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二十一36)
「時時儆醒」的「儆醒」希臘文是 agrupneo(發音為阿格魯普內奧),意思是「留心」,「守望」,「護衛」,「關切」,表示不眠不休。這個詞由「捕捉」和「睡覺」複合而成,字面意義為「捕捉睡眠」,即「保持清醒」、「隨時預備好」(可十三33:弗六18:來十三17)。《路加福音》第二十一章記載關於末世的預言和勸誡。主對我們說的這段話主要的目的還不是著重在那些預兆,而是面對末日所應該採取的態度。面對每一天的生活,祂要我們「儆醒」和「祈求」,好叫我們在祂面前,與所蒙的恩相稱。
主預言聖城遭遇浩劫與人子的再來以及我們應有的預備。對於主的再來,與其花許多功夫去研究字句的時間、兆頭、預言等等問題,倒不如好好地天天作好準備。因此,我們應積極地追求更多的認識祂,更深的愛祂,以及愛祂所愛的,並且靠祂復活的大能天天勝過仇敵、世界、自己。一個預備好的人,無論何時祂再來,在他都是一樣,因為他早已在屬靈的實際中,得嘗主再來的真實意義了。
此外,我們該如何預備呢?祂告訴我們:
【我王必定快要再臨】
我今仰望我主「同在」,
不敢懈怠一點;
我今等候我主再來,
使我得著所天。
除了我主此刻就來,
接我與祂同在,
乃是這件美事在懷,
乃是我心最愛。 上一則|下一則
-
1. 要謹慎 ── 留意世局的變化,更要留心主所應許的話,免得被迷惑。我們是否重視主的活呢?
2. 不貪食醉酒 ── 不要以貪享今生的福樂作生活的目標。我們是否被貪食醉酒所網住呢?
3. 放下今生的思慮 ── 不讓地上的事物綑綁我們的心思以致生活憂慮。我們是否被這些今生的思慮所累住呢?
4. 要時時儆醒 ── 保持清醒狀態,以不斷地戒備的態度來預備迎見主的面。我們是否天天以等候主的態度生活工作呢?
5. 常常祈求 ── 藉著常常祈求,時刻活在祂的面光中。我們是否常常親近主、不離開主呢?
因此,主來之前的預備說出我們應「謹慎」保守心懷意念,「儆醒」留意世局變化,常常「祈求」禱告仰望主。當祂再來的時候,使我們能在「那日子」,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摩根說的好,「祂仍以平靜的尊嚴和清楚的眼光,觀察從祂說話的那時刻,直到現今我們的世代,以及後來世代的光景。到底以後的世代還有多長,無人能夠知曉。祂對祂子民說的這段話有三重要點:『謹慎』,『儆醒』,和『祈求』。」
不敢懈怠一點;
我今等候我主再來,
使我得著所天。
除了我主此刻就來,
接我與祂同在,
乃是這件美事在懷,
乃是我心最愛。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