「亞伯拉罕從死人面前起來,對赫人說,我在你們中間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們在這里給我一塊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創二十三3~4)。悲傷使人真情流露。一切順利時,我們將秘密藏里起來;一旦懮愁把遮幔扯開時,內室里的秘密便顯露出來。把亞伯拉罕看作偉大、富有的族長,我們便無法識透他內心的想法。他在這地已住了六十二年,此時必不再有初來時那种孤單的感覺,或許已像鄰近城邦的王子們一樣安居樂業。一切也許如上所料,但當他失去心愛的撒拉時,你卻听見他在悲傷中道出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我在你們中間是外人,是寄居的。」

      這句話極值得注意,也是他的后裔從未忘記的。論到應許地時,神藉著摩西對以色列民說:「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二十五23)。當大衛和他的百姓豫備為耶和華建造華美的圣殿時,他代表發言說:「我算什么,我的民算什么,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万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儿,不能長存」(代上二十九1415)。此外,他又在詩篇中懇求:「耶和華阿,求你听我的禱告,留心听我的呼求。我流淚,求你不要靜默無聲,因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詩三十九12)。亞伯拉罕的這番話深深鐫刻在以色列民心中,以致使徒用它作為民中所有信心偉人的墓志銘:「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并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十一13)

      那使亞伯拉罕長年秉持這精神的,是什么呢?惟一的答案是:「要找一個家鄉」(來十一14)。這家鄉是日頭未照過,地上的河流未灌溉過,露水未滋潤過的。那是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它是一座有根基的城,由神建造、經營;那裹不需太陽或月亮,因為耶和華神和羔羊就是光。自出生地連根拔起之后,亞伯拉罕再也不能生根于任何地上的家鄉;他的心靈經常保持覺醒,切切企盼神的圣城,只有在這天家中,像他這樣尊貴的靈魂才能遇見自己的同儕,才能獲得安息。他拒絕苟安于次好的,所以,神被稱為他的神,并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為他預備了一座城。這么超拔的靈魂真令我們慚愧啊!屬靈光景良好時,我們自稱是「天上的國民」;但往往与人交談的內容卻不是天國的事,而是日常現實的瑣務。我們宣稱在尋找一座城,一面卻兢兢業業在世人中為自己營謀篤定的地位;揚言視万事為糞土,但一耙在手,拼命攢聚地上財寶,其急切的情態正暴露出信行不一的虛矯。

      三、我們且應察知亞伯拉罕的信心。人們慣于把死人埋在祖墳近旁。前代的墳塋往往成為后代憑吊的遺址。所謂落葉歸根,許多民族喜歡回到祖墳所在地安渡晚年。美國人極愛到英國訪謁祖先偃躺著的教堂墓園。猶太人年邁后總選擇回到巴勒斯坦,以便死后能埋葬在那掩埋著祖先遺骨的鄉土中。亞伯拉罕起初也想到遠方哈蘭的那座墳,其中掩埋著他拉和哈蘭。他應把撒拉運到那儿嗎?「不!」他想:「那地方再也与我無關了。惟一与我有關的士地,便是目前寄居的這塊地。以后我的子孫要生于斯長于斯,由此繁衍出去,像海邊的沙,夜空的星。因此,我應該把墳塋——撒拉和我安息的地方一一設立在這地的中心,作為后世子孫聚集的中樞。正如神已豫言的,經過四百年的受苦和煎熬,他們要再回到這里。為了迎接他們日后的歸來,我應确保這地的主權;神所豫言的必要成就!」

        何其美好啊!亞伯拉罕因著對這事的信心所采取的行動,以及他拒絕從人,只肯從神的手中接受這地為禮物的結果。鄰近地域的眾首領一听他的請求,隨即奉上他們的墳地讓他自由選擇,同時特別指出他們當中無人會保留自己的墳地不給像他這么尊大的王子。后來,他托他們為他向瑣轄的儿子以弗侖求購田頭上的麥比拉洞,以弗侖自愿在同族的人面前將這洞送給他,亞伯拉罕拒絕了。這是神要送給他的禮物,日后也全是他的,這時他卻樂意為眼前的使用權付出合宜的价錢,除了他那全能的朋友之外,他不愿從任何人白白接受這地為禮物。

      因此,經過几番禮讓的交涉,按著至今仍盛行在東方人中的庄重作法,「于是,麥比拉、幔利前,以弗侖的那塊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間四圍的樹木,都定准歸与亞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門出入的人面前買妥的,(創二十三    1718)。當時,人的見證与今日的法律文件具有同等的約束力。

      在那里,亞伯拉罕埋葬了撒拉;以撒和以實瑪利埋葬了亞伯拉罕;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也葬在其中;在那里,雅各埋葬了利亞,約瑟埋葬了他的父親雅各;直到如今,在回教徒出于嫉羡的守護下,他們的遺骸仍未受歷史變遷和風雨的侵害,依舊安然沉睡在那里,等候著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以更偉大、顯赫的規模實現的那日。

      神的應許尚未完全實現。亞伯拉罕的后裔「不過暫時」(賽六十三18 )擁有應許地。曾有一段長久的日子,這地為他們的仇敵所盤据;然而,不久神將再次從各地招聚他的選民回到這地。蔑視神的异族再也不能蹂躪那些神圣的古跡;而群山万壑,和巴勒斯坦的牧原,又再度歸給神的朋友亞伯拉罕的后裔。―― 邁爾岩穴──亞伯拉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