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週一) 讀經: 太8:1-13
主題: 王的四方面權能——祂肯、祂能 !
鑰節:「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 你潔淨了罷, 他的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太8:3)
提要: 馬太福音八至九章共有十個神蹟,是介紹在每一個範疇之內,主都施展了祂的權能 :
1. 醫治拯救的大能 (八1~17;九27~34)
2. 駕馭自然的力量 (八23~27) 3. 征服撒但的權能 (八28~34;九32~34) 4. 勝過死亡的權能 (九18~19;27~25)在今天的經文中(太8:1-13),有兩個例子,一是大痲瘋,一是癱瘓,二者得醫治的關鍵一在主肯,一在主能。
前一個例子,患大痲瘋的得醫治是因為相信主願意醫治一切專心信靠祂的人。主以「我肯」回答患大痲瘋的「主若肯」。他沒疑惑主的能力,乃是不知道主肯不肯。主說,「我肯」,原文是「我是肯」,「我確實肯」的意思。這話表明主不僅是有能力醫治人,並且祂的心是『十分願意』的。許多時候我們相信主「必能」,但不敢相信主「肯」。願我們不但要相信主的能力,也相信主的愛心。
第二個例子,百夫長的僕人得醫治是因為相信天國君王的權能而使他的僕人得醫治。「只要你說一句話,我僕人就好了。」,百夫長只要主一句話,他就信主的工作已經作好了。當權柄、話語、信心連在一起時,主的能力就發出極大醫治的能力,這能力超越種族、地位,突破了空間的限制。
默想:信心是支取天國一切恩典福份的關鍵。我信任天國君王的權能嗎﹖
禱告:親愛的主,求你賜我充足的信心,好叫我能夠更深體會你的大能和憐愛。
1月15日 (週二) 讀經: 太8:21-34
主題: 只需一句話和一摸!
鑰節: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太8:17)
提要: 本段中耶穌常只用一句話──滿有權柄的話,就治好很多病人。祂平靜風浪,趕出很多污鬼;祂誠然「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17節)你肯讓祂「代替」、「擔當」嗎?你信祂能嗎?
一. 只用一句話
1. 「我肯,你潔淨了吧!」 ──治好大麻瘋病人(3節)
2. 「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治好百夫長的僕人(8節)
3. 「祂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16節)
4. 「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自然界和萬有都聽從祂(26節)
5. 「耶穌說:『去吧!』鬼就出來,」──鬼都趕出去(16, 32節)
二. 只用手一摸
1. 「耶穌伸手摸他」──治好大麻瘋病人(3節)
2. 「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就起來服事耶穌。」──治好彼得的岳母(15節)
耶穌何奇妙 , 他能近距、遙距只說一句話 , 就叫病得治 (3,8節)。他一句治病,也能一句趕鬼(16,32節)。他斥責風和海,平靜人心裡的風浪(26節)。主的「一摸」(3,15節),解決了我們所有的問題。
默想:我所需要的,乃是主親口的「一句話」和主親手的一『摸』!
禱告:主阿!每天給我你親口的一句話,使我勝過疾病、魔鬼,引導我渡過人生的大小風暴。
1月16日(週三) 讀經: 太9:1-22
主題: 跟從了耶穌
鑰節: 「耶穌從那裏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太9:9)
提要: 馬太在此見證他自己蒙恩的經歷,他是需要赦罪的人,他也是耶穌來所召的那一種人,罪人。他把自己列在這罪人蒙恩的前後經文之中,表明他對救恩深透的認識,他認識自己是罪人,他也認識施恩赦罪的主。馬太又稱利未,是稅吏,是當時猶太人所唾罵的賣國賊,因為他替羅馬政府向自己的百姓收稅。很有可能他與撒該一樣,多取或訛詐別人(路十九)。他是馬太福音記載被呼召的第五個人,前面四個是漁夫,現在是一個稅吏,看來耶穌並未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他乃是看見他們內在的渴慕與可能性,他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主。何等希奇,主揀選呼召這樣一個罪人。神揀選「你我」,豈不也是希奇嗎?
馬太似乎失去了他的職業,卻得著人生的目標;似乎失去豐富的收入,卻得著永生的盼望;似乎失去舒適的生活,卻得著心靈的平安與喜樂。馬太在家裏大擺筵席,廣邀同業和好友與耶穌一同坐席,他公開見證他的重生,此舉引起法利賽人和文士的批評,也引出了主的名言︰「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1,32)馬太不但悔改歸主,痛改前非,並且立刻跟隨了主,為主作見證。
默想:馬太從稅吏到門徒,從罪人到聖人,其間的轉變,是否帶給我任何啟示﹖
禱告:親愛的主,求主以你的大愛激勵我,更堅定地跟隨你、更積極地傳揚你。
1月17日 (週四) 讀經: 太9:23-38
主題: 與主同心,同收莊稼
鑰節: 「衪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太9:36)
提要: 馬太9:36記著說:「祂看見……就憐憫他們。」甚麼是憐憫呢?簡單說,憐憫就是感同身受,一同痛苦,一同傷慟;王和祂所注視的百姓息息相關,這關切在釘祂十字架時達到了極點。但遠在祂被掛在十字架上以前,神心中就已有了憐憫,並藉著祂的兒子在釘十字架以前那些年對百姓的同情中表露了出來。祂若不親自感受那女人的軟弱,就不會看見她被災病捆綁了十二年的痛苦。祂親自來住在人的中間,祂同情人的生活。百姓的痛苦,就是祂的痛苦。不要以為祂的「憐憫」,單是心中感覺不忍,像我們看見人在痛苦中死去,心中感到難過那樣;祂是親自擔當他們的憂患,和他們一同經歷罪所帶來的痛苦。這纔是憐憫。讓我們再留意看王。祂要牧養這班流離失所的百姓。這是祂主要的願望。
「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祂要牧養他們。對於這一種願望,也許我們不很明白。只有那些看見貧民區裏乏人照顧的孩子,心中油然產生母愛,想要撫育照顧他們的人們纔能體會到。這正是神的心意,正是耶穌看見那些流離失所之人時的感觸。祂願意牧養他們,照顧他們。祂願意使他們歸入羊圈,餵養他們。為要使他們歸入羊圈,祂必須與仇敵爭戰,藉著祂的純潔生命,和祂的死所表現的大愛致勝。祂來也是為了要餵養祂的羊群,使他們乏人照顧的生命,得著撫養。
耶穌時刻所關注的,是人們的問題和需要;祂的一生,也是為了人們而鞠躬盡瘁。一個為他人而活的人生,才具有最崇高的生命價值。我們每天是否只顧自己的事情,以致忽略了旁邊的人的需要?我們對失喪人心靈的呼聲是否已置若罔聞?一個只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信徒,其實正過著與主的心意背道而馳的生活。
默想:這世界多少人奄奄一息,觸動主慈心!有誰共嗚?願與主同心,同收莊稼?
禱告:親愛的主,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方都充滿困苦流離的人,求你讓我「看見」你所「看見」的,打發我進入今天的禾場。
1月18日 (週五) 讀經: 太10:1-20
主題: 你會如何回應呢?
鑰節: 「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太10:8下)
提要: 第十章主預備這些門徒,給他們權柄,他們才能作使徒 。門徒是重在學習與操練,使徒則重在差遣與代表。耶穌呼召了不同的人──漁夫、激進黨人、稅吏作祂的門徒,祂呼召平民老百姓和傑出領袖、富有的和貧窮的。今天許多人都認為只有某些人才有資格跟隨基督,但主耶穌卻不是這樣認為。神能夠使用任何人,不管那人覺得自己何等卑微。你覺得自己很微小、沒有價值嗎?要切記神會使用平凡的人去做祂那不平凡的工作。主將跟隨者(四19) ,帶成門徒((五1,九3,十1),將門徒差為使徒(十2),願我們在主面前日日進深,為主所用。
在作工這一面,主給他們權柄「醫治病人,叫死人復活,叫長大痲瘋的潔淨,把鬼趕出去」(8)。在生活需要方面,主吩咐他們「腰袋裡,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拐杖。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9~10)。那就是說,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主自己都負責作供應,工人只是專心去收莊稼就對了。
「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捨去」這些話的意思是連貫上文的屬天權柄和下文的生活供應。這是跟從主道路的一個學習,看看以色列人在曠野拾嗎哪,就會明白人的天然是如何的會為自己作打算,屬天的權柄要為自己帶來好處,生活上的供應必須好好的積蓄起來。但主是明明的說不是這樣,因為主的道路是不為自己打算的,是白白得來的,就該白白的捨去。越是捨去,就越是多得。沒有捨去,就不能得著。主的道路乃是一條「得」與「捨」的道路。得而不捨,就不能指望再得;並且捨得越多,還會得著越多。
*1977 年,新疆大學重新招生,一位少女未受正規教育,卻優異成績考入外語系。原來他父親是留美工程師,放下高薪,帶妻女回新疆傳主大愛。愛妻艱辛中辭世,父女相依,政局動盪,被送勞改,父親暗中教女兒聖經和英語,直到離世。孤女名列前茅,在校努力傳褔音,後礙於環境離校,繼續自由傳道。她所播下的生命種子,也撒到全彊!
默想:昔日祂呼召了十二門徒,如果祂現在呼召你,你會如何回應呢?
禱告:親愛的主啊,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1月19日 (週六) 讀經: 太 10:21-42
主題: 與主合一
鑰節: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太十24)
提要: 在本章裏,主給門徒一個寶貴的啟示,那就是收莊稼的人與莊稼的主是合一的。十章的第一個階段,說到那些將要受差遣出去的使徒們,他們帶著祂的憐憫。在第二階段中,我們看見一個事實,他們去,雖然如同羊進入狼群,但聖靈使他們與祂聯合,當他們被交付,受審問的時候,能以放膽分訴,毫不畏懼。在最後的這一階段中,更是充滿恩惠與溫柔,也更銳利、熾熱。其中的主題是,作工的人與耶穌合而為一,然後就帶著這種合一所得的能力向前進。
「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已足使我們向祂俯伏。這裏的僕人原意是奴隸或家奴,他們不僅是提供服務的僕役,他們且是主人所擁有的財產,因此要侍候主人。這是新約中論到僕人的服事之意義。主的這段話,道出了我們與祂之間實質的關係。我們是祂的學生,理當跟祂學習。我們是祂的奴隸,理當凡事順從。因此我們不能高過祂。倘若主只說到此就停住了,我們就只能一直低著頭,虔誠地敬拜祂。但接著祂還說了一件極奇妙的事,世上從未有作主人或家宰的曾說過如此奇妙的話。祂說,「學生和先生一樣,僕人和主人一樣,也就罷了。」王以這話教導我們,我們為祂所作的一切服事,祂都視同祂親自與我們一起作的。因為在結論時祂說,「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我們是祂的學生,祂是我們的先生,祂高過我們;然而祂教導我們要學祂一樣,在服事的事上,凡祂所有的,就是我們的。因此祂將我們帶到一個地位,與祂自己完全一樣。奴隸理當順服主人,因為奴隸是王的產業。但當他受差出去,因他已與他的主合一了,所以就帶著他主的君尊,他主的權柄。因王授權給他,可以奉王的名,以王的性情和能力,代表王發言。
本章剩下的少數幾句話,說到與基督認同的人,和世人之間的關係。人面對耶穌時所產生的不同反應──相信或拒絕,往往把人分隔成兩個不同的陣營,甚至連家庭的成員也不例外。不少信徒在信仰上備受家庭的壓力,例如父母的反對、家人的嘲諷,親友的輕視等。是的,我們會遇到難處,會被人誤解,被人歪曲,但是我們當記得這是與主合一的必然後果。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信徒都必定會遇上這樣的景況,但我們應把主放在首要的地位上,勝過世上所有的人,或是物質享受,甚至是我們自己。
默想:跟從天的人在地上所付的代價是大的,但他們從主所得著的賞賜也是大得無與倫比的。
禱告:親愛的主,就在今天,不論在任何的景況中都學習與你合一,靠你的力量勝過一切的攔阻,做一個你喜悅的人!
1月20日 (主日) 讀經: 太11: 1-15
主題: 不因主跌倒
鑰節: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11:6)
提要: 馬太在八、九章中以十項神蹟介紹彌賽亞大能的作為,又在此十一、十二兩章中以洗約翰的疑問來顯示耶穌真正的身分,並且敘述耶穌被人拒絕的經過。施洗約翰是位屬靈的偉人,他為見證真理,指責罪惡,被下在監。在監聽見耶穌行了不少神蹟。他可能期待主能行神蹟幫助他出監,但一日過一日,他開始失望、自憐,對主是彌賽亞的信心也開始動搖。施洗約翰信心動搖時,差人去問耶穌,這是他不致跌倒的秘訣。耶穌仍以醫治瞎子、瘸子、長大痲瘋、聾子,並使死人復活,傳福音給窮人的事實堅固他的心。最後一句話很重要,「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6節)主的意思是不要因你下監而跌倒,更不要因我幫助了瞎子、瘸子……死人、窮人,而沒有幫助你跌倒。醫治、復活是福氣,為主愛若不跌倒卻是更大的福氣。
主說,「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十一6)因主跌倒意思就是不因主所作的跌倒。我們覺得主沒有作我們所要的。祂沒有作我們覺得祂所該作的,祂沒有表白我們。我們滿意主對我們的作法么?這不是認識并行神旨意的問題,乃是我們喜不喜歡祂作法的問題。常常我們能哭著行神的旨意。我們哭,因為我們因祂的作法跌倒了;我們被祂的作法、祂的方法所絆跌,似乎我們被絆跌是很有理由的。
蓋恩夫人(Madam Guyon)曾說,「我信神過于祂的工作。」即使神似乎不遵守祂的應許,我們總是信祂。這就是不因祂跌倒。當我們有徹底的奉獻,把自己獻上為著事奉祂,我們就期望神為我們作些事。我們若有那么徹底,就有極大的期望。我們若沒有達到那么徹底的地步,就能以我們的軟弱為理由來解釋一切,說這是因為我們有不對之處。但我們徹底奉獻的時候,就期望看見神的拯救。神沒有進來,我們就覺得有權利叫神進來,這就是因主跌倒。那些不因主跌倒的人,就有福了。我們要能說,「神若照著祂的應許行動,固然是好的;若不然,也是好的。「有一天,一切事都要得著解釋,我們也要看見神是對的。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有許多事是我們現在不能明白或領會的。我們站在審判台前的時候,不僅是我們要受審判,不僅我們要向主解釋許多事,神也要向我們解釋許多事。將有許多事例,我以為自己是對的,其實卻錯了。也將有一些事例,神要說,「我是對的,但你也是對的。」
默想:我可以因耶穌所作的或不作的跌倒嗎﹖
禱告:親愛的主,你知道我的需要。我所在的環境,都是你親手替我安排的。你放我在現在的地位上,是要加增我的信心,牽引我更近你。但願我不再因你所作的或不作的跌倒!
1月21日 (週一) 讀經: 太11:16-30
主題: 擺脫重擔,進入安息!
鑰節: :「凡勞若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
提要: 本章論到主對加利利諸城所發憂愁的話,因主在那裏費了幾個月的工夫,忠心和勞苦的工作並教訓;他們所見的證據不能再明顯了、他們所見的神蹟不能再奇妙了。但他們仍不肯悔改,所以最後主離開他們;在離開他們的時候,把這些可怕的警告,就是應驗在哥拉汛、迦百農,更悲傷的事告訴他們。但主當他們拒絕祂的國度甚憂愁的時候,仍仰望天感謝他的父,因父把這些事向聰明通達的人就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露出來。在拒絕的光景之中,主離開時所說的話,雖然嚴重,其中仍然充滿恩愛;那些恩愛的話,當更顯得甘甜了!
主說:「凡勞苦負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人的情形有兩方面:積極的,主動的,乃是「勞苦」;消極的,被動的,乃是「擔重擔」。勞苦是勞力去得著、去尋找、去追求,這是積極的。另一方面,乃是重擔壓在我們身上,有家庭、個人,懼怕、罪惡、掛慮、各種痛苦、超乎人力所能擔負的重擔。這樣的人可來到主這裏,主能使他們得安息。世界的確是一疲倦地方,安息是主給的。主來地上所有的工作,乃是邀請所有有需要的人可以到祂這裏來,祂就給安息。
太十一29:「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一面我們為主工作,另一方面也要調整我們與主之間的腳步,跟從主走,能跟得上主,有同樣的腳蹤,這是主對我們要求的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是「學我的樣式」,或譯作「你們要學習我」。遇見難處而仍讚美,主要我們學習祂,就得享安息。二十八節的安息,是到主面前來就得安息,是永遠的安息。但除了我們這在主面前所得赦罪的安息以外,當我們的意思、希望、道路受到打擊時,必感覺非常的難受,這就還有一個安息,乃是情感的、魂的安息。第一個安息是藉信而來,第二個安息是藉順服而來的。
默想:千斤擔子壓肩頭?我聽到耶穌得安息的呼召嗎?
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看出我生命中多餘的重軛,就把這些重軛卸下,存柔和謙卑的心,不求滿足別人多餘,或自己多餘的期待,也不自我設限,使我能恰到好處的負你量給我的軛。
1月22日(週二) 讀經: 太12:1-21
主題: 祂比一切更大!
鑰節: 【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
提要: 第十二章包含三個段落,都以耶穌與文士和法利賽人之間的爭端為主題。頭一個段落以安息日的爭論為中心,從1節起,一直到21節。然後是關乎祂權柄得自何處,以及祂權柄的性質之爭論,這一段話始自22-37節止。最後的爭端是關乎神蹟,他們要耶穌顯神蹟給他們看,祂加以拒絕,這一段是38-50節。
第十二章主向我們啟示,祂比一切更大:
一. 主是憐恤的祭司,比殿更大(6節)── 衪為我們獻祭,永不放假。
二. 主是盡忠的先知,比約拿更大(41節)── 有祂, 我們的生命變成大神蹟
三. 主是我們的明君,比所羅門更大(42節)── 衪比一切君王大,祂是萬王之王。
四. 最重要的主是比我的、我更大── 主不但大過我的智慧,也大過我的難處、軟弱。
「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裏有一人比殿更大。」「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安息日是神賜恩典的一個憑藉,神藉著它使人得著幫助,得著能力和祝福。神並非用它來捆綁人,將人繫住,使它成為人的重擔。透過安息日,神以無限的愛來鼓舞人類下沉的心;那位人子,就是眾人之主,祂是安息日的主。祂來是要照著神心中的原意,使安息日的意義得以成全。雖然在守安息日的事上,祂似乎寧可與先人的傳統相抵觸。在外表上,這是違背了律法的條規,但王宣告祂有完全的主權,照著祂所願意的,使用安息日。王已經清楚的指出,祭司在殿裏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因為他是在殿裏敬拜。祂接著又說,「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裏有一人比殿更大。」倘若祭司在殿裏,雖然看來似犯了安息日,也不算有罪,那麼這些與我同行的人,掐取麥穗充飢,豈不是更沒有罪麼?我所作的是合理的,因為那是我作的;我的門徒所作的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是在從事服事我的工作。你們不明白經上的話,「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我明白這話的意思,我所作的事,正是在人間執行神無限憐恤的旨意,我是安息日的主。
默想:耶穌應不單是安息日的主吧,祂可也是我的主?
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能看重與你與人的關係,勝於死守儀文,幫助我每一次敬拜你的時候,尋求遇見你,而不是徒具形式。
1月23日 (週三) 讀經: 太12:22-50
主題: 神的國臨到!
鑰節: 「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太12:28)
提要: 第十二章繼續記載仇敵的反對與拒絕(十二1-2、14-16、24-31、38-45),最先他們攻擊主的門徒不守安息日,繼又攻擊主那日醫治枯乾手的人,甚至召集公會商議如何毀滅祂(十二14)。後來他們又說:主所行神蹟是本於別西卜所賜的能力;最後他們雖然見過從天上來的一切憑據,仍請主給一個神蹟證明祂自己是彌賽亞。這是何等褻瀆主。
至此主才開口說責備與定罪的話。祂指出他們的罪是不得赦免的褻瀆;並從根本說:他們是毒蛇的種類、魔鬼的子孫,只能接受魔鬼的話,並容納魔鬼的作為。祂不能再把神蹟給他們看,除了祂所已經應許的:他們自己死與復活!此後主又說個比喻來形容他們的光景與結局,他們因施洗約翰的工作,已有相當的亮光和感動,現在卻回到不信與犯罪的地步,如同比喻中的人已經暫時離開邪鬼,卻又被七個更有力的鬼所附,至終以至於滅亡,以他們那樣的機會與權利,卻有那樣可怕的結局是最可痛惜的!
「人怎能進壯士家裏,搶奪他的家具呢?除非先捆住那壯士,才可以搶奪他的家財。」(29節) 在靈界中,屬神的權勢與屬黑暗的權勢是相對峙的,主耶穌用兩個壯士來作比喻。
一. 第一個壯士── 魔鬼操控靈界,破壞人心家庭。
二. 第二個壯士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打破撒但的頭(創三15),所有信主的人都是已經被祂釋放了的(加五1)。我們都已經脫離了黑暗的權勢,被遷到祂的國裏了(西一13)。
默想:哪裏有神的權柄,哪裏就沒有魔鬼容身之地;尊主為大,是屬靈爭戰得勝的訣要。
禱告:親愛的主,你帶來天上的權能,將屬地的權勢綑綁,將我們由黑暗權勢中釋放出來。我心感恩,歡迎天國臨到。
1月24日(週四) 讀經: 太13:1-30
主題: 天國成長之律
鑰節:
「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13:8)提要: 本章中主耶穌以七個比喻來講解天國的奧秘。首先祂講撒種的比喻,種子都是好的,但因土地的不良和外來的侵擾,大半是空撒了;但有一部分發芽長大而成熟。那些會長大的,牠繁殖的程度就很驚人,有的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這個比喻在每個聽道者的個人身上,也可以找得應驗!我們的成長與結果, 不是靠己力、才智, 和對烏托邦的追求。這不朽壞種子的生命,是人的心接受神的道, 才產生的 (彼前1:23 ) 。
主用四種心田來講天國與人心的關係。
一. 「撒在路旁的」,這是代表對於真道漠不關心的人。對於種子任意踐踏,且因聽得太多,心地剛硬,雖然對於真道非常熟悉,但絲毫不為所動!
二. 「撒在土淺的」,這是代表對於真道立時有興趣、有感動,但沒有徹底的覺悟,在真道上無根基;他們屬靈的經歷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三. 「撒在荊棘裏的」,這是代表只用一半的心來接納真道,仍有一半是留給今世的宴樂或今世的思慮。所以種子在他們心中,不是被貪愛世界的心擠住,就是被憂慮世界的心擠住,以致所有的感動與更高的志向,無從堅立,善工敗於垂成!
四. 「撒在好土裏的」,這是代表真實有心的聽眾,用整個的心來接受道理、完全相信、順服,並結出公義與實際有用的果子,證明他們信心的單純。
你對神的話有怎樣的反應?每一天當你研讀聖經、或每一次當你聽道時,神就把真理的種子撒在你的心田裏,這些種子能否成長和結果,完全取決於你是屬於哪一種心田。我們要學習做個持守真理、專一跟隨主的信徒,讓我們的生命結出榮耀神的果子。
默想:天國裏首要的就是人心;心一有的問題,總難達到豐滿。求主保守我的心,勝似保守一切(箴四23)!
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的心成為好土,對你的道作出正確而深入的回應。
1月25日(週五) 讀經: 太13:30-58
主題: 都明白了麼?
鑰節: 「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麼?他們說,我們明白了。」 (太10:51)
提要: 本章中主耶穌以七個比喻來講解天國的奧秘。
一. 撒種的比喻述說天國與人心的關係 (17~23節)
二. 稗子的比喻述說仇敵將假冒摻進天國裏(24~30節)
三. 芥菜種的比喻述說仇敵使天國的外表有了畸形的發展(31~32節)
四. 麵酵的比喻述說仇敵使天國的內在本質腐化敗壞(33節)
五. 寶貝的比喻述說主對天國的寶愛(44節)
六. 珠子的比喻述說主對天國的珍貴(45~46節)
七. 撒網的比喻述說天國的結局(47~50節)
主說了這些比喻,就問門徒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麼?他們說,我們明白了」(51節)。主十分重視門徒是否明白祂說的話,因為這事關係到門徒對主的跟隨。不明白主的話的人作了門徒,這樣的人是糊塗人。只有明白了主的話的人作門徒,才能真正的跟隨主,環境的順或逆都不能改變他們對主的跟隨。因為明白了主說的話,人就有了道路,有了目標,也有了方向。
主接著說了「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52節)。文士肯受教作天國的門徒,乃是他找著了準確的跟隨主的路。他從外面的拘泥進到裡面的跟隨,裡面先有了看見,原有的外面字句就成了印證,不再發生限制的作用,反倒使跟隨主的信念更加堅定。準確的認識主的話,又緊緊的抓住主的話,這是唯一在隱藏的天國裡跟隨主往前行的路。
默想:太十三章有19次提到「聽」,我聽到嗎? 聽進嗎? 都聽明白了麼?
禱告:主啊,謝謝你藉著你的話向我啟示「天國的奧祕」,讓我緊緊的抓住主的話,對你的話有反應。
1月26日(週六) 讀經: 太
14:1-21主題: 自我中心,永無把握;在主手中,豐足無限!
鑰節: 「耶穌說:『拿過來給我。』」(太14:18)
提要: 馬太福音第十四章一至十三節告訴我們有關希律和他將施洗約翰斬首的事,然後就詳述耶穌使五千人吃飽的奇蹟。
拿過來給我(18節):五個餅和兩條魚實在微不足道,但在祂手裡就變得足夠有餘。我們所有的不多,但若交在主手,神蹟就出現。我肯交在主手嗎?
望著天祝福(19節):天父是一切供應、神蹟的來源。但願我們在缺乏時,能「望著天」,不要「望著地」嘆息,「望著人」求憐。
擘開:主擘開餅,供應五千人(19節):祂在十架上亦擘開自己,供應人類心靈的需要。我肯交給主擘開嗎?
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19節):你是否扣留主的恩典?你是否想等多一點才遞出去?主耶穌要我們成為流通的管子。要「流」不要「留」,恩典才能無限量增加。
都吃,並且吃飽(20節):不要只「看」神蹟,要「享受」神蹟。不要只「看」聖經,要享受神的話。不要只「看」聚會,要「享受」聚會。
收拾零碎,裝滿十二籃子(20節):恩典雖多,卻一點也不可浪費。你是否收拾零碎的物品,愛惜零碎的時間,珍惜零碎見證的機會?讓我們每年裝滿十二籃,來見證神的榮耀與豐富。
默想:那獻餅和魚的孩子,那獻兩個銅錢的寡婦,那在各種崗位上事奉的人……當中可有我?
禱告:親愛的主,我再一次把自己完全奉獻給你,求你悅納和使用,讓我成為他人的祝福。
1月27日(主日) 讀經: 太14:22-36
主題: 海中 、風中、浪中——是祂,不要怕!
鑰節: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太14:27)
提要: 耶穌遣散眾人後,自己上到山上禱告。 耶穌禱告時,祂的門徒坐船在湖上,突然他們看見耶穌走在水面上,他們的頭一個反應是:「是鬼!」但耶穌對他們說:「放心,是我,不要怕。」衝動的彼得便說:「主啊,如果是您,請您叫我從水面上走到您那裏去。」耶穌就對他說:「你來吧。」彼得下了船,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裏。但走到一半,他明白過來自己在做什麼,心一虛便開始往下沈,彼得連忙喊叫:「主啊,救我!」如果彼得真的信心十足的一直走到耶穌那裏,再與耶穌一起走回船上,那一定很有趣。不過,彼得的反應也提醒我們,他和我們一樣是人。耶穌的門徒對這件事的反應是:「您真是神的兒子!」祂的確是。當耶穌到了湖的那一邊,那裏的人認出是耶穌,就傳話給周圍所有的城鎮,把所有的病人帶到耶穌那裏,只求耶穌准病人摸祂的衣裳繸子。摸著的人就都好了。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阿,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太14:30,31)在我們一生的路上,不會是風平浪靜,毫無試探、苦難和危險的。我們像彼得在海面行走一樣,一方面看見主的能力和恩惠與我們同在,叫我們能夠從海面走向主那裡去,但同時也有下沉的危險。什麼時候,我們一見風大浪高,自己渺小軟弱、無力,就會害怕,一害怕就要沉下去,這確是許多信徒的經歷。無論在靈性方面或身體方面。當我們看到仇敵的利害、環境的艱險、自己無力勝過的時候就害怕下沉,有人沉到半身,或只露頭部,甚至沒頂,這實在是可怕的。其實風浪大並不可怕,可怕的乃是失去信心,發生懷疑,因而失望、屈服了,那就要被風浪吞吃掉。(彼前5:8)
在這危急的時候,要趕快求告主,祂會立刻伸手拯救,絕不讓我們沉到海底。但若真的像約拿一樣,被海水淹沒,被大魚吞吃,他在魚腹中仍然禱告神,神一樣地聽他的禱告,叫大魚把他吐在旱地上(拿2:1~10)。神能把我們從地的深處救上來(詩71:20),得以脫離陰間的權勢,脫離撒但的魔掌。
所以無論我們靈性何等軟弱,遭到何等危險,落到何等地步,只要禱告祈求,就必蒙主的拯救。
默想: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人往往在心中最怕的時候找到神。主說:『不要怕』,我現在怕嗎?
禱告:親愛的主,我是小信的人,如同彼得一樣,對你的權能認識一知半解。幫助我一步一步更多進入你的權能,因你會引領我,對我說『是我,不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