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歷代志上第十一章

 

歷代志上 第十一章 注釋

  

11:1-12:40  大衛登基

 

歷代志有關大衛的記錄是由他在希伯侖作王開始。

 

作者略去大衛和伊施波設爭霸的經過 (見撒下2-4章) 可能是因為他只想記錄有關大衛王朝的歷史,以及保存大衛完美的形象(參簡介)作者喜歡用「全以色列」來代表聯合王國,所以在大衛歷史的開頭就強調他是「以色列眾人」所膏立的「以色列的王」。古代君王都以武功開國,所以作者用了軍事領袖的形象來介紹大衛。雖然本書中大衛的歷史是由希伯侖時代開始,但名單所記載的勇士都是他在逃避掃羅

追殺,四處流亡時的部下。

  

11:1-3  大衛受膏作王

 

大衛得天下固然是他在軍事和政治上取得勝利的結果,但以色列人請求他作王時,另舉出三項(血統、歷史和宗教上的)理由:

 1 承認大衛的統治是國內政權的轉移,而非外族的入侵;

 2 肯定大衛歷來對國家的貢獻;

 3 見證耶和華與大衛所立的約。

  

1          「以色列眾人」:大概只是各支派的代表(參3; 撒下5:1)。

 

3          「是照耶和華藉撒母耳所說的話」:參撒上15:28; 16:1-13。這是作者的評語。

  

11:4-9  建都耶路撒冷

 

大衛登基後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攻佔耶路撒冷,把它建為京都。這樣做的用意有三方面:

 1 從地理來說,耶城扼守著南北、東西交通幹線的交匯點,而位置在希伯侖之北,位於全國交通、文化、商業的心臟地帶;

 2 從歷史來說,南面的希伯侖和北面的示劍都是希伯來民族的歷史名城,大衛顯然要擺脫與這些地方的關係,另覓新址作為王朝的京都;

 3 從支派的關係來說,耶城位於南北支派的邊界上,有利於緩和彼此的衝突。

  

4          「大衛和以色列眾人」:進攻耶路撒冷一事雖然可能只是由大衛的近衛部隊執行(參撒下5:6), 可是作者指出這不單是他們的計畫,也是全體以色列人的意願。

 

            「那時耶布斯人住在那裡」:參士1:21的注釋。

 

6          「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帶兵奪城的約押在本書內的形像是大衛的得力助手──大衛建造新城牆,約押就修補舊有的部分。

 

8          「米羅」:是耶城東坡一段城牆的地基。

 

11:10-12:40  大衛的勇士

 

作者把大衛勇士的名錄放在王朝歷史的開始(撒下23:8-39則置於大衛故事之末),是為了誇耀大衛的威榮──他是「全以色列」的英雄好漢所擁戴的。透過他們軍事上長期的努力,以色列終蒙拯救,脫離了敵人的侵害。

  

10-47  勇士的首領

 

這些勇士大部分來自猶大、西緬和但支派;另外,兩位來自以法蓮山地,三位來自約但河東,而約但河谷和便雅憫地則各有一位。

  

13        如比對撒下23章,可發現文士抄錄時把該處的9節下-11節上遺漏了,以致「哈拉人亞基的兒子沙瑪」的功績給人誤會是以利撒的所為。

 

20-21  「亞比篩 ...... 前三個勇士」:可見「三勇士」的成員是常常改變的。

 

22        「亞利伊勒」:有譯作「戰士、英雄」。

 

23        「身高五肘 ...... 機軸」:作者對此埃及人的形容與歌利亞的形像相似(參撒上17:7)。

 

27        可能漏了「哈律人以利加」(參撒下23:25)。

 

32        「戶萊」、「亞比」:撒下23:30-31分別作「希太」、「亞比巴本」。

 

37        「伊斯拜的兒子拿萊」:撒下23:35作「亞巴人帕萊」。

 

41-47   本段名錄並未見於其他經文,作者大概採用了獨立的資料。內中的地名如流便(42),亞施他拉及亞羅珥(44)、摩押(46)都屬約但河東的地區。

  

 思想問題(第10, 11章)

 

1 作者將掃羅的敗亡作為全書歷史部分的起首,你以為有什麽作用?

  掃羅失敗的原因(10:13-14)給你什麽警惕?

 

2 掃羅從前追趕敵人,又追殺大衛;現今卻被敵人追趕,又被弓箭手追殺(10:1-3),天理迴圈,神的公義何等真實;這給你什麽教訓?

 

3 大衛作以色列王,是應人的要求呢?

  還是神的安排?

  你對「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這句話有什麽領會?

 ──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