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18、不尋常的對話

 

  撒母耳記上十五1235

一天夜裏,耶和華向撒母耳說話,告訴他掃羅不順服神的事;他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

神要求人完全順服,一旦人不聽從,其結果是,他似乎改變心意,感到後悔,但這只是表面如此。事實上,神不會後悔或改變他的旨意。人可能使他的計畫受攔阻,但全能的神卻會藉其他方法成就他的計畫。

風可能穩定地朝同一方向吹,只要我們順著它走,它將帶我們到天家;但我們也可能調過頭,逆著風向走,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似乎神已改變旨意——這改變是我們引起的,因為原先我們與他的旨意一齊行動,如今由於不順服或不信,我們就不斷與他的旨意對抗。

神可曾在夜深人靜時向你低語,告訴你他的秘密?神如果能信任一個人到一地步,將他對他僕人的失敗所感到的悲傷,向這人吐露,要求他與他一同儆醒,這人是何等有福!「我所要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撒母耳忠實的靈深受感動。聖經說他「甚憂愁」——這是一種義憤,因為神將如此嚴肅的責任託付他,他滿懷希望要去解救他的百姓,而他竟然無法達成所願。每一個忠於神的人,當看見神的旨意受攔阻,他的恩典被忽略,他在他僕人面前敞開的門竟因人一些不順服的行動而關閉時,必然也會氣憤填膺。撒母耳不僅憂愁,他甚至「終夜哀求耶和華」。哦!很多時候我們的朋友也因眼見我們裏面的墮落而不得安息,苦苦向神哀求。這是人能替另一個人提供的最珍貴之服事。只要我們的朋友一直將我們的事帶到神面前,為我們哀求,並且情願自己受咒詛也不願我們滅亡,那麼我們還有希望。今日有多少為人子女的,在外過著放蕩不檢的生活,但當他獨處,或臥病在床時,想到遙遠之處,他的母親正不斷為他禱告,他的心就得了安慰;或許他暗地裏盼望,母親的禱告能幫助他抵擋情欲的猛烈火焰。

撒母耳跋涉十五裏路去見掃羅。有人告訴他,掃羅到了迦密,在那裏立了紀念碑,又下到吉甲去了,於是撒母耳前去見他。有一版本告訴我們,當時掃羅正在向耶和華獻祭;就在那裏,發生了這段不尋常的對話。

掃羅:掃羅先開始說話,他看見先知走近,立刻假裝殷勤地問候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然後又洋洋自得地加上一句:「耶和華的命令我已遵守了。」雖然我們不知道掃羅究竟是盲目了,不明白自己墮落有多深,或者他只是要掩蓋自己的罪,企圖欺騙先知,但至少這句話——「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從他咀裏說出來,又是在這樣的時刻,真是極不悅耳。這使我們想起一些人,他們在商場用語中摻入宗教辭彙,以為這樣就可以使人不提防他藏在道德外表下的真相。猶大就是用一個親吻出賣他的主。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確是如此。

撒母耳:那時候羊叫牛鳴的聲音隨風傳入老先知的耳中,表明附近一定有一大量牛羊。當一個人正大聲矢言行善時,忽然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這是相當尷尬的,羊叫牛鳴暴露了他的虛假。我記得有一次一位宗教學的教授告訴我,他如何全然被潔淨,脫離了一切偶像;正當他說得起勁時,我聞到他的氣息裏有很濃的香煙味。我並不是反對人抽煙,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權去譴責那些神沒有絕對禁止的嗜好。對於這一類的事,我們的責任是考慮基督徒在這些事上應持怎樣的原則,以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但是,當這位教授繼續高談闊論他如何全然得拯救時,我很自然地提高了警覺,因為我在他的氣息裏,偵測出那被保留下來的牛羊。撒母耳以悲傷而帶諷刺的語氣說,「我耳中聽到有羊叫,牛鳴,是從那裏來的呢?」

掃羅:王將他的責任一股腦兒推到百姓身上,「這是百姓從亞瑪力人那裏帶來的,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請留意他特別強調「你的」神,詭詐地用這詞企圖安撫先知,「其餘的我們都滅盡了。」將一切錯都歸咎百姓,實在不是一個王者的風範,這樣的藉口也不會被接受。

撒母耳:為了阻止王繼續在言詞上墮落,撒母耳打斷他的話說,「你住口吧,等我將耶和華昨夜向我所說的話告訴你。」於是先知從過去說起,提醒掃羅,他原本出身寒微,不敢承擔神交付他的重大責任。又提醒他是如何被立為王,以色列的神如何將他的權柄賜予他,要求他作神的代理人。神要他前去滅絕亞瑪力人,這行動是由神確定的。然而掃羅卻出於貪心,急忙擄掠財物,違背神的命令。他這種餓虎撲羊的舉動在耶和華眼中被看為惡。

掃羅:王重述他脆弱的藉口:「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亞瑪力王亞甲來,滅盡了亞瑪力人。百姓卻在所當滅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獻與耶和華你的神。」他似乎這麼說,「你冤枉了我。你若再等一會兒,就能看見我這不順服行動的結果。」他甚至可能欺騙自己,促使自己認為他到吉甲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擄物獻祭,這樣他在發現自己正滑向不利地位的時候可以自我安慰一番。

撒母耳:神的這位使者回答王的說詞時,道出了聖經開頭數卷書裏最偉大的句子,它是先知書裏許多類似句子的雛型,幾個世紀之後,我們的主也用不同的方式重複這句話;「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不論撒母耳暗示他獻祭的動機是什麼,毫無疑問的,到目前為止他至少已經違背了神的命令;事實上,他靈魂裏整個態度是悖逆、不順服的,因此他的思想和道路就與神背道而馳。

老先知將外面一層簾幕掀去之後,就直接指出裏面的罪。他說,「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這些罪都是普世所斥責,義人所輕看的;在神眼中,掃羅的罪與其無分軒輊。於是這位先知用銳利的眼光望著王,以神的代表之威嚴,向他宣告棄絕的最後判決,「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

掃羅:一霎時之間,王體會到自身的情勢危急;他發出呼喊——那不是出於懊悔,而是企圖逃避公義;不是恨惡自己的罪,而是害怕面臨的後果;他不惜任何代價,要保住自己的王位;他擔心萬一他手下的人發現他和先知中間有了裂痕或嫌隙,將對他產生不利的結果——他畏縮地對先知說,「我有罪了;我因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就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和你的言語。現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

人說「我有罪了」,這中間可以有很大的差別。浪子以顫抖的聲音說出這句話時,不是因為他懼怕罪的後果,而是因他從父親臉上的表情,和他慈目中含著的淚光中,看見了罪的可憎。然而掃羅畏懼罪的後果甚於罪本身,他以為這樣說可以改變先知宣告的刑罰,好像撒母耳有權赦免或拒絕赦免一樣,他說,「求你赦免我的罪。」

撒母耳:先知看出了他的遁詞。他知道掃羅的悔改不是真心的,他只是想用言詞哄騙先知,所以撒母耳轉身打算離出。掃羅不禁大感恐慌,他擔心撒母耳一走,他不但立刻失去一個朋友,並且也會失去全民的尊敬。他急忙上前,抓住撒母耳的衣襟;由於用力過猛,衣襟就撕斷了。撒母耳感覺衣襟斷裂,就回過頭對他說,「如此,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將這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掃羅企圖拉回他,似乎這樣作就能挽回神的判決,對於這舉動,先知實際上這麼說:「要記住,以色列的大能者既不說謊,也不後悔;他的判決是無可改變的。他的話一出口,就絕不收回。不論你如何痛哭流涕,苦苦哀求,也改變不了他的心意。」

即使在這一刻,如果掃羅真心俯在神腳前祈求赦免,他還是會被接納,被赦免的。作為一個君王,他的王位可以被廢除,但他這個人還是可以蒙赦免。然而在我們的一生中,也有許多時候是,踏出的腳步再也收不回來,採取的立場再也不容改變,導致的後果再也不會更動。

掃羅:王又重複一句:「我有罪了!」但他真正的含義在接下去的話裏揭露了出來,「雖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舉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華你的神。」他真正關心的是在百姓面前的地位、面子,他情願承認自己的錯,以換回撒母耳的友情。

撒母耳終於留下來,這樣長老就不會察覺任何異狀,百姓也不會知道神已廢棄了他們的王,免得繼承他王位的人尚未準備妥當之前,這個國家就陷於分崩離析。因此撒母耳留了下來。這兩人一同敬拜耶和華,但這中間的對比何等強烈!一邊是最黑暗的夜晚,另一邊是最光明的白晝。一邊是被棄絕的王,另一邊是神所揀選的忠僕。一邊是即將受咒詛,被惡魔擾亂,最後死在基利波的王;另一邊是有無限美德的先知,他無瑕疵的品格如明光照耀,直到回歸他父神的家那日。

最後,老先知將亞瑪力的王亞甲召到面前,亞甲「歡歡喜喜的」前來,以為他的性命就此保住了;他心裏說,「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這時撒母耳從公義激發出力量,拿過身邊的刀,將亞甲殺死在耶和華面前——這象徵聖潔絕不給肉體留地步;使徒保羅警告我們,「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對於亞瑪力人,我們不可給他們留任何地步。

但願神幫助我們,對這個故事有更深入的看見。不論何時,天父在我們的生命中放下一個重大試驗時,讓我們不惜任何代價去聽從他。你若不能遵從,就不能對別人發命令。你若不順服,就不適合作神手中的工具。如果鑿子不是貨真價實的,雕刻者就不敢將它緊握手中。但願我們相機行事,用智慧把握每一個機會,好叫神充分使用我們;更重要的是,我們就不會被他棄絕。── 邁爾《聖經人物傳──撒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