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第四次出外行程 7

〔聖經人物〕

【保羅分訴的簡介】

《使徒行傳》記載保羅四次為自己分訴。首先,在公會前(徒二十三1~10),他見證未信主之前的景況、信主的經過,以及信主後的改變;接著,在巡撫腓力斯前面(徒二十四10~21),他指明猶太人所告的事無法證實,並講到他與猶太人間的糾紛,完全是為死人復活的信仰而受審;之後,在巡撫非斯都面前(徒二十五6~8),他強調他並沒有行過什麼不義的事與無辜;然後,在亞基帕王面前(徒二十六1~29),他見證如何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而蒙主託付,盡傳福音給外邦人的職事;並進一步向亞基帕王傳福音,勸他信主。然後,亞基帕王裁定保羅是清白無罪的,可以得到釋放。

【在亞基帕王前面前的分訴】

首先,路加記載亞基帕王准保羅為自己辯明。接著,保羅一開始是用禮貌的言辭,承認亞基帕對猶太事物的熟悉,並要求他耐心聽下去。然後,他自承原屬嚴謹的法利賽教門,如今卻為復活的指望而受審。他述說了從前曾如何逼迫了那些跟隨拿撒勒人耶穌的人,卻在往大馬色的路上被主光照,以致他完全的改變。之後,他見證自己如何蒙主的託付,被派作執事,作見證,叫人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保羅如何為自己分訴:

  1. 1.  在場的聽眾 ── 保羅不只在亞基帕王,更是在一群尊貴的人們前,包括巡撫非斯都、百尼基氏、眾千夫長和城裡的尊貴人,見証自己蒙召的經過與受主差遣的使命。哦!這是何等的機會!
  2. 2.  禮貌的引言 ── 保羅簡單地說出事實:「你熟悉猶太人的規矩和他們的辯論」,而承認亞基帕王的身分及經驗。保羅的話不是奉承的話,而是表達他的禮貌,其目的乃是要求亞基帕王耐心聽下去。哦!這是何等的開場白!
  3. 3.  背景的介紹 ── 保羅提到他是「最嚴緊教門」的法利賽人,強調他自幼就嚴格遵守摩西的律法,主要取得亞基帕王的認同及接納,並同時駁斥人指控他違反猶太人的律法。哦!這是他的過去!
  4. 4.  辯護的重點 ── 保羅堅持他站在這裡受審,不是他犯了什麼罪,而是因為堅守神向猶太祖宗所應許的,就是指「神叫死人復活」的指望和信心。於是,保羅就問亞基帕,「這事有什麼不可信呢?」
  5. 5.  悔改前景況 ── 保羅描述以前多方攻擊拿撒勒人耶穌的名,並且逼迫相信耶穌的門徒,甚至嘗試用刑強逼他們放棄其信仰。哦!他的敵對是多麼的可惡!
  6. 6.  悔改的經過 ── 保羅隨即複述在大馬士革的路上,主向他顯現的經歷,以致完全改變了他的一生。這段敘述與第九章和第二十二章的記載一致,只是在這一次的記述裡提及主曾對保羅說:「你用腳踢刺是難的!」「刺」是非常尖銳的工具,用來強逼頑固的動物向前走。這說出主要保羅認識祂的主權,而他所踢的「刺」就是神的旨意,是他所不能抵擋的。哦!這是何等大的改變!
  7. 7.  蒙主的託付 ── 保羅受主親自差派作執事、作見證,並差他到外邦人那裡去,而他的使命乃是:
    1. (1) 叫人的眼睛得開
    2. (2) 叫人從黑暗中歸向光明
    3. (3) 叫人從撒但權下歸向神
    4. (4) 叫人因信祂得蒙赦罪
    5. (5) 叫人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哦!這是何等榮耀的使命!

  8. 8.  仍然作見證 ── 他見證自己如何順服神,「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將福音傳給周圍的人聽。他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傳講福音,使人悔改歸向神。正因如此,才導致猶太人在殿裡拿住他,想要殺他。然而神保守及幫助他,使他對神仍然忠心,並傳講「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裡復活」。這福音也就是使人從黑暗轉向光明的道。哦!這是何等榮耀的異象!

【默想】

  1. 1.  保羅因神的保守,並且上告於該撒,才能站在亞基帕王面前,見證「那從天上來的異象」。面對患難、逼迫和苦境,我們是否仍然相信神有祂的美意與安排呢?
  2. 2.  保羅的申辯雖表明自己有理,但對亞基帕王仍溫文有禮。我們處世為人的態度又如何呢?
  3. 3.  保羅見證他傳講福音的內容就是復活的基督。我們見證傳揚的內容又是什麼呢?
  4. 4.  保羅見證他事奉的使命,乃是根據主親自向他顯現和向他說話。我們事奉的根據又是什麼呢?
  5. 5.  保羅見證「蒙神的幫助,直到今日還站得住,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我們有否經歷神的幫助,以致仍然忠心,為主作見證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