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

〔新約鑰字〕

「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神的兒子。」(約一34)

「看見」希臘文是 horao(發音為赫拉奧),意思是「看到」,「注意」,適當地說是「注視」。施浸約翰的「看見」是指著抱著一種熱切期待的心情去凝視,這是基於他親眼看見和親身經驗過的事實。因此施浸約翰向人二次呼喊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和「看哪,這是神的羔羊」(約一36)。他第一次「看哪」的宣告,見證基督救贖的工作,而感謝祂;第二次「看哪」的宣告,重點是在於主的自己,而讚美祂。這啟示了一個得救的人的經歷是進步的。當一個人第一次看見主時,是想到祂和我,想到祂是神的羔羊,除去了我的罪孽;等到第二次看見主時,就忘了自己,只有主了。

此外,因著施浸約翰「看見了」和「遇見了」主,他的工作、盼望、性格、目標和生命有了巨大的改變。所以,他才能為主作見證:

  1. 1.  主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 ── 施浸約翰強有力地見證基督救贖的工作。他引用《以賽亞書》五十三章7至10節,指出耶穌基督是那逾越節的羊羔(出十二3),是神所預備的,為了除去世人的罪孽(單數詞)。因此祂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永遠完成了贖罪的事(來七27)。「除去」這個字又有提起,取走,承擔,背負的意思,祂能除去世人的罪孽,乃是因為祂來背負了世人的罪孽。從此,祂打開了人和神的阻隔,恢復了人與神的正常關係,因為祂將我們的罪全然「除去」了!
  2. 2.  主耶穌就是神的兒子 ── 施浸約翰是主的先鋒,他一生的目標是為基督作見證(15節)。他雖是主肉身的表兄,但他卻說「先前不認識祂」直到他親眼看見聖靈降在主身上,他才證明「這是神的兒子」。可見除非神藉聖靈的啟示,使我們有所「看見」,而我們才能有所「證明」,為主作見證。
  3. 3.  主耶穌就是神的羔羊 ── 施浸約翰見證的重點不僅是重在主的工作,而且是重在主的所是。他第二次看見主時,只說:「看哪,神的羔羊。」,而沒有說:「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為我們所做的雖是何其寶貝,然而羔羊的自己卻是何其可愛,凡看見的人,怎能不受吸引而跟從呢?當人第一次看見主時,是先想到他自己,想到祂是神的羔羊,除去了他的罪孽;等到他長進後,再看見主時,就忘了他自己,只有主了。我們因著主為我們所做的而感謝祂,但我們是因為主的自己而親近祂,這就表示我們對基督的經歷是進步了。

今天主也呼召我們天天、事事來注視祂。求主打開我們的心眼「看見」祂為我們所做的和祂自己的所是,使我們的視眼從一切的人、事、物轉向祂,而更多愛慕祂、專注祂。親愛的,你的工作、盼望、性格、目標和生命是否因「看見了」主,而有所改變?

【我要遇見你】

來到主前謙卑跪下,
傾吐我心意,
我心中傷痛,我眼流淚,
主必不輕看,
人生道路如此坎坷,
有許多無奈,
我來到主前叩門尋找,
懇求主開路。
主,我要遇見你,
主,我心渴慕你,
主,我只要有你,
生命窄路與我同過,
主,讓我遇見你,
主,讓我得著你,
主,我要你自己,
主你自己,我主。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