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歷代志上第八章

 

歷代志上 第八章 注釋

  

8:1-40  便雅憫支派

 

本章是便雅憫支派的另一份族譜,與7:6-12的完全不同。

 

除了名字的差別外,兩段的文體也有很大的差異:後者的格式是「乙是甲的兒子」,而前者則為「甲生乙」。

 

至於為什麽有這兩份不同的族譜?

 

實在令人費解,可惜聖經沒有正面解答這問題,我們只能從旁推測。首先,便雅憫支派的族譜曾經出現在創46:21和民26:38-40。這兩份家譜皆出自同一作者摩西。創世記所記錄的是列祖時期雅各的家族,而民數記的則是數百年後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便雅憫支派內各家族的族長。相似的解釋也許可以應用在此處 : 第一, 7:6-128章的族譜來自不同時期 。 其次,8章的族譜特別記錄住在首者的領袖之家世,以及便雅憫支派所出唯一的王掃羅的家譜。

  

1-7  便雅憫的子孫

 

作者的用意是要帶出住在迦巴的以忽。

  

3-5      「基拉」:比拉似乎不可能有兩個兒子都叫基拉,學者認為「亞比忽」應作「以忽、亞比書 ...... 的父親」。

 

6          「迦巴居民 ...... 被擄到瑪拿轄」:有關此事史載不詳。有學者認為這事顯出部分便雅憫人曾被擄到以東(參1:40);又有學者認為這顯示迦巴的原居民曾被便雅憫人驅逐至猶大的瑪拿轄(參2:52, 54)。

 

7          亞希亞在原文的寫法與亞何亞(4) 差不多完全相同,故此乃縵、亞希亞這二人的名字很可能是抄錄時誤置於此( 參3-5注)。

  

8-12  寄居摩押地的以色列人

 

有關沙哈連家族的歷史,資料不詳。南部的以色列人遇到天災人禍時往往遷居摩押(參得1; 撒上22:3-4)。

  

12        「建立阿挪和羅德」:這二城曾出現於古埃及的記錄上,故此處所指實乃重建二城的事。拉2:33提到:被擄後歸回居於此二城的是原來居民的子孫,至於他們的祖先何時遷居則史載不詳。

  

13-28  便雅憫支派的族長

 

本段接續7節,記載本支派中一些重要領袖的名字。

  

14        「亞希約」:七十士譯本作:「他們(比利亞和示瑪)的兄弟」。

 

18        「以利巴力」:與11節的並非同一人。

 

21        「示每」:應作「示瑪」(13)。

 

27        「耶羅罕」:即14節的「耶利末」。

  

29-40  居住在基遍附近的便雅憫人

 

本段記載的家族都是住在基遍附近,其中以掃羅的最為詳盡。

  

30        巴力與拿答之間另有一子尼珥(9:36)。

 

            「基士」:基士到底是尼珥的哥哥(撒上14:51),還是兒子(33), 學者意見不一;但無論如何,大家都同意是同一人──掃羅王的父親。

 

33        「伊施巴力」:這是掃羅小兒子的正式名字。意思是:「巴力的人」。撒上14:49稱他為「亦施韋」(耶和華的人),撒下2:8作「伊施波設」(羞恥的人),都是後人因宗教上的原因而故意改稱的。

 

34        「米力巴力」:意即「巴力抗議」。9:40裡 , 第二次提及的米力巴力在原文稍有不同,意思是「巴力的勇士」;撒下4:4則作米非波設。

 ──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