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13、利甲族人

 

  耶利米書三十五610

    尼布甲尼撒入侵耶路撒冷的先兆,已經由亞述,摩押,和亞捫人的相繼侵擾而顯露出來。這種情形就像現代戰爭中,總是先派一隊輕騎兵去襲擊敵軍,並為後面的輜重部隊打頭陣。這些外邦的軍隊橫越山谷,屠殺平民,摧毀良田,使全地陷於一片恐怖中。鄰近他地區的居民為了保全性命,紛紛拋棄家園,逃向大都市以尋求庇護,以為只要在錫安的城牆範圍內就可平安無虞。一天天湧入的難民,擁擠在這個本來已人口過剩的城市中尋求食物和居所,那種騷亂的景象可想而知。

在這一群人中,有一族由於行徑奇特而格外引人注目。他們人數相當多,其族長系雅撒尼西,這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垂聽」,與他同來的還有他的兄弟,兒子,及各家族的首領。他們拒絕住在城中的房子或建築物裏,只是將帳棚搭在城牆內側的空地上,在那裏等著時局的演變。

他們的背景是可敬的,能遠遠追溯到希伯來最早期的歷史。當以色列人渡過西乃沙漠時,有一族基尼人好心款待他們,如此奠定了兩個民族之間友好的基礎。基尼人似乎也採取了以色列人的信仰,並且伴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基尼人保留著遊牧民族的樸實本性,在接下去的幾個世紀中,一直與以色列人維持友善的關係。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個喜好住帳棚的利甲族,就是從基尼人繁衍出來的(參士四1724 ;撒上十五6;代上二55)。

大約到了以利亞的時代,基尼族的族長是利甲的兒子約拿達,他可能深受以利亞的影響,對當時代的腐敗和罪行深惡痛絕;特別是在亞哈和耶洗別統治下的北國,其敗壞尤令他驚愕。為了挽救他的族人免于同流合污,這位高貴的族長訂下嚴格的戒令,禁止他們喝酒,蓋屋,撒種,栽種葡萄園,只許他們住在帳棚裏。兩百五十年過去了,他們如今來到耶路撒冷,仍謹守著先人的吩咐,在淫蕩、拜偶像的耶路撒冷人中卓然而立,代表了希伯來歷史中最高貴、純潔的一面。

一、耶利米對利甲人的試驗。他們抵達的消息一傳入耶利米耳中,神就感動他,去用利甲人作為活生生的例子,來教育以色列人。這位滿懷熱情的先知已試盡一切方法,要喚醒他的同胞,明白他們在神眼中真正的地位。他將利甲人的首領帶到聖殿,進入哈難眾子的屋裏,那屋子是在首領屋子的旁邊,在守門的屋子以上。

可能有一群猶太人尾隨而入,他們因看見先知與這些陌生人來往而感好奇,就跟著進去一探究竟。他們目睹先知拿出酒,和盛酒的碗、杯,請利甲人喝酒。他們也聽見這群謹守舊章的人一口回絕說,「我們不喝酒。」以及接下去他們的解釋,提及數百年之前他們祖先定下的最嚴格禁令。

這裏道德的成分相當明顯。利甲人忠於他們祖先的心願,雖然他們對祖先的認識已僅限於知曉其名字了,但他們仍堅持排拒一些世人看來可以自由沉溺其中的樂趣。相形之下耶路撒冷的百姓又是何等強烈的對比。他們不斷輕忽永生神的話,因為他譴責他們的罪。約拿達的禁令大部分是主觀的,外在的;而耶和華的吩咐則是經由良知證實,與人類最深刻的宗教和道德的基礎並行不悖的。約拿達的呼籲隨著年代的湮遠而微弱,而耶和華卻是在每一個清晨向人說話,透過他所興起的每一位先知發聲。

結果只可能有一個。猶大罔顧神的警告,一再犯罪,自甘墮落,就必自食其果。她無法逃避日益迫近的審判。如果有人對規勸、呼籲、警告的話掉以輕心,等閒視之,至少他應該承認一件事,就是神報復的恐嚇沒有一句會落空。

另一方面,利甲人那種忠於原則,生活樸實、節儉、自製,謹守先祖遺訓的態度,不但能確保他們這一族的延續不斷,並且受到全能神的贊許和確認。「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

這句話意義深遠。顯然它是指這民族將存到永遠。請留意沃福博士(DrWolff)的發現;他是一位遊行宣教士,有一次在阿拉伯遇見一個自稱是利甲族的人,拿一本阿拉伯聖經讀給他聽,其中有一段是引自耶利米書的這句話;他後來又遇見另一群自稱是利甲族的人,他們也引用了同樣的經文。但是這句經文還有更深刻的含意。這句話在聖經記載祭司的事奉時,常常被提及。我們豈不是也能推論,無論在何處,只要我們像那些利甲人一樣忠於原則,遠離世界,就必然能過虔敬的生活,認識神,禱告有能力嗎?這正是祭司最基本的特質,也能使我們產生同樣有啟示性的、可敬的思想。

二、虔誠生活的要素。「侍立在神面前」是虔敬生命的指標,它包括認識神,遵行他的命令,並有能力為他人代求。這句話是以利亞所深愛的,足以表達他一生事奉的靈;天使加百列也選用這句話,向拿撒勒的童女馬利亞保證他的權威性和真實性。當然,每一位讀者都希望未來的每一天都能領受到同樣的靈。哦!站在神面前,每日瞻仰他的榮光,是何等的美事!但是,這不單單是一個虛渺的幻想,或不切實際的夢想,利甲人的話語提醒我們三件事。

1)必須堅守偉大的原則。可能有人用很堂皇的理由,企圖說服利甲人接納先知試驗性的建議。酒已經擺在他們面前,喝酒並不得罪神啊!他們四周的人也無異議,何況又是先知自己邀請他們的。然而他們立場堅定,謹守住約拿達訂下的原則,毫不猶豫地重申它,而不顧別人的譏諷。

與此相對的,一般人多是詢問,大部分人怎麼作?與他們同樣階層和地位的人怎麼作?別人期許他們怎麼作?我們很容易隨波逐流。我們容許自己的生活被我們的同伴,偏好,幻想所牽制;即使偶而我們良心不安,看到自己的生活與簡樸的原則、聖經的教導和先聖先賢的榜樣背道而馳,我們也會自我安慰說,只要目標是對的,又何必在乎細節!這種說法完全錯誤。我們若認為自己生命的目標和表現出來的細節是兩回事,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在生活的細節上是什麼樣的光景,我們真正的本質就是那樣。最傳神的相片都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拍攝的。因此一個誠實的人,應該總是根據偉大的原則,將他生活的細節與生命的目標導向同一個方向。讀者啊,不要單單順著習俗,品味,或公眾的意見來決定你的行止;要將你整個生活當作國度律法的試金石,讓這些基本的原則在道德的領域裏制約你,正如地心引力在物理的範疇裏控制著自然的運作和塵土的分子一樣。

或許你們要問,有什麼偉大的原則有如此大的力量,足以成就這大工?我們不妨細思羅威廉(William Law)在他的書「嚴肅的呼召」中所說的一段話:「基督教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在我們一切的行動中存著一個心願:討神的喜悅。由於大部分基督徒欠缺這種心願,以致無法過真正敬虔的生活。」確實,當我們思想早代的門徒,或眾聖徒,殉道者的品格時,就不得不承認,他們在患難中謹慎尋求神的旨意,豈不正如利甲人謹守他們祖先約拿答的律令嗎?神的心意成就在他們身上,一如約拿答的心意實現在他的後人身上。這正是他們擁有高貴、強有力生命之秘訣。

如果我們一生只有一個目標:在神眼中蒙悅納,那麼我們整個生活都會為之改觀。它不會使我們的友誼減弱,或服事減少。它不會除去眼中的火花,或理解的膽量,或心中的熱忱。但它會審察許多無聊的言談,阻止許多愚昧的笑話,停止許多自私、虛榮的花費,將我們帶回到一切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事物上。

2)禁絕這世代的靈。利甲人滴酒不沾在每一方面來看都是絕有益的。酒常常和奢華,腐敗,縱欲狂歡有密切的關係(參賽二十八18)。他們的禁例,不單單是與正腐蝕著那個世代的邪惡相抗衡,並且也是保護他們免於同流合污。

同樣的原則亦適用於今日。儘管有醫學報告指出,酒可以用在某些疾病或體弱的治療上,但無可置疑的,我們不能將酒列入日常的飲食中。它與許多不潔的情欲,聲色犬馬的場合,犯罪的溫床都有不可劃分的關係。許多醉心犯罪的人承認,若非酒的刺激,他們就不會作奸犯科。此外醉酒也常常導致交通違規,貧窮,苦難,自殺,死亡。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宣稱,醉酒產生的悲慘後果,甚至遠超過饑荒,時疫,和戰爭合併起來的災難。因此我們也應當像利甲人一樣,對於別人的勸酒如此回答:「我們不喝酒!」

但酒也可以代表這世代的靈,它的不安,它對新奇事物,娛樂,及迷惑人的事之渴求,對肉體的享樂,刺激的小說,流行的時尚,華麗的服飾之熱衷。禁絕喝酒遠比拒絕這世代的靈容易,因為後者充斥空中,彷佛魔瓶裏放出的煙霧。我們最好一提使徒保羅的智慧言語,「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弗五18)。你不能用消極的態抵擋撒但。你必須先被聖靈充滿,被神得著。只有被聖靈充滿的人才有能力抵擋這世界醉人的杯。

3)我們必須輕看四周的事物。利甲人住在帳棚裏。他們趕著羊群,逐水草而居,恰然自得這種簡樸的遊牧生活。許多在他們之前的聖徒也和他們一樣,過著客旅的生活(參來十一913)。從那時起,帳棚就成了一種記號,象徵著對另一個世界的響往,和對這一個世界的輕看。

我們很難界定那些是屬世界的事物。對某一個人而言是屬世界的事,對另一個人可能只是生活環境中極平常的部分。我們可以由自己所緊抓不放的事來判斷哪些是屬世界的,這些包括我們認為難以放手的事(即使是放手交給基督);我們總是極力維護的事;我們引以為傲的事。它可能是名聲,地位,虛榮,金錢。不論那是什麼,如果它攔阻我們進入最高的境地,減緩我們走向天國的速度,這些都要放在神的祭壇上,讓他隨自己的意思處理,好叫我們毫無攔阻地被他成全。── 邁爾《聖經人物傳──耶利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