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4、拯救同胞

 

  使徒行傳七2425

「到了那裏,見他們一個人受冤屈,就覆庇他,為那受欺壓的人報仇,打死了那埃及人。他以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徒七2425

摩西離開法老的皇宮,降尊紓貴,與同胞共患難,此舉表現了英雄豪傑的氣魄。他原可以明哲保身,撥出一部分王室的財富周濟苦難中的以色列人;可是他卻獻出自己,這樣作更難能可貴,也流露出隱藏在他心靈中的宗教情操。兒時依偎母親膝下聆聽的啟示,在他心中燃起信心的火花,雖歷經埃及皇宮各種邪淫的影響力,仍如星火閃現於黝黑的焦炭之中。

但是他還有許多事情須要學習。往後的日子,他得逐漸摸索神的道路——神將慢慢啟示他(詩一〇三7);可是現在他仍充滿個人的主見。以後他要成為神的一隻手,由神傾注生氣、用途和能力(詩七十七20);可是現在他仍習慣憑自己的血氣行事——衝動、任性、剛愎自恃。以後的他溫和謙卑、自知軟弱殘缺,需要時時仰望神的引導幫助;現在的他憑個人的判斷而行,甚少求問神的意旨,以為靠自己的力氣、本事和意志就能解放受苦的同胞。

啊!在他裏面有聖徒的氣質,但須經過長期的孤獨等候與試煉,那倔強、自恃的本性才會被拆毀,塑造成合主用的器皿,豫備行各樣的善事。神的工作只能由他揀選的工具來完成。但沒有人天生就是合用的器皿,必須經過年復一年的琢磨熬煉纔能合乎主用。

一、初次嘗試拯救同胞。

l)出於惻隱之心。一到歌珊,他急於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察看同胞的苦情,瞭解他們的工作環境。在新土坑中造磚原本就是一件辛苦的差事,更何況頂著埃及的炙陽,又得挨工頭揮落如雨的皮鞭!想像這位在宮中養尊處優、文武兼備的才俊,置身在這群奴隸中的感受。起初他一定覺得格格不入,很難認同這批受苦、唉哼、垂死的希伯來奴隸為手足之親。「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裏。」但是看見同胞在桎梏下歎息,在積壓的哀傷下呻吟,陌生感很快被強烈的同情心取代。過了一會兒,對同胞的憐憫又化為對壓迫者的憤恨。走不了幾步路,他就看見一名埃及工頭殘暴地鞭打一個希伯來人,那顫抖的身軀遍體鱗傷卻毫無還手的餘地。看見這可怕的一幕,摩西再也忍無可忍,在盛怒之下把那工頭打死了。匆匆把那人的屍體掩埋了之後,他離開了工地。

這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勇之舉,用意是好的,至少顯示他有滿腔的熱血激情。但是只有同情的衝動卻不足以負載他行完飄流曠野四十年的艱難旅程。在以色列百姓不斷的惹惱下,同情心必然會耗竭,而無法像他們的慈父一樣,為了他們的福祉甘願被從生命冊塗名。除非他的心靈被神那浩如汪洋的耐心所充滿,他無法勝任未來艱難歲月的各種磨難。

這功課不正是許多神的工人必須學習的嗎?一般人不懂得分辨血氣和原則、衝動本能和穩重決心的不同。一聽見感人的見證、求助的呼聲、宣教運動的鼓舞,就毫不思索地響應,獻金獻身,投入服事。然而這絕非基督徒服事的崇高動機,顯然也不能持久。同情心會冷卻退潮。惟有認定神的旨意,察驗神的呼召,才經得起考驗。如果我們服事,是出於神呼召,知道他要揀選我們作傾倒其慈悲憐恤的導管,那我們就把握到行事的原則,也能經得起失望、挫敗、人的忘恩負義等打擊。人的反應和態度對我們沒甚麼影響,因為一切都只為神作,而不是為人作。

2)時機未成熟。神拯救以色列民的時間還差四十年。「因為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創十五16)。摩西當受的教育還沒有完全,尚需四十年的光陰來磨去自主自恃的脾氣,雕塑成合乎主用的器皿。希伯來百姓的苦情也還沒有升到最高點——那要等到現在的埃及王死了,新王的迫害變本加厲,使他們離棄假神,轉而向列祖的神求告(出二23),神的拯救才臨到。

我們都瞭解欲速不達是怎麼回事。就像掃羅,眼見非利士人的大軍就快逼近,等不及祭司撒母耳來,就越俎代庖,貿然獻祭,結果遭到責罰,自食其果(撒上十三1214)。主提醒這樣的人:「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約七6)。

但願我們都有耐心等候、與神一起冷靜守望。即使;烏雲籠罩,困倦使我們無法儆醒,兩鬢在翹首長望中漸漸由灰轉白,我的靈啊,仍要忍耐等候,因為時機、節期掌握在神手裏,我們還得在耶利哥城門外等候七天,默默忍耐,直到他一聲令下,才發出得勝的呼喊,看見城牆應聲而倒。

3)他是憑著血氣之勇作的。摩西在王宮中的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向恃才傲物,獨斷獨行,宮中的群臣婢僕均聽其使喚。這樣一位精力充沛、才氣橫溢、能幹果斷的領袖人物一旦決定為同胞作一番貢獻,自然有「舍我其誰」的豪氣,以為憑自己的拳頭力氣,就能橫掃千軍,使壓迫者狼狽遁逃,而贏得弟兄們的感激愛戴。

那知次日,他再度出來執行自封的任務,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挺身排解糾紛,卻遭到譏刺:「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這種無禮仇視的排斥態度是他始料不及的。「他以為弟兄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顯然,神的時候還沒有到。在他的奔騰血氣尚未在沙漠曠野中慢慢蒸發消散,在他尚未學會「人都不能靠力量得勝」的功課之前,他的輕舉妄動全然徒勞無功。

我們往往把出埃及的轟轟烈烈成就歸功於摩西的雄才大略。但我們必須牢記:起初的摩西就如基甸的大軍,對神而言太強悍了。神無法將能力信託給自命不凡的人,除非他們謙卑下來,倒

空自己,認清自己的無助,需要倚靠神。連人子也是從受苦中學順服,降卑以至於死,經歷到「我是蟲,不是人,被眾人羞辱,被百姓藐視」的痛苦,纔能得勝地宣告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保羅的肉體有一根刺,使他時時覺悟自己的軟弱。為此他特別感謝神,因為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他甚麼時候軟弱,就甚麼時候剛強了。當人太自滿自大時,神的能力就無法暢然貫通。不倒空的器皿不能供神使用。人必須到了盡頭,纔是神的起頭。學會了這個功課,你就能成為神能力的導管,作一番榮神益人的事業。

4)他太在意人的看法。聖經描寫摩西「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事後發現「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便懼怕,畏罪而逃(出二15)。假設他清楚此舉是替天行道,明白  是神的旨意,有神的同在,他又何必在意別人是否看見,或者會說會甚麼閒話?若全然聽憑主旨,  他應當對人的褒貶無動於衷。服事神的人作甚麼事若左顧右盼,在意別人作甚麼,說甚麼,就不是真正明白神的旨意,而只是戴著宗教熱誠的面具,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在人世上只出現過一位神的完全忠僕。他從不左顧右盼,趨炎附勢;而是腳踏實地履行天父  授予的使命。只有他有資格說:「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裏,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但願我們也是這樣單純的事奉神,好讓神的榮光時時映照在我們身上。

二、逃到曠野。摩西打死埃及人的事傳到法老耳中,法老準備要殺他。摩西十分驚懼,躲避法老,逃到米甸曠野去。後來,在類似情況下,聖經卻形容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十一27)。如果他後來能有這樣的表現,如今為何不能?為何他對看不見的神沒有信心?理由顯而易見。

惟有當人站在神的應許上、行在他的計畫中,信心纔可能穩固。沒有滿足信心的條件之前,我們怎麼禱告、祈求信心,都是枉然。為自己的不信所導致的挫敗傷心流淚,也一樣於事無補。「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說:起來,你為何這樣俯伏在地呢?」靈的光景對,信心就隨著而生,如花苗在正常的生長環境下必然開花一樣。信心的首要條件就是——確知行在神的計畫中就勇往直前。第二就是以神的信實為糧。滿足這兩個條件,信心自然會生髮,在它沒有不可能的事。有信心的人靠神「凡事都能」,因為它接通了神能力的供應線。信心就如鐵軌,神的慈愛、恩惠、真理沿著它傳播給人們。

但這時的摩西卻沒倚靠神,所以他懼怕,逃亡,越過東邊的大沙漠到了邊界,翻越西乃半島的山嶺,跋涉他後來帶領百姓出埃及在曠野飄流的崎嶇路徑,最後筋疲力竭地來到米甸地的一口井旁。在那要巧遇米甸祭司的七個女兒。她們每天到這口井來打水放羊,卻常常遭到牧羊人的騷擾欺侮。見義勇為的摩西看到這情形就挺身而出,把那些兇悍的牧羊人趕走了,並為這些女士代勞,飲了她們的羊。女孩子們在摩西的幫助下,比往常早回到家裏,向詫異的父親稟告:「有一個埃及人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並且為我們打水飲了群羊。」這樣俠義的行為在熱情好客的米甸人中自然受到感激愛戴。摩西立刻被接待為上賓,不久與祭司的一個女兒結了親,成家生子。隱居在米甸的摩西就這麼平靜度日,在悠悠天地之間過著閑雲野鶴似的牧羊人生涯。

摩西的遭遇不也是我們的寫照嗎?仗著一股衝動,滿懷的雄心壯志,我們往前直奔;徒然揮弄了幾拳,即頹然倒下。我們在乎人的批評譏刺,也不敢面對所鑄下的殘局,只好逃避躲藏,在懊惱頹喪中感到無助彷徨。然後我們來到神的蔭庇所。在那裏我們的視線清晰了,我們的自我生命偃息了;平撫的心靈長飲神的活泉。我們的信心逐漸茁壯,開始抓住神大能的膀臂;謙卑倒空自己成為神能力的導管。最後我們再勇敢地出來面對挑戰,成為神帶領百姓出埃及的一隻手。「這也是出於萬軍之耶和華,他的謀略奇妙,他的智慧廣大。」── 邁爾《聖經人物傳──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