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16、約瑟的晚年

 

  創世記五十2425

隨著暮色與晚鐘而來

是沉沉的黑夜;

但願沒有訣別的悲哀

當我揮手離去。

 

跨出時空界線,

波濤載我遠去,

我將與「舵手」面對面

當我安抵彼岸。

~田尼生(Tennyson

「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裏搬上去。」這是約瑟臨終的遺言。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以後聖經提及約瑟生平所引用的惟一一句話。約瑟一生高風亮節,可圈可點,可是、聖靈卻獨獨挑選他最後的遺言作世人的箴砭。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提到:「約瑟因著信,臨終的時候提到以色列族將來要出埃及,並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

一、他在什麼情況下說這話。約瑟這時已是一百一十歲的老人,距離他被拖出深坑、賣身為奴已有九十三年。而八十年前,當他初次覲見埃及法老王時,他是多麼英姿煥發、出類拔萃。數十年來,他在埃及的功勳建樹更是罄帛難抒。六十年前,他遵守老父的遺言,將他的遺體歸葬麥比拉的祖墳。如今他已垂垂老矣,圍繞膝前的是成群稚嫩的曾孫兒。神賜福這位忠心的僕人,使他在世長壽。如今他走完人間的旅程,揮手辭世的時刻很快就來臨。

然而衰殘的陰影比起籠罩他所愛親人的陰影,實在微不足道。六十年前,在雅各辭世時,他的愛子正仕途通達,聲望地位如日中天。雅各的葬禮之隆重,恐怕僅次於皇室的大典,只因為他是宰相的尊翁。約瑟毫無困難就獲得法老批准,派遣大隊人馬護送雅各的骸骨歸葬在亞伯拉罕與撒拉、以撒、利百加、及利亞的墳旁。當時送葬場面之浩大,必然是極罕見的。除了以色列的大家族之外,還有朝廷百官及埃及地的顯貴長老,「又有車輛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幫人甚多。」雅各可謂倍享哀榮。

但是六十年來情勢有巨大的變化。雅各逝世時,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境遇,最輝煌通達,因為他的兒子是埃及的救星及大功臣。可是等約瑟垂老衰微,一切也跟著走下坡,以色列人的前途為陰影籠罩。在他死時,埃及人置若罔聞,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盛大的送葬行伍,也沒有金字塔為他豎立。當他招聚眾弟兄到他床塌前,他顯得勢孤力弱。我們仿佛聽見他感歎道:「我已為你們盡全力了,如今我就要死了,但不用擔心,神會取代我眷顧你們,甚至遠超過我所能作的。」這席安慰話顯示他們何等需要一位元守護者。

約三百年前,以色列的先祖亞伯拉罕有一天在祭壇獻祭,有鷙鳥來食死畜肉,被他嚇飛。等日落西山,天色暗了,這位守望者沉沉睡著——人很難與神一起儆醒守望——他作了一個奇特的夢,夢見一團可怕的黑暗勢力落在他身上,形成一片帷幔,而一幕幕的異象就從它上面滑過。他看見他的後裔遷徙寄居異域,為外族奴役。他們在那兒繁殖眾多如春草繁花,但經過三個世代,即難逃鐮刀的砍伐。他這場惡夢在三百年後卻真的應驗。「埃及人嚴嚴的使以色列人作工,使他們因作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作磚,是作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的待他們。」在這位偉大的埃及宰相壽終正寢之際,埃及社會已開始醞釀「恨惡猶太人」的風暴。

我們不清楚真正的情形為何。也許約瑟已被排斥於法老的親信之外;也許他已受到冷落;也許厭惡埋怨其族人的聲浪已逐日高漲;也許以色列人受埃及人欺壓苦待的案件已越來越難獲得公平的審判。總而言之,暮色已凝聚,也正因為如此,益發襯托約瑟遺言的光輝燦爛,如希望之星般熠熠發光。

此外,他的兄弟亦圍繞身側。他對他們的寬容與仁愛一直延續到最後一次考驗——死亡的來臨;即使在這樣的關頭,它們仍未變質。可是本章前幾節似乎透露他的兄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相信約瑟的饒恕之心是完全出於真誠,懷疑他只是虛偽作假,以獲取實質利益,例如老父的稱許及祝福等等。所以他們十分擔心一旦雅各死了,約瑟就要把隱藏心中的怨恨暴露出來,對他們施予報復。他們難以相信約瑟竟然完全不計前嫌,毫無怨尤。他們私下忐忑不安地交頭接耳:

「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的報復我們。」約瑟聽出了他們的猜忌之心,感歎兄長對他的誤會並未因他一再的保證而稍減,見他們卑躬俯伏求取他多年前即已施予的饒恕,不禁傷心流淚,勸慰他們道,「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這樣寬容慈悲的襟懷,對他的兄弟而言是太不可思議了,因為它不屬這世界。這樣的慈悲正預表主耶穌對世人的慈愛與寬容。讀者啊!他隨時等候要饒恕你,雖然你仇視、拒斥,一再使他蒙羞辱,他仍毫無保留地全然饒恕;一切過往,均不再紀念;一切的罪孽,他均已投於深海。請相信基督全然無條件的饒恕之恩吧!記住,他一旦饒恕,你就無須惴惴不安地為罪向他乞憐,他不可能二度饒恕同一樁罪孽。你用不著像約瑟的兄弟一樣,再三認罪,聲淚俱下地乞求多年前即獲得的饒恕。

主耶穌既愛屬他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拯救他們到底。約瑟的愛也是這樣,經歷早春的寒霜,開花結果,直至生命的晚秋,仍鮮嫩如昔。但願我們的愛心與饒恕之心也像他一樣!要這成為可能,需有一個條件,就是敞開心門,讓主進來,住在我們裏面。

最後,約瑟快要死了。他以前能夠將死亡驅出埃及國境,如今卻無法將它逐離己身。約瑟對他的兄弟們說,「我要死了。」這也是六十年前雅各臨終的感歎之一,如今他也加以襲用。此舉意謂他的信心與盼望高抵巔峰。惟願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也能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當心力與肉體均已耗竭,靈的生命始煥發其奪目的光彩,就如基甸的火炬破瓶而出。這是不朽的明證:惟有在我們裏面,除了能朽壞的血肉之外,還有別的永恆的東西,我們纔能臻于不朽的高境。

約瑟就在上述這些情況下,說出以下這段話,「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裏搬上去。」

二、讓我們仔細來研討這些話的深意。首先我們拿它們與雅各的遺囑相對照:「你們要將我葬在赫人以弗侖田間的洞裏,與我祖我父在一處。」落葉歸根,人人都盼望死後能與所愛的親人葬在一起,這是人之常情。而雅各也知道他的願望並不難達成,因為他的愛兒貴為埃及國的宰相,因此他的要求並不包含多大的信心。約瑟的情況就不同了。他也希望死後歸葬迦南,但不可能立刻實行!他知道在此之前,還有兩件更重要的事須先完成:第一,他的百姓必須離開埃及;第二,他們必須進駐迦南美地。他不知道這事何時或如何成就;但他確定這是「必定」的事。

在約瑟的肉眼看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當時以色列人定居在歌珊,人口繁殖甚速,並且繁榮昌盛,已萌生安土重遷的心態。雖然埃及人的迫害已開始威脅到他們,但是即使他們有走避的念頭,又如何能逃得過埃及戰車的追擊?幸好他的先見之明不是構築在人的眼見之上,而是代表大能之神的清楚宣告。他記得神曾在高山上對亞伯拉罕應許道,「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這應許後來再度向以撒保證:「我要將這些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我必堅定我向你父亞伯拉罕所起的誓。」

當雅各在天梯底下沉睡時,這應許再度臨到他:「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這些應許像傳家寶一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雅各在臨終時再三的向約瑟保證神領他們回到列祖之地,如今約瑟也向環繞在他床榻的親人重申這個願望。兩百年前神對亞伯拉罕宣告的預言:「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到了第四代,他們必回到此地」(創十五16),至今仍如風鈴般迴響耳際。約瑟雖不明白神行事的奧秘,但他深信,神既明言,就必實現,因此他吩咐親人在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務必將他的骸骨運回迦南地。

約瑟的遺囑對以色列人是何等寶貴的針砭! 每當埃及的工頭苦待他們的時候,傷心之餘,踱到約瑟的棺木前悼念,想到他的遺言,無疑的心中就得到安慰:「顯然,約瑟早就知道我們不會長久在埃及寄居,遲早我們都要離開此地,回返迦南。讓我們齊心振作,忍耐一些日子,也許過不久,得解脫的一刻就要來臨了!」當有些人貪圖安逸,戀棧埃及的韭菜、蔥、蒜時,約瑟的骸骨對他們也是一大警惕:「顯然我們不會在此久留,我們不該把盼望與安慰寄託在這個暫時的羈旅異鄉。」又,每當以色列人被苦待、服勞役,以至絕望灰心之際,這些骸骨亦重新讓他們回想起約瑟的信念——神必帶領他們回到安息之地。

我們雖無這樣的信物可以鼓舞士氣,但我們卻擁有比這更好的東西,就是一座空墳。在施洗約翰死後,他的門徒紛作鳥獸散;可是主耶穌死後,他的門徒反而更同心,事主更熱心!其分別就在亞利馬太人約瑟的園子裏那座空墳。它告訴我們:主已復活升天。它也告訴我們:一路護衛我們行經荒漠的使者,不是死亡,而是生命。同時它還告訴我們:這世界不是安息之所,只是暫時的寄居地,我們當追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它也告訴我們:復活之事不僅可能,而且是肯定的,不久我們也要升到主所在的天上。死亡的陰影不能阻礙我們與主相聚。

三、我們也必須了解約瑟說這番話的心情。當然他當時的心情十分複雜,但最主要的,那是出於一種天路客的情懷。約瑟在埃及娶妻生子,擁有埃及人的名銜,在埃及作官、經商。但他的心態仍不下於在希伯侖城外築帳篷而居的亞伯拉罕、在南方草原流浪的以撒,或離鄉背井的雅各。雖然他貴為埃及卿相,接受埃及古文明的黛陶,置身在金字塔、人而獅身像及各種雕樑畫棟的廟宇之間,然而其臨終的遺言卻透露他從不認定埃及是他永恆的家鄉,他在追尋另一個更美好的家鄉。

有時候我們會自我解嘲說:置身現代文明安逸的社會,要懷抱這種羈旅情懷,似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房子多麼堅實,我們的生活也不夠浪漫,每天的生活步調也是繞著窄徑團團轉。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念頭閃過腦際,讓我們即刻回想約瑟的生平,提醒自己他是如何受前人所激勵「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朋友,我們活在世上的人生目標為何?我們所追尋的是否被地平線所圈制?受疾逝的光陰所局限?我們畢生是否只是孜孜矻矻於構築溫暖的窩巢?或汲汲營營於世上的功名利祿?原諒我直言不諱,許多聲稱是基督徒的人,其人生目標就止於此。他們與那一批批前仆後繼的天路客是無親屬關係的。相反的,有些人雖然為屬世的事業忙碌奔波;肩負多重的職責,但是卻能和約瑟一樣,心靈能超脫看得見、摸得著、短暫有限的事物,暗暗羡慕盼望那看不見而永恆的事。

客旅的心態不會使我們變得不實際。約瑟是他那時代最講求實際的人。還有誰能像那些為永恆基業獻身、每天都在為永生編織蘭圖的人活得更積極、進取、盡心盡力呢?每一天都是人格的進一步塑造,不管是更好或更壞;每一善行或惡舉都是富有教訓寓意的磚石。每一片刻都是永恆的一小片段。將來我們都要根據我們的行為受報償。

但客旅的心態可以使我們變得單純。有兩種單純:一種是環境的;一種是心態的。有些人吃粗茶淡飯,住陋室木屋,心卻高傲狂妄;另有些人雖錦衣玉食,心卻純樸善良。約瑟就是最好的例子。簡樸的人生觀不是以粗糙無飾物的手、素樸的衣著、簡單的家俱來衡量的。而是一種超脫卓絕的心態,能透視過眼雲煙,凝望高遠永恆的境界。

創世記的頭尾經文是多麼強烈的對比。且聽開宗明義的首節:「起初神……。」再聽其結語:「把他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神的工作,只是以一具木乃伊作結束嗎?且慢。這只是聖經第一卷書的結語。在創世記之後,還有出埃及記、約書亞記、列王記、先知書,及基督。神不倚賴任何人成就其計畫。人所作的極有限,且少時即止。神的工作是永恆的,不斷持續,其殿堂世世代代築高。我們人只要能像約瑟,活出真誠、純全、堅強、高貴的生命,就很夠了,讓神來收拾一切善後,處置我們的軀體、所愛的親人,及我們一生的功過。神不會棄而不顧的。且看,聖經豈不告訴我們,「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離開埃及(出十三19);「以色列人從埃及所帶來約瑟的骸骨葬埋在示劍……這就作了約瑟子孫的產業」(書二十四32)。── 邁爾《聖經人物傳──約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