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約五8~9)
「痊癒」希臘文是 hugies(發音為赫吉斯),意思是身體健康的,康復的,健全的,完整的,正確的。這個形容詞源自使之成長,增加。《約翰福音》第五章詳述主醫治了三十八年的癱子。在這神蹟(表號),我們看見了祂是「叫人得生命的主」,使癱瘓的變有力。主簡潔有力地給那癱子三重命令:「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當這人相信主耶穌的話,完全順服祂的命令去行時,奇蹟就發生了。新生命和能力便湧進那病人身上,使他能夠站立起來,並且不僅是行走,照著希臘文的語態乃是「不斷地行走」或「一直地行走」。所以,主耶穌行的個神蹟,指出祂不僅醫治人的無能力走動,也使人脫離罪惡的禍害,而幫助人認識並體認,祂的救恩何其全備!祂的愛何其偉大!祂的能力其何超凡!
本章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主耶穌醫好了一個患病十八年的人。
【榮耀之釋放】
我曾被罪惡鎖鍊之捆綁,
像奴不自由,痛苦難當;
但耶穌斷開我一切鎖鍊,
榮耀之救恩,使我釋放。
榮耀之釋放!奇妙之釋放!
我再無罪惡束縛痛苦;
榮耀釋放者是救主耶穌,
從今到永遠,使我釋放。 上一則|下一則
-
1. 這位病了三十八年的可憐病患,雖然他天天在池邊,極其盼望病得痊癒,可是「沒有人」把他「放」在池子裡。這個癱子的人生是何等的無奈和無助。三十八年是漫長的年日,也許是他半生的年日。他天天都在忍受肉身的折磨,忍受精神上的空虛和痛苦。三十八年過去了,他仍然躺在那痛苦的盼望裡,很可能他永遠不會得著他所希望的。這個癱子的人生又是何等的失望。對於他這樣一個多年生病的人而言,即使是在快樂的節期,他也沒有快樂;即使是在安息日,他也沒有安息。然而這不單是他的病況的寫照,也是人的生命殘缺的寫照。沒有人能解決自己生命上的難處,也不能救別人。歷世歷代的人都對存著希望能改良自己和他人,但是沒一個例外,最終全帶著他們的希望與理想進到墳墓裡去。
2. 主耶穌「看見」了他,祂「知道」他病了許久,祂就主動採取了行動。祂看見他躺著,就說,「你要痊癒麼?」這看似多餘的問題,其實隱含著主耶穌極大的關懷與慈愛,是祂主動介入到這位病人的生命當中,祂先帶他面對他最深的需要,渴望被醫治,再使他從一切人、事、物轉向這位偉大的醫生。不是主耶穌能不能醫治,而是他要不要痊癒。我們的主並不是在問他是否已下決心,決定要得痊癒。這不是一個意志的問題,而是一個願望的問題。「你要不要得痊癒呢?」主耶穌知道這是他最大的心願,但祂同時也想聽到他親口承認自己是多麼的無助,並渴望得到醫治。就如救恩一樣,主知道我們是多麼的需要拯救,但祂也等著聽到我們親口承認自己走迷了路,並且願接納祂作我們的救主。接受救恩的第一要素就是我們要有一個強烈的願望。主耶穌來對我們說:「你真的要改變嗎?」如果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滿足於現狀,就不會有改變臨到我們身上。
3. 這個神蹟讓我們看見基督是我們的能力。祂能叫我們勝過一切的軟弱和無能,而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親愛的,你覺得瘸腿不能行走嗎?你常因看不能行善而感覺失望嗎?你曾一再的嘗試一再的失敗嗎?你是否因生活中的困難或挫折失去盼望呢?你千瘡百孔的內心,誰能修補呢?沒有一個辦法能醫治你,也沒有一種努力能醫治你,只有這一位生命的救主能。當你失意時,惟有祂「知道」你內心深處的需要。所以不論你感到多麼無助,只要轉向這位全能者,和祂有活的關聯,能就經歷祂生命醫治的大能。
像奴不自由,痛苦難當;
但耶穌斷開我一切鎖鍊,
榮耀之救恩,使我釋放。
榮耀之釋放!奇妙之釋放!
我再無罪惡束縛痛苦;
榮耀釋放者是救主耶穌,
從今到永遠,使我釋放。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