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切與耶穌熟識的人,和從加利利跟著祂來的婦女們,都遠遠的站著,看這些事。」(路二十三49)
「跟著」希臘文是 sunakoloutheo(發音為蘇那科路西奧),意思是「跟隨」,「陪同」,「還回」。這個動詞由「與聯合」和「尾隨」複合而成。《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的結尾很優美。一群「跟著」主耶穌的婦女遠遠站著,觀看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別處福音書均詳載她們的名字(太二十七56;可十五40;約十九25)。
在主耶穌受難的經過,我們看見這群婦女是從加利利一路跟隨主耶穌到耶路撒冷。當其他的門徒棄主而逃時,她們卻沒有離棄祂,仍一步步地跟隨祂到了十字架下。她們寶貝與主的同在,不論生死,不計榮辱,仍願陪著祂渡過臨終前的痛苦。路加記載了這些站在十字架前的婦女,親眼看到她們所愛的主的雙手和雙腳被釘子刺穿,親耳聽到祂痛苦的呼喊聲。此時,她們所愛的主在痛苦和羞辱中慢慢死去,她們的心都碎了。然而她們仍沒有失去愛主的心,當主被埋葬時,她們跟著約瑟到墳墓那裡,十分關心地看他如何安葬主。接著,她們又去預備香料香膏,在安息日之後好去膏主的身體。這些婦女平常默默地跟隨並服事主,她們雖不能夠為主做大事,但她們為祂做了她們所能做的,就是忠心的跟隨並服事祂到底。她們勇敢的行動乃是發自對主始終不渝的愛。
今日在教會中,何等需要這樣一般「瘋狂愛主的情人」。但願她們對主的愛,也能感動我們,使我們一生緊緊跟隨祂,愛祂,服事祂。
【我今願跟隨耶穌】
我今願跟隨耶穌,不論走何路:
或是平坦大路,或是崎嶇窄途;
既有救主親自相輔,我就不躊躇,
一路跟隨耶穌,直到進國度。
(副)
跟隨!跟隨!我願跟隨耶穌!
不論福,不論苦,我必跟隨主!
跟隨!跟隨!我願跟隨耶穌!
不論領我何處,我必跟隨主! 此詩(《聖徒詩歌》320首)的作者是庫新(William Cushing)弟兄。他出生於1823年年底的那一天,出生地是美國麻省。庫新自幼信主,青年時代受復興佈道影響,獻身傳道。1870年正當他47歲,服事主27年,成為一位活躍、成功的傳道人,他突然得病,健康逐漸惡化,以至癱瘓不良於行,嗓門失聲無法服事,迫使他從外面服事退下。而他的妻子也過世,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雖然主剝奪了他講道的工作,卻賜給他一把天上的金琴。他當時並不知道,仍舊問主:「為什麼?」主沒有回答他,只是在他掙紮中對他說:「將你自己再一次全然奉獻給我,用不用你是我的事,有沒有恩賜也是我的事,你先把你自己全然奉獻給我!」詩人一生在講臺上不知道講過多少次《詩篇》二十三篇,可是這一天,他自己真地「行經死蔭的幽谷」,但他也得著主的話說:「我必與你同在!」因此,他就順服主,將自己再一次奉獻給主,仍然願意跟隨主。八年以後,這次順服的經歷變成了他一首名詩的靈感,這首詩是庫新的自傳詩。當時他是帶著禱告的心寫的,盼望以後有人唱這首詩時,受感動將自己全然獻給主,一生跟隨祂。後來他說:「這首詩是1878年的作品,我渴望奉獻一切為主使用,因主曾為我捨命,所以我願將這一切獻在主的腳前。我沒有自己的打算,只想如何完成主的旨意。今後的生活只求榮耀主,本著這個思想,我用禱告來寫這首詩,盼望能有更多的人被領來歸主,並且奉獻一切為主。 上一則|下一則
或是平坦大路,或是崎嶇窄途;
既有救主親自相輔,我就不躊躇,
一路跟隨耶穌,直到進國度。
(副)
跟隨!跟隨!我願跟隨耶穌!
不論福,不論苦,我必跟隨主!
跟隨!跟隨!我願跟隨耶穌!
不論領我何處,我必跟隨主! 此詩(《聖徒詩歌》320首)的作者是庫新(William Cushing)弟兄。他出生於1823年年底的那一天,出生地是美國麻省。庫新自幼信主,青年時代受復興佈道影響,獻身傳道。1870年正當他47歲,服事主27年,成為一位活躍、成功的傳道人,他突然得病,健康逐漸惡化,以至癱瘓不良於行,嗓門失聲無法服事,迫使他從外面服事退下。而他的妻子也過世,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雖然主剝奪了他講道的工作,卻賜給他一把天上的金琴。他當時並不知道,仍舊問主:「為什麼?」主沒有回答他,只是在他掙紮中對他說:「將你自己再一次全然奉獻給我,用不用你是我的事,有沒有恩賜也是我的事,你先把你自己全然奉獻給我!」詩人一生在講臺上不知道講過多少次《詩篇》二十三篇,可是這一天,他自己真地「行經死蔭的幽谷」,但他也得著主的話說:「我必與你同在!」因此,他就順服主,將自己再一次奉獻給主,仍然願意跟隨主。八年以後,這次順服的經歷變成了他一首名詩的靈感,這首詩是庫新的自傳詩。當時他是帶著禱告的心寫的,盼望以後有人唱這首詩時,受感動將自己全然獻給主,一生跟隨祂。後來他說:「這首詩是1878年的作品,我渴望奉獻一切為主使用,因主曾為我捨命,所以我願將這一切獻在主的腳前。我沒有自己的打算,只想如何完成主的旨意。今後的生活只求榮耀主,本著這個思想,我用禱告來寫這首詩,盼望能有更多的人被領來歸主,並且奉獻一切為主。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