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一)

〔聖經人物〕

【檔案】

地點:耶路撒冷、安提阿、腓立比、哥林多、帖撒羅尼迦。

身分:耶路撒冷教會作首領,先知,和傳道者。

親屬:家世不詳。

性格:稱職,忠心,和富於鼓勵。

同時代人:保羅、提摩太、彼得、馬可、巴拿巴。

重要事蹟:

  1. 1.  西拉為耶路撒冷教會差遣,和保羅等人前往安提阿教會送信至那裡,並報告關於大會對外邦基督徒不必守割禮,不必守摩西律法的決議,且答覆關於這決議的一切問題。
  2. 2.  保羅在第二次外出傳道時,揀選了西拉結伴同行。西拉和保羅在一起同工,彼此配搭非常協調。
  3. 3.  在寫給帖撒羅尼迦人前後書信中,他的名字兩次與保羅和提摩太同列。
  4. 4.  彼得也曾託西拉轉交《彼得前書》給亞西亞一帶的眾聖徒。

【簡介】

「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林後一19)

「我略略地寫了這信,託我所看為忠心的兄弟西拉轉交你們,勸勉你們,又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你們務要在這恩上站立得住。」(彼前五12)

「西拉」(Silas,或 Silvanus)這名字在新約出現過20次。「西拉」(Silas)是希伯來名字,譯作拉丁文時,就成了「西瓦努斯」(Silvanus)。因此,西拉有兩個名稱,一個是暱稱,而另一個則是正式稱呼。路加在《使徒行傳》記述西拉時,使用他猶太人的名字(Silas);保羅和彼得在他們的書信則提到其羅馬的名稱(Silvanus)。「西拉」名字的意思是「多樹的」,他的生命,像樹林那般的強勁,提供他周圍的人休息、乘涼和依靠。西拉在耶路撒冷的弟兄中是「作首領的」(徒十五22),他也是個先知(徒十五32),以後和保羅一同外出傳道(徒十五 40)。耶路撒冷大會之後,西拉受耶路撒冷教會的委託,和保羅等人,帶著信件到了安提阿教會,並且親口向安提阿的聖徒說明耶路撒冷大會的決定,勸勉和堅固他們。後來,保羅與巴拿巴為了是否再帶馬可同去一事,以致於生了歧見。兩人分手之後,保羅親自揀選了西拉作同工,便開始第二次傳道的旅程。往後西拉不但是保羅的同伴和同工,更是保羅在傳道事工上最大的幫助夥伴。他們在馬其頓的腓立比傳道時,保羅和西拉曾經被打下監,半夜禱告,監門全開,使禁卒全家聽道而受洗歸主得救。他們因是羅馬公民,第二天被釋放後,就到帖撒羅尼迦去傳道。因為當地猶太人反對保羅和西拉,所以保羅離開庇哩亞去雅典時,而西拉和提摩太仍住在庇哩亞,繼續幫助當地的聖徒。不久,保羅到了哥林多之後,西拉和提摩太才趕到哥林多與他相會(徒十七15,十八1,5)。他們還在哥林多的時候,保羅寫了兩封信給帖撒羅尼迦人,西拉的名字與保羅同列(帖前一1,帖後一19)。此後,聖經記載保羅的行程時就沒有再提及西拉了。然而在《彼得前書》,彼得稱西拉為「我所看為忠心的兄弟」(彼前五12)。可見當時他與彼得同工,並且是彼得所信託的一位帶信使者。

【默想】

  1. 1.  《使徒行傳》十五章初次記述西拉時,已是備受人尊重的教會領袖之一,又有先知的恩賜,能勸勉與堅固聖徒,卻願意成為保羅的助手。在教會中的服事,我們是否學習到西拉的謙卑和順服呢?
  2. 2.  西拉與保羅長途跋涉,結伴同行,其中經歷被毆打和下監,卻沒有因此就膽怯而離去,仍積極地參與福音擴展到歐洲的工作。顯然西拉是稱職的同工。我們在教會中是否也是稱職的配搭同工呢?
  3. 3.  彼得對西拉的稱呼是「忠心的兄弟」。我們在教會中是否也是忠心能被託付事物的人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