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17 摩西的禱告

 

經文: 出埃及記178-16

摩西是舊約聖經中神最使用的僕人之一。他如何能成為這樣一個信心偉人呢?他是一個很會祈禱的人。摩西每天所面對的,都是新的問題。他所領導的以色列人是他從來沒有領導過的,他們從未面對紅海的阻隔、後面又有法老的追兵的絕境。他帶領以色列人所行的,是一條新的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他們原是烏合之眾,過百萬的人走在曠野,糧食、居住等等問題,每一件都是新的。摩西憑什麼來解決這些問題呢?就是在每一次遭遇困難時,他向神禱告。我們的人生也可能不斷遇到新的困難,經歷一些從未經歷過的事情,應付從未應付的問題。神允許我們有這些問題,是因為神要藉此使我們長進,長進就是不斷的更新。怎樣不斷向前? 怎樣勝過新的困難?那便要學習摩西的禱告。

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也是一個新的問題。以色列人從未打過仗,這是出埃及以來的第一場仗。在作戰之前,摩西要上山祈禱,並吩咐約書亞挑選人出來,與亞瑪人爭戰。問題雖然常是新的。魔鬼常給我們遇上新的仇敵,應付仇敵的技巧和方式也可能不同,但得勝的原則古今皆然,就是藉禱告先戰勝那不可見的仇敵,然後纔能勝過看得見的仇敵。

一 藉禱告勝內外的仇敵

在這章聖經裏,其實已有兩方面的仇敵,一至八節中,以色列人因為沒有水喝,向摩西發怨言,後來摩西用杖擊打磐石,流出活水。這是以色列人所發的重要怨言之一;三十八年之後,他們又發了另一次相同的怨言,記載在民數記二十章。他們在四十年之後同樣因為沒有水喝而埋怨,重蹈覆轍,這是出於他們裏面的不信和肉體的軟弱。以色列人在曠野的行程中,有裏面的仇敵,就是他們本身內在的欲望;但當時還有外面的仇敵,就是亞瑪力人,他們來向以色列人挑戰。這些亞瑪力人是以掃的後代,以掃在聖經裏有另一個名字“以東”,是紅的意思。

希伯來書十二章說:“恐怕有淫亂的、有貪戀世俗如以掃的”。以掃就是貪戀世俗的代表。我們要根據希伯來書十二章的話來看創世記二十五章,纔能明白以掃並非單單因為喝那一碗紅豆湯就算為貪戀世俗,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原因,不過創世記的記載只是那麼簡單而已。難道以掃非飲紅豆湯不可麼?除了紅豆湯之外,什麼可喝的也沒有麼?他只是對紅豆湯看重了一點,比他看長子的名分更重。在他心目中,長子名分不過是空頭支票罷了,將來如何,誰知道呢?那時他們在迦南不過是寄居的,一無所有,連死的時候也要葬在亞伯拉罕向赫人買的洞裏。當時赫人對亞伯拉罕說;“你在我們中間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們最好的墳地裏埋葬你的死人。”但亞伯拉罕很聰明,他不接受他們的好意,堅持要用銀子買地,不然的話,到他離開世界之後,赫人若反口不認的話,他的後代就沒有葬身之地了。既然他們是在迦南地寄居的,那麼所謂長子的名分(得雙份產業),在他看來是很渺茫的,而紅豆湯卻是擺在面前;所以以掃貪戀世俗,選擇了紅豆湯。照申命記的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沒有能力與以色列人正面打仗,所以專門偷襲以色列軍隊盡後邊的人,成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不能好好的行走曠野路程。亞瑪力人在此代表外面的引誘、世俗的貪念。這一類的試探,常使信徒不能專心行神要我們行走的路。

這兩方面的仇敵:摩西都籍著禱告得勝了。今日基督徒也有外面的仇敵和裏面的仇敵,前者是從環境、從人、從魔鬼、從官感而來的試探;裏面則是自己肉體的私欲與自我的驕傲。裏外的試探都要藉著禱告勝過。我們的祈禱不是循例講幾句話,必須能產生與神更親近的果效。不管我們禱告的聲音是大是小,內容是平凡是新奇,都應使我們感覺到與神的關係更加親密,這樣的禱告纔能使人們有力量勝過裏面和外面的仇敵。

二 禱告是一頂爭戰

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而他自己則上山禱告。他把爭戰與禱合看作一件事。許多基督徒在靈修的時候,將禱告當作與神交通和享受,像哈拿上聖殿祈禱,在神面前傾心吐意,把她的心求和苦衷向神傾訴。這樣的交通使重擔得卸,是一種甘甜的享受。但摩西在此的祈禱並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項爭戰。爭戰是無享受可言的,不能理會是否感覺到有昧道或是沒有味道、情緒高或低、開心或不開心了!縱使不開心也要禱告!因為是爭戰。就象我們每天上班吧,今天和家人吵架了,你上班不上班?你可以把怨氣發洩在老闆、同事身上嗎?既然要忠於職分,就沒有權利將這職分以外的其他影響帶進來。禱告是一項爭戰,所以要付代價,不是要享受那種感覺,不是各懷鬼胎,借禱告彼此對罵,而是要同心爭戰。

摩西將禱告與爭戰當作一件事,所以他叫約書亞去挑選人與亞瑪力人爭戰,他自己上山祈禱。基督徒要常常禱告,保羅說你們要不住禱告,意思是我們的心靈要常處於“備戰狀態”。

三 禱告與人應盡的本分

禱告不是取代了人的本分,人倒要為配合所禱告的事而盡上本分。既然摩西上山禱告,為什麼又要約書亞挑選人出去打仗呢?既然靠禱告能得勝,何必打仗?以色列人從未打過仗,這是第一次爭戰。雖然爭戰的勝利在乎神,在乎禱告,但他們必須爭戰而且這禱告與爭戰是配合的,聖經一直給我們看見這一點。正如上文以色列人埋怨沒有水喝,神就吩咐摩西擊打磐石,流出水來。為什麼要摩西擊打磐石呢?不擊打豈非照樣可以流出活水?因為神要人盡上他們可以做的那部分,並且存一個禱告的心倚靠神而作,然後神才顯出他的作為。聖經一而再的顯明這道理,禱告不能代替我們的本份,禱告是與我們的本分相配合。

四 禱告要根據神的應許

摩西說:“你為我們……爭戰,明天我手裏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對別的人來說,“手裏拿著杖”不算什麼。人老了,拿著杖是很平常的事。但摩西的杖對他來說是有特別意思的,因他蒙召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神應許他“手裏拿著杖好行神跡”(417)緊接著有好些神跡都是摩西拿著杖的時候行的,如:降十災、過紅海、擊打磐石……等。所以摩西拿著的杖,是神的應許的憑據。在今天,我們也要把握神的應許禱告,正如摩西抓著神的應許禱告,所以他的禱告有功效。神有時給人個別的應許,或許神給你一節特別的聖經,成為你一生得益處的應許;你抓住這應許禱告,神就應允你。我們照著神所應允的,用信心支取他的應許,我們的禱告就可得蒙應允。所以摩西的禱告是把握神的應許的禱告。有人說:“聖經應許我們:‘當信主耶穌,你和你家都必得救’,但為什麼我信了耶穌,我的一家還未得救呢?”當保羅對禁卒講這話時,禁卒已經支取了那應許。神的所有應許並不是無條件的賜給人,人必須有信心纔可以支取。“神愛世人,甚至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應許是給所有“信”他的人;不信他的人,這應許對他們是無份的。“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給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救恩已是一個應許,但這應許是給相信的人。

筆者在蒙召時,一心想行在神喜悅的路上,卻常不知不覺中偏離了神的旨意,但神給我一節應許:“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 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3020-21),這四十多年來,這寶貴的應許一再成為我的力量。他是我的牧人,引導我當行的路。

我們禱告時,是根據神的應許嗎?是否有些原因,使你不敢把握神的應許禱告?

五 高瞻遠矚的禱告

為什麼摩西要在山上禱告呢?是否山上比較接近神?不是。因為按當時的情況:在山上可以看到山下整個戰爭的情景。瞭解整個戰爭的情況,才知道怎樣禱告。這件事對我們的屬靈教訓是:我們不單要禱告,在禱告的時候,更要瞭解與所禱告的事有關連的實際情況。為什麼有時我們的禱告好象無話可說呢?因為我們根本不瞭解所禱告的事。摩西在山頂注視山下的戰爭,甚至對自己的禱告如何影響爭戰的勝敗,也一日了然。而且聖經記載,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以色列人就失敗;換言之,他對戰情完全瞭解。在這情形之下他向神禱告。

所以今天我們禱告時,也要認識自己實際的光景,認識我們靈性的實際狀況,認識我們所代禱的人的真正需要。掃羅不認識自己,不知道他愛自己的寶座多於愛神,所以他求問耶和華,耶和華不理他,不藉著先知異象、異夢或烏陵土明回答他。上聖殿祈禱的法利賽人,不知道自己多麼驕傲自是,所以主耶穌說他的禱告是“自言自語”。我們應該象摩西站在屬靈山頂上,對我們自己實際的狀況、對教會的需要、人心的險惡、人在罪惡裏面的痛苦,有清楚的認識,這樣我們才懂得怎樣禱告,而且我們所禱告的才會得到神的應允。

六 立即奏效的禱告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1711)可見摩西的禱告立即奏效。舊約的教導是按儀文、按模式的教導。舊約教導人奉獻,就教他們如何築壇獻祭,如何宰祭牲…等的規距;照著這些規距獻祭,就可贖罪。事實上,牛羊不能贖罪。不過要藉著看得見的牛羊教導人明白犯罪是要受刑罰的。而我們需要一個代我們受刑罰的人,就是耶穌基督。‘看哪,神的羔羊,背負世人罪孽的。’所以舊約的教導是:籍著看得見的禮儀或動作表明屬靈的意義。但多數的猶太人卻將禮儀的教導當作有屬靈效果的方法,所以他們錯了。如果人獻祭牛羊可以真正贖罪,那麼多預備牛羊豈不就有犯罪的本錢麼?

所以舊約的人舉手禱告,是真正的舉手,舉手成了禱告需要的動作。摩西何時舉手,神就藉著他那看得見的舉手,使以色列人得勝。但他的手會疲倦,手一垂下來,以色列人就失敗了。因此摩西要亞倫和戶珥與他一同上山,在他禱告的時候,扶著他的手,一直到日落,以色列人就戰勝了。這事實教導我們,今天我們禱告也象舉手,有時會疲倦,有時會打盹,故禱告需要互相扶持幫助。在教會裏需要同心禱告的人,可以互相扶持。亞倫、戶珥比不上摩西,但他們可以扶助摩西的手不致下垂,爭戰就得著勝利。

但以理在外邦宮廷中過了七十年,經歷五個王朗,仍能站立得住。有人用但以理為例問:“基督徒能否作政治家?”能象但以理這樣的人當然能夠。他能在異邦中保持他敬虔的生活和與神的關係,他一天三次雙膝跪下,面向耶路撒冷禱告,與素常一樣。巴比倫王宮的腐敗生活不能腐蝕他的心志,因為他有一個祈禱團,他們同心的禱告,使他們在四圍黑暗的環境中,建立信仰堅定的生活和見證,不是改變自己的生活去迎合當時宮廷的環境,而是在那環境中為神作見證。最後,我們知道爭戰的勝利不在於摩西,也不在於約書亞,而是在乎神。約書亞去打仗,摩西祈禱,其實得勝都不是這兩個人的功勞,但神卻需要摩西的禱告,又需要約書亞在山下打仗。摩西和約書亞打完仗之後,並沒有互爭功勞,因為是神在他們中間做工,是神使人勝利。今日基督徒在世上,是基督的精兵;我們什麼時候作了基督徒,我們就已算為基督的軍兵,是無可逃避的責任。你我是否受過訓練、忠於基督的軍兵?還是投降敵人的降兵?我們在屬靈的爭戰上,要籍著禱告使我們作一個在生活、工作上被神欣賞,而不是求人喜歡、得人稱讚的基督軍兵。── 陳終道《聖經中的得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