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神是我大能堡壘

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Lord

我神是我大能堡壘,堅固保障永不頹;

致命兇惡雖在包圍,祂作幫助我何畏。

我們老舊仇敵,仍在尋隙攻擊,

詭計能力都大,又加狠心毒辣,

地上無人能抵他。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四十六、1)

  『我神是我大能堡壘』是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他那極不平凡的時代背景中完成的傑作。他融會了詩篇四十六篇的感覺,而將之發抒於詩歌中。這首詩歌賦予聖徒無比的力量,鼓舞得勝的信心,尤其歌頌時,它那雄厚有力,聲勢宏偉的氣魄,足以震撼人心,更引起聖徒們的共鳴。

  路德於一四八三年十一月十日誕生於德國撒克遜省的埃斯勒本(Eisleben)小鎮上,翌日雙親將他奉獻給神。父親為一礦工,母親賢慧敬愛,家境雖然貧寒,但路德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神賜與他一付好歌喉,有時和同學遊行賣唱,藉資添補學費,後來路德對於詩歌興趣漸濃,他說:「我希望能創作一些詩歌,使神的話可以藉著詩歌繫在人們心中。」

  一五○五年,路德大學畢業,以成績優異得以留校擔任哲學教授,聞風而來就教者甚眾,但是赫赫功名不能滿足他心靈深處的渴慕。為了尋求得救的確據,他獨自進入奧古斯丁堡修道院,矢志終身事主,後來作羅馬之遊,目睹當時教會的腐敗,教廷代表在德國濫發贖罪券,惟利是圖。路德針對時弊,發表一篇宣言,臚列弊端九十五條張貼於威登堡(Wittenburg)門牆上,路德希望教會能藉此力謀革路改造,但卻引起羅馬教廷的不諒解,竟下令逮捕路德,想燒死他。

  一五二一年路德冒著生命危險親赴沃木斯(Worms)接受公審,友人紛紛勸阻,他卻堅定的回答說:「即使沃木斯的魔鬼多如房上的瓦片,我也要去。」就這樣,勇敢的路德為了真理、正義,昂然站在君王、諸侯面前,接受一切的審判。他回答他們說:「…我不能在信心上服從教皇,也不能服從議會,因為他們顯然常犯錯誤,而且自相矛盾。所以除非有人能用聖經的見證,或最清晰的論據使我信服…我便不能,也不願撤回…我的主張就是這樣,別無可說!願神幫助我,阿們。」當時,他所倚靠的只有這位全能的神,而非自己的力量。他在禱告中說:「神阿!牠們張口要把我吞噬,而我對你的信心又是那麼微小…肉體何等軟弱,撒但何等強橫!假如我所靠的只是這世界的力量,一切都完了!神阿!求你幫助我,只有你才能幫助我!因為這不是我的工作,乃是你的。唯你是我的避難所,我的堅固保障。」

  神果然聽了他的禱告,藉喬治公爵說:「德國的公侯不會容許一道生命安全狀受侵犯,我們的新皇所召集的第一次國會不能作出如此卑鄙的行動。」最後,他們准許路德回威登堡,相傳「我神是我大能堡壘」這首詩歌即係作於此時。他是神真理的戰士,高舉「因信稱義」的火炬,帶給人得救的把握與安慰。這首詩歌足以證之,「我神定規藉我使祂真理得奏凱,名利都可遠離,生死我也不計,即使殺我身體,真理仍然屹立,神的國度永無已。」

  每逢遭遇困難失望時,路德總是轉過臉來向他的同工墨蘭敦(Melanchthon)說:「來罷!和我同唱詩篇四十六篇吧!」路得去世後不久,威登堡城陷落,墨蘭敦偕其同工逃避。當他們踏進威馬爾城時,恰好聽見一女孩歌唱此詩,心中大得鼓舞,墨氏於感奮之餘對她說:「親愛的女兒唱罷!妳不知道我們是怎樣得著妳的安慰,許多殉道者都在臨難前,勇敢的唱著這首詩歌啊!」這首詩歌簡直成了聖從行走的「雲柱、火柱」,人們稱之為教會的馬賽曲(Marseilles),宛如德國的國歌。四百年來已有五十三種語言翻譯,八十種譯。現在德國古老的威丁堡城裡,路德的紀念坊上仍刻著:「我神是我大能堡壘」。

  莫法特(Dr. James Moffatt)在他所編教會聖歌手冊(Handbook to Church Hymnary)中鄭重介紹說:「這是德國歷史最偉大的時期,最偉大的人,所寫的最偉大的詩。」它的偉大實在是由於我們這位大能堡壘的神。讚美神,因為只有祂才是最偉大的詩歌題目。哦!讓我們一起投入這大能堡壘,渡過此黑暗罪世,得勝入國度。

  「因為你作過我的避難所,作過我的堅固臺,脫離仇敵,我要永遠住在你的帳幕裡,我要投靠在你翅膀下的隱密處。」(詩六十一、3-4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