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的家庭背景】
「保羅來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裡有一個門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猶太人的兒子,他父親卻是希利尼人。」(徒十六l)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一5)
提摩太名字第一次被提及是在《使徒行傳》第十六章。他是新約聖經提到的第二代基督徒中的第一位。提摩太是路司得人(羅馬帝國時期,加拉太省的城市),父親是希利尼人(現今的希臘),母親友尼基是信主的猶太人,而外祖母羅以很可能也是同時歸信基督。保羅曾提到提摩太母親友尼基和祖母羅以的信心,可見他們在提摩太屬靈的成長中,顯然起著重要的作用。提摩太從小即在母親友尼基及外祖母羅以的教導下得以相信並明白聖經(提後三15),而為他日後傳福音以及牧養教會的事工,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說出了今日的教會中,屬靈的承傳是有多麼重要!有人說的好,「養育下一代是人生最大的責任。也是最大的特權。」因此,與家人共同建立一個基督化家庭,將有助於培養子女屬靈的品格。
【兒孫也作傳道人】
慕安德列在兒女前有敬虔的生活,以致他們受了很大的影響。他有十一個成人的兒女,六個兒子中有五個作傳,四個女兒是四個傳道人的妻子。到了第二代仍有很好的見證,十個孫子作傳道人,十三個作國外佈道者。這證明了慕安得烈向主迫切的禱告和敬虔的生活,蒙了主的祝福!有人說的好,「敬虔的父母是神賜給人最大的禮物之一,而神所祝福的家庭是恩典的輸送管。」
【成為保羅的同工】
「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他。保羅要帶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猶太人,都知道他父親是希利尼人,就給他行了割禮。他們經過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門徒遵守。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徒十六2~5)
保羅第二次外出傳道,再次經過路司得的時候,發現了提摩太。提摩太不但受路司得和以哥念兩地教會弟兄們的稱讚,也深受保羅賞識,因而保羅揀選了提摩太成為他的同工。保羅離開路司得時,提摩太顯然便隨著保羅出發到了馬其頓。此後,年老的保羅和年輕的提摩太成了忘年之交。保羅訓練提摩太傳揚基督,並造就成為他的接棒人,而為了真道打美好的仗。
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保羅給提摩太行割禮。或許我們對保羅此舉感到不解。保羅曾堅拒替提多行割禮(加二1~5),為什麼這時他又如此做呢?保羅不替提多行割禮,是關乎基本真理問題,因為他認為基督徒受不受割禮無關緊要(加五6)。但對於提摩太,情況則不同。由於提摩太的父親是希臘人,為了使提摩太便於在猶太人中間傳道工作(林前九19~23),並且在提摩太自願的情況下,便給他行了割禮。這與提摩太得救的問題無關(加六15)。請留意緊接著發生的事。行了割禮之後,提摩太和西拉就與保羅一起經過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眾教會遵守。這些條規同意外邦人不必受割禮仍可得救。這說明了保羅的權宜措施,轉化無關緊要的儀文來為福音事工效力。所以,他讓提摩太依從猶太人的條例,而有機會向猶太人作見證,好叫他們得救。
【默想】
-
1. 提摩太母親友尼基與外祖母羅以一生最大的服事,就是養育、教導、訓練提摩太成為「尊敬神」的人。求主在教會中興起更多愛神的長輩父母或祖父母,將神的話聖經教導下一代,就是使他們到老也不會偏離(箴二十二6)。親愛的,我們的友尼基和羅以在哪裡?我們的兒女提摩太又在哪裡?
2. 神將提摩太擺在保羅這位亦師亦友的身邊,持續的教導,耐心的扶持,不時的鼓勵,為了使他成為神更合用的器皿;保羅亦將教會見證的棒子交給提摩太,而他果然沒有辜負保羅對他的期望。親愛的,在教會中的事奉,我們是否鼓勵、安慰、幫助年輕的一輩,並加以培養、成全、訓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