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
【哥林多前書】
一、作者: 保羅和所提尼(一:1)。保羅的生平已略在羅馬書的簡介中提及,至於所提尼很可能就是那位行傳十八章十七節所記載,在哥林多管猶太會堂,因保羅的緣故被揪打的所提尼同一個人,這雖難以完全証實,但本書所題到的所提尼必為哥林多教會所熟知。
二、寫作時地時間: 約在主後56年春天。地點在以弗所。
三、寫作對象及背景: 本書對象乃達與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和在各處求告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一:2)。哥林多城位於希臘半島南部,僅四英哩闊的狹窄地峽,接連南北兩的樽頸地帶。因兼有東西兩面港口,故是希臘南北部的交通要衝,也是歐亞二洲的貿易中心,是古代極富庶和商業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哥林多當日為羅馬的殖民地,也是亞該亞省的首府。人口很多也相當複雜,居民有希臘人、羅馬人和猶太人,各種形色、各種行業的人,但近三分之二為奴隸。有人品評哥林多是一個‘沒有高尚風度,沒有傳統,沒有扎了根的公民’的殖民地。哥林多一面是文化、藝術、商業十分發達的城市,另一面是道德敗落、罪惡充盈的城市,其中一種當日舉世聞名的罪惡,便是在一山上聳立一座愛之女神亞富羅底特的大廟,廟內有女祭司千名,都是廟妓,在城內各街道經營醜業。還有商賈、水手從世界各處帶來各種形色的罪惡。哥林多不只成了財富奢侈、酗酒放蕩的同義詞,也成了一個藏污納垢的地方,在當日流行的口語:“哥林多式的生活”,其意義即為‘酗酒及不道德的放蕩生活’。在當日希臘的戲劇如有哥林多人在舞台上出現總是一個醉了酒的人。哥林多的名稱竟成為淫亂生活的別號。羅馬書第一章所描述外邦人的罪惡,均見於哥林多這罪惡之城。哥林多的教會是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時所建立,他在那裡住了一年半,一面織帳棚,一面傳道(徒十八:1-11)。保羅离開哥林多之后,從几處不同的消息來源得悉,哥林多教會正面臨一些難處;同時,哥林多教會或許也曾就一些疑難問題,梢信向保羅請教(參林前七1;八1;十二1;十六1)。因此,保羅寫本書的目的至少如下:(一)革來氏家里的人告訴他教會內部有分門結党之事(林前一11~12),因此他用了四章的篇幅來勸導他們不可高舉任何人。(二)又有人向他報告了教會中發生淫亂和彼此爭訟的事(林前五1;六1),所以他又用了兩章的篇幅來勸戒他們不可淫亂和爭訟。(三)針對他們所詢問或正面臨的各种疑難問題,諸如:嫁娶和守童身的問題(七章)、吃祭偶像之物和吃喝享受的問題(八至十章)、女人蒙頭和吃主的晚餐并愛筵的問題(十一章)、屬靈恩賜的問題(十二至十四章)、復活的問題(十五章)、捐款的問題(十六章)等。故寫此信主要為糾正哥林多教會的錯誤和混亂,並解答他們來信所題出的問題。
四、主題:本書信的主題,是保羅怎樣將一個世俗化和屬肉體的教會糾正過來。針對當時教會的弊端,保羅嚴重警惕他們的种种態度、錯誤和行動,並且強調信徒當將基督和祂的釘十字架應用在個人和教會問題上。莫法特簡練地將實情表達出來:「教會處于世上,這是必然的;不過世界進了教會,這是不應該的。」
五、特點:哥林多前書是一本「問題專著」,因為保羅在書信中處理(「論到」)教會在邪惡的哥林多城所遇上的各种問題。故此,這書信正是教會現今內外交困時至為需要的。所處理的問題包括分爭、領袖崇拜、道德敗坏、法律爭訟、婚姻問題、低劣的行徑和運用屬靈恩賜的規則。本書雖只論哥林多教會的事,卻與歷代以來的眾教會,息息相關(一7)。對於教會治理的原則,合一,聖潔生活,聖靈的交通,恩賜的運用,皆有明確的教導。今天教會中的難處甚至有過於昔日哥林多教會的難處。神對付當日問題的原則,今天仍是一樣,故值得我們的關注。哥林多前書所對付的,是許多外面的疑難和問題,然而最有价值的,乃是由中引出了極深屬靈生命的實際。此外,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是關于愛的篇章,是全本聖經甚最美麗的一章,還有第十五章是全部聖經論及復活最詳細的一章。在論到基督徒生活和教會實行的方面,這卷書堪稱彌足珍貴。
六、重點: 1. 本書顯明基督的所是与所作:一、是我們的分(一9),二、是神的能力,神的智慧(一24),三、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一30),四、叫我們得榮耀(二7),五、是榮耀的主(二8),六、是神深奧的事(二10),七、是神建造教會的唯一根基(三11),八、是逾越節被殺獻祭的羔羊(五7),九、是誠實真正的無酵餅(五8),十、獨一的主,万物与我們都是借著祂而有(八6),十一、是我們的靈糧,靈水,靈盤石,十二、引導我們的云柱(內住恩膏的引導)(十2),十三、是教會的頭(十一3),十四、是教會的全體(十二12),十五、是我們的信心,榮耀的盼望,愛的生命(十三13),十六、是我們的福音(十五1~4),十七、是我們的復活(十五4;約十一25),十八、是我們初熟的果子(十五20;約十二24麥种),十九、是万王之王(十五25;啟十九16),二十、是第二個人(結束第一個人亞當)(十五47),廿一、是末后的亞當(結束亞當的族類)(十五45),廿二、是叫人活的靈,賜人生命并且得更丰盛的生命(十五45;約十10)我們必須与基督聯合為一,才能活出祂的丰盛。 2. 本書一章三十節更正确的譯法應為:『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公義、聖潔、救贖等三項是用來解釋智慧。基督是我們的『智慧』,惟有祂能解決我們人生一切的問題:以往是我們的『公義』,使我們得救;現在是我們的『聖潔』,使我們過聖潔的生活;將來是我們的『救贖』,使我們的身體得贖。這一節聖經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如果能深入理解,并且經歷這些話所包含的真理,我們屬靈的光景一定會大大改觀。 3. 基督和祂的釘十字架,不單是神拯救人的能力和智慧,也是解決教會中各種難處的能力和智慧。教會中的不同心、有嫉妒、有分爭始終是教會嚴重的問題,保羅用了四章的篇幅來指責和糾正他們。教會中的結黨結派多半出自對領導人不智的傾慕、高舉、擁護和奉承他們所敬佩的人。保羅指出這是屬肉體,在基督裡是嬰孩的表號(三:1-3)。這必需藉著基督和祂的十字架治死肉體裡宗派的靈,它如人身體內造反的癌細胞,若不及早處理,便會引起分裂,破壞基督身體的合一。保羅本身就是他們的榜樣,他與亞波羅和彼得之間沒有難處,關係良好,他們沒有相責、相論、相爭,所以他能求他們效法他(四:2,6,13)。 4. 保羅題醒哥林多信徒,他們是主用重價買來的,是基督的肢體,也是聖靈的殿,不再屬乎自己,乃屬乎主。身子不是為喫喝和淫亂,乃是為著主。不該濫用自由,不應受任何事物的轄制,要在身子上榮耀神;同時不可欺壓人、虧負人,尤其是同作肢體的弟兄,情願自己吃虧,不使人跌倒,不作不義的事情,靠主復活生命的大能,過著成聖稱義的生活,而得以承受神的國(五-六章)。 5. 保羅在解答他們來信上所題到有關嫁娶與獨身(七章);喫祭偶像之物(八至十章);女人蒙頭,喫主晚餐,運用屬靈恩賜(十一至十二章)等問題之後,和在解答十四至十六章對於教會的聚會;信徒的復活和聖徒的捐錢等問題之前,加插了十三章論及愛的偉大詩章,這說明解決教會中一切消極問題的關鍵和達到積極最高目標最妙的路都在乎愛。愛是主釘十字架最高、最具體的表現。愛不是道理,不是空談,那是鳴的鑼,響的鈸。沒有愛,一切都算不得什麼,哥林多信徒雖然口才知識都全備,恩賜也沒有一樣不及人的,但這一切都要過去。先知講道;說方言;知識等都要過去,終必停止,惟有愛永不止息,永遠長存。這愛就是基督自己和祂的釘十字架,我們憑著這愛才能過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也才能在教會中過彼此相愛、相互建造的生活。‘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著愛而行’(十六:14原文)。 6. 哥林多教會中也有人傳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保羅鄭重的指出,因著基督自己從死裡復活,成了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當祂再來的時候,已死的人都要復活,不然我們所傳、所信的都是枉然,沒有復活就沒有指望,比世人更可憐。感謝神,因著基督的復活,征服一切執政、掌權的,也毀滅了這‘死’的仇敵。並且睡了的信徒在號筒末次吹嚮的時候,都要復活、都要改變,帶著復活的身體,各有自己的榮光。今世物質的身體是必朽壞的、羞恥的、軟弱的、屬血氣的、是屬土的、是必死的;但復活的身體是不朽壞的、榮耀的、強壯的、屬靈的、是屬天的、是不死的。這是信徒將來榮耀的盼望,也是對今天生活的激勵。這一切都因基督的死和復活,勝過罪與死的權勢。保羅在信心中稱頌、誇耀我們在主耶穌基督裡的得勝之際,同時勉勵他所親愛的弟兄們,務要堅固不可動搖,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這一切的勞苦,在主裡都不是徒然的。(十五:58)。
七、鑰字/鑰節:鑰字:(1)主(一:2等66次,書信中最多);(2)智慧(一:17等30次,新約中最多)鑰節:(1)一:30 (2) 二:2
八、鑰義/分段:基督和祂的釘十字架,是教會生活中一切問題的答案(一:23-24,二:2)。本書共十六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八大段如下: 一、引言(一1~9) 二、教會中分門結党的問題(一10~四21) 三、教會中道德倫理的問題(五1~六20) 四、回答關于婚姻和守童身的問題(七1~40) 五、回答關于吃祭過偶像之物的問題(八1~十一1): 六、教會聚會的种种問題(十一2~十四40) 七、關于復活的信仰問題(十五章) 八、最後的勸勉與問安 (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