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居拉和百基拉 1

〔聖經人物〕

【檔案】

地點:羅馬、哥林多、和以弗所。   

身分:帶職事奉,以編織帳棚為業。

親屬:家世不詳。

性格:忠心、慇勤、勇敢、熱心、和助人。

同時代人:保羅、西拉、提摩太、提多、和亞波羅。

重要事蹟:

  1. 1.  由羅馬被逐至哥林多,後保羅投奔他們,並與他們同住、同業、同工有一年半之久。
  2. 2.  與保羅同往以弗所,一同事奉,傳道,並建立教會。後接待、教導、推介亞波羅。
  3. 3.  返回羅馬,與保羅同工,而不顧性命。
  4. 4.  再次來到以弗所,而與提摩太同工。

【簡介】

「這事以後,保羅離了雅典,來到哥林多。遇見一個猶太人,名叫亞居拉,他生在本都;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新近帶著妻百基拉,從義大利來。保羅就投奔了他們。」(徒十八1~2)

亞居拉(Aquila)和百基拉(Prisca,昵稱 Priscilla)是一對夫婦。新約聖經有七次提及這對夫婦。丈夫「亞居拉」名字的意思是「飛鷹」;妻子「百基拉」名字的意思是「較小者,或有價值」。他們的家世不詳,只知道亞居拉生於「本都」(位於黑海的南岸,為小亞細亞東北之一要省)的猶太人,他們在羅馬時就可能已經是基督徒。兩人原住在羅馬,可能都有羅馬公民的身分。

羅馬皇帝革老丟在主後49至50年間,曾因在羅馬的猶太人中發生了騷亂,革老丟下旨將所有猶太人驅逐出羅馬城。亞居拉和百基拉便從羅馬來到哥林多居住,保羅因和他們「同業」,就「投奔」了他們,並和他們「同住作工」,有一年半之久(徒十八11)。他們在哥林多帶職事奉,以製造帳棚和皮革為業,但他們以此自立自養,供給傳福音一切所需的。這段經歷是這對夫婦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

以後,保羅坐船往敘利亞去,他們和他同去。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裡(徒十八19)。當時以弗所教會便在他們的家中聚會(林前十六19)。之後,那時生長在亞力山大的亞波羅來到以弗所,傳講主耶穌,但僅止於約翰的洗禮。當亞波羅在會堂講道,亞居拉和百基拉聽到,就接他來,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徒十八18~28)。他們向亞波羅講解真道,由此可知,他們對於聖經深為熟習。

由於革老丟的政令只是暫時性的,後來他們返回了羅馬,而他們的家就是教會聚會的地方。保羅在寫《羅馬書》問安語中,特別提到他們,是在基督裡與他同工,為保羅的性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羅十六3~4)。可見他們把基督放在生命中的首位,以愛來服事教會和祂的僕人。聖經最後一次提到亞居拉與百基拉是在保羅的《提摩太後書》,他們從羅馬回到以弗所,與提摩太同工(提後四9)。

亞居拉和百基拉在神的主宰下,一生經歷驅逐、遷居、創業、學習、事奉、設立教會;他們的足跡遍及義大利半島的羅馬,希臘半島的哥林多,小亞細亞西部的以弗所。他們美好的見證,在於二人同心、一同勞苦、同心服事,熱心愛主,和愛人如己。他們的一生也許默默無聞,但他們的生命和見證卻帶給初代教會深遠的影響。相傳繼保羅之後,不久他們在羅馬城郊雙雙被斬首,為主殉道。願神在教會中,興起更多的「亞居拉和百基拉」,也見證「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書二十四15)

【默想】

  1. 1.  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對夫婦帶職事奉,並把家打開為主使用,接待主的僕人,真是為主而活的好榜樣。我們的教會有多少對同心愛主、事奉主的夫婦,而關心,照顧,並支援其他的肢體呢?
  2. 2.  這對夫婦以愛心、智慧和謙卑的教導亞波羅,以至亞波羅受教後,在傳福音上大有能力(徒十八28)。這對我們有何提示?我們肯默默地教導和付出,好成全其他的肢體呢?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