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但以理書第一章

 

1

<syncBible ref=1:1-2>飄流異地,落泊他鄉,是因為人世間仍有兵災戰禍……

1:1-2  但以理出生於約西亞時代中期(參王下2223章),在猶大改革圖新中長大。他可能聽說過耶利米,在本書裡也提到那位先知(9:2)。公元前609年,約西亞王在一場與埃及的戰爭中被殺。之後,猶大國又回復昔日與神背道而馳的生活。

  公元前605年,尼布甲尼撒作巴比倫王。同年九月,他率兵入侵巴勒斯坦,圍攻耶路撒冷,猶大淪為他的附庸國。為了顯示其權威,尼布甲尼撒將許多耶路撒冷的能人智士和漂亮女子擄到巴比倫。但以理便是其中一員。

<syncBible ref=1:1-2>侵略者統治異國的手段,無非是為了鞏固一己的權勢……

1:1-2  當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稱霸世界,攻佔各國,所向披靡,令人聞風喪膽。每當他征服一個國家,都把戰敗國中的富人和才智之士擄回巴比倫,讓當地的窮人隨意分佔戰敗國的土地,此後平靜度日(參王下24:14)。這做法使戰敗國的人民對巴比倫王朝忠心臣服,同時確保有穩定的人才來管理巴比倫王朝。

<syncBible ref=1:2>為甚麼神會容許祂的子民陷身於茫茫的黑夜之中?神仍掌管一切嗎?

1:2  神有時會讓祂自己的工作受挫。在這例子中,巴比倫人侵入耶路撒冷的聖殿,將殿內用來敬拜神的器皿掠奪到他們的神廟裡,來供養彼勒(也稱瑪爾杜克,是巴比倫眾神之首)。愛主之人定會為此深感失望。當教會遭受破壞、分裂,因財政困難而關閉,或因醜聞而聲譽受損時,我們會感到沮喪不已。我們雖然不知道神為甚麼會允許祂的教會遭遇這些災難,但正如那些目睹聖殿遭褻瀆的猶大人一樣,我們定要相信神仍掌管著一切,並看護那些信靠祂的人。

<syncBible ref=1:4>屬神的人擁有面對一切環境變幻的氣質,我的生命也能同樣面對一切變遷嗎?

1:4  巴比倫人的日常用語是亞蘭語,而學術用語則是既古老又複雜的巴比倫語(即迦勒底語)。這些猶大青年學習的科目有數學、天文學、歷史、科學和魔術。他們不僅天資聰穎,還嚴以律己,加上有正直的氣節,使他們能很快地適應新環境。

 

但以理{\LinkToBook:TopicID=1437}

<syncBible ref=1:7>今天信徒面對的最嚴峻考驗,豈不正是世俗的同化嗎?

1:7  為了使但以理和他的三個同伴同化並融入巴比倫社會,尼布甲尼撒為他們改了名字。在希伯來語中,但以理是“神是我的審判者”的意思,他被改名為伯提沙撒,意為“彼勒保護他的生命”(彼勒是巴比倫眾神之首)。哈拿尼雅是“主彰顯恩典”的意思,他的新名字沙得拉意為“在阿古的統帥下”(阿古是巴比倫的月神)。米沙利意為“誰像神?”,他的新名米煞的大意是“誰像阿古?”。亞撒利亞在希伯來語中解作“主助我”,而他的新名亞伯尼歌則意為“尼歌的僕人”(尼歌,或稱尼伯拿布,是學習與寫作之神)。尼布甲尼撒企圖令這幾個青年人背棄自己的神而效忠巴比倫的眾神。

 

但以理{\LinkToBook:TopicID=1433}

<syncBible ref=1:8>在嚴謹被視為固執,放鬆被視為靈活的時代中,持守聖潔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8  但以理拒食王膳,不是由於其中的肉食(比如豬肉)為猶太律法所禁止(參利11章);而是因他覺得接受王膳是走向依賴王賞賜的第一步。儘管身處在一個不信神的環境中,但以理仍堅守神的律法。

<syncBible ref=1:8>持守信仰不單在於理智或情感,而更在於意志,我今天要下定甚麼決心?

1:8  “立志”是一個十分強烈的用詞,表示堅持原則並付諸行動。但以理立志不玷污自己,表明他終生要做神所喜悅的事,不向周圍的壓力屈服。我們常會因受到周圍的壓力,而妥協降低自己的標準,混同世俗,隨波逐流。僅僅敬慕神的道不足以抵擋誘惑和攻擊,我們必須像但以理那樣立志遵從神。

<syncBible ref=1:8>抵抗誘惑的心志,不可能是遇事才立,而必須定於今天,故在此刻我決定了……

1:8  若能深思自己當初的決志,遇到誘惑時便容易抵抗。但以理和同伴們早已決心忠於神的律法,因而在面對王膳的誘惑時,能毫不猶豫地堅守信仰。若不事前定下底線,到誘惑來臨時便會陷入困境。所以要下決心選擇忠於神,誘惑出現時我們就能胸有成竹地抵抗了。

<syncBible ref=1:9>縱然今天不見動靜,我是否相信萬事背後仍有神的手在扶持?

1:9  神用祂無形的手、改變這個巴比倫太監長的心。藉這四位堅持信仰的青年,神應許祂的子民,在他們面對考驗和試探時與他們同在(參詩106:46;賽43:2-5;林前10:13)。要堅守神的道,相信祂會用我們所不能察覺的方式保護我們。

<syncBible ref=1:10>有時我要體諒他人心中的憂慮……

1:10  服事尼布甲尼撒的下屬稍不順從便遭到處斬,那太監長因而為這樣小的事擔憂自己的性命。

<syncBible ref=1:12>處理人際關係的最佳模式是“雙贏”,從但以理身上你可以借鑑到嗎?

1:12  通過巴比倫式的教育、改變名字或飲食習慣,巴比倫人設法要改變被擄猶大人的思想、效忠對象和生活方式。在不妥協的前提下,但以理想出一個辦法,使他能在與神為敵的環境中仍可按照神的標準來生活。他機智地提出談判和協商而不採取激進地反抗,建議試用簡單的素菜和水來代替御賜的膳食和酒十天。這個聰明、實際的做法挽救了但以理和同伴們的生命。作為神的子民,我們也可以在不違背神律法的前提下作適當的調整以適應社會的文化。

<syncBible ref=1:17>文化事業怎樣成為福音的管道?我們的時代需要何種文化?

1:17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在新的文化中努力學習,以便工作上有最佳的表現。與此同時,他們堅持對神的忠誠,神也因此賜給他們智慧和才能。文化本身不一定是神的敵人,只要不違反神的旨意,文化也有助完成神的工作。我們追隨神的人,也完全可以在我們的文化中起帶頭作用,但我們必須首先保證對神忠誠。

<syncBible ref=1:20>但以理和同伴如何那樣有聰明智慧?是腦子好?用功?……

1:20  尼布甲尼撒任命但以理及其同伴為他的謀士。國王的謀士中有許多“術士和用法術的”,他們都是聲稱能預測未來的星相家。他們善於表達,使自己的信息聽來很具權威,好像直接來自他們的諸神。然而,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不單有知識,還有神所賜的智慧和理解能力,國王因此喜歡他們遠勝於他的術士和用法術的巫師。在我們為他人服務時,切不可自詡有神所賜的才智,只有把自己完全地交託給神,我們才會有真智慧。

<syncBible ref=1:20>我很怕改變環境,總是不自在,如何適應呢……

1:20  被擄的猶太人如何在陌生的文化和社會環境中求生存呢?他們學習新文化,努力工作,禱告尋求神的看顧及保持誠實正直的氣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種種的陌生環境,比如新的工作、新的學校或新的住所。當我們面對變化和新環境時,同樣會覺得自己是個外來人。但是,我們可以遵循當年猶太人在巴比倫生存的原則,既能適應陌生的環境又不背離神的旨意。

<syncBible ref=1:21>國王更換,但以理仍在位,他靠的是甚麼?

1:21  但以理是第一批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他在有生之年又看到第一批被擄猶太人在公元前538年回歸耶路撒冷。在那些歲月裡,他尊崇神,神也給他尊榮。任職巴比倫王的謀士期間,他當了神的代言人,向巴比倫王國說話。巴比倫是一個邪惡的國家,然而若沒有但以理,情況可能會更糟。──《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