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知多少?

  1. 音書時期的歷史和宗教背景

  2. 第一世紀時的世界

  3. 福音書時期的巴勒斯坦

  4. 馬太福音

  5. 馬可福音

  6. 路加福音

  7. 約翰福音

  8. 使徒行傳

  9. 羅馬書

  10. 哥林多前書

  11. 哥林多後書

  12. 加拉太書

  13. 以弗所書

  14. 腓立比書

  15. 歌羅西書

  16. 帖撒羅尼迦前書

  17. 帖撒羅尼迦後書

  18. 提摩太前書

  19. 提摩太後書

  20. 提多書

  21. 腓利門書

  22. 保羅一生簡介

  23. 保羅書信總論

  24. 普通書信總論

  25. 希伯來書

  26. 雅各書

  27. 彼得前書

  28. 彼得後書

  29. 約翰壹書

  30. 約翰貳書

  31. 約翰三書

  32. 猶大書

  33. 啟示錄

 

 

 

 

 

 

 

 

 

 

 

 

 

 

 

 

 

 

 

 

 

 

 

 

 

 

 

 

 

 

 

 

 

 

 

 

 

 

【帖撒羅尼迦後書】

 

一、作者與對象:保羅、西拉、提摩太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第二封信。

 

二、寫作時地時間:約在51年,與前書相隔約半年。地點:哥林多

 

三、背景:帖撒羅尼迦后書是在前書寫成之后几個月之內寫的,那時保羅還在哥林多,寫書的目的已經十分清楚的記在書信的內容里面。大致上因為前書所提及的几件坏事,到了寫后書的時候又進一步惡化了,同時,我們還看到,在他們中又興起一些人,對保羅所教訓的主再來的道理有了誤解。他們不明白前書的勸勉,竟起來傳說:「主的日子現在到了」;書信又顯示出,當時有人冒保羅的名傳遞一些話,或寫一些書信,使他們「惊慌」。這是因為他們中間有些人特別容易「動心」。以為主耶穌立刻就回來了,于是連職業工作都丟棄,使教會受到負累。這些對主的再來存誤解思想的人,會變成「專管閑事」的人(三:11),同時教會的生活會因他們而受到虧損(三6、12、16),是不足為怪的。為此,前書那些比較溫和的責備,現在在這里就變得嚴厲得多了。但是我們不能只著重這一邊的事,而忽略另外一邊更重要,而且是充滿感謝和贊美的事。大體上來說,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心「格外增長」,彼此相愛的心也「充足」,并且他們在一切逼迫患難之中的「忍耐和信心」,是可作各教會的榜樣的(一1~3)。所以,這卷后書有稱贊,有解釋,也有勸勉。本書的主要思想就是基督有大能力,在荣耀中的再来。这与前書的着重点不同,前書是着重在聖徒的被提。帖撒羅尼迦前書為著鼓勵和安慰,後書是為著改正和平衡。

 

四、主題:主耶穌同祂有能力的天使從天上顯現,要報應那不認識神,和不聽從主耶穌福音的人,他們要受永遠沉淪的刑罰;同時,在祂再臨時,卻要在聖徒身上得榮耀,故蒙召的聖徒當過配得神國的生活(一:3-12)。

 

五、特點:

1.     本書為繼前書而寫,與前書所論中心思想一致,且與約翰壹書(二章),啟示錄(十三章),以及但以理書(七、九、十一章),互相參考,對於不法的隱意,如何發動,顯露,如何進行與結局,都有清楚的表明。

2.     帖撒羅尼迦的信徒雖因幼稚而在真理和生活上有了偏差,但卻在信、望、愛這三方面繼續有長進,保羅因此為他們謝恩,在神的各教會裏為他們誇口(一:3-4)。

3.     對於大罪人、沉淪之子、不法的人、攔阻的,這些名稱是其他書信未提到,且對牠的顯露,行動結局,都有很清楚的說明,書中的詞句、語氣,雖有些與前書迥異,但中心思想則為一致。

4.     「正如在第一封信一樣,使徒保羅并不立即致力于解決犯錯之處,卻按部就班的,從各方面預備圣徒的心,從而使他們抓緊真理,并摒棄那些曾經揭露出來的錯處。這就是神的恩典和智慧的方法,校正他們的心,并不是純粹指出要對付的錯處和邪惡。」~凱理(W. Kelly)

5.     本書的主要思想就是基督有大能力,在荣耀中的再来。这与前書的着重点不同,前書是着重在聖徒的被提。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的比較:

 

前書

後書

帖撒羅尼迦人如何接受神的話語

提到他們在信心, 愛心和忍耐上的長進,

教導他們主基督快來

糾正他們到主再來的觀念

安慰與鼓勵聖徒

確定主來日子之審判

關乎教會的事

關乎撒旦, 敵基督的, 屬世的,

描述末後的日子(4:13-18)

描述末後的日子(2:1-2)

描述耶穌的日子(4:13-18)

描述主的日子(2:2)

 

 

 

六、重點:

1.     從羅馬書至帖撒羅尼迦後書,保羅寫了九封教會書信,可分為三組:第一組是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和加拉太書(四卷);第二組是以弗所、腓立比和歌羅西書(三卷);第三組則是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兩卷)。第一組特別著重論及基督和祂的十字架;第二組著重基督和祂的教會;最後一組是論到基督和祂的再來。頭四卷論我們信心是建基於十字架的工作上;中間三卷論愛心因投身在教會生活中而增長;最後兩卷論及盼望因基督再來而得以堅定。‘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林前十三:13)。信、望、愛是這些書信在結構上所含的因素,也涵蓋了信徒在世歷程所需的認識和經歷。

2.     主的‘降臨’一詞在希臘文是Parousia,意即‘同在’。它的字義不是指一霎時,乃指一段日子。聖經告訴我們,主耶穌怎樣往天上去,也要怎樣回來(徒一:9-11)。主升天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橄欖山到雲端,是人能看見的;第二階段從雲端到寶座,則是人看不見的;同樣,祂再來時也是分兩個階段,不過次序是倒過來。第一階段,從寶座到雲中(帖前四:17),人看不見,所以是隱密的,祂來像賊一樣,是預料不到的(帖前五:4);第二階段,從雲中到橄欖山(亞十四:4),是人看得見,所以是公開的,祂的來臨是有先兆的(帖後二:3)。帖撒羅尼迦前書是講主再臨隱密的一段,而後書則論到主再臨公開的一段。主再臨的前段,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太二十四:36);但後段的再臨是有先兆的,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且有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抵擋主、高抬自己…甚至坐在神的殿裏自稱是神(帖後二:3-4),這就是先知但以理所預言,也是主親口所証實,那行毀壞可憎,站在聖地的一位(太二十四:15)。聖經預言當他一出現,距離主再來的時間就只剩下三年半了(但九:27)。主再來先要提接信徒(帖前四:17),然後要審判不信的(帖後一:7-9)。

3.     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的中心信息均是主的再來,前書說到主的再來是信徒的拯救,也是在苦難中的盼望;後書則論及主的再來是信徒的榮耀,又是世界的審判。兩書都同樣著重信徒對主的再來該有的預備,前書勸勉信徒要活出屬靈聖別的生活,切望主的再來;後書則勸信徒冷靜,不因錯誤而驚慌和懈怠,該活出配得過蒙召的生活。在前書,患難是重要的背景,所以重在勸勉、安慰;在後書,錯誤是重要的背景,所以重在改正。

 

七、鑰字/鑰節

鑰字(1)信(一:3等6次);(2)愛(一:3等5次);(3)望(二:16)

鑰節(1)一:3-4; (2)16-17; (3)三:3

 

八、鑰義/分段:帖撒羅尼迦后書為專論工作与等候的書卷,信徒在等候主的再臨時,應一邊工作,一邊等候。帖撒羅尼迦教會在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1:4)(應譯作忍耐的信心(Patient Faith)),這信心是

真誠的,是活的,不怕環境与遭遇,是堅忍不動搖的。在他們受苦的境遇中仍能如此堅守相信,這些人都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据(來11:39),叫我們主耶穌的名在他們身上得榮耀(1:12),而我們在信心相形之下委實不如他們。但愿主不斷挑旺我們對主再來的信心,專心作工,行善不喪志,這正是主降臨要在他圣徒的身上得的榮耀(1:10)。

這卷書信是十分有層次的。第一章論及主再來的大盼望,使那些在大患難中的帖撒羅尼迦信徒得到安慰,并勇敢為主受苦。第二章論及保羅糾正他們對主再來的思想,使他們明白主再來的時間和方式是怎樣的。最后第三章是保羅針對他們一些錯誤的做法,指出他們在這等候主回來的期間應該做些什么。本書共三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三大段如下:

·         第一章主再來的安慰--闡明事實。

·         第二章主再來的先兆--矯正觀念。

·         第三章主再來的勸勉--重申囑咐。

 

九、話中之光:

在這等候主回來的期間,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第一章:信徒受患難,配得神的國。所以,在一切逼迫患難中仍存忍耐和信心。基督降臨之時,要報應刑罰不信的人,這亦正是主在聖徒身上得榮耀,在信者身上顯為希奇的那日子(一4,5,7~10)。

第二章:盼望主再來的信徒,堅定相信是神揀選了我們永不改變,信從真道下功夫讀聖經,認識聖經,順從聖靈的引導,成為聖潔,生命豐富,屬於神,能靈魂體全然得救。在主未再來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提到不法的隱意怎樣發動、顯露,異端的興起是出於撒但的運動行事,必被定罪。所以,所以我們應該「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都要堅守」二:15。

第三章:祈求神使我們脫離惡者,相信主是信實的,堅固我們,保護我們,引導我們,愛神,學習基督的忍耐,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十22)。我們要把主的道快快傳開,要愛神學習基督的忍耐,按規矩行遵守所領受的教訓,要安靜作工(三:12),行善不可喪志(三:13)。

返回主頁