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西庇太兒子的母親

 

經文:馬太福音廿章廿至廿八節          馬可福音十五章四十,四十一節

 

這位姊妹的稱呼非常奇特,既不稱為西庇太太太,也不稱為雅各約翰的母親,而要說西庇太兒子的母親。推想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是主首先呼召四位門徒中之兩位(太四7~22),後來又成為主十二門徒中最愛的三位之二;這麼令人羡慕的兩兄弟,大家認識的西庇太的兒子,提起他們的母親,很容易就使人明白。說出她自己的名字,恐怕反而沒有人知道。馬太福音是為猶太人而寫的,“某某的兒子”是猶太人慣用的稱呼。這樣“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就很自然地用上了,相信她本人一定覺得這個稱呼正是她無上的光彩。

 

根據馬太福音廿七章五十六節與馬可福音十五章四十節的對照,我們知道她的本名是撒羅米。撒羅米就是所羅門的女性名,即平安的意思。裏面存在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在神面前是極其寶貴的(彼得三4)。這樣的姊妹也是家庭及教會的力量。

 

       跟從

 

撒羅米和抹大拉的馬利亞及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都是從主耶穌在加利利的時候就跟隨他服事他的姊妹。撒羅米幾乎是全家都來跟從主了。記得主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的時候,看見雅各,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接著母親撒羅米也跟著來了,不但沿路照顧他們,服事他們,還用自己的財物供給他們。

 

試想,你家裏開了一間餐館,或其他的事業,兩個年輕力壯的兒子竟丟下一切不管,去熱心愛主去了。做父親的沒有阻止他們,做母親的不但沒有勸阻,連自己也跟著去了。這是何等徹底的跟從!何等犧牲的奉獻!我們自省一下,就知道我們的跟隨主太過猶豫了。顧忌這,懮慮那,大大比不上這位姊妹。

 

撒羅米的跟從不是一時的沖動,也不是暫時的湊熱鬧;她的跟從是一直到底的。從加利利開始,一直跟到各各地;從十字架下跟到墳墓旁;從復活清晨跟到五旬節。苦也福也,死也活也,她都跟隨,正如詩歌中我們常唱的。但願基督的愛也如此激勵我們,吸引我們,使我們快跑跟隨他,一直到他再來。

 

       代求

 

撒羅米一生最顯著的事跡,就是代兩個兒子求左臣右相的地位這件事了。

 

當主耶穌上耶路撒冷去,告訴門徒他將受死並復活時,撒羅米別的沒聽見,只跟著眾人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路十九11),耶穌就要作王了;於是帶了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叫她的兩個兒子在神的國度裏,一個坐在他右邊,一個坐在他左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乃是人之常情。拔示巴曾為兒子所羅門,求大衛王照昔日的誓言將王位交給他繼承(王上一)。許多父母把小孩帶來,求耶穌按手為他們祝福(太十九13)。詩人荷馬曾說:不求兒女良善而求兒女富貴,你是最顛狂的父母。我們應像大衛那樣祈求:求你賜我兒子所羅門誠實的心,遵守你的命令,法度,律例(代上廿九19)。

 

撒羅米認為她是有資格為兒子代求的。稅吏和罪人尚且挨近耶穌(路十五1)何況跟隨主左右已三年的,我的兩個兒子?他們不是常挨近主嗎?睚魯女兒復活的時候,黑門山上主變像的時候?現在求他們在神國裏坐在主的左右,不過是順水推舟,極自然的事。

 

她覺得有理由為兒子代求。因為雅各約翰曾為耶穌建下汗馬功勞。約翰看見一個人奉主的名趕鬼而沒跟從主,就禁止他(可九38)。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不接待主,雅各,約翰看見他,氣忿非常,對主說:你要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作的麼(路九54)?其他的門徒都畏首畏尾,有誰像這兩位兄弟這樣挺身而出,盡力護駕呢?有功自當受祿。

 

她的祈求是有根據的。主不是講過許多天國的比喻嗎?而且教訓他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太六33)。她所求的,正是神國裏的事。也莫怪她太率直坦白,因為她記得主的教訓說: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太六7)。

 

       改正

 

可是,我們知道她的禱告沒蒙垂聽。因為存心是驕傲,自私,妒忌的。母子三人同謀,要把彼得,這個唯一的勁敵踢出去;免得性急的彼得先一步向主求到了。也是對主施點壓力。主總是不明文交待,誰是領袖,位子如何排;這樣三人一同跪下祈求,主非得講清楚不可。

 

她所求的是權貴榮耀。兩個兒子做了左臣右相,多麼有權勢呀!連自己也沾了光榮。而且這是神的國,超乎人間的王國,那麼榮耀權勢也更加高超了。

 

像這樣的妄求,難怪其餘的十個門徒惱恨,難怪他們得不著了。然而慈愛的主沒責備她,也沒有正面拒絕她,只是改正她的祈求,同時平息門徒的惱怒。

 

主改正他們對神的觀念:神國的制度不像世上的國制,他們對神國並無認識,因此他們根本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主改正他們求榮耀的路程:先上各各他,後才有寶座;先喝苦杯,後才有賞賜。主改正他們的態度:作主的僕人是應該的,是報答神恩,並非求賞賜。主改正他們的存心:榮耀是天父賜的,是神的恩典,並非自己的條件或本領。

 

我們相信撒羅米得著了教訓,從軟弱中站起來,因為她沒有拂袖而去,她繼續服事主一直忠心到死。──《新約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