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2、芭樂谷

 

  撒迦利亞書一717

自從上一次的異象之後,已過了三個月,到了十一月,就是細罷特月,那時樹木已開始發芽,撒迦利亞說,「我夜間觀看。」他看見甚麼?

如果我們採用某位解經家的說法,就可以想像在這位先知住宅不遠處。有一個青翠的山谷,長滿了芭樂樹,其中有小溪流過。他常在那裏安靜禱告,就如我們的主多次在耶路撒冷城外的橄欖樹旁退隱禱告一樣。我們相信他從巴比倫被擄之地回來以後,一定常常來到這塊綠蔭濃密的漥地,向神傾吐他的心意,說出稍後耶和華的使者所說的那樣的話:「萬軍之耶和華阿,你憎恨耶路撒冷,和猶大的城邑,已經七十年;你不施憐憫要到幾時呢?」

在大自然的空曠地方向神禱告是極愉悅的;遼闊的穹蒼象徵了永恆和不變,四圍的天籟好像交響樂;微風穿過樹葉,波浪輕拍岸邊,這些聲響與禱告的聲音形成了美妙、和諧的音樂。

置身於芭樂樹中,有特別的意義。芭樂樹是一種平凡的樹,在花色和香味上都無特別之處。它們是波斯和亞述國的土產。以斯帖原先的名字「哈大沙」,意思就是芭樂。對那些從北方被擄之地返回的人來說,這樹具有特別的意義;它的平庸姿色象徵了選民悲慘的處境,他們再也不能媲美枝葉茂盛的香柏,或巨根盤繞的橡樹;他們只像卑微的芭樂,雖然四季常青,卻只是一種毫不顯眼、平凡無奇的植物。許多信徒就像芭樂。他們心無大志,眼睛也不往上看。他們不準備作任何大事,或他們看來奇妙的事。他們依然故我,好像斷奶的孩子;他們指望從神那裏得著更多的賜予。

那天晚上,撒迦利亞以為自己站在他心愛的漥地,四周圍繞著芭樂。他看見樹中間「有一人騎著紅馬」,他的身後又有紅馬,黃馬,和白馬。整個山谷因著這些神秘的人、物而生動起來。毫無疑問的,先知每次來往這裏,或跪下祈禱時,他們就已經在那兒了,只是以前他的眼睛未打開,未能看見他們。啊!許多時候我們的眼睛也是如此,以致看不見神的天使四圍安營要搭救我們。沙漠中的水泉就在不遠處湧流,而我們像以實瑪利一樣,饑渴萬分卻看不見咫尺之外的水源。千山上佈滿火車火馬,但我們卻像以利沙的僕人一樣,懼怕顫抖,好像無人保護我們,使我們脫離敵軍的追捕似的。榮耀的神正環繞我們,一如閃著銀光的護城河環繞著一座城池;但是只有被膏的眼纔能瞥見他的庇護。

很自然地,這景象激起了先知的好奇心,他急欲知道這屬天異象的含意。「我說……主阿,這是甚麼意思?」這問題是向一個屬天的朋友和導師發出的,長久以來撒迦利亞一直與他保持著交通。他常常稱呼他是「與我說話的天使」(一91419;四14~5;五510;六4)。這位天上的訪客和第十二節裏「耶和華的使者」是有區別的,後者,必然是指「立約的天使」,就是我們的主自己;那些騎馬的要向他提出報告(一1011)。

對於個別的聖徒而言,這也是極大的安慰,因為他們的生命是置於守衛天使直接的看顧之下。神現今仍然差他的天使看護、保守我們。他仍然差天使在我們前頭,要帶我們到他豫備的地方。他那解釋的天使仍與我們談話,說,「我要指示你這是甚麼意思。」

這位聖潔的僕人多年來一直在芭樂穀中祈禱,傾吐心意;雖然他可能很少得到答復,但不久之後,那不可見世界的幔子要落下來,那時受膏的眼睛被打開,得以看見神的使者奉差遣,在這世界中來往穿梭,服事信他的人;滌清的耳將聽見天使的交談,他們或討論人的事,或談及基督為神兒女代求的事項。「那站在芭樂樹中間的人說,這是奉耶和華差遣,在遍他走來走去的。」這位先知凝神細聽,他聽見騎馬者向總指揮提出的報告:「我們已在遍地走來走去,見全地都安息平靜。」

當時全地上正處於和平狀態。新興的古列帝國剛剛鞏固好基礎,其繼承者在強有力的統治下,結束了覆亡的迦勒底帝國所加諸人民的各種痛苦和災難。

在四鄰和平、富強的國家環繞之下,歸回的餘民之淒涼貧困的光景,與之成為鮮明的對比。按說,如果說世上有一個地方應該是蒼翠、發光的,那必然是耶和華為自己所揀選的山丘;然而,它卻是荒涼的。這個駭人的對比促使立約的使者向耶和華懇求,要他向這些他帶領從異國返回的民,彰顯他的大能。「於是耶和華的使者說,萬軍之耶和華阿……你不施憐憫要到幾時呢?」

這是一個美麗的縮影,使我們得以一瞥我們主從他那永不改變的麥基洗德祭司職分中發出的代求。信徒已從他的亞倫職分上看見他,他以自己為祭物,除去人的罪;如今我們又看見他在麥基洗德的等次之後,永遠作大祭司,這是何等的安慰!沒有開頭的年日,沒有結束的時間,他始終作我們的大祭司,在天庭為他的子民代求。「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路二十二31)。他那不斷的代求,將帶給我們何等的福氣啊!

「耶和華就用美善的安慰話,回答那與我說話的天使。」似乎父己經聽見了子的祈求,就透過與撒迦利亞說話的天使傳遞他的回答,並要求這位先知立刻向百姓作緊急的宣告:「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裏極其火熱。」

接下去又宣告神更多的心意:他惱怒列邦,因為他們所作所行超過了他的命令;他已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憐憫;他的聖殿必重建;準繩也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猶大諸城仍是他的城,它們必再豐盛發達;耶和華必再安慰錫安,揀選耶路撒冷。

那些聽見撒迦利亞傳信息的人,豈不是萌生新的勇氣去面對敵人嗎?如果神與他們同在,有誰能敵擋他們?如果天使四圍安營保護耶路撒冷,那麼她自廢墟中重建,豈非意料中事?神返回他的城,其意思是說,這城將重拾往日的美麗,成為全地羡慕、喜悅的對象(見詩四十八)。

讀者中是否也有人曾為神的殿(不管是普世教會,或個人事奉的工廠)荒涼而歎息哀哭?是否有人像撒迦利亞那樣等候了十五年之久?他們是否也有禱告的芭樂谷地?他們是否在遍他墮落的環境中堅定不移?如果他們能聽見這美善的安慰話,他們將多麼感謝、快慰!因為任何人若像這樣禱告,他們只不過是在迴響那位天上偉大代求者的祈禱,結果必使神用憐憫來回應。什麼時候神將他教會的光景放在他子民心上,使他們為教會忍受生產之陣痛,什麼時候他的大能工作就要展開。

親愛的讀者,你是否一直經歷著深沉的哀痛?許多經歷苦難的人都一再強調神的磨煉。即使過去的服事徒然無力,你的家荒涼,你的心憂傷,不要喪膽!要喜悅,因為有一位長久活著的主正為你代求。耶穌已將你置於他的手掌中。你的憂傷之處顯在他面前」。他要用美善安慰的話與你交談。他說,「背道的兒女阿,回來罷,因為我作你們的丈夫」(耶三14)。「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何十四4)。「凡靠著他進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他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七25)── 邁爾《聖經人物傳──撒迦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