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十九、三度被膏

 

讀經:撒母耳記下第一~四章

 

    大衛追擊亞瑪力人,凱旋歸來,回到飽經蹂躪的洗革拉。兩天過去了,他似乎正等候著一些訊號,來決定他前面的行止。下一步該作什麼呢?重建這被焚的小城?或者神另有別的計劃?他決心等待。他不能忘記幾天前所離開的戰場,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之間如火如荼的戰役是否結束了?孰勝孰敗?他登基作王的日子是否即在眼前?掃羅和約拿單等人的消息如何?顯然不久之後,他心中盤旋不散的這些問題之答案,即可見分曉。

      第三天,有一個少年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他的衣服撕裂,頭蒙灰塵。他直奔大衛,在他腳前伏地叩拜。他所帶來的消息,每一個字都敲擊著大衛的心:以色列人兵敗如山倒,許多人戰死沙場;掃羅和約拿單也陣亡了。就在那一刻,大衛知道長久以來他頭上那片陰霾昏晤的烏雲消散了,他多年的期望即將實現;但他絲毫沒有想到他自己,或他生命中這一奇妙的轉捩點。他坦蕩高貴的靈魂,為了掃羅,約拿單,神的子民,和以色列家,而淚如泉湧,深以為慟,因為他們都倒在刀下了。

    、大衛對於掃羅死訊的態度。毫無疑問,掃羅已經死了。他的王權象徵──冠冕和鐲子,此刻都在大衛手中。那亞瑪力人聲明,掃羅自己要求人,了結他的性命。那人說,「他說,請你來將我殺死,因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我准知他僕倒必不能活,就去將他殺死。」大衛聽了目瞪口呆,驚駭不已,直到晚上,他才起來,表達他對掃羅的哀悼之意。

    他教訓那個亞瑪力人。來報噩耗的少年人即刻遭到逮捕,因為他自稱手刃了耶和華的受膏者。到了黃昏時分,他再度被帶到大衛面前。大衛似乎對他的說詞頗為懷疑,事後也證明那人的故事純屬虛構;但他還是必須為他自己承認的罪行受到懲罰。

    大衛即使在割裂掃羅王的衣袍時,都心感愧疚,因他對於耶和華的受膏者存著無比的敬畏;此刻他也以戰兢的語氣詢問那少年人,「你伸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怎麼不畏懼呢?」於是他命令手下的一個少年人,將那人帶出去殺了。然後他用弓歌一抒心中哀愁。這歌最初是教導給猶大人的兒女詠唱,後來寫成文字,傳諸後世,成了喪禮中典型的挽歌。「掃羅的哀歌」是許多國家的喪曲中所熟悉的調子。這首歌最早被稱為弓歌,主要是詩中提到的武器。

    以色列戰敗的消息,對非利士人的女子是一大佳音;他們高歌歡迎凱旋的戰士;基利波山必永遠受咒詛,因為英雄從前顯赫一時的時候所用的盾牌弓箭,都在那山上被汙蒙塵。然後,詩人突然憶起他和死去之人深厚的關系。他忘記了他在掃羅手中備嘗的艱辛痛苦;他只想到年輕時那一段美好和諧的時光。他的英氣和寬厚之愛,使他單單念及他的王在最後幾年因任意妄行而墮入深淵之前,曾是何等的勇敢,俊美,高貴。「可愛可悅」(中文聖經作「相愛相悅」),這是大衛題的墓誌銘。

    他有一小段特別提到約拿單。和掃羅一樣,約拿單是大能的勇士。他豈不是曾空手雙拳,與敵殺,並且大獲全勝?但他既勇猛,又溫柔。他和大衛情同手足;有關他的回憶,一點一滴都甜美無比,正如裊繞的絲竹樂聲,又如春風送來的芬芳氣息。他的愛如此溫柔細致,甚過兒女之情:你向我發的愛情奇妙非常,過於婦女的愛情。

    他甚至打愛人,前去向基列雅比人致謝及祝福。非利士人對待掃羅家族的屍體殘酷而無人道,幸虧忠誠的基列雅比人起來,將屍首掩埋安葬。他們未曾忘記掃羅初登基時,第一次行動就是拯救他們免於刀劍之害。他們選派代表,從伯珊城牆上取下掃羅和他三個兒子的屍體,帶回他們的城裏火葬,把骨灰埋在雅比的垂絲柳樹下。

    大衛一聞此事,立刻差人往基列雅比,感謝他們對掃羅一家的忠心,並且應許要回報他們的善行義舉。

    這一切都表露了大衛慷慨恢宏的氣度。他毫不顧念個人的利益。他已經學會了不求自己益處,而彼此相顧的秘訣。那就是忘卻自己的秘訣。活在別人的生命裏,特別是活在基督的益處裏,你就能脫離「己」的強橫轄制。

    二、大衛對于王國的尊敬態度。他在這緊要關頭的舉止極為美麗可敬,證明他的靈魂是如何完全以神為重心。他又轉回到仰裏神的位置上,將他一切的盼望集中在神身上。賜他國度的是神,因此他不敢稍離神的指示,而妄自跨出腳步,邁向王座一步。

    這是極為難得的,因為局勢所迫,他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色列已被非利士人占領;很可能接下去五年,北方眾支派群龍無首,形成無政府狀態。要他勒住狂熱的愛國心,而不及時登高一呼,聚集以色列殘眾,重整江河,實在是難上加難。他也知道,他是神所立定的王;他此時挺身出來,邁向虛懸的寶座,將權杖握在右手中,原是自然不過的事。可能也無人會對他的這個決定提出異議。押尼珥可能因此聞風喪膽,放棄他想在瑪哈念立伊施波設為王的念頭。從人來看,大衛有太多的理由出來,自立為王。但是大衛向神詢問意見。他不根據自己的眼光下判斷,他轉而向神求問,「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麼?」神指示他上希伯侖去。他遵命而行,不是耀武揚威地以君主或領袖的身分前往,而是默默地帶著跟隨他的人去,住在希伯侖四周的城邑中。直等到猶大人來,他們一致同意膏大衛為王。因此,大衛第二次受到膏抹。

      第一次他是在父親家裏,受到撒母耳所膏;如今他被膏是作他百姓的君王。就好像我們偉大的典範主耶穌一樣,他第一次在約但河邊被膏,然後當他升上高天,代表他的百姓到父神面前的時候,他再度被膏,在錫安山作王。

      我們必須強調,這裏面包含一個重要的功課:每當我們來到生命中的關鍵時刻,特別是面臨新的、更廣闊的服事工場時,我們應該尋求更新的恩膏再度澆灌我們,使我們足以勝任新的挑戰。我們的生命中,機會是越來越寬廣,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得到新的恩膏。僅是頻頻回顧已經接受的恩膏是不對的;我們必須被新鮮的油所膏。臨上大學,或跨出學校初入社會,或站在禮壇前成為人妻,或彎身探看第一個初生的孩子,或初度向公眾講道一一每一個新的步伐跨出之前,都應該先等候神,重新得力,使我們的靈再一次被他的大能所澆灌。

      三、大衛在希伯侖作王的特色一一大衛在希伯侖作猶大家的王,有七年六個月之久。他正值一生的盛年,三十出頭,他似乎正安享著家庭生活的平靜快樂。夾在記錄著大衛家和掃羅家的長年戰爭之兩段文字中間的,是有關他妻子的記錄和他兒女的名字(撒下三25)

      在這些年間,他一直保持著同樣安靜等候的靈,這已成了他的習慣,不容易被外界破壞。這點使我們想起主耶穌,他坐在天父旁邊,直到他的仇敵成了他的腳凳。大衛也一樣,在希伯侖城,坐在猶大家的王座上,等候神一一對付各樣困難,除去一切攔阻,為他所應許的至高王座開辟一條坦途。大衛這種安靜等候的態度僅有一次例外,就是他要求米甲重歸他的懷抱。或許讓米甲仍留在他的丈夫身邊才是明智之舉,因為他的丈夫是如此深愛著他。但是大衛可能覺得有權爭回這樁皇室婚姻,和他作為國王駙馬的身分。

      除此之外,他幾乎一直保持著隱退的姿態,所有戰鬥都交由約押處理。最後押尼珥終於提議將以色列的王權轉移給大衛。押尼珥多年來一直以抵擋神而著稱,現在他終於告訴他所一手扶植的傀儡國王伊施波設,耶和華曾向大衛起誓,要廢去掃羅的位,使大衛治理以色列和猶大,從但直到別是巴。這中間的協調工作完全由押尼珥一人主其事,大衛始終置身事外。押尼珥先與以色列的長老會談,又去向便雅憫人遊說,最後他前往希伯侖,將以色列人和便雅憫全家一切所喜悅的事,說給大衛聽。他應許大衛,他將去招聚以色列眾人來見大衛,尊其為主為王。他又說大衛可以照著心願預備作王(1721)

    在整個過程裏,大衛只是默默接受押尼珥的建議。他只在兩個場合裏表露強烈的感情,一次是為了澄清他與可鄙的罪行無關,一次是為了顯示他對那些作惡之人的憎厭。

    押尼珥遇刺之後,大衛一路跟在棺後,並在墓旁放聲大哭。這種舉止是可貴可佩的。他忘記了這人曾長期與他為敵,他只記得這是一個王子,一個偉人;他甚至在墓旁作挽歌致哀,正如他替掃羅作哀歌。難怪眾人都為之矚目,他們喜悅他所作的,他們喜悅王一切的舉止。

    接下去是傀儡上伊施波設的被弒。他位於約但河東岸瑪哈念的士朝始終搖搖欲墜,他從未實際掌過王權;他一切的權力都系於押尼珥之手,一旦押尼珥身亡,整個工朝立刻分崩瓦解,而這位不幸的君王也喪生在叛逆者的刀下。

    他們將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侖見大衛王,大衛指著救他性命脫離一切苦難的耶和華起誓說,他必討這流人血的罪。從前來報掃羅死訊的亞瑪力人所得的賞賜是一死,更何況這些將義人殺在他床上的惡人呢?

    然後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侖,擁立他作整個國家的王。他們想起大衛原是他們的骨肉;記起他以前的服事,甚至在掃羅作王的時候,大衛如何率領他們出生入死,東征西討;他們又憶起神的應許,說大衛要牧養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於是大衛與他們立約,成為他們正式的君王,他並且第三度被膏,登基統轄全百姓一一一正如那位人子,有一天要作王統治全地的民,無人能與他匹敵。

      至此,我們不得不唱出詩篇第十八篇,因為它真切地觸及了人心中虔敬的感恩和贊美。他配得各樣的珍貴美名,沒有任何事物能描述他拯救他僕人的崇高恩典。我們可以聽見隆隆雷聲,看見冰雹火炭;然而整篇詩裏洋溢著神對待他兒女的溫柔和慈愛:

          你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

          你的右手扶持我,

          你的溫和使我為大。

―― 邁爾《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