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哥林多前書第四章

 

哥林多前書4

4章是替前面論到分爭的話作一總結。哥林多的教師們──保羅,亞波羅,磯法──不知不覺成了導致這些分爭的主因。毫無疑問的,分爭是在這些教師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圍繞著他們產生的。保羅稍早曾提到四個小派別。有人說他們是屬保羅的,有人說是屬亞波羅的,有人自稱是屬磯法的,另有人說他們是屬基督的。

如今保羅提到其中的兩位教師──他自己和亞波羅,他們兩人在哥林多教會的歷史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保羅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從使徒行傳簡短但完整的記錄裏,我們知道這兩個人對哥林多教會的建立有深遠影響。沒有任何記錄顯示彼得曾訪問哥林多。他可能曾去過。另外還有一些教師興起,在教會擔任教導的工作。

保羅現在講的這一切,同樣可以運用到一切教師。他不過是舉出自己和亞波羅為例證。第6節清楚道出他所想講的,「弟兄們,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保羅拿他和亞波羅作例子來說明一些原則,對於哥林多信徒,和各世代各地方的信徒而言,這些原則都是至為重要的。他們必須清楚明白有關這些教師的真理,這樣才會知道他們自己與教師之間正確的關係。對於教師的正確觀念可以使他們免於自高自大,並避免分黨結派。如果哥林多人早留意「聖經所記」之事,就不會有那樣的分爭了。事實上,保羅說他們一切的分爭是起因於他們末認識先前所記的那些事所揭露的原則。

他指的是甚麼?當然不是他自己的書信。顯然他是指已經寫給希伯來人的經文,雖然哥林多人不是希伯來人,但這些希伯來信徒在他們事工一開始的時候就使用聖經,正如主自己作的一樣。保羅在這裏暗示,他現在要提出的原則是所有先知、先見、詩人的作品中共有的原則,可以運用到-一個教會。

1-5

本段特別是為服事主的人寫的,但它也適用於所有教會,因為它不僅論到傳道人的職事,清楚說明其性質,並且指出教會裏的人對這職事應有的態度。它可分成明顯的三部分:

1.1,2節宣告有關這職事的事實。

2.第\cs33,4節指出傳道人經歷的基本事實所造成之結果。

3.第5節裏他提到這職事最終要面臨的試驗。

這幾節經文對那些蒙召的人,如保羅,亞波羅,或基督賜予特別恩賜的人(不論是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教師)尤其具有非凡的價值。我們不能否認,教會有其職事,因為神已經將恩賜給某些人,便他們具有能力去作某些事工。保羅在寫給以弗所人的書信更清楚地說到,「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弗4:11)。問題是,有的時候我們會認為-一個人都應該作一點使徒,一點先知,一點傳福音的,一點牧師,一點教師;一個傳道人應該十八般武藝樣樣通。套句俗話說,他可能成了「事事通,無事精」。我相信即使到了今日,神還是賜下一些使徒,傳福音的,先知,牧師和教師。不要讓任何具有使徒恩賜的輕看傳福音的。所有恩賜都是神給的。保羅和亞波羅在哥林多操練這些恩賜。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亞波羅可能不像保羅那樣是一個牧師,兼教師和使徒。分爭的緣由是有些人欣賞保羅;其他人說,他還不錯,但我們情願要亞波羅。這種情形屢見不鮮,今天仍存在於我們中間。

因此保羅在本段末了指出有關這些人的事實,同時也反映出教會對這些人應有的態度。先看第1,2節,敍述簡單而優美,「人應當以我們。」讓他衡量我們,看清我們的真相。他們用一種方法衡量保羅,又用另一種方法衡量亞波羅和磯法。「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這節經文奇妙地揭露了傳道人真正的地位。他是甚麼?是基督的執事,是神奧秘事的管家。神對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忠心。

使徒這裏使用「執事」一詞,是很有趣的。從字面上看,這詞無法表達太多的意羲,它不過是指差役,僕人,服於權柄之下的人。請留意這個希臘字在新約聖經中的番譯。它大半被譯為「差役」,就是指僕人,執事。耶穌站在彼拉多面前時,曾用這詞說到圍繞他四周的人,「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路加在他的福音書序言部分說,他所寫的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的,此處「傳道的人」亦是和前面的「臣僕」同一詞。使徒行傳13章記載,保羅和巴拿巴被打發出去傳道,有約翰作他們的「幫手」,用的也是同一詞。另外在使徒行傳26章,保羅述說他的生平和神在他一生中所作的事。他說:「主說,我……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這裏的「執事」在希臘文裏與上述幾項均屬同一字。

因此「執事」字面的意思是聽從命令行事的人,他毫不猶豫地奉命行事,絕不發問,而且只向差他的那一位報告。「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事實上,保羅說,保羅和亞波羅都不是你們的執事。他在另一處經文裏說,「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他們是因基督的緣故作執事。他聽命於主的指示。我若聽命於他,必須常與他保持聯繫,尋求他的旨意。我不能跑到他前頭,或者遠遠落在後頭。我必須-天與我的主接觸。我不過是一個僕人,但我是基督的僕人,執事。我只需要行他所吩咐的,作他的工;當一天工作完畢,我不必向一個委員會提出報告,我只向他報告。這是何等美麗的畫面!光陰正飛逝,日頭正西沉,但願那跑最後一圈的人不要忘了他是神的僕人,正作他的工,並且只須向他報告。

我又想起耶穌在世上的時候,曾打發門徒出去。他們回來之後,就向他報告。這是很有意義的功課。保羅說,要認清我們的身分。我們是執事,是那偉大領袖的僕人。

接下去一句是,「為神奧秘事的管家。」前一句「基督的執事」啟示了我們的責任,接下去這句話則延續同一思想,特別指出我們被指定的、當負起責任的工作是甚麼。「神奧秘事的管家。」女士們對「管家」一詞的解釋一定比我完備。管家作些甚麼事?他們負責料理一個家或店裏大小諸事,並且依照需要作分配。耶穌有一天對他的門徒說完比喻之後問道:你們明白這些事嗎?他們說明白。我常常想,他們真的明白嗎?耶穌並未說他們不明白,但他說,「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庳裏拿出新舊的東西來。」那就是管家。他負責管理產業,並且依照需要作分配。我們是神奧秘事的管家。

「神奧秘事」是甚麼?我們前面已經不斷看到使徒用「奧秘」一詞。在新約裏這詞通常是指一些已經啟示出來,但人的聰明、心思無法發現的事。我們再度引用保羅的話,「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裏。」那是敬虔的奧秘。我們是神奧秘事的管家;基督福音的基要真理,就是人的智力不能發現的事,已託付給我們了;但若沒有聖靈的同在和指引,我們恐怕永遠無法將這真理解釋透徹。這不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可以將福音的奧秘向基督徒解釋,使他們逐漸看清其價值和能力,並且回應這奧秘;我們如此作的越多,我們所領受的奧秘也越多。

保羅又說,「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那是指一個執事、工人的可靠性。這對於服事主的人,是何等奇妙的啟示!基督的臣僕是從偉大敬虔的奧秘寶庫裏,拿出珍藏的寶貝,將它們顯給人看,使人知曉。或者說,拿出寶貝「餵養神的羊群」。那是傳道事工的偉大任務。如果你,我,或任何服事主的人正是彌爾頓(Milton)描述的光景,那是何等淒涼可悲啊!他說,「饑餓的羊抬起頭來,卻不得飽足。」我們是神奧秘事的管家。

3,4節裏,保羅指出這個觀念的結果,以及這事實如何實現在傳道人的經歷裏。請留意英文「judge」一詞所包含的意思:論斷,審判,評斷,判斷,稱義。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保羅說到論斷時心中所想到的。那是指對一件事的細察,辨別,並且將有關的看法表達出來。保羅對這些毫不在意,「我被你們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哥林多的人對他有意見,論斷他,但這些一點也不困擾他。他這種不受論斷左右的態度實在是-一個服事基督的人之典範。但這樣還不夠,他甚至也不論斷自己。我個人的意見,對自己的觀察,認識,可能一無價值。保羅接著寫下一個令人矚目的事實:「我……不覺得自己有錯。」有多少人敢如此說?但保羅說了。他又說,雖然我不覺得自已有錯,然而我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耶穌基督的執事固然不求人的判斷,他也不接受對自已的論斷,雖然他不覺得自已有錯;因為人和自己的論斷都缺乏充分的基礎。他應該卓然獨立在人和自已的論斷之外。最終的審判雖然遲遲未到,但它必然要來。「判斷我的乃是主。」有一位要判斷人。他觀察,他知道,他要衡量你、我工作的價值。判斷人的是主。他在細察觀看。那位主人在察看他的臣僕。那敬虔奧秘的擁有者在觀察他的管家如何處理這財富。判斷人的乃是主。

然後來到第5節。有一天,最後的試驗要臨到。我們前面已提到這一點。「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將要來,並且帶來光明,「照出暗中的隱情。」我個人並不認為保羅這裏是指邪惡的事,但我也不敢武斷。耶穌有一次對他的門徒說,他們在暗中聽見的話有一天要在房頂上宣揚出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是耶穌施王權治理時最重大的事。

我們是否充分明白,生命中最主要的力量不是智力,不是意志,不是感情,而是欲望。我們想要甚麼?我們追求甚麼?我們內心的企圖──它總是照亮或蒙蔽我們的悟性,或啟發我們的行動──是甚麼?有一日,人心中隱藏的意念要顯明出來,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裏得著稱讚」。那時許多被冤枉的人要被辨明。我們常常批評這個,論斷那個,其實我們一無所知,不如把嘴閉上。保羅說,有一天人心中的意念要顯露出來,到時主要評斷一切。

這一段經文何等美妙!它啟示了有關服事的偉大觀念。其他一切都無關緊要了。服事主的人當超越人的論斷和對自己的論斷,只等候基督的稱讚。哥林多的那些人,他們僭越了基督的權柄,而任意論斷,意見紛紜,以致分爭迭起。任何地方服事主的人若認識到這真理:他們是「基督的執事」,「神奧秘事的管家」,而組成教會的人也明白這真理,那麼主的僕人在他們中間就應該居領袖的地位,教會裏的人也當在屬靈的事上順服他們,因為他們是神奧秘事的管家。

6-21

本段是保羅總結他對哥林多的分爭之勸導。在教會歷史上,這樣的分爭一直層出不窮。我們從第6節開始看。保羅在那裏以他自己和亞波羅為例,說明一個重大的原則,因它影響傳道人,教師,和整個教會之間的關係。前一段經文裏,我們看見執事的定義,「基督的執事」,「神奧秘事的管家。」如今他進一步指出他對服事工作的觀念,如何使他超脫人的論斷。雖然他能夠說,「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但這並不能使他稱義。他強調主的執事之責任,好叫教會能明白這些蒙召服事主的人真正的身分是甚麼,以及會眾與傳道人應有的關係。

7節是他對哥林多人直接的呼籲。整段可分成兩部分:

1.第一部分的特色是嚴厲(7-13節),

2.第二部分的特色是溫柔無比。

嚴厲的呼籲(7-13

使徒對哥林多和其他教會的信徒所作的這個呼籲裏,同時揉合了嚴厲與溫柔。在基督徒的信仰以及基督徒的信息、教導、講道中,這兩者常常是並行不悖的。神也是一樣。他的嚴厲和無限溫柔,不時交替出現在整本聖經裏。再來看看耶穌的整個教訓,那是完整的,最終的教訓。沒有任何別的教訓可以加在其上了;使徒的教導不過是在解釋耶穌所說過的話。但請注意,這兩者──嚴厲與溫柔──如何揉合在一起。一個講道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教導必須帶著柔和;然而主的講道含有另一種語調,就是嚴厲的警告。如果說他藉著柔和鸁得人,同時他也用警告甄別到他面前的人群。

保羅寫信給這些基督徒和教會,告訴他們,由於某種原因,他們已喪失了能力。他花了極長篇幅對付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會中分爭的現象。他已經強調了主的工人是基督的執事,而不是教會的執事,他們是神奧秘事的管家。如今他要作最後的呼籲。他的語氣一開始非常嚴厲。我們讀這段話時很自然會感覺到他語氣的尖銳。保羅明白分爭對教會之功能造成的損害,因此他措詞較嚴厲。要記住一個最重要的事實,就是第1章所宣告的教會之功能,「神是信實的,你們原是被他所召,好與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哥林多的教會蒙召與基督在事工上,情感上一同得分。保羅看見這些分爭阻礙了這功能,切斷了教會得能力的管道,破壞了他們的見證,使他們在這個城市的生活中發揮不了任何功用。這正是他語氣嚴厲、急切的原因。

他用挑戰性的問題開始。他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他似乎在與一個人面對面說話。他已說過,「我為你們的緣故,拿這些事轉比自己和亞波羅,叫你們效法我們不可過於聖經所記,免得你們自高自大,貴重這個,輕看那個。」在那裏我們看見分爭的因素。他們自高自大,-個人都自以為是,各自堅持己見。保羅說,你們都不是一樣的,都有不同的恩賜。這就是他說,「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這話的含義。這些都是挑戰性的問題。

「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

你有甚麼權利根據不同的意見和能力而分黨結派呢?保羅不能贊同這樣的分別。你們確實不同,但誰使你不同呢?這問題本身是一個挑戰。使保羅,亞波羅,磯法,或你們中間任何人,彼此不同的是誰呢?

「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

他接下去的問題實際上是在回答他所提的第一個問題。「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不管你與人不同的地方在那裏,不管你有何恩賜和特殊之處,你都是領受來的。你不是一開頭就與人不同。是有甚麼使你不同,這差異不是你自己創造的,不是你的功勞。「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我們不妨看看施洗約翰。在約翰福音3章裏我們看見他說了一句非常普通卻意義深遠的話。有人要拿他和基督比較,他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甚麼。」那就是保羅提醒哥林多人的原則。雅各也說,「各樣美善的恩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雅1:17)。「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是誰使你的個性、恩賜與人不同(但不是與人格格不入)呢?-個人的個性都可產生對事情不同的解釋方法,這些解釋最後都可以融合的,但你們卻只偏重一個人,圍繞著他自成一派,說我們是屬保羅的,我們是屬亞波羅的。是的,你們是與人不同的,但使你不同的是誰呢?保羅說,你們要認清楚,你們所領受的,沒有一樣不是從神來的,因為各樣美善的恩賜都是從神來的。「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換句話說,你為甚麼趾高氣揚,似乎你有足夠的權利炫耀?你用來製造分別的那些恩賜,都是從神來的。稍後保羅還會用另一種更醒目的方式提到這一點。

他在第8節裏又採用了諷刺的語氣,他嘲笑他們所作的。你們已經飽足了,豐富了,自己作王了!接下的一句話光照了他前面所說的這一切,「我願意你們真作王,叫我們也得與你們一同作王。」我但願你們明白作王的真正意義,這樣我們就可以一同作真正的王。這話含著反諷的意味。

然後他在9-13節裏陳述他對使徒職分的意見。「我想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末後」是指他們列於神在基督以前所差來的一切使者後面。保羅總是具有歷史的眼光。他總是望向過去,細察現在,然後將跟前的事與過去和未來連結在一起。神有他的眾祭司,先知,君王。透過這些不同恩賜的運用,神來到了人中間。如今保羅說,「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請留意他對神的認識。不論他自己,或者亞波羅,或其他使徒的職分是甚麼,神已經把他們列在末後,就是說已將他們陳列出來;另外也有授權給他們的意思。

下一句話尤其使人訝異。「我們成了一台戲。」希臘文裏「戲」這字相當於我們現今所謂的劇院,是供人欣賞表演的地方。我們這些使徒,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好像定死罪的囚犯。」這話多麼驚人!為甚麼我們像死囚?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使徒所陳現給世人看的,就和基督所陳現的一樣,他們傳達他的信息,宣講他的福音,而將這些顯給世人看的結果就是死。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神已經安排了這「定死罪的」,成為一台戲,將我們所代表的這些事向天使和世人展現出來。

他再度採用反諷的語調。「我們為基督的緣故算是愚拙的,你們在基督裏倒是聰明的;我們軟弱,你們倒強壯;你們有榮耀,我們倒被藐視。」這段話不但嚴厲,而且含著諷刺。

保羅接著舉出古代使者所經歷的一些事實。「直到如今,我們還是又饑,又渴,又赤身露體,又挨打,又沒有一定的住處;並且勞苦,親手作工;被人咒駡,我們就祝福;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被人譭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這些人是僕人,是基督的執事,是神奧秘事的管家,但他們卻遭到這樣的待遇。保羅顯然要在他們的愚拙、高言大智、分爭結黨,和傳福音使者的倒空自己、犧牲奉獻之間作一對比。這段話極嚴厲,但誰能否認呢?當然,那是當時使徒的光景,他們挨餓受凍,居無定所,用勞力工作,飽受迫害。今天這種情景可能仍然存在著,那麼我們能從這裏學到甚麼呢?請讀下去。「被人咒駡,我們就祝福。」這是基督的使者之態度。「被人逼迫,我們就忍受;被人譭謗,我們就善勸;直到如今,人還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萬物中的渣滓。」這裏有一個強烈的對比,一方面是他們自高自大的態度,他們離開十字架的道理,轉去互相爭辯,自以為聰明;另一方面是基督的執事,他們是神奧秘事的管家,並且走在一條自我捨棄、犧牲的道路上。

溫柔無比的呼籲(14-21

最後一段經文(14-21節)的語氣驟然一變。保羅說,「我寫這話,不是叫你們羞愧,乃是警戒你們,好像我所親愛的兒女一樣。」為了避免他們誤以為保羅對那些製造分爭的愚昧人之憤怒,是他個人對他們的不滿,保羅改用溫柔的語調來結束這段談話。「我寫這話,不是叫你們羞愧。」他是甚麼意思?他寫的這些話當然會叫他們羞愧。這裏的羞愧可能只是指卑微,使他們自慚形穢,畏縮不前。使徒說,我不要你們這樣。我不是在寫一封私人的信,我不想叫你們無地自容,我只是勸你們,像勸我親愛的兒女。沒有一個真正的父親會故意要他的孩子羞愧。他可能會對孩子說一些諷刺的話,但他不是要叫孩子在他面前羞愧、退縮。保羅說,不!我不是要叫你們羞愧,我只是要提醒你們一些重要的事實。

於是他提出呼籲。「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這是保羅在他們中間講道的結果。這話指明任何人若帶領人歸向基督,他和所帶領的人中間就產生了一種強韌的關係。他們若真的已經出死亡得生命,就絕不會忘記當初將信息帶給他們的人,透過這人,異象和光明才臨到他們。

保羅又說,他已打發提摩太到他們那裏去,提摩太將提醒他們,他在基督裏怎樣行事,教導。「我求你們效法我。」那是他呼籲的重點。我們讀的時候也可以受激勵。保羅能夠說,他的言行教導足以為人楷模,「你們效法我!」但願我自己和一切作主工的人都能這樣說。那是一項偉大的舉動,「你們效法我!」他要求哥林多人聽從他的教導和言行,因此他打發提摩太前去。

接著的話是專門對哥林多人說的。「有些人自高自大,以為我不到你們那裏去。」你們錯了。我的來去不是聽命於你們。如果主預備,我就會去。「主若許我,我必快到你們那裏去。」

保羅最後用一個尖銳的問題來結束全段。這問題雖然尖銳,卻帶著美麗溫柔的語調。你們要我怎樣到你們那裏去呢?是帶著刑杖,還是慈愛溫柔的心呢?他似乎說,這全在乎你們。如果你們從我寫給你們的信得了造就,離棄這一切愚昧的爭論和自大、自以為富足的態度,存心謙卑受教,我就存溫柔的心來。否則我就帶著刑杖來。你們要那一樣?保羅到此結束了有關分爭的話題。不久他要討論到合一的主題,那是針對分爭、不合的事實而提出的解決方法。──無名氏《哥林多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