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
【哥林多後書】
一、寫作者及對象: 保羅連同年輕的同工提摩太,寫信給哥林多教會以及亞該亞遍處的聖徒(一:1)。
二、寫作時地/時間:約在主後 56 年秋天地點:馬其頓境內,可能是腓立比。
三、寫作背景: 保羅曾在前書中表示要再去哥林多並指望與他們同住一段時候(參林前十六:5~8,林後一:15~16),但卻因在以弗所遭遇到極大的擾亂,保羅被迫急忙離開(徒十九:23~41),又因哥林多教會對前書反應不是很好,故提早去了一趟(這該是第二次的訪問,參十二:14,十三:1~2)。誰知那次的訪問雙方都很憂愁(參二:1),保羅心中難過痛苦,所以流著淚寫了一封情詞迫切、語氣沉重的信,交提多送去(二:3~4,七:8。有一說此信已遺失,也有人說林後十至十三章可能就是那封信),並且極其焦急地等待提多的回音,但提多久久未回(二:12~13),在那一段期間,保羅先在亞該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一:8),接著又在馬其頓身體不得安寧,週圍遭患難,外有爭戰,內有懼怕(七:5),加上為哥林多教會景況的憂心(二:3~5),就在那深感喪氣之時,提多帶回使他得安慰的消息,教會和那犯罪的人都已悔改(七:6~16)。但同時提多也帶來一些不好的消息,哥林多教會中有人對保羅臨時改變行程的事有了反感,評擊他作事反覆不定(一:15~17);指責他憑血氣行事(十:2);批評他氣貌不揚,言語粗俗(十:10);定罪他是詭詐,用心計牢籠他們(十二:16);更有甚者,因受到從耶路撒冷拿著薦信而來,自稱是極大的使徒(其實是假使徒,要傳另外一個福音)的影響,否定了保羅使徒的權柄(二:17,三:1,十一:4~5,13)。因此保羅寫了本書,為了解釋他行程更改的原因,辯明他使徒的職分,同時以為父的心腸安慰、勸勉他們,也警戒不順服的人。
四、主題: 本書主要是講到教會中的屬靈執事,在生命里的實際經歷,以及生命在工作中的流露。保羅在自身經驗中證明神的能力顯在軟弱的人身上,如同寶貝在瓦器裡,藉在各樣的患難中經歷基督死而復活的大能,以作成新約的執事,好完成新約的職事。
五、特點:
(一)保羅給哥林多教會的兩封書信,前書主要是講到教會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後書則重于主的工人生命的經歷及應當具有的品格。作神的用人受苦難是必具的條件(路21:17;約15:20;太5;11~12)。觀圣經中之偉人,教會史中之先圣,無一不日日与苦難相伴,但苦難只不過是神的工人之身分證而已。保羅沒有在苦難中退后、灰心、跌倒,反倒在苦難中顯出基督莫大的能力(4:7),以基督的死來顯明基督的生(4:10),以無比的勇敢(參6;4b~10)表明他是神的用人(6:4a)。這是作神的仆人所必經之路,靠著主的恩,他一切都能胜過。在苦難中他發出馨香之气(2:15)。為什么他能如此作?因為他欣賞主的厚恩(12:9),愛惜自己的職分(6;3),加上主愛的激勵(5:14),雖外面的苦(11:28a)及內里的慮(11:28b)天天壓在身上(11:28c),他都以為可喜樂的(12:10b),因為一切都是為基督的緣故 (12:10a)。 (二)有人稱本書為保羅的自傳,因本書比保羅其他的書信更多說到他個人的歷史,所經歷的患難,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在他生涯的低谷裡如何得蒙神的安慰,經歷神的大能等等都在本書表露無遺。藉此也帶出許多屬靈寶貝的教訓和榜樣,使我們認識新約的執事是如何完成的。保羅是一個典型的榜樣,說出作為神的執事該有的特質,該經歷、該學習的功課。 (三)從本書中可以看見使徒保羅感情的流露,故有人稱此為一封流淚信(2:4)。有的解經家認為有兩卷保羅的書信是最富于感情的書。一本是腓立比書,另一本就是本書。在腓立比書中,可以看見保羅無比歡喜快樂的心情;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見保羅心中的懮傷。在腓立比書可以看出教會對保羅的摯愛与稱贊;在本書中則看到有些人對保羅的攻擊与反對,使保羅感到極大的痛苦。 六、重點: (一)新約執事的組成和特點,保羅在本書中見證神叫他承當‘新約的執事’(三:7),同時也把他自己顯明出來,使我們能從他身上得見在新約中作神執事的人該有的特點: 1. 依據~神的旨意。保羅作使徒是奉神的旨意(一:1),能承當新約的執事乃出於神(三:5)。 2. 經歷~神的安慰、能力、恩典。在患難苦楚中經歷神是賜安慰的神,好使能用神的安慰去安慰遭各樣患難的人(一:3~7,七:5~7)。在瀕死、絕境之時,經歷神是叫死人復活的神(一:8~11,十一:23~33)。在四面受敵、心裏作難、遭逼迫、被打倒的境況中,經歷寶貝在瓦器裡,為顯明神莫大的能力;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為顯明耶穌的生(四:7~12)。在軟弱中(由身上的一根刺)經歷基督夠用的恩典和能力的覆庇(十二:7~10)。 3. 認識和啟示。神是信實的,在祂沒有似是而又非的;祂的應許在基督裡都是是的,都是實在的(一:18~20)。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並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二:14~16)。承當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靈。字句叫人死,靈卻叫人活。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有自由,並要變化成與主同樣榮耀的形像(三:5~6,17~18)。三層天主的顯現和啟示,樂園裡聽見隱祕的言語(十三:1~4)。 4. 生活。在世為人,不靠自己的聰明,乃靠神的恩惠(一:12)。行事為人,只憑信心,不憑眼見(五:7)。心歸向主,除去帕子,敞著臉觀看主的榮光,返照主的榮耀(三:12~18)。潔凈自己,除去一切污穢,敬畏神,棄絕暗昧可恥的事,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在各樣事上表明是神的用人(四:1~2,六:3~10,七:1)。 心地寬宏,不狹窄,不虧負人,不佔人的便宜(六:11~12,七:2)。 既謙卑又勇敢,不憑血氣行事和爭戰;不自高、不自誇,不與人較量、不越過主所量給的界限(十章) 不求地上物質的東西,甘心樂意為福音、為教會費財費力(十二:14~18)。 5. 志向和盼望。一生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因眾人都必在基督台前顯露,按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五:9~10)。不顧念所見的,乃顧念所不見的,因是永遠的。不因今生的苦難而喪膽,因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的榮耀(四:16~18)。 6. 生活事奉的動力~基督的愛。因著基督的愛激勵(催逼)保羅,叫他不再為自己活,乃為那替他死而復活的主活,甚至為主癲狂。在基督的新造裡,不憑舊人的生命和性情而活,乃憑新的生命和性情而活,這是他生活和事奉的原動力(五:13~17)。 (二)新約的職事,執事是指服事的人,而職事則指他所承擔的工作或服事。在前書裡我們看見哥林多信徒滿了恩賜,卻仍是屬肉體的,分門別類,不但不能建立基督的身體,反而引起混亂和分爭。但在本身中,我們看見保羅不單有恩賜,並且他的恩賜成了他的職事,這因十字架在他身上的工作,基督復活的大能在他身上運作的結果。極大多數的人只羨慕並追求恩賜,例如:口才好、思路清明、講道有條有理、聲音吸引人等等,但卻少有人羨慕並願意經過十字架深刻的工作而成為神的職事。本書將舊約律法的職事和新約恩典的職事的對比很清楚的列明: (1) 舊約是憑著「字句」(是那「刻在石頭上的字句」——第七節);新約是憑著靈(三6)。 (2) 舊約是死的職事;新約是生命的職事。「那字句是叫人死,靈是叫人活」(三6)。 (3) 舊約是定罪的職事;新約是稱義的職事(三9)。 (4) 舊約是短暫的;新約是長存的(三11)。 (5) 舊約有摩西臉上的榮光光照;新約有耶穌基督臉上的榮光光照(四6)。 (6) 舊約好像帕子;新約好像鏡子(三13~18)。 (7) 舊約不能改變以色列人的硬心(三14);新約卻能使我們「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 (三18)。 當我們把這些新舊兩約的比較一點一點看下去的時候,我們發現經文不時提及「帕子」這個字。舊約的職事好像遮蓋摩西臉面的「帕子」新約卻像反照耶穌基督榮面的「鏡子」(三18)。 (三)本書對於信徒該有怎樣的人生觀,對待主的工作該有怎樣的態度,以及信徒與傳道人要怎樣相待等問題,都有非常實用的教訓,例如:(1)忍受苦難的態度和對於苦難的價值觀(1:3~11);(2)誠實靠神,忠心傳揚基督的工作態度(1:12~14;2:17;3:1~6;4:1~6,17,18;7:2~4);(3)超世而入世的人生觀(5:1~10;6:1~18);(4)對財物清潔而嚴謹的態度(7:2~3;8:16~24;11:8~13;12:13~18);(5)處事認真而又具有寬宏的心胸(13:1~3;2:1~8;6:11~13)。既有嚴父的權威,又有慈母的心腸(13:1~3;12:14~15,20~21)。這些都是使徒保羅成為影響歷史最大的傳道人之成功要訣。 (四)本書中含有一些美好的隱喻(1)膏、印與憑據(原文作質)(一21~22);(2)馨香之氣(二14~16);(3)基督的荐信(三14~18);(4)心中的帕子(三14~18);(5)寶貝放在瓦器裡(四7~18);(6)地上的帳棚(五1~2);(7)攻破堅固營壘(十1~5);(8)貞洁的童女(十一2~3);(9)刺(十二7)和夠用的恩典(十二9),其意義較深,而含有寶貴的教訓,須留意查考,思想領會。 (五)本書有些用詞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如在第一章用"安慰"十次,"患難"、"苦楚"八次。"救"字在第一章十節就有三次。"認識"在一章十三至十四節用了三次。在第二章中有"懮愁"八次,"赦免"六次,"香气"四次,這些字值得我們深思。
七、鑰字/鑰節: 鑰字:(1)安慰/勸勉(約 29 次,新約中最多), (2)職事/執事(約18次) 鑰節:(1)一:3~4 (2)三:5~6, (3)四:7
八、鑰義/分段:本書所論是關於承當新約的執事,該有的特質,經歷和該學習的功課。本書共十三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三大段如下:(1)保羅生活的見證(一至六章),(2)保羅的勉勵(六至九章),(3)保羅作使徒的憑据(十至十三章)。所以,我們可以說整卷書的結构:第一段(一~六章)是解釋;第二段(六~九章)是勸勉;第三段(十~十三章)是辯證。第一段保羅是神的仆人(三6,四1);第二段他是父親(六13);第三段他是使徒(十一5,十二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