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七37~38)
「人若渴了」的「若」希臘文是 ean(發音為伊安),意思是若是,萬一,如果,假如,要是,即使,只要,雖然,當……時。當時在主耶穌「住棚節」末日的呼喊,圍觀的人議論紛紛,並沒有引起多少正面的回響;可是這話卻在人類歷史的天空迴盪了近兩千年,久久不能褪去。因為祂過去在呼喊,現在仍在呼喊。祂的呼喊不僅是對未信主的人,也是對每一個基督徒呼喊,因為祂的「人若」這兩個字是指每一個人說的。這是每一個人無法改變的事實,僅管我們一生覓覓尋尋,內心永難在這心靈空虛、乾渴的世界裹得著滿足。因此,主耶穌站著高聲呼喊是十分有意義的,因為祂向一切乾渴的人類挑戰,宣告祂能滿足人深處的乾渴。
《約翰福音》第七章說出基督是住棚節的實際。因主耶穌是一切節期的內容和實質(西二16~17)。真可惜,當時的以色列人已經忽略了過住棚節的真正目的,乃是為著記念創造、拯救他們的耶和華神;並且藉此節紀念摩西擊石取水的神蹟(出十七6)。因而當節期的末日到了,就是最大之日,主耶穌站著高聲呼喊是十分有意義的。因為祂就是那出水的磐石,活水的源頭,救恩的泉源。所以,祂向一切乾渴的人類挑戰,宣告惟有祂才能滿足人深處的乾渴。
那麼人如何才能經歷生命活水的供應呢?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經歷生命活水的供應呢?
【唱一首天上的歌】
生命的河,喜樂的河,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生命的河,喜樂的河,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我要唱那一首歌,
唱一首天上的歌。
頭上的烏雲,心裡的憂傷,
全都灑落。 上一則|下一則
-
1. 渴 ── 我們心靈的渴望是什麼呢?什麼是我生命深處的需要?除非我們心靈感到不滿足,有迫切的需要,否則我們就不會來追求屬天的滿足。
2. 來 ── 無論我們有多軟弱、多失敗,我們都可以到祂面前來。因為祂的供應是無限的。而我們的來必須是天天的、繼續的、習慣的。
3. 喝 ── 就是這樣的簡單,我們只須敞開心門,藉著禱告、神的話與聖徒的交通,好好的享受祂,支取祂源源不斷的豐富、喜樂、滿足、平安、能力……。
4. 信 ── 我們相信祂就是接受祂所成就的一切,並且與祂神聖、豐盛的生命聯合,讓祂作我們的生命,使我們剛強、得勝。
5. 流 ── 光喝活水而不流出,裡面定會死沉。供應活水不但幫助別人消解乾渴,也使我們更深的經歷,祂豐富的恩典如同「江河」,從我們裡面湧出。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生命的河,喜樂的河,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我要唱那一首歌,
唱一首天上的歌。
頭上的烏雲,心裡的憂傷,
全都灑落。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