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欣賞











































父阿,兒女稱頌你名

 

一  父阿,兒女稱頌你名,是受恩典的教訓;我們歡樂,因你生命 己使我們歸羊群。  

 

二  你所給的得救證實,遠超我們的讚美;我們的心現在直指 你在天上的座位。  

 

三  因在那裏,祂為我們 豫備永遠的居所;你將生命分給罪人, 祂為罪人謀解脫。  

 

四  永世雖久,不過就是:顯明你恩的豐富;好叫那些因你兒子 為兒女者,來稱祝。  

 

五  我們現雖未見早晨, 卻仍安心歷世途;等候祂來提接我們, 脫離死亡和墳墓。  

 

六  我們歡樂,因你自己 就是我們的“永分;”像你兒子,同祂一起, 享受光明的早晨!

 

詩人介紹 

 

這是達秘弟兄( J.N. Darby 1800 – 1882) 寫的詩歌(《聖徒詩歌》40首)十九世紀初期,屬靈的復興「弟兄運動」,在教會二千年來可稱為僅次於馬丁路德改教的復興。因弟兄會們的復興,使得聖經字義及真理,得以建立在明確的基礎上,教會也得以在這根基上建造。但他們最大的貢獻,就是對「基督和教會」的啟示。至今尚沒有一個團體,對教會的認識超過弟兄會。他們在恢復肢體及事奉最為完全。在神所設立聖經的教師中,達秘的解經著作《聖經要略》與保羅相似。他的解釋是直接從屬靈的啟示而來,所翻譯的聖經為屬靈信徒所公認相當完美的註釋。這些啟示是建立在他對基督的認識上。

 

他的經歷也像撒該一樣,因為他是個大有前途的律師,但因屬天的榮耀照明了他的心眼,使他毅然放下屬世的前途,出來服事主。起初他在一般教會中學習服事,後來他與幾位年青人看見當時國教和非國教團體的生硬宗派思想。他們得「天上來的異象」決心走出人的團體和組織,決定按著使徒行傳第二章的榜樣,在信徒家中敬拜事奉主。在十九世紀為教會見證寫下美好的一頁

 

他一生所追求的是認識基督,他能像保羅一樣說:「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傚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腓三10)所以他向主禱告說:「哦,與我同住;不容任何擾亂思想,強佔蔽遮屬天亮光。祢是我力量!不讓祢所帶來的,被天然興趣驅逐。」

 

當達秘說:「基督是我生命中的惟一目的,因我活著就是基督。」他的性格,行為和談吐都證明這句並非平凡的話,而是單純的真理。

 

某次在意大利旅行之時,他年已佔稀,住在一所極不舒服的旅館裡過夜。他疲乏睏倦,倚首雙手內,輕聲的說:「我今撇下一切事情,背起十架跟隨耶穌。」――司提反

 

詩歌感想

 

希伯來書說到耶穌基督要將天父的名,傳給他所救贖的人,並稱他們為弟兄,並說:「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頌揚你。」(來二12)當信徒的靈程達到成熟的地步,他們被主耶穌帶到天父的面前時,他們便能直接向父神讚美,在他的愛中與他相交。

 

【擘餅的聚會】

 

擘餅的聚會,在我們中間是已經相當清楚了,不過所可以提起的,就是對於擘餅的聚會,總得叫各地的弟兄注意說,這才是真的作禮拜,真的敬拜。             

 

在這一個聚會裏,我們要看見,總是第一段向著主,第二段向著神。第一段的時候,看見那被差遣出來的;第二段才來到「那差我來者」的面前。第一段總是遇見主,第二段是遇見神,這兩個擺在一起的時候,自然而然你看見擘餅的聚會就對。              

 

弟兄姊妹要注意,第一段必須快,對於主耶穌的感覺如果慢,時候就不夠了。所以,頭一段如果慢了,下一段時間就不夠了。在頭一段要很快的摸著主。也許詩不要太多,禱告也不要太多,一摸著主,就應當包首擘餅。擘餅之後,馬上就到神面前去。恐怕今天的難處,是因為擘餅起首太慢。            

 

或者這樣說,有許多次你能夠覺得說,弟兄們在神面前,對於主的感覺已經摸著高點了,可是沒有擘餅。所以就沉下來了。等一等,第二次又摸著高點了,又沒有擘餅,又沉下來了。也許到第三次摸著了高點才擘餅。按規矩第一次摸著高點,就應該擘餅。如果第一次摸著高點就擘餅,下面就有時間敬拜神。              

 

哥林多前書十四章兩三個人的原則,是話語的原則,不是禱告的原則,因為限定時間和人數,恐怕負擔還存在。我們怕等一等負擔沒有卸,大家回去擔子還是重的。因為人到擘餅的聚會裏來到主面前,有許多擔子要卸去。如果限定了時間和人數,他的擔子就沒有卸,教會的擔子也沒有卸。              

 

我自己對於這件事也有許多感覺。有許多時候,爬到高點的時候,都沒有擘餅。爬了兩三次才擘餅,這一個實在太遲。總是一摸著高點的時候,就是該擘餅的時候。也許有幾個禱告,有幾首詩,就已經摸著高點了,就應該擘餅。那才能夠有時間為著父。――倪柝聲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