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2、深坑

 

  創世記第三十七章

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是人類歷史的中心,聖經的鑰匙;賦予一切事實的真義、美善的獨一真理。忽視十字架,就和古代哲學家犯的錯誤一樣,以為地球,而非太陽,是我們這一行星系的中心,因而他們的天體觀也是混亂的。認識、喜愛主的十字架——如主耶穌斷氣時,忠心侍立十架旁的那位婦人一樣——就能對天地萬物的和諧之道有更深一層的透視。

饒富深意的,主受難之日正是晝夜平分之辰(從早晨九點到下午六點,普世沐浴在和煦的日光下。早晨九點是印度的正午,全亞洲都在明光之中;中午全歐及非洲沐浴在日光下;傍晚六點,美洲也進入榮光之中),如果當時有位天使停駐在半空中,他必然看見世界各大洲如何相繼為日光籠罩。站在十字架之上,回顧歷史的早晨,瞻望到它的傍晚——一切的一切都是光明清晰的。因為十字架所散發的光輝,照亮了一切事件,驅走了一切黑暗。

當藝術家喜獲靈感時,他絕不輕易將它擱置;在藝術品成形之前,他曾多方嘗試各種各式的表達法。經過重複再三的推敲、醞釀、試驗,慢慢的,前題、輪廓、骨架浮現,預先啟示未來豐滿完全的成形之作。主的死不也是這樣嗎?這位宇宙間最偉大的藝術家,早在奇妙十架矗立加略山的久遠之前,就在世間預先鋪設了種種的預表、暗示。也許你可以在一些神話、古諺、民謠裏找到蛛絲馬跡;從人類歷史的記錄裏發現一些佐證。但從聖經的扉頁裏更可以看到明顯的提示。十字架這一側的年歲已充滿種種有關它的提示——它塑造它們就像它雕塑雄偉教堂一樣;但我相信十字架的另一側也同樣滿有見證,雖然觀察者目前還無法將前景盡覽無遺。

如今,日頭已逐漸往十字架的另一側偏斜,在歷史的長廊投下十架的長影,其中的一段就停駐在約瑟生平的故事上。

對於漫不經心的讀者,約瑟受冤屈,以從他從深坑被提升到宰相高位的故事,可能只是像其他古老故事一樣,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但對於胸臆間有十字架烙印的讀者而言,這故事卻有更深的寓意。它是十字架的縮影,是大藝術家完美作品的輪廓,是世上最偉大一出劇作的彩排預演。

要瞭解其中的深意,我們只有逐句逐句地剖析它,將十字架的投影勾勒出線條來。

一、約瑟的使命——「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父親寄居之地。」雅各將父親以撒安葬之後,繼續住在希伯侖,也就是亞伯拉罕及以撒曾居住將近兩百年的故居。雖然這塊谷地十分肥沃,牧草鮮嫩,但是雅各的牛羊為數眾多,附近大片的草原仍供不應求。所以雅各的眾子不得不逐漸擴大放牧的範圍,甚至為了現實需要,不惜冒險闖入示劍人的地盤。雅各眾子以前曾大肆擄掠示劍城,由此示劍人對他們恨之入骨,誓言必報仇洩恨,湔雪前恥。

因為有這層過節,所以雅各才會憂心忡忡地問約瑟說:「你哥哥們不是在示劍放羊麼?」他曾聽見兒子們提到須另覓牧地;而自從他們出去放牧以來,已經有好幾星期沒聽見音訊,在示劍城的那段可怕回憶更使他擔憂不已。日日的牽掛懸念越積越深,終於再也忍受不住,而驅使他作了令他懊悔莫及的決定。

當時只有約瑟和便雅憫陪他留守希伯侖:他們是他的心肝寶貝。在濃濃的父愛裏還摻雜著他對他們的亡母那份堅貞不渝的深情。便雅憫還年幼;而約瑟已經十七歲了。這個年邁的老人把他們留在身邊,捨不得讓他們與哥哥們出外放牧。希伯侖這地名有「交通」的意思,用來形容這份親密的父子之情是最貼切不過了。可是老父的心也牽掛著遠行未歸的孩兒們;最後,在經過幾番掙扎、猶豫之後,他終於對摯愛的約瑟說:「你來,我要打發你往他們那裏去……去看看你哥哥們平安不平安,回來報信給我。」

約瑟毫不遲疑地一口答應下來。轉念一想,他知道此行任務的冒險性——沼澤的陷阱、野獸盜匪的侵襲、夜黑風高獨宿野外的危險,還有就是憎恨他的哥哥們將會怎麼對待他?但這些顧忌都沒動搖他,他也不以自己的性命為念,一知道父親的心意,他就說:「我在這裏。」「於是打發他出希伯侖谷,他就往示劍去了。」

但是約瑟去尋找哥哥們,不僅因為順從父命而已。如果只是這樣,那麼發現哥哥們已經遠離危險的示劍,他應該就可以回去交差了。但是他沒有中途折返,因為他愛他們,關切他們,所以他繼續鍥而不捨地尋覓,直到找著他們。

這其中豈不也反映了那更崇高的主題嗎?我們的主曾不憚其煩地自稱是父所差遣來的。在約翰福音的每一章裏,幾乎都不只一次地提醒眾人:「我並不是由著自己來,乃是他差我來。」新約的作者經常提及這類的字眼:「神差遣他的兒子」;「父差遣子」。

與愛子分離,雅各必然割捨難下。這是每一個遭遇過生離死別之慟的人都經驗過的。但是有誰能真正體會父神差派他獨生愛子到世上來,為世人的罪受死,是付出了何等大的代價?神不是像矗立在埃及沙漠那一尊尊麻木不仁、冷漠無情的人面獅身像。他既然是慈愛的,必然也和人一樣為分離而傷痛,只是程度隨其能力與屬性的無限而相對地難以計量。而神竟肯為人而差遣他的獨生愛子,他愛我們又是何等深切啊!神愛世人,這是千真萬確的!但有誰能測透這愛是何等深廣?

我們的救主也不單單是因奉差遣而來。他來是因為他愛這份任務。他來是為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他來,特別是為尋找他的弟兄,屬他的人,神的兒女。如果你遇見他在窮鄉僻壤奔走,問他說:「你找甚麼?」他必然和約瑟一樣回答你說:「我找我的兄弟。」他也和約瑟一樣,不只是「尋找」而已,還追蹤他們「直到」找著。「約瑟就去追趕他哥哥們,(直到)遇見他們在多坍。」

浪子回頭的故事雖然十分感人,但失羊及失銀的比喻也一樣寶貴,因為這兩個故事中的主人翁都為了所失喪的事物鍥而不捨地尋尋覓覓,那種不找到不死心的耐心毅力叫人感佩。也許今天救主就在尋找「你」:多少日子來,他不辭艱辛、不畏勞苦,日日夜夜他尋找你,追趕你。也許你從來沒有足夠的欲望和勇氣去尋找「他」;但不要氣餒,因為他不找到「你」,他絕不會甘休的。

二、約瑟的逆來順受。「他們遠遠的看見他,趁他還沒有走到跟前,大家就同謀要害死他。」若不是大哥流便的慈悲苦勸,約瑟可能就被殘忍的哥哥們謀殺了,棄置在人跡罕至的山坑裏。「約瑟到了他哥哥們那裏,他們就剝了他的外衣,就是他穿的那件彩衣,把他丟在坑裏」。想想看,九名大漢合力欺壓一個怯弱、無抵抗能力的少年,而且是自己的親骨肉,這是何等黑暗、惡毒、可恥的懦夫行為!

史家冷靜的筆沒有渲染約瑟哥哥們的殘忍暴行,也沒有多費筆墨刻劃約瑟當時沉痛、恐慌的心境。但讀者不難想像他被棄置在黝黑的深坑底,聲嘶力竭地哀號喊叫,望著陡峭的四壁絕望地啜泣,那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境。然而他哥哥們心中的愧疚與罪惡感,卻在二十五年後兄弟相認那一幕披露無遺。

當時他們彼此招認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裏的愁苦卻不肯聽。」這話透露了多少實情!我們似乎看見約瑟像一隻小綿羊遭猛虎蹂躪,掙扎著要脫身,淚流滿面地哀求他們放手,懇求他們顧念老父的情分及兄弟手足之情饒他一命。可憐的孩子,無辜受苦!但是這類絕望的哀號在世間卻歷歷可聞!

罪的滋生是何等可怕!起初罪的毒菌潛進他們心中時,只是對那年輕夢幻者心懷嫉妒。如果當時就試著化解,那毒菌不會再擴散。但是他們沒有化解它;反而縱容它如面酵迅速膨漲。「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讀者千萬要提防罪菌潛入、停留在你心懷意念中。若姑息坐視,就等於讓毀滅入門。遲早它會得寸進尺,結合成為不可收拾的摧毀力。因此對待罪就要像對待致命的毒菌一樣,一意識到有罪念滋擾,就要求基督以寶血潔淨。

不被饒恕的罪是極可怕的心裏折磨。一年又一年過去,歲月卻無法湮滅記憶中那張驚懼的臉龐,那一聲聲悲慘的哀號,發生在光天化日的多坍,蘭天碧草、群山環圍之荒野的那一幕。他們想把骷髏鎖在密室裏,那知它卻常常晃現在他們面前。有時午夜從惡夢中驚醒:弟弟那張哀愁的臉龐仍歷歷在目,淒厲的夜風裏變隱隱傳來那聲聲哀號。一次犯罪可能腐化了人的一生。有人曾說:神太慈悲不忍懲罰人;但他卻把世界塑造成這個樣子,使罪成為自己的報應者——罪隨身攜帶著懲罰自己的種子。凡懷抱著不被饒恕之罪的人,他必體會到何謂老鷹噬心、心蟲蠢動、烈火焚身的滋味。

約瑟的憂傷正預表基督為世人受苦。「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他們說:「這是承受產業的,來罷,我們殺他,產業就歸我們了。」「於是拿住他,殺了他,把他丟在園外。」「他們就拈鬮,分他的衣服」。他們把他出賣給外邦人,坐視他被釘死。約瑟的苦痛使我們想到主在受難前禱告時,那發自人性的呼喊及流淚。約瑟的無辜也使我們念及那無瑕無疵的代罪羔羊無辜受死,替人贖罪。沒有一個命定要送上祭壇的犧牲,像主耶穌一樣經歷如此嚴苛的檢查挑剔,但其檢視者最後仍不得不坦承:「我查不出這人有甚麼罪來。」

但是兩者的對比到此為止。約瑟的受苦還沒發展到死的地步;耶穌卻親嘗死亡的苦味。約瑟的受苦是個人的;耶穌的受苦卻是替代的,他是居中調解的中保。「他為我們死」;「他為我舍己。」約瑟的受苦無抵償罪的效用;但是耶穌的受苦不僅贖清謀殺他之人的罪,也洗淨了世人一切的罪孽。「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

三、約瑟的命運。「他們坐下吃飯。」作了傷天害理的惡行,他們還能昧著良心若無其事地享用午餐。但就在這時,新的景象出現遠方,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那時他們正散坐在多坍的草原上。從那裏往東望一直到約但河谷地,有一條由約但河淺灘直通地中海岸的大道。這條巴勒斯坦的主要通衢之一的大道,銜接基列及約但河東岸地區與地中海岸的交通。一旦抵達海岸,就可順著海岸線往南穿過非利士,而到尼羅河口。當時從這條路的遠程走來一列駱駝商隊。約瑟的哥哥們立刻就猜到這隊人的身分。無疑的,他們正是以實瑪利的後裔,曆世歷代以來旅行沙漠之上的阿拉伯族。這些商人從基列載運乳香、沒藥等盛產于東巴勒斯坦森林的香料,轉售到埃及圖利,因為埃及人習慣以香料藥物塗屍體防腐。

看到這群商隊,這些陰謀不軌的人立刻心生一計。他們知道埃及需求奴隸甚大,這些駱駝商隊慣于沿路收買奴隸,轉售到當時世界最大的奴隸市場去。他們何不把約瑟販賣為奴呢?這不是打發他更好的辦法嗎?既省去殺害手足的罪名,又可賺些小利。所以在猶大的提議下,他們把約瑟從深坑底拉上來,講定二十舍客勒銀子——相當於現在的三英鎊——就把約瑟賣給米甸的商人。

只是幾分鐘的工夫,約瑟就發現自己已側身手銬腳釕的奴隸隊伍,步履艱難地朝異鄉之地跋涉。這光景不比死更糟嗎?這顆年輕的心不禁痛如刀割!他多麼盼望能與老父訣別,即使只捎個片語隻字也行!在這種種悲酸交織的思緒裏,或許也閃現著對他所敬拜之神的疑問。神為何讓這些事情臨到他?他萬萬沒想到,有一天他回顧過往,會充滿無限感恩,視這苦難的日子為神慈愛眷顧的寶貴一環,並坦然對兄弟們說:「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裏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信徒能在事過境遷再回顧以往最黑暗困惑的日子,從中不再是看到人的殘酷惡毒,而是透視到神那雙慈愛之手的牽引,這是何等甘美的經驗。無疑的,有一天我們都能如此解釋此生所有困厄的經歷。

約瑟被自己的兄弟出賣了;耶穌則被他的朋友出賣。約瑟被賣是為了區區小錢;主也是一樣。約瑟側身奴隸的行伍;主耶穌則被算作與盜匪同類。約瑟哥哥們的罪行實踐了神的計畫;釘死耶

穌的那些殘暴之人也完成了神早已擬定的旨意。

神將使「人的忿怒成全他的榮美;人的餘怒,他要禁止。」「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 邁爾《聖經人物傳──約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